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不是从业者,今天的宾客从旭慧公司的成立现场离开,都或是带着震动,带着满腹疑惑,亦或者嗤之以鼻的。
还有人私底下讨论,那是和李洁云一起来的人,“你们说,黄姐那个公园式住宅……如果是真的,那还安逸嘞!”
“是啊,是啊,还说要建造买得起的房子,不过也只是说说吧!”
“不好卖,现在房子贵了谁买啊,想多了吧……”
“能不能批到地还不好说呢,你说搞房地产,他们哪来那么多钱?”
“房地产要钱吗?不是和行长关系好就行了吗!陈旭冉啊,她关系那么广,你没看到今天招行的行长在场,就高高瘦瘦那个,有项目直接抵押,银行放贷,预售回款,接着拿地,谁会自己出钱啊?搞越大的地产公司,贷款越多,政府银行都怕你倒了,大开方便之门!这是资本运作!”
“也不好说,这里面有哪个链条断了,就惨了。所以没那么简单的……黄慧芬我是不看好能做起来的,别只是陈旭冉的一个挡箭牌,到时候人家有关系背景深,直接抽身走了,她们自己陷进去!”
“哎,谁说呢,人家毕竟还是认了黄慧芬干姐姐的!”
“说什么呢,黄慧芬家以前是怎么的,大家都清楚,两人之间无亲无故,平白人家会认你当干姐?也不想想,这里面水有多深啊……”
“说的也是……”
南光公司来观礼的人,有如是讨论的。
也有同业的人在回程的路上,说着黄慧芬提出的这些概念:“公园改造项目置换的土地建房,放银行抵押贷款一般也就是60%,就算报表做得好,关系到位,给你70%,80%,这些钱搞那么多建设,像是黄总说的那些落地,她就算回收购房款,填上利息,还能挣多少?”
“而且工程上要全部用国标钢筋,材料达标,不达标承诺购房款十倍赔偿,我说句实话……这年头哪有卡的这么严格,0.1毫米钢筋的差距,就是多少钱成本了,施工上面完全照做,要费多少功夫?差不多得了……”
类似于这样的声音,也是不少,随着参加的人返程,星散于城市的各个角落。这本来就是不容于时代的呼喊,会有一些波澜,似乎最终也会归于平寂。
时代大潮轰轰烈烈,会卷起各种各样的思想,理想,充作浪花,泡沫,消失于拍岸的礁石上,或者蒸发于炽热的阳光,不会为任何人停留。
只是这样的夜里,庄妍月随着父母回家,路上庄雪峰还在和刘君讨论张晨家。
“陈旭冉有个哥哥是区长,她关系是过硬的,我还在考虑,要不要也给张晨家入一股,说实话,黄姐的那些理念,还是比较打动我。”
刘君瞥了他一眼,“你到底是为了黄姐入股,还是觉得人陈旭冉漂亮入的股?”
“嗨,你说什么呢,当着孩子,别胡说八道的。我根本就是从前景出发,没准张晨他们家这公司,还不错。
你看……因为合鲜居那个地,牵出了我们公司里监守自盗,要是这个地方放任下去,这个窟窿以后有多大?到时候你真把人给抓了?我带出来的人,看人家老父母也不好交代。
张晨家接手合鲜居,没过多久,政策变了,规划出台,那里要打造商业,价格一下子翻了几倍。张晨家第一桶金吧,现在他爸那边搞了个公司,这么久了,以前技术线还有人肯跟他出来干,说明什么,他爸人品还不错,以前积累了一些东西,让人看到信心。而陈旭冉这么一个女主持,也肯投资合伙黄姐。我觉得啊……张晨这家人,是有些‘运’在身上的。”
庄雪峰道,“你要真说什么,我说不上来,但我认为投资嘛,有时候就是投资你看中的人,而我是投资的运,这人气运好,也可以入一股,我就觉得,张晨家这气运,还是蒸蒸日上的。”
刘君不说话,又道;“你说,张晨她妈那些话,会不会是张晨背后出的主意?”
庄雪峰一愣,“怎么说?”
