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3年的远东,太平军先是攻破南京,定都天京,然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并开始了西征、北伐,一时间大有定鼎中原之势。

  紫禁城,金銮殿。

  群臣跪伏,山呼万岁。

  咸丰帝依旧端坐其上,只是神色略显疲惫。

  一个太监一甩拂尘,喊道。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兵部尚书率先出列说道。

  “臣有本要奏。逆匪正向西北方向流窜,僧王已调劲旅以逸待劳,想必不日便可将其一网打尽!”

  接着站出来的是刑部尚书。

  “臣也有本要奏,近些日子江南各地盗匪滋扰的呈报明显下降,可见各位督抚、官员一心用命,弹压有方,民心思定。”

  大学士祁寯藻也说道。

  “臣以为,此乃逆匪垂死挣扎,妄图扰乱京师。然我天朝兵威浩荡,区区蟊贼焉能撼动社稷?

  如今国库虽略显拮据,但臣已督促各地,加紧催缴赋税,并已与洋行商议,筹措借款,定能保证军饷无虞。”

  然而此时却有一个小官出列说道。

  “三位大人所言多有含糊之处,匪逆非是流窜,实乃征伐。逆匪流窜之势,更是已近京畿。

  国库空虚,洋人贪婪,吾等又当如何自处?”

  “你一介文官,安坐京师,不谙军务,何敢在此大放厥词?”

  大人们显然十分愤怒,但咸丰帝对内还是有点风声的,毕竟那些大臣们整日所说和粘杆处送来的消息没有半点相同。

  “爱卿,让他说下去。”

  那小官立刻说道。

  “臣乃兵部主事胡友全,臣今日阅览各地呈报,又暗中访察,得知匪患已非寻常盗贼。江南定都金陵,建立伪朝,改元号,开科举,其意在夺我大清江山!

  其北伐军并非‘流窜’,而是有计划、有目标地向京畿进发,沿途攻城略地,我军望风披靡,百姓生灵涂炭!京师并非安如磐石,防务空虚,若不早做准备,后果不堪设想!

  至于国库,绝非‘略显拮据’,而是已然濒临枯竭!

  户部所谓的‘捐纳’与‘借款’,皆是饮鸩止渴!捐纳导致吏治更加腐败,官无官德;借款则使得洋人贪婪无度,步步紧逼,我大清尊严扫地,日后恐受制于人!”

  咸丰帝听得头皮发麻,难怪他近日噩梦连连。

  兵部尚书立刻对着自己的这个下属怒目而视,厉声喝道。

  “我大清自有百万雄师,亿兆黎民,将士用命,上下一心,你却在此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更用‘征’,“伐’二字?

  区区逆匪也敢枉谈征伐?你是何居心,莫不是与那太平教妖人暗通款曲,里应外合?”

  户部尚书也跳了出来,浑身的肥肉都为之一颤,面部更是因愤怒而涨红充血。

  “皇上,臣以为胡友全,实乃危言耸听,妖言惑众,其罪当斩,其心当诛!

  一兵部小吏竟敢妄言国事,他质疑臣等理财无方,臣可以忍,但他居然妄言国库空虚,殊不知我大清百姓安居乐业,实乃祖宗藏富于民之计!

  臣弗与此獠共天下!”

  大学士祁寯藻又补了一刀。

  “臣听闻胡大人,家财万贯,更是常与徽商往来,不知”

  立刻就有刑部官员上前。

  “臣素闻徽商票号之间与洋行争利,多有龃龉,该不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吧!”

  “胡大人不过是一介兵部主事,何来万贯家财?臣斗胆请皇上明察,此獠恐有不可告人之秘!”

  咸丰帝此时也很愤怒,他本以为此乃栋梁之材,却没想到也是这般龌龊。

  “胡友全,你可有何话说?”

  “臣冤枉啊!诸位大人之言,分明是欲加之罪。”

  胡友全连连叩首,他只是一个兵部主事,有些事情他确实动用了一些手段才能知晓其中原委,而且这个年代的官员多少都会有些来往。

  穆彰阿,在道光一朝曾出任军机大臣二十年,在鸦片战争期间阻挠林则徐禁烟,诬陷、迫害主战派官员,签订《南京条约》。

  咸丰帝登基之初曾怒斥其“保位贪荣,妨贤病国”,并下令将其革职、永不录用。

  不过此时这个人又出现在金銮殿上就很难说明一些问题,他瞅准时机立刻上前一步说道。

  “皇上,臣以为,胡友全之言,或出于忠心,然其措辞偏激,多有不实之处,更涉嫌对朝廷重臣的污蔑。

  其言及我大清之时颇有一副已无力回天之感,此乃犯上之言,意图动摇吾皇圣心,实乃罪大恶极!

  臣斗胆请求陛下,容臣等详查,以昭其心。”

  咸丰帝看向胡友全。

  “你还有何话说?”

  “逆匪已然定都金陵!其兵峰正盛,直指京畿。江南大营早已名存实亡,绿营军心涣散,贪生怕死。

  更可恨者,财政糜烂,户部言及国库空虚,却将责任推诿于连年用兵,实则中饱私囊!

  各地报灾瞒灾,赈灾款项层层盘剥,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方才铤而走险,被迫从贼!我大清之危,非止于兵祸,更在于吏治腐败,人心离散。

  长此以往,我大清亡矣!”

  “大胆!还不将他拖出去!”

  其实远东的内战让英法损失都不小,一方面是鸦片更难卖了,另一方面则是茶叶和丝绸的量正在减少。

  最可怕的是不但有人和他们争夺市场,更是在想办法取代其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讲,英法比清朝还着急。不过他们都是不关心谁胜谁负,他们关心的是否能有一个保障条约和他们利益的政权。

  此时的太平天国和欧洲诸国的贸易也从秘密交易转移到了台面之上,不过有了稳定根据地的洪秀全却不想再延续清朝所签订的那些条约,更不想将自己手上的资产贱卖。

  实际上太平天国想要开埠主要是为了补贴军费,同时购买粮食,火器和药品等军需品,用来交换的物品自然是丝绸和茶叶。

  这听起来似乎很像英国人一直以来倡导的自由贸易,然而对英法而言,这样做就等于放弃了多年努力而获得的特权。

  一切不得不重头再来,仅仅是关税一项每年就会让英国商人损失上千万两白银。更不要说太平天国反对鸦片贸易,众所周知鸦片贸易可是英法弥补贸易逆差的重要手段。

  如果天平天国击败了清朝,那么贵金属流失的大潮恐将重现。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最新章节,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