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昭定六年的初夏。
此时,距离新安之战,又过去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
明面上,中原之战依旧保持僵持状态,江东军依旧占据洛阳四周,与朔方军以及河东军纠缠,一切似乎与一个月以前,并没有什么分别,但实际上,只要是身在其中的人,谁都知道,局势已经相当紧绷,到了随时可能会崩断的地步。
朔方军损失惨重,韦大将军的情绪已经相当不稳定,最近一段时间,甚至会进到俘虏营里,亲自杀俘泄愤。
而李云,在这个时候,也已经第三次将新兵补充进前线之中,而这种情况,是江东军从前,从未有过的事情。
先前的江东军,不能说一路所向无敌,但至少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军队从来都是越打越多的,从来没有打到现在这样,需要李云往前线数次补充军队的地步。
打到这里,不管是李云,还是韦全忠,都有点急眼了。
此时,就在怀州河东军大营里,崔绍脸色涨红,据理力争道:“李将军,贵军再不尽力,中原这一场仗,便全然没有办法打了!”
“时至今日,我朔方军伤亡,已经超过三万人,甚至更多,算上重伤的,不知道有多少了,贵军却一直这样若即若离,不止怀州打不动,连李云麾下一个主力军都牵制不了,再这样下去,还怎么打?”
崔绍沉声道:“如果李将军要这么打下去,那么我朔方军就要从洛阳突围了,干脆将中原核心一带,让给江东军,让给李云那贼厮!”
“就这样坐视他做大,看着他长起来,两三年之后就,大家都被江东军,打到灰飞烟灭!”
李槲冷着脸,看着崔绍,冷笑道:“崔公子这是在威胁谁?”
“李某怕得你的威胁吗!要是这样说,也不用你们朔方军让出中原,我们河东军也立时北撤,干脆把中原给让出来!”
“仗都打了几个月了,难道河东军就没有伤亡吗!”
李槲这番话,说的其实是有些违心的。
因为河东军的伤亡的确不大。
这段时间,明面上虽然是二打一,但实际上,河东军的兵力止步于怀州,他们不仅没有把怀州给打下来,甚至没有牵制住江东太多兵力,以至于到目前为止,怀州厮杀了两三个月了,河东军跟赵成打的有来有往,很是热闹,但实际上。
也就是万人左右的损伤。
对于整个河东军来说,并不算伤筋动骨。
而朔方军,这会儿甚至可以说是断腿了。
就连李云,也不太好受,此时的江东军,虽然还算不上缺胳膊断腿,但并不是因为李云受伤不重,只是因为他“恢复能力”比较强。
崔绍深呼吸了好几口气,才对着李槲抱拳道:“那好,李将军既然这么说,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
“我家大将军说了,他不可能让局势就这么发展下去,更不可能看着中原两败俱伤,让完整的河东军进场,占个天大的便宜。”
说到这里,崔绍冷笑道:“二十天前,太原的河东军就动作频频,但是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一兵一卒投入到怀州战场,那贵军的兵力都放到哪里去了?”
“是不是就等着两败俱伤之后,河东军进入中原,收拾残局?”
说完这句话,崔绍也不再耽搁,对着李槲抱了抱拳之后,开口道:“少将军,崔某告辞了。”
李槲看着他,没有说话,见崔绍扭头就走,李槲脸上露出笑容,开口说道:“崔公子,莫要着急嘛,咱们还可以再谈一谈。”
崔绍止步,回头看着李槲,只见后者站了起来,走到他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崔公子,如果朔方军现在放弃,先前的人岂不是都白死了?朔方军背靠关中,有八百里秦川,无数壮丁可以支援战场,难道还怕从江南烟花地冒出头来的李云?”