“我在文化局,听王博文上报文化节的时候,第一天说的不清不楚,让他第二天来,结果第二天,完全不一样,条理清晰井井有条,我提前看了他的腹稿,打印的,但是上面有些后来改的东西,不是王博文的字迹。而是张晨的。”
“你怎么认得出张晨的字,丑吗?”庄雪峰疑惑。
刘君摇摇头,“反倒不然,他的字写得出奇的好,我当时去育德送锦旗,见过张晨写得作文,都说字如其人,那些字的转折锐角,就像是机关单位里那些抄写员要记录一个会议又快又好的字迹一样,如果不说是张晨的字,我都怀疑是我们单位里的宋姐誊抄的。”
“他怎么能给王博文出主意?嘿,也不意外,当初我们一起吃饭,就是他对你提出的文化节概念,当时我们还以为是王博文筹划的东西。”
刘君点头,“如果是王博文筹划的,为什么最后王博文的稿子里全是张晨的笔记……也可以说张晨担任了秘书的角色,但这样的项目,让当时高二的张晨来深度参与,本身也说明了问题。”
庄雪峰点点头,“这个孩子,还是有点意思。”
刘君道,“你要投就投吧,反正你搞得也是投资的生意,与其往远的投,还不如就投近在咫尺的,我们还能方便观察,做到心里有数。”
“是这个理。”庄雪峰点点头。
听着父母在车的前座说着张晨家,庄妍月倒是有些心思不属,她在想张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看似普普通通的高中生,但那写得极好的作文,黑马一样的成绩,文化墙板报的惊艳,cosplay的创意和那些想法……就像是今天所见的花园一样,每每和张晨相处,总能感受到峰回路转的那种新奇。
还有……
庄妍月的眼帘在车行驶倒映着窗外灯光的光影间,明暗相间。
他当时……是真的?
“妍月!”
“月月……!”
父母的声音打破了她的沉浸。
这才转过头,看到车门打开着,车已经到了车库,刘君站在外面,奇怪的看她。
“在发什么呆呢?”
“噢!”庄妍月起身,快速下车,动作掩盖了耳畔的红霞,“没,没有!”
回到家,进入自己房间,庄妍月愣愣的看着桌面,突然拿起桌面的《金题考卷》,摊开来,然后开始刷题。
外面客厅,庄雪峰咕哝道:“小公主怎么不在状态,今天我们俩说到她最关心的张晨家,她也是走神。”
刘君道:“她今天不是和张晨一直在一起吗?难道吵架了?”
庄雪峰瞥了瞥房门,“怎么会?张晨我看挺稳重的,怎么会和她吵架?”
刘君又道:“难道欺负她了?”
庄雪峰断然摇头:“那更不可能!”又看刘君的表情,“嘶!”一声,“你是说那种欺负?”
刘君不动声色,又道,“我去看一眼!”
庄雪峰就竖着耳朵,听到刘君径直到楼上,把庄妍月门打开。
“想不想吃水果?哦,你……做卷子啊……”
不一会刘君从楼梯下来,不可思议道:“你女儿在刷试卷呢!看来误会了!”
庄雪峰开怀:“哎呀,抓紧一切时间啊,懂事了,高三了就是不一样!”
……
榕城商报,都市报没过多久,就刊登了旭慧公司的成立相关报道,因为是陈旭冉的地产公司,所以颇受瞩目,在报纸刊登后,居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头天报纸刊登后,张晨和王烁伟晚自习下课出去觅食,走到书报亭,这时候的书报亭外面会摆一圈报纸,销量好的都市报,商报,都在其中,现在又是房地产热阶段,很多报纸都有特别针对房地产业的版面。
甚至很多人就是为了获取这些信息而买报纸。
所以书报亭老板很聪明的把“榕城房产”版面摆在最显眼的外围。
两人一眼就看到了关于旭慧地产的报道,“这位榕城女主播一姐——创业成立公司啦!”
“旭慧公司女老板承诺,未来要打造老百姓住得起的精品住宅!”
王烁伟戳了戳张晨,“你妈上报纸了!”
两人买了相关报道的报纸,拿回去看,只是上面有人物肖像的都是陈旭冉,很自然,陈旭冉自带热点和流量,只有下方的文字报道中,会有“旭慧地产总经理黄慧芬表示……”之类的报道。
总归是没有自己老妈的照片的。
饶是如此,张晨也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了,换去年,谁会想到陈旭冉竟然和黄慧芬搞起了房地产?
