诏道于天 第五十九章 拜师

小说:诏道于天 作者:桥下蓝花 更新时间:2024-09-27 05:09:00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于众目睽睽之下,顾濯拾阶而上,走进未央宫。

  入殿一刻,便有礼部官员为他朗声唱名。

  接着,坐在未央宫内的人们旋即应声而起,毫不吝啬自己的笑容与掌声,以此欢迎他的到来。

  顾濯认真回礼,无可挑剔。

  礼部官员微微笑着,伸手做请,带他前往自己的位置。

  那自然是大殿的尽头处,与那片为珠帘玉幕所遮掩的圣人御座相当接近,以此彰显着他作为夏祭首名的身份。

  此时天色已经不早,未央宫内已经坐了许多人,天下诸宗的代表几乎都已入座,更不要提那些同辈中人。

  这段谈不上漫长的道路,顾濯却走了很久。

  不是因为他赖着不走,而是这一路上有太多的人与他打招呼问好,迫不得已而慢。

  寻常情况下,礼部官员理应对此皱眉,低声进行一番警告,但今天的他却只有满脸的笑意。

  如此走着,直至大殿尽头入座,两侧是余笙和楚珺这位神景天女,往下则是按照名次排列的考生座位,无垢僧和林挽衣都在其中。

  而在考生座位的后方,即是今夜前来参与夏祭的宗门代表,以及某些境界极高的世俗人物,比如那位被世人称之为剑道南宗的绝代强者。

  很有意思的是,秀湖真人今夜也在其中。

  没过多久,场间忽然安静。

  有礼乐声自殿外响起,在十余位太监与宫女的簇拥之下,那位娘娘到了。

  关于她即将成为大秦帝国的皇后的事实,早已为神都权贵所尽数知晓,就连民间也多有流言。

  如果不是四年一度的夏祭风头太盛,想来世人的目光早已集中在她的身上,从这个角度来说,顾濯无疑为她减轻了好些麻烦。

  殿内众人再次起身,向其行礼。

  这礼敬的自然不是娘娘本身,而是她所代表的皇帝陛下。

  “开始吧。”

  娘娘微笑着让众人坐下,行至珠帘玉幕之后,平静地宣布了夜宴的开始。

  ……

  ……

  与往年没有不同,这场夜宴按着过去的规矩进行着。

  不是每一位考生都有资格受邀来到未央宫,今夜在场的考生为天衍之数,即夏祭排名前四十九。

  在礼部官员的主持之下,各家宗门与在场的考生开始走流程,互相表示向往之心,确认各种条件无误过后,拜师的拜师,收徒的收徒。

  这本质上是一件互相选择的事情,未央宫内的自然热闹,时隔不久便有祝贺声响起。

  那些相熟的考生们在鼓完掌后,往往会低头讨论,商讨旁人的选择正确与否,然后又开始为自己的前程而深感紧张,害怕得不到心里设想的条件。

  各家宗门代表则要冷静许多,视此事为一道复杂的算数题目,在大秦朝廷定下的规矩之内,尽可能为自家宗门争取到更好的徒弟。

  时间如此不断流逝着,排名靠后的考生很快走了一遍流程,然后渐渐地慢了下来。

  那个曾在苍山上向顾濯挽弓的天才去了元限门,与林挽衣有过一战的卢升平入了风雷宗,宋景纶凭借当年那段因果要去钦天监,颜静君果真去了道门太始宫……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林浅水,这位林家的贵女在短暂的迟疑过后,因为没有一位真正符合她心意的师父,最终决意放弃今年夏祭的机会,决定在四年后再来一遭。

  除此之外,其余人的去处基本没有意外可言,都在事前的猜测当中。

  至此,殿内再次安静。

  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关键的所在,是诸宗派与那些世间强者前来这场宴席的原因。

  最先被礼部官员唱名的是李若云。

  这位出身南齐世家的洞真天才,是极有希望踏过归一境的人物,放在往年间必然遭到哄抢。

  然而……此刻的未央宫依然维持着安静。

  无论道门,还是禅宗,以及其余各大宗门都在默不作声。

  李若云面无表情看着这一幕画面,十分清楚这其中的原因。

  这些宗门之所以沉默,既是为了压他的价,亦是为了向顾濯示好。

  毕竟他在夏祭中是怎么淘汰的,所有人都清楚知道。

  事实上,他早已预料到这一幕画面,根本不想参加今夜的宴会,但……他终究不是秦人,又怎有底气做这样的事情?

