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与肃王聊了半个时辰,肃王才欠身行礼,告辞离开。
他刚走出门外,就被秦王一把拉住。
此时,消沉了几天的秦王,终于恢复了一些。
毕竟,老父亲给他的圈禁,并不是那种很严苛的圈禁,那种很严苛的圈禁,有些甚至是砌几面墙,把人关在里头,吃喝拉撒都在里面。
那样的圈禁,几个月半年也就死了。
他的圈禁,只是不许出秦王府,秦王府是旧周王府改建的,还扩建了一些,差不多占了半个坊,活动范围还是很大的。
这种圈禁,并不难受。
而且,废了罔替却并没有废世袭,也没有废他的爵位,他这一生只要不再犯错,就还是秦王。
只不过后代子孙会次一些。
他难过了几天之后,眼下也已经想开一些了,此时他一把拉着一家兄弟的胳膊,把他拽到一边,问道:“老四,爹都跟你说什么了?”
秦王左右看了看,低声道:“他心情好点了没有?”
肃王想了想,回答道:“看起来已经好很多了。”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秦王,叹了口气:“二哥,你不要着急,父皇向来很喜欢你,贵妃娘娘也很得父皇喜欢,等父皇过段时间回了洛阳,见到了贵妃娘娘,贵妃娘娘劝一劝。”
“过段时间,父皇消了气,你这世袭罔替,说不定就又回来了。”
说着,他苦笑道:“我们封王的诸兄弟里,只有二哥一个人,一就藩就是世袭罔替的王爵,连五弟都没有得到这罔替二字。”
秦王看了看自家兄弟,摇头道:“别人我不知道,但是老四你,只要在西北干得好,将来必然可以世袭罔替。”
“这个我知道。”
肃王叹了口气,摇头道:“便是得了罔替二字,也不是父皇喜欢我,而t是因为西北需要一个世代坐镇的肃藩。”
“差得多了。”
秦王叹了口气道:“要是代代秦王,便是庶子们,也是代代郡王。”
他看着四皇子李统,喃喃道:“跟世袭,差了十万八千里。”
世袭罔替,除了一代一个秦王以外,这些秦王的庶子们,也会跟着受封郡王,这样每一代都是一个秦王跟一堆郡王。
这含金量,要比普通的世袭高出太多了。
他感叹了一句,拉着兄弟到一旁的亭子下面坐下,问道:“老四,父皇跟你说了什么,你可要跟二哥交个底,你二哥,再不能犯错了。”
李统连忙说道:“这是自然,这大半年时间,二哥带我东奔西走,让我涨了不少见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父皇说,在长安再待一两个月,等天气凉快一些,他老人家便动身返回洛阳,去洛阳安排一些事情。”
“对了。”
肃王看着自家哥哥,开口说道:“父皇说,让我吸取二哥的教训,以后就藩之后,好生尽职尽责,善待下人,还有治下军民百姓…”
“他还说,等回了洛阳之后,要定下宗室章程…”
秦王殿下闻言,苦笑了一声:“这便是冲着你二哥来的了。”
他叹了口气:“往后,弟兄们还有子孙后代,一旦被父皇定下的章程约束责罚,恐怕第一时间就要开始戳你二哥的脊梁骨。”
肃王拍了拍秦王的后背,开口说道:“二哥,约束宗室是对的,要不然不会长久。”
秦王殿下依旧唉声叹气,他拉着肃王起身,开口道:“往后你我兄弟,估计见面的机会就要少的多了,趁着现在还能见面,走,二哥带你吃酒去。”
肃王摇了摇头,低声道:“二哥,父皇在这里,你还是不要吃酒了,你要是喝多了,再生出什么事情…”
秦王长叹了一口气:“你也太高看你二哥我了。”
“不要说喝多了。”
他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无奈道:“就是失心疯了,我敢在父皇面前胡闹惹事吗?”