关于陈旭冉创立了一家地产公司的消息随着报道在榕城大街小巷传播,甚至本地论坛里也有人讨论,当然很多关于陈旭冉背景的揣度,一个美女主持的绯闻,始终是普罗大众最喜闻乐见的。
当然,这其中关于她的合伙人黄慧芬,就自然而然被人给忽略了。
看到关于论坛的讨论,张晨虽然不管黄慧芬和陈旭冉之间的创业,但还是忍不住想看看黄慧芬那番言论造成的影响。
报纸会设有市民回信栏目,一般针对的是前两期的热点事件,会有滞后性。
张晨在第三天的下午放学在校外的书报亭买了相关的报纸,看当期的市民回信栏目。
这一期的报纸就是针对前天的旭慧地产成立这个热点新闻的来信了。
张晨揣着报纸回到教室,展开来。
都市报第一则刊登了一个退休教师的来信:“编辑同志:看到贵报报道的精品房计划令人振奋!这位女企业家提出‘管家服务进社区’与‘社区大学’的构想极具前瞻性。我们这代人经历过筒子楼的集体生活,深知良好社区氛围的重要性。建议将戏曲、书法等传统文化纳入社区大学课程,让精神文明与物质生活同步提升。”
“我是一名汽修厂工人,最近工友都在讨论‘住得起的精品房’,但我算了一笔账:按报道中承诺的500元/㎡精装标准,在城南按照现在的房价,八十平米的房子,至少要卖到30万,可我们厂技术骨干月薪才1200元。所谓“管家服务“会不会变相收取高额物业费?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核查,精装标准会不会是变相收钱。”
“我是师范大学学生,黄总提出的“社区图书角 技能培训“模式,正是我们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的课题。恳请报社牵线,希望暑假能到该项目实习,见证理想照进现实。”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特别关注社区大学的定位。建议开设儿童托管班与家长课堂同步进行,让主妇群体也能学习计算机等实用技能。另外期待开发商兑现‘预留30%小户型’的承诺,真正解决年轻家庭住房问题。”
报纸刊登的来信肯定是筛选过的,有不同阶层对各自利益的关注。
但整体反应的还是对旭慧地产承诺建房的向好期望。
只是张晨没想到会引起这样的反响,本来以为是黄慧芬两人的小打小闹,看来陈旭冉的名人效应在本土带来的影响,出乎了自己的预估。
但是眼下引起关注并不是好事,因为关注越大,人家自然会注重你的承诺,而张晨知道,自己老妈许下的这些承诺,全是理想化的东西,在这个年代,举步维艰啊……
但是也没有办法了,摊子已经铺开,硬着头皮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实际上也等不到张晨忧虑大家会过于关注这些东西,没过几天,新的房产版面上,又开始大篇幅介绍了另一家地产公司的宣言,几乎就是将黄慧芬说的那些理念,添油加醋,再加大的宣传了一遍。
只是这回更高大上,人家还要学习学习新加坡组屋模式,建设高端商品房同时,配套建设面向低收入群体的租赁公寓,真正实现“住有所居“。
针对黄慧芬的管家模式,人家显得更专业,管家团队全体具备急救等专业资质,以便独居老人夜间突发疾病及时响应,参考香港屋苑管理模式,在交付前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
张晨看着这家名为“逸品地产”的公司,心想好家伙,果然是后世横行一时的地产界一哥,这个时候就展现出了浮夸的作风了。
逸品地产后世在榕城做到了本土第一,公司在98年创立,这个时期已经是崛起的势头上了。只是后来因为时代变革,老板暴雷,公司面临各种债务问题。
但是在此后十年,还是狠狠横行了榕城本土地产圈一时的。
没想到啊,果然不负盛名,自己老妈黄慧芬理想化的一番言论,眼看好像引起了社会热点关注,逸品地产就立即拿来用了,而且凭借更强的营销和宣发,俨然变成了自己的东西。恐怕没过多久,就没人知道这一套最早来自于黄慧芬了。
这是什么……气运剥夺术?