  就在那些大宗门的代表相互对视一眼,觉得已经挫到李若云的心气,可以开口的时候……殿内忽有声音响起。

  “要不你跟我学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秀湖真人的声音很是坦率:“只要我有的,只要你能学的,便都教予你。”

  李若云闻言微怔,不禁对这位本国前辈生出感激之心,便当他准备委婉拒绝对方这一番好意的时候,心中莫名有血来潮。

  他沉默片刻,在众人诧异目光当中点头答应,应下了这句话。

  殿内隐有错愕声响起,有不少人为此不解,继而叹息,心想就为一口意气毁了自己的前途,何必呢?

  这终究只是插曲。

  紧接着,那位阴平谢氏的公子确定了自己的去处。

  神景天女同样没有为众人带来意外,干净利落地入了清净观,成为那位观主的徒弟。

  无垢僧也没有出乎预料……为此陷入了深刻的纠结当中。

  小和尚几乎与每一位到场的禅宗大德聊了一遍,还是没能确定自己的去处,直到顾濯低声与他说了一句,他才是下定决心去了元垢寺。

  这让很多人为之侧目诧异,没想到顾濯对无垢僧竟有这般影响力。

  紧随其后的是林挽衣。

  与无垢僧丝毫不同,她在事前便有了决定,干脆利落至极。

  那个决定是朝天剑阙。

  白浪行在等待长公主无果后,选择进入军方。

  然后余笙被跳过。

  谁都知道她是长公主的徒弟。

  夜宴至此,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无论身在殿内的人们,还是身在殿外的民众,都知道那个问题即将迎来一个明确的答案。

  ——顾濯去往何方。

  没有片刻的迟疑,当世剑道三大宗的代表都站了出来,随后是犹豫再三的道门中人,清净观和太始宫都在此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如落星宗等大宗门也毫不避让地表达了自己的希冀,更不要提那些专门为顾濯而来的世俗强者。

  禅宗大德们自然不会在这时候站起身,但不代表这群老和尚就要闭嘴沉默,他们看似委婉地表示,只要顾濯前往道门之外的宗门,那就不算是埋没自己的天赋,他们愿意为此给予相应的支持。

  这句话很有分量,沉甸甸的那种。

  因为人间之大,除却大秦外,再无势力能与禅宗比富。

  就在这些宗门准备依照礼部给出的次序,逐一向顾濯讲述自家宗门的优势,以及能够给出的条件之时,一个消息自殿外隐秘传来。

  也许是因为那个消息过分沉重的缘故,几乎没有浪费片刻时间,在场该知道的便都知道了。

  殿内气氛异常诡异。

  无论是此刻站了出来的强者,还是稳坐如山的禅宗大德,都因为这个消息直接失了心境,神情错愕到肉眼可见。

  考生们不是瞎子,自然看到了这一幕画面,不由心想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消息,何至于让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前辈们都失了沉静?

  “罢了。”

  有人叹息说道:“我肯定是不配当他师父的,你们争吧。”

  许多人循着声音望去,发现说话这人竟是西海骑鲸客,境界已至无垢,在修行界中是毫无疑问的大人物。

  连这样的人在听到那个消息后都自认不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等场间的考生反应过来,相似的话语不断响起,从那些名震天下的强者口中,声音里都是自嘲。

  “别说你不配了,我就配了吗?”

  “罢了罢了,像我这样的蠢货还是不要误人子弟了。”

  “我自然也是不行的。”

  “本想着今日过来是白费功夫,如今功夫确实是白费了,但遇着这么一回事,倒也不亏,我是真记住你的名字了,顾濯。”

  “今夜过后还有谁能不记住他的名字吗?”

  伴随着这些声音的落下,未央宫内站起来的人越来越少,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大宗门。

  清净观和太始宫退了,那两位道人的眼神里满是唏嘘,因为这是不得不退。

  朝天剑阙的掌门真人犹豫片刻,最终没退。

  挽剑池的人心生迟疑,但想到自家掌门交代下来的那九个字,还是决定留了下来。

  易水中人不为所动。

  还有那寥寥数人稳坐如山,甚至更为自信。

  “所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和尚替在场的考生们问出了最想要知道的事情。

  苦舟僧看了一眼顾濯,叹息说道:“皇帝陛下欲要收顾濯为徒……”

  话音落下,整座未央宫都安静了。

  直到后半句话响起。

  “……但是被他拒绝了。”

  哗然声骤起,如逆流般的瀑布,仿佛要直接把大殿给掀翻!

  殿内一片兵荒马乱,不知有多少人掀翻了桌子,让酒水倾洒在地,让碗碟碎成一片。

  就连殿内的灯火都为之而乱,夜风倏急。

  所有人的目光都来到了顾濯的身上。

  皇帝陛下要你收徒?