肃王闻言,哑然一笑:“要是喝的多了,谁还顾得了这许多?”
秦王“嘿”了一声:“这天底下,哪有什么喝了就能性情大变的物事?说白了,多是借酒装疯,仗着喝了酒的借口,干一些平日里不敢干的事情,说一些平日里不敢说的话。”
“你二哥闺女儿子都还小,还没活够呢。”
肃王哑然道:“那好,我陪二哥去吃酒去。”
秦王拉着兄弟的衣袖,长叹了口气。
“这三年我都没办法离开秦王府了,后面你就藩之国的时候,要是路过长安,记得来瞧一瞧我。”
“放心。”
肃王正色道:“小弟一定来。”
…………
春去秋来,转眼到了八月。
皇帝陛下到长安,已经差不多两个月时间。
这两个月,他大半时间住在秦王府,偶尔也会去杜家住一两天,其他时间,多是带着杜谦还有肃王一起,在关中各地巡视。
有时候,还会去长安军军营里巡视,在军营里也住过一两天。
八月份,长安城里的天气已经凉快了下来,至少没有李云刚来时候那么热了。
这天,秦王府书房里,杜相公将一份文书,递给了李云,然后开口说道:“今岁春闱,本来没有什么问题,前几天,有人向许子望举发,说今年的春闱有人舞弊,许子望把这个事情拿到了政事堂议论,太子殿下还有中书几位相公,都不敢做主。”
“就连夜送到这里来了。”
新朝的第一次科考是章武元年,今年是章武十六年,已经是李唐王朝的第六次科考了。
皇帝陛下挑了挑眉,接过文书看了一遍,然后笑着说道:“前些年不是刚处理了一批吗?这才多长时间,又有人胆子肥了?”
杜相公微微低头道:“这个事情有些复杂,有人说是考官受贿,科考不公。”
“还有人说…是有人投靠东宫,东宫就大开方便之门…”
“反正谣言四起,臣现在也没有办法断定,不过陛下…”
他看着李云,微微摇头道:“距离章武七年那场弊案,已经过去整整九年了。”
皇帝皱了皱眉头,开口说道:“今岁科考,是开国以来,唯一一次我不在的科考,连殿试都是太子代为主持的,东宫有什么理由,从中舞弊?”
“这话不可信。”
皇帝摇头道:“我若是在,还有这个可能,我都不在洛阳,东宫想要安插人手,用不着这么麻烦。”
杜谦点头道:“臣也是这么想的。”
“可能是有人生怕担责任,想把这个事情搅浑了。”
“也有可能,是那些落第的书生心中不服,胡乱攀咬,瞎告状。”
他看着李云,继续说道:“恐怕,太子殿下也担心这其中的忌讳,因此不敢处理,急送到陛下这里来了。”
皇帝又看了一遍,丢在一边,淡淡的说道:“受益兄你先跟洛阳那边联系罢,让三法司先去查,查清楚了再说。”
说着,他看了看在外面的天色,默默说道:“不知不觉,已经入秋了。”
皇帝起身,回头看了看杜谦,笑着说道:“在长安两个月,受益兄的思乡之情,总算缓解了罢?”
杜谦也站了起来,笑着说道:“陛下准备回洛阳了?”
“也差不多了。”
皇帝抬头看向远方:“洛阳城里,还有不少事情要你我去处理,这朝廷政事,也还有不少东西,要交给太子。”
他看着杜谦,笑着说道:“这一趟出门,差不多整整一年时间了,且回去看一看,你我都不在的情况下,一年时间,朝廷能不能运转如初。”
“会不会全然变了个模样。”
杜相公听出了李云话里的意味,他看着李云,还是说道:“陛下不宜太急。”
“我不着急。”
皇帝笑着说道:“我活蹦乱跳的,急什么?”