这老板很会玩啊!
(本章完)
还有人私底下讨论,那是和李洁云一起来的人,“你们说,黄姐那个公园式住宅……如果是真的,那还安逸嘞!”
“是啊,是啊,还说要建造买得起的房子,不过也只是说说吧!”
“不好卖,现在房子贵了谁买啊,想多了吧……”
“能不能批到地还不好说呢,你说搞房地产,他们哪来那么多钱?”
“房地产要钱吗?不是和行长关系好就行了吗!陈旭冉啊,她关系那么广,你没看到今天招行的行长在场,就高高瘦瘦那个,有项目直接抵押,银行放贷,预售回款,接着拿地,谁会自己出钱啊?搞越大的地产公司,贷款越多,政府银行都怕你倒了,大开方便之门!这是资本运作!”
“也不好说,这里面有哪个链条断了,就惨了。所以没那么简单的……黄慧芬我是不看好能做起来的,别只是陈旭冉的一个挡箭牌,到时候人家有关系背景深,直接抽身走了,她们自己陷进去!”
“哎,谁说呢,人家毕竟还是认了黄慧芬干姐姐的!”
“说什么呢,黄慧芬家以前是怎么的,大家都清楚,两人之间无亲无故,平白人家会认你当干姐?也不想想,这里面水有多深啊……”
“说的也是……”
南光公司来观礼的人,有如是讨论的。
也有同业的人在回程的路上,说着黄慧芬提出的这些概念:“公园改造项目置换的土地建房,放银行抵押贷款一般也就是60%,就算报表做得好,关系到位,给你70%,80%,这些钱搞那么多建设,像是黄总说的那些落地,她就算回收购房款,填上利息,还能挣多少?”
“而且工程上要全部用国标钢筋,材料达标,不达标承诺购房款十倍赔偿,我说句实话……这年头哪有卡的这么严格,0.1毫米钢筋的差距,就是多少钱成本了,施工上面完全照做,要费多少功夫?差不多得了……”
类似于这样的声音,也是不少,随着参加的人返程,星散于城市的各个角落。这本来就是不容于时代的呼喊,会有一些波澜,似乎最终也会归于平寂。
时代大潮轰轰烈烈,会卷起各种各样的思想,理想,充作浪花,泡沫,消失于拍岸的礁石上,或者蒸发于炽热的阳光,不会为任何人停留。
只是这样的夜里,庄妍月随着父母回家,路上庄雪峰还在和刘君讨论张晨家。
“陈旭冉有个哥哥是区长,她关系是过硬的,我还在考虑,要不要也给张晨家入一股,说实话,黄姐的那些理念,还是比较打动我。”
刘君瞥了他一眼,“你到底是为了黄姐入股,还是觉得人陈旭冉漂亮入的股?”
“嗨,你说什么呢,当着孩子,别胡说八道的。我根本就是从前景出发,没准张晨他们家这公司,还不错。
你看……因为合鲜居那个地,牵出了我们公司里监守自盗,要是这个地方放任下去,这个窟窿以后有多大?到时候你真把人给抓了?我带出来的人,看人家老父母也不好交代。
张晨家接手合鲜居,没过多久,政策变了,规划出台,那里要打造商业,价格一下子翻了几倍。张晨家第一桶金吧,现在他爸那边搞了个公司,这么久了,以前技术线还有人肯跟他出来干,说明什么,他爸人品还不错,以前积累了一些东西,让人看到信心。而陈旭冉这么一个女主持,也肯投资合伙黄姐。我觉得啊……张晨这家人,是有些‘运’在身上的。”
庄雪峰道,“你要真说什么,我说不上来,但我认为投资嘛,有时候就是投资你看中的人,而我是投资的运,这人气运好,也可以入一股,我就觉得,张晨家这气运,还是蒸蒸日上的。”
刘君不说话,又道;“你说,张晨她妈那些话,会不会是张晨背后出的主意?”
庄雪峰一愣,“怎么说?”