  然后你还拒绝了?

  这是认真的吗?

  林挽衣没想明白。

  无垢僧目瞪口呆。

  神景天女心服口服。

  白浪行面无表情,手心已经紧握出血。

  李若云觉得世事好生荒唐;宋景纶劫后余生,只觉得幸好皇帝陛下被拒绝了,否则他该如何自处;林浅水眼帘低垂,苦涩想着我与你现在是真的云泥之别了。

  更多的人在心生感慨后望向珠帘幕后,试图从那位娘娘的脸上看懂这件事,最终却一无所获,只能看回顾濯。

  也许是习惯了被这样打量,顾濯对此表现得相当平静。

  但他依旧有所不解,心想白皇帝没道理把这件事说出去,那位太监首领也不可能是多嘴的人,是谁让这个消息泄露出去的?

  殿内有声音响起。

  “我虽远不如皇帝陛下,但你既然拒绝了陛下,想必是一个有自己主意的人。”

  那位剑道南宗走到顾濯身前,平静说道:“我听说你练剑,恰好我的剑还算不错,只要你愿意拜我为师,那我自当毫无保留。”

  说完这句话,他也不等一个回答,直接转身回到窗前,静吹夜风。

  眼见有人率先开口,余者便也随之而行。

  “只要你愿意入挽剑池门中,掌门真人将会亲自传你剑道,让你一步不必行纵剑万里之外杀仇,替你从池中取三把九阶之上的飞剑,你若是外出历练,门中至少有一位归一境的强者放下手中一切事情,为你护道左右。”

  其余都不算什么,但那三把九阶之上的飞剑对这座颇有穷名的剑道大宗而言,无疑是最大的诚意。

  易水今夜到场的是一位青年男子。

  此人言语宛如剑锋,颇为直接:“本门太上长老愿收你为关门弟子,授你剑中大道。”

  举世皆知,当今世上唯一一位剑入羽化的强者,便是易水的太上长老。

  而关门弟子这四个字换种简单的说法,那就是得最多的好处,承受最少的责任。

  这亦是极具诚意之言。

  接下来是朝天剑阙的掌门真人。

  “我只说两点,本宗比易水和挽剑池更为富有,其次本宗剑道不曾逊色半点。”

  话音未落,易水与挽剑池两宗的代表便已冷眼相对,心想你这样子揭短有意思吗?

  顾濯心中渐有决断,不再疑。

  便在接下来的大宗门代表准备开口,试图说服顾濯之时,余笙忽然举起了手。

  此刻仍旧站着的数人顿时警惕了起来,心想难道皇帝陛下被拒绝了,那就换长公主来吗?

  这是否太过分了些。

  “我想替我师父和顾濯说七个字,这七个字不涉及任何承诺,当然也不会有任何的威胁。”

  余笙的声音如往常般恬静,听着很舒服,很有说服力。

  “请。”

  众人迟疑片刻,终究还是没有选择阻止。

  无数视线中,余笙起身走到顾濯身旁,在他耳边把那七个字低声说了出来。

  殿内无人知晓。

  顾濯听完那七个字后,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说道:“好。”

  听着这个好字,人们好生茫然不解,心想这到底是表示自己听清楚了,还是答应的意思?

  下一刻,顾濯对此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他站起身,向那位不远千里而来的强者们逐一行礼,以此表示谢意。

  于是所有人都明白了他的选择。

  长公主殿下成为了今次夏祭最大的赢家。

  这是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结果。

  未央宫内一片死寂。

  人们望向无垢僧。

  小和尚不负众望,一脸诚恳问道:“所以那七个字到底是什么?你现在能说出来了吗?”

  “不能。”

  顾濯摇头说道:“但她没有骗你们,那七个字与承诺无关,与威胁无关,与利益也无关。”

  此言一出,殿内的目光瞬间来到禅宗的和尚身上,意思十分清楚。

  禅宗的僧人最是擅长分辨谎言。

  以顾濯现在的境界,若是撒谎,不可能瞒得过在场的诸位大德。

  “这句话的确是真的。”

  苦舟僧沉默片刻,说道:“本僧愿为此以禅心起誓。”

  尘埃就此落定。

  最后的希望就此告破,易水等诸宗门代表无奈坐下,以此宣告这次夏祭的正式结束。

  ……

  ……

  此时此刻,顾濯的心情难得复杂,不复往常平静。

  因为他想不通余笙怎会想到那七个字。

  那七个字很简单。

  ——代师收徒行不行?

  这章四千字,算是还了昨天欠的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诏道于天,诏道于天最新章节,诏道于天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