“回去罢,回去罢。”
皇帝背着手说道:“我也念家了。”
杜谦立刻低头。
“臣这就去安排准备。”
他刚走出门外,就被秦王一把拉住。
此时,消沉了几天的秦王,终于恢复了一些。
毕竟,老父亲给他的圈禁,并不是那种很严苛的圈禁,那种很严苛的圈禁,有些甚至是砌几面墙,把人关在里头,吃喝拉撒都在里面。
那样的圈禁,几个月半年也就死了。
他的圈禁,只是不许出秦王府,秦王府是旧周王府改建的,还扩建了一些,差不多占了半个坊,活动范围还是很大的。
这种圈禁,并不难受。
而且,废了罔替却并没有废世袭,也没有废他的爵位,他这一生只要不再犯错,就还是秦王。
只不过后代子孙会次一些。
他难过了几天之后,眼下也已经想开一些了,此时他一把拉着一家兄弟的胳膊,把他拽到一边,问道:“老四,爹都跟你说什么了?”
秦王左右看了看,低声道:“他心情好点了没有?”
肃王想了想,回答道:“看起来已经好很多了。”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秦王,叹了口气:“二哥,你不要着急,父皇向来很喜欢你,贵妃娘娘也很得父皇喜欢,等父皇过段时间回了洛阳,见到了贵妃娘娘,贵妃娘娘劝一劝。”
“过段时间,父皇消了气,你这世袭罔替,说不定就又回来了。”
说着,他苦笑道:“我们封王的诸兄弟里,只有二哥一个人,一就藩就是世袭罔替的王爵,连五弟都没有得到这罔替二字。”
秦王看了看自家兄弟,摇头道:“别人我不知道,但是老四你,只要在西北干得好,将来必然可以世袭罔替。”
“这个我知道。”
肃王叹了口气,摇头道:“便是得了罔替二字,也不是父皇喜欢我,而t是因为西北需要一个世代坐镇的肃藩。”
“差得多了。”
秦王叹了口气道:“要是代代秦王,便是庶子们,也是代代郡王。”
他看着四皇子李统,喃喃道:“跟世袭,差了十万八千里。”
世袭罔替,除了一代一个秦王以外,这些秦王的庶子们,也会跟着受封郡王,这样每一代都是一个秦王跟一堆郡王。
这含金量,要比普通的世袭高出太多了。
他感叹了一句,拉着兄弟到一旁的亭子下面坐下,问道:“老四,父皇跟你说了什么,你可要跟二哥交个底,你二哥,再不能犯错了。”
李统连忙说道:“这是自然,这大半年时间,二哥带我东奔西走,让我涨了不少见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父皇说,在长安再待一两个月,等天气凉快一些,他老人家便动身返回洛阳,去洛阳安排一些事情。”
“对了。”
肃王看着自家哥哥,开口说道:“父皇说,让我吸取二哥的教训,以后就藩之后,好生尽职尽责,善待下人,还有治下军民百姓…”
“他还说,等回了洛阳之后,要定下宗室章程…”
秦王殿下闻言,苦笑了一声:“这便是冲着你二哥来的了。”
他叹了口气:“往后,弟兄们还有子孙后代,一旦被父皇定下的章程约束责罚,恐怕第一时间就要开始戳你二哥的脊梁骨。”
肃王拍了拍秦王的后背,开口说道:“二哥,约束宗室是对的,要不然不会长久。”
秦王殿下依旧唉声叹气,他拉着肃王起身,开口道:“往后你我兄弟,估计见面的机会就要少的多了,趁着现在还能见面,走,二哥带你吃酒去。”
肃王摇了摇头,低声道:“二哥,父皇在这里,你还是不要吃酒了,你要是喝多了,再生出什么事情…”
秦王长叹了一口气:“你也太高看你二哥我了。”
“不要说喝多了。”
他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无奈道:“就是失心疯了,我敢在父皇面前胡闹惹事吗?”