“我在文化局,听王博文上报文化节的时候,第一天说的不清不楚,让他第二天来,结果第二天,完全不一样,条理清晰井井有条,我提前看了他的腹稿,打印的,但是上面有些后来改的东西,不是王博文的字迹。而是张晨的。”
“你怎么认得出张晨的字,丑吗?”庄雪峰疑惑。
刘君摇摇头,“反倒不然,他的字写得出奇的好,我当时去育德送锦旗,见过张晨写得作文,都说字如其人,那些字的转折锐角,就像是机关单位里那些抄写员要记录一个会议又快又好的字迹一样,如果不说是张晨的字,我都怀疑是我们单位里的宋姐誊抄的。”
“他怎么能给王博文出主意?嘿,也不意外,当初我们一起吃饭,就是他对你提出的文化节概念,当时我们还以为是王博文筹划的东西。”
刘君点头,“如果是王博文筹划的,为什么最后王博文的稿子里全是张晨的笔记……也可以说张晨担任了秘书的角色,但这样的项目,让当时高二的张晨来深度参与,本身也说明了问题。”
庄雪峰点点头,“这个孩子,还是有点意思。”
刘君道,“你要投就投吧,反正你搞得也是投资的生意,与其往远的投,还不如就投近在咫尺的,我们还能方便观察,做到心里有数。”
“是这个理。”庄雪峰点点头。
听着父母在车的前座说着张晨家,庄妍月倒是有些心思不属,她在想张晨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看似普普通通的高中生,但那写得极好的作文,黑马一样的成绩,文化墙板报的惊艳,cosplay的创意和那些想法……就像是今天所见的花园一样,每每和张晨相处,总能感受到峰回路转的那种新奇。
还有……
庄妍月的眼帘在车行驶倒映着窗外灯光的光影间,明暗相间。
他当时……是真的?
“妍月!”
“月月……!”
父母的声音打破了她的沉浸。
这才转过头,看到车门打开着,车已经到了车库,刘君站在外面,奇怪的看她。
“在发什么呆呢?”
“噢!”庄妍月起身,快速下车,动作掩盖了耳畔的红霞,“没,没有!”
回到家,进入自己房间,庄妍月愣愣的看着桌面,突然拿起桌面的《金题考卷》,摊开来,然后开始刷题。
外面客厅,庄雪峰咕哝道:“小公主怎么不在状态,今天我们俩说到她最关心的张晨家,她也是走神。”
刘君道:“她今天不是和张晨一直在一起吗?难道吵架了?”
庄雪峰瞥了瞥房门,“怎么会?张晨我看挺稳重的,怎么会和她吵架?”
刘君又道:“难道欺负她了?”
庄雪峰断然摇头:“那更不可能!”又看刘君的表情,“嘶!”一声,“你是说那种欺负?”
刘君不动声色,又道,“我去看一眼!”
庄雪峰就竖着耳朵,听到刘君径直到楼上,把庄妍月门打开。
“想不想吃水果?哦,你……做卷子啊……”
不一会刘君从楼梯下来,不可思议道:“你女儿在刷试卷呢!看来误会了!”
庄雪峰开怀:“哎呀,抓紧一切时间啊,懂事了,高三了就是不一样!”
……
榕城商报,都市报没过多久,就刊登了旭慧公司的成立相关报道,因为是陈旭冉的地产公司,所以颇受瞩目,在报纸刊登后,居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头天报纸刊登后,张晨和王烁伟晚自习下课出去觅食,走到书报亭,这时候的书报亭外面会摆一圈报纸,销量好的都市报,商报,都在其中,现在又是房地产热阶段,很多报纸都有特别针对房地产业的版面。
甚至很多人就是为了获取这些信息而买报纸。
所以书报亭老板很聪明的把“榕城房产”版面摆在最显眼的外围。
两人一眼就看到了关于旭慧地产的报道,“这位榕城女主播一姐——创业成立公司啦!”
“旭慧公司女老板承诺,未来要打造老百姓住得起的精品住宅!”
王烁伟戳了戳张晨,“你妈上报纸了!”
两人买了相关报道的报纸,拿回去看,只是上面有人物肖像的都是陈旭冉,很自然,陈旭冉自带热点和流量,只有下方的文字报道中,会有“旭慧地产总经理黄慧芬表示……”之类的报道。
总归是没有自己老妈的照片的。
饶是如此,张晨也还是觉得不可思议了,换去年,谁会想到陈旭冉竟然和黄慧芬搞起了房地产?
