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法国人这七拼八凑还带点俺寻思之力的武器,弗兰茨是真不想要,想要造出真正的高射炮还是要提升材料和改良发射药。

  至于空艇的威胁,其实这个时代的空艇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并不会出现一架基洛夫轰平一座城市的情况。

  此时的空艇无论是载弹量,还是武器破坏力都十分有限,更要命的是命中率,除非进行低空轰炸,否则很难直接命中目标。

  而且在陆地上打击对手有的是手段,所以陆军空艇的主要作用是侦查,以及给打击敌方士气和战略威慑。

  海军方面要克服的最大问题则是空艇部队的生存问题,各种极端天气和强风都有可能让空艇部队一去不回。

  所以海军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空艇能安全返回。

  不过海军中也有另一派,他们觉得空艇爆炸的威力足够巨大,大到可以将一艘战列舰重创。

  于是乎这些人开始研究自爆空艇,以空艇的体量就算不能直接将目标舰船击沉,也能将其重创。

  虽然听上去有些反人类,但在理论上绝对可行。至于驾驶员的问题,海军一方面提高了空艇兵的阵亡抚恤,另一方面则是加大降落伞的研究力度。

  虽说此时空艇在战场上大放异彩,但弗兰茨知道飞机才是未来,所以他很早就成立了滑翔机俱乐部。

  其实从达芬奇开始人们就没放弃过对近代飞机的探索之路,1809年亨利·凯丽的《空中飞行论》就已经提出了飞机空气阻力和内燃机的最初概念。

  只不过他提出的概念在当时看来太过抽象,并未引起广泛的重视。

  他设计的飞机也过于抽象,如图:

  期间甚至还有人用他的飞行器试飞过,结果由于模型太重,最终只能靠导线牵引。

  同一时期还有一名叫穆尔的法军军官造出了一架单翼飞行器,结果在第一次试飞时就撞上一辆马车当场死亡。

  奥地利也有人做过类似的尝试,就是前面提到过的迪根飞行器,不过这些人显然距离正确答案还远得很。

  然而弗兰茨手中就有正确答案,他可不觉得失败和弯路都是必然的。

  弗兰茨虽然不清楚莱特兄弟送上天的第一架飞机是什么样子,但他却清楚后世飞机的基本构造。

  于是乎弗兰茨按照他的记忆和理解画出了飞机的草图,可没人会来质疑弗兰茨,又或者将他当成疯子。

  一架由弗兰茨亲自设计的飞机很快被造了出来,结果不出意外地失败了。

  看来两者之间代差有点大,于是乎弗兰茨就将飞机俱乐部改成了滑翔机俱乐部。

  有着弗兰茨的正确指导,奥地利帝国的滑翔机发展速度飞快,而且由于一开始就选择了坐式飞行,而非悬挂飞行,这就大大减小了对于飞行员的要求。

  于是乎便有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其中,甚至还有女性和残疾人。大量的飞行试验和数据促使滑翔机迅速改革,补足了弗兰茨不清楚的细节。

  不过弗兰茨所谓的滑翔机俱乐部相比一个进步组织或者科研机构,更像是一个俱乐部。

  大多数俱乐部成员都将其当成了寻求刺激或者炫富的手段,只有很少的人在研究飞机本身。

  面对这种情况,弗兰茨只能出手提高俱乐部会员价格,另一方面给研究者提供更高的奖励和更多的福利。

  这样确实提高了研究者的积极性,不但改进了滑翔机,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飞行员”。

  俱乐部中自然也有一些奥地利军方的人,这些人经常观看滑翔机表演。于是乎他们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比如:

  利用空艇和滑翔机向敌军后方或者是兵力空虚的岛屿上投送兵力,又或者是让滑翔机飞行员去直接投弹。

  听上去有些天马行空,然而却不一定是无法操作。弗兰茨不想去干预这些,他还是很喜欢惊喜的。

  奥地利帝国陆军在研究战车,然而蒸汽战车的速度和防护力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这些蒸汽巨兽目标太大而又行动缓慢,绝对是炮兵最好的靶子。看起来很大一坨,但是防御力却令人捉急。

  防御步枪子弹不在乎下,也不惧刺刀斧凿。但也就仅此而已,并不需要大口径火炮,只需要一门六磅炮的炮弹直接命中蒸汽坦克就有很大可能让其瘫痪。

  被瘫痪的坦克难以维修,因为问题可能出在任何地方,只能熄灭锅炉进行全方位的检修。

  此外敞篷设计让其极其容易遭受到手雷和火箭的进攻,而加盖之后又出现射角不足和过于闷热的问题。

  还有一点,那就是这些蒸汽坦克的突破力不足,经常被莫名其妙的东西卡住瘫痪,或者是陷在战壕里。

  正当弗兰茨好奇履带车为什么会卡在战壕里的时候,他发现军方的最新图纸,履带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被换成了轮子,难怪连条沟都过不去。

  弗兰茨的装甲部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不过等到内燃机出现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海军方面,弗里德里希倒是十分听劝,他花了大力气搞潜艇和鱼雷。弗兰茨很清楚奥地利想靠造船来胜过英国的可能并不大,最终还是要靠弯道超车。

  虽说此时鱼雷在现代海战中不再那么闪耀,但是在十九世纪它的出现可以说是一种降维打击。

  此前一艘大型战列舰往往能在身披数百处创伤的情况下继续战斗,然而它却绝对不可能抗住两发鱼雷。

  只是鱼雷的动力问题却始终无法解决,此时奥地利帝国的鱼雷分两种一种是在潜艇的前方设计一个二十米长的杆子,在上面携带鱼雷,以撞击的方式触发。

  另一种则是像极了二战时期日本的回天鱼雷,将鱼雷固定在长杆上,然后再将长杆固定在小船上,同样靠撞击触发

  这样的武器设计着实让弗兰茨有些无语,但好心的他还是决定将这项技术和现有的潜艇技术拼凑在了一起组成了回天鱼雷,并秘密卖给幕府和一些表现比较好的地方大名。

  他们在见识到回天鱼雷强大的威力之后都十分感动,纷纷向奥地利帝国抛来订单。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最新章节,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