肃王闻言,哑然一笑:“要是喝的多了,谁还顾得了这许多?”
秦王“嘿”了一声:“这天底下,哪有什么喝了就能性情大变的物事?说白了,多是借酒装疯,仗着喝了酒的借口,干一些平日里不敢干的事情,说一些平日里不敢说的话。”
“你二哥闺女儿子都还小,还没活够呢。”
肃王哑然道:“那好,我陪二哥去吃酒去。”
秦王拉着兄弟的衣袖,长叹了口气。
“这三年我都没办法离开秦王府了,后面你就藩之国的时候,要是路过长安,记得来瞧一瞧我。”
“放心。”
肃王正色道:“小弟一定来。”
…………
春去秋来,转眼到了八月。
皇帝陛下到长安,已经差不多两个月时间。
这两个月,他大半时间住在秦王府,偶尔也会去杜家住一两天,其他时间,多是带着杜谦还有肃王一起,在关中各地巡视。
有时候,还会去长安军军营里巡视,在军营里也住过一两天。
八月份,长安城里的天气已经凉快了下来,至少没有李云刚来时候那么热了。
这天,秦王府书房里,杜相公将一份文书,递给了李云,然后开口说道:“今岁春闱,本来没有什么问题,前几天,有人向许子望举发,说今年的春闱有人舞弊,许子望把这个事情拿到了政事堂议论,太子殿下还有中书几位相公,都不敢做主。”
“就连夜送到这里来了。”
新朝的第一次科考是章武元年,今年是章武十六年,已经是李唐王朝的第六次科考了。
皇帝陛下挑了挑眉,接过文书看了一遍,然后笑着说道:“前些年不是刚处理了一批吗?这才多长时间,又有人胆子肥了?”
杜相公微微低头道:“这个事情有些复杂,有人说是考官受贿,科考不公。”
“还有人说…是有人投靠东宫,东宫就大开方便之门…”
“反正谣言四起,臣现在也没有办法断定,不过陛下…”
他看着李云,微微摇头道:“距离章武七年那场弊案,已经过去整整九年了。”
皇帝皱了皱眉头,开口说道:“今岁科考,是开国以来,唯一一次我不在的科考,连殿试都是太子代为主持的,东宫有什么理由,从中舞弊?”
“这话不可信。”
皇帝摇头道:“我若是在,还有这个可能,我都不在洛阳,东宫想要安插人手,用不着这么麻烦。”
杜谦点头道:“臣也是这么想的。”
“可能是有人生怕担责任,想把这个事情搅浑了。”
“也有可能,是那些落第的书生心中不服,胡乱攀咬,瞎告状。”
他看着李云,继续说道:“恐怕,太子殿下也担心这其中的忌讳,因此不敢处理,急送到陛下这里来了。”
皇帝又看了一遍,丢在一边,淡淡的说道:“受益兄你先跟洛阳那边联系罢,让三法司先去查,查清楚了再说。”
说着,他看了看在外面的天色,默默说道:“不知不觉,已经入秋了。”
皇帝起身,回头看了看杜谦,笑着说道:“在长安两个月,受益兄的思乡之情,总算缓解了罢?”
杜谦也站了起来,笑着说道:“陛下准备回洛阳了?”
“也差不多了。”
皇帝抬头看向远方:“洛阳城里,还有不少事情要你我去处理,这朝廷政事,也还有不少东西,要交给太子。”
他看着杜谦,笑着说道:“这一趟出门,差不多整整一年时间了,且回去看一看,你我都不在的情况下,一年时间,朝廷能不能运转如初。”
“会不会全然变了个模样。”
杜相公听出了李云话里的意味,他看着李云,还是说道:“陛下不宜太急。”
“我不着急。”
皇帝笑着说道:“我活蹦乱跳的,急什么?”
“回去罢,回去罢。”
皇帝背着手说道:“我也念家了。”
杜谦立刻低头。
“臣这就去安排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