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水晶宫的外形设计在当年绝对算得上新潮,但很不幸它和此时的温室很像,甚至设计师约瑟夫·帕克斯顿的灵感来源就是温室花园。

  在普通人看来水晶宫真乃神来之笔,但在奥尔加这样出身皇族的人看来就是稀松平常。

  毕竟温室花园在上流社会算不得什么,尤其是在奥地利帝国,美泉宫中就有不止一座温室花园,甚至奥地利帝国很多贵族的庭院中都有。

  这主要得益于弗兰茨将玻璃的价格打了下来,历史上水晶宫的出现也是得益于当时英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玻璃生产国。

  不过此时英国只能屈居第二,再加上玻璃产业的规模效应,英国人甚至不得不动用关税壁垒以防止奥地利帝国玻璃的进入。

  至于天才和艺术家,奥地利帝国是不缺的。

  奥尔加见过很多精美的玻璃建筑,而在奥地利帝国方方正正的建筑通常只会出现在校园的农业实验室,所以她才会把水晶宫叫做温室大棚。

  奥尔加也意识到自己失言了。

  “抱歉,这真是一座精美的温室。是农业博览会吗?真是太棒了”

  阿尔伯特亲王听后脸上一阵青,一阵红,他甚至都开始怀疑弗兰茨夫妇是故意的。

  其实弗兰茨和奥尔加会接受邀请,并参加在伦敦举行的博览会本就是小概率事件,但阿尔伯特亲王为何要亲自来呢?

  这自然不可能是心血来潮,又或者是想要自取其辱。

  这其实是一次外交试探,英国需要缓和和奥地利帝国的关系,邀请是在释放善意。

  此时的英国虽说还掌握着世界的海上霸权和东西方贸易的霸权,但是其统治力已经下降。

  再加上国内国外的各种负面消息,以及神圣同盟的崛起,让英国人意识到了必须重新考虑战略布局的重要性。

  与俄国不同,奥地利帝国对英国并无直接威胁,单论地缘政治威胁性甚至不如美国。

  所以拉拢奥地利,分化神圣同盟依然是此时英国的最优解。比起击败神圣同盟,显然单独击败俄国人更容易些。

  这种邀请既可以提升英国的正面形象,又能分化奥地利帝国内部的强硬派和主和派,同时还能让俄国猜忌奥地利。

  这些收益也许不会立刻体现出来,但正所谓放长线钓大鱼,只要种子埋下了,剩下的就是等待破土而出的契机而已。

  时间会改变一切,等到俄奥两国出现裂痕和矛盾时,奥地利人就会想起这条线。

  除了以上这些,阿尔伯特亲王还有一点小私心,他看过很多奥地利帝国舶来的杂志,对于上面的很多东西他都很不服气。

  所以想要给弗兰茨来一点英式震撼.

  但显然阿尔伯特亲王失算了,对方非但没被自己带来的礼物震撼到,他反而被对方的回礼震憾到了。

  其实在十几年前,阿尔伯特是来过维也纳的。当时的维也纳也很漂亮,但是和欧洲其他的大城市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即便坐在马车中隔着厚厚的帘子也能清晰地闻到街边的臭味,成群结队的乞丐在影响市容。

  但要说是什么给他留下的印象最深刻,那非漫天飞舞的德国小蠊莫属了。这种蟑螂繁殖速度快适应性强,几乎集合了所有害虫的强项,直到今天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害虫之一。

  然而这一次来维也纳,阿尔伯特亲王发现蟑螂几乎不见了。与之一同消失的还有街边的垃圾堆和乞丐。

  乞丐倒还好理解,毕竟自己是位大人物,奥地利帝国为了接待自己肃清街道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听说奥地利帝国的殖民地缺劳动力,但是街道上的垃圾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却并没有那么容易更改。

  实际上阿尔伯特亲王是大人物不假,但弗兰茨还没有必要做到那个程度。

  乞丐消失的真实原因首先是奥地利帝国的经济状况好转,大量政府工程带动了劳动力就业,维也纳作为奥地利帝国的首都救济力度很大,很多无工作能力的人都被送进了福利院。

  当然这种措施是无法解决那些想要不劳而获的人,甚至经济状况的转好还会增加他们的收入。

  但奥地利帝国还有《劳动法》。奥地利帝国的《劳动法》一方面是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免受侵害,另一方面也规定了国民有劳动的义务。

  那些四肢健全的乞丐定期会被送去进行高强度强制劳动,表现好的人可以找到一份工作摆脱乞丐的身份。

  表现差的人将会和犯人一起被送往殖民地继续改造,奥地利帝国殖民地的监工可都不是善茬,想在这帮人手里偷奸耍滑可不容易。

  阿尔伯特亲王在维也纳小住了一段时间,特意走访了一些较为贫困的区域,他才确认维也纳真的和以前不一样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

  “不亏。”

  弗兰茨并不是唯一一个收到邀请的外国君主,历史上英国人更是大发邀请函,几乎邀遍了所有欧洲君主。

  不过实际上几乎没有一国的君主到场(比利时除外,当时利奥波德一世还要扯英国这张虎皮做大旗),但几乎每个国家都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团,这为大英帝国挣足了面子。

  既没拒绝,也没同意。

  所有人都觉得这次访问就这样已经平平淡淡地结束了,但弗兰茨已经想好了对策。

  他肯定不会让英国人干只赚不赔的买卖。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弗兰茨自然不缺,不过比起冒险,他还有更高明的策略。

  到时候弗兰茨可以让奥尔加代表奥地利帝国参加,这一方面可以展现奥地利帝国的气魄,另一方面则是给英国人出了一个难题。

  奥尔加除了是奥地利帝国的皇后,还是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女儿。这样的身份可以让英国人的损失最大化,尼古拉一世并不会因此就对奥地利帝国产生疑心。

  如果奥尔加真出了什么问题,那英国人的一切计划就都泡汤了。

  到时候奥尔加访问伦敦的热度极有可能会反过来压倒世博会的热度,这就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此外按照弗兰茨的估计,英国的报纸用不了多久就会刊登奥地利帝国皇帝懦弱不敢接受邀请之类的评论。

  所以弗兰茨准备抢先一步,让法国的报社刊登英国在向奥地利帝国示弱的新闻。

  别问弗兰茨为何如此神通广大,一方面是这个时代钱可通神,另一方面瑞士山区、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有的是法语人口。

  对于此时的奥地利帝国贵族来说法语并不陌生,弗兰茨想在法国搞一家法语报社还是很容易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最新章节,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