关于陈旭冉创立了一家地产公司的消息随着报道在榕城大街小巷传播,甚至本地论坛里也有人讨论,当然很多关于陈旭冉背景的揣度,一个美女主持的绯闻,始终是普罗大众最喜闻乐见的。
当然,这其中关于她的合伙人黄慧芬,就自然而然被人给忽略了。
看到关于论坛的讨论,张晨虽然不管黄慧芬和陈旭冉之间的创业,但还是忍不住想看看黄慧芬那番言论造成的影响。
报纸会设有市民回信栏目,一般针对的是前两期的热点事件,会有滞后性。
张晨在第三天的下午放学在校外的书报亭买了相关的报纸,看当期的市民回信栏目。
这一期的报纸就是针对前天的旭慧地产成立这个热点新闻的来信了。
张晨揣着报纸回到教室,展开来。
都市报第一则刊登了一个退休教师的来信:“编辑同志:看到贵报报道的精品房计划令人振奋!这位女企业家提出‘管家服务进社区’与‘社区大学’的构想极具前瞻性。我们这代人经历过筒子楼的集体生活,深知良好社区氛围的重要性。建议将戏曲、书法等传统文化纳入社区大学课程,让精神文明与物质生活同步提升。”
“我是一名汽修厂工人,最近工友都在讨论‘住得起的精品房’,但我算了一笔账:按报道中承诺的500元/㎡精装标准,在城南按照现在的房价,八十平米的房子,至少要卖到30万,可我们厂技术骨干月薪才1200元。所谓“管家服务“会不会变相收取高额物业费?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核查,精装标准会不会是变相收钱。”
“我是师范大学学生,黄总提出的“社区图书角 技能培训“模式,正是我们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的课题。恳请报社牵线,希望暑假能到该项目实习,见证理想照进现实。”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特别关注社区大学的定位。建议开设儿童托管班与家长课堂同步进行,让主妇群体也能学习计算机等实用技能。另外期待开发商兑现‘预留30%小户型’的承诺,真正解决年轻家庭住房问题。”
报纸刊登的来信肯定是筛选过的,有不同阶层对各自利益的关注。
但整体反应的还是对旭慧地产承诺建房的向好期望。
只是张晨没想到会引起这样的反响,本来以为是黄慧芬两人的小打小闹,看来陈旭冉的名人效应在本土带来的影响,出乎了自己的预估。
但是眼下引起关注并不是好事,因为关注越大,人家自然会注重你的承诺,而张晨知道,自己老妈许下的这些承诺,全是理想化的东西,在这个年代,举步维艰啊……
但是也没有办法了,摊子已经铺开,硬着头皮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实际上也等不到张晨忧虑大家会过于关注这些东西,没过几天,新的房产版面上,又开始大篇幅介绍了另一家地产公司的宣言,几乎就是将黄慧芬说的那些理念,添油加醋,再加大的宣传了一遍。
只是这回更高大上,人家还要学习学习新加坡组屋模式,建设高端商品房同时,配套建设面向低收入群体的租赁公寓,真正实现“住有所居“。
针对黄慧芬的管家模式,人家显得更专业,管家团队全体具备急救等专业资质,以便独居老人夜间突发疾病及时响应,参考香港屋苑管理模式,在交付前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
张晨看着这家名为“逸品地产”的公司,心想好家伙,果然是后世横行一时的地产界一哥,这个时候就展现出了浮夸的作风了。
逸品地产后世在榕城做到了本土第一,公司在98年创立,这个时期已经是崛起的势头上了。只是后来因为时代变革,老板暴雷,公司面临各种债务问题。
但是在此后十年,还是狠狠横行了榕城本土地产圈一时的。
没想到啊,果然不负盛名,自己老妈黄慧芬理想化的一番言论,眼看好像引起了社会热点关注,逸品地产就立即拿来用了,而且凭借更强的营销和宣发,俨然变成了自己的东西。恐怕没过多久,就没人知道这一套最早来自于黄慧芬了。
这是什么……气运剥夺术?
这老板很会玩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