“崔公子,你代我转告韦大将军,再坚持坚持。”
李槲低声道:“江东军,很快就要支撑不住了。”
崔绍摇头道:“李将军,李云占了山南东道,还有淮南道,他也有大后方可以补充兵力,而且…”
崔绍缓缓说道:“这李云在收买人心方面,很有一套,只要是他占下的地方,俱都很得拥护。”
“他也可以源源不断的往中原补充兵力,反观关中。”
崔绍摇头道:“关中百姓愚鲁,至今对朔方军…”
听到这里,李槲都被逗笑了,他笑了笑,然后看着崔绍,开口道:“崔公子,说这些没有用,关键是看,韦大将军甘不甘心。”
“你回去之后,再劝劝韦大将军,至少再多支撑两个月,以我来看,两个月之内,李云肯定支撑不住,一定会被迫离开中原,否则他军中损耗太多,要打到炸营哗变了。”
说到这里,李槲从怀里掏出一个单子,递给崔绍,轻声笑道:“这是李某的一点点小心意,送给崔公子,将来崔公子一家,如果没有了去处,我们太原随时欢迎公子。”
崔绍瞥了一眼这张礼单,抬头看了看李槲,没有说话,也没有接过去。
李槲轻声笑道:“而且,贵军也不用非要这么实诚,江东军伤亡同样不小,可以派人在江东军中散播一些谣言,动摇他们的军心嘛,说不定就让某一个营炸营哗变了。”
“只要有一个营炸营,或者是做了逃兵,那李云一定不敢再在中原久留了,到时候中原,就是朔方军囊中之物。”
崔绍看了看李槲,伸手不动声色的接过这张礼单,然后苦笑道:“将军能想到的,那李云如何能想不到?崔某赶来这里见将军的前两天,朔方军…”
“已经有两个营做了逃兵,四散而逃了。”
李槲神色微变,若有所思。
崔绍对着李槲低头抱拳道:“将军,异日局势生变,还请将军给崔某一个容身之所,多余的话,崔某就不多说了。”
“告辞。”
李槲看着他的背影,开口说道:“崔公子,你回去告诉韦大将军,江东军十日之内,会再往怀州增兵两万,一定尽力挽救中原局势。”
崔绍止步,回头看着他,正色道:“将军想要挽救中原局势,此时就不应该往怀州增兵,而是应该直接往洛阳增兵。”
“我们少将军,很快就要领兵出城,与主力一起合击江东军了,这是朔方军最后一击,若是不成,中原便争不得了。”
“此次,能够吃下八百里秦川,对于我大将军来说,其实已经占了莫大的好处,再继续贪心下去,恐怕连关中都很难保全。”
说罢,崔绍扭头就走,只留给了李槲一个背影。
李槲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之后,他才回头进了自己的帅帐,这会儿帅帐之中,已经有个中年人坐在主位上,李槲上前,抱拳行礼:“大兄。”
新任河东节度使李祯,只是默默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兄弟,现在…”
李槲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道:“不能陷进去太深,大兄,江东军与我们先前对付的王均平,全然不是一回事。”
“要是跟他们纠缠太深,我们也会伤亡惨重,大兄莫要忘了,平卢军,范阳军这会儿,都还在观望,没有下场。”
“实在不行。”
李槲低声道:“可以派人去见李云,把中原做个人情给他算了,这样既能得一些好处,又不至于让他记恨这段时间,我们双方的战事。”
李祯闻言,抬头看着李槲,目光闪烁:“局势已经到了这般地步了么?”
李槲默默说道:“在弟看来,除非朔方军与江东军打出火气,双方都打成了残废,否则我们不宜在中原,掺和太深。”
李祯深呼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我…知道了。”
…………
洛阳城外,李云站在一个高处,用望远镜,观望着洛阳城。
孟青,就站在他的身后,
此时的孟青,已经不复从前那个翩翩少年郎的模样,甚至已经不像个少年了,他浑身都是血污,头发也散乱,脸上的胡须更是乱长,一眼望去,如同流浪汉一般。
这两个月,他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李云用望远镜看了一会儿洛阳,突然放下望远镜,回头看着孟青,缓缓说道:“来了,朔方军出城了!”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眯了眯眼睛。
“小孟,这可能是洛阳,乃至于中原…”
“最后一场大仗了!”
此时,距离新安之战,又过去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
明面上,中原之战依旧保持僵持状态,江东军依旧占据洛阳四周,与朔方军以及河东军纠缠,一切似乎与一个月以前,并没有什么分别,但实际上,只要是身在其中的人,谁都知道,局势已经相当紧绷,到了随时可能会崩断的地步。
朔方军损失惨重,韦大将军的情绪已经相当不稳定,最近一段时间,甚至会进到俘虏营里,亲自杀俘泄愤。
而李云,在这个时候,也已经第三次将新兵补充进前线之中,而这种情况,是江东军从前,从未有过的事情。
先前的江东军,不能说一路所向无敌,但至少可以说是顺风顺水,军队从来都是越打越多的,从来没有打到现在这样,需要李云往前线数次补充军队的地步。
打到这里,不管是李云,还是韦全忠,都有点急眼了。
此时,就在怀州河东军大营里,崔绍脸色涨红,据理力争道:“李将军,贵军再不尽力,中原这一场仗,便全然没有办法打了!”
“时至今日,我朔方军伤亡,已经超过三万人,甚至更多,算上重伤的,不知道有多少了,贵军却一直这样若即若离,不止怀州打不动,连李云麾下一个主力军都牵制不了,再这样下去,还怎么打?”
崔绍沉声道:“如果李将军要这么打下去,那么我朔方军就要从洛阳突围了,干脆将中原核心一带,让给江东军,让给李云那贼厮!”
“就这样坐视他做大,看着他长起来,两三年之后就,大家都被江东军,打到灰飞烟灭!”
李槲冷着脸,看着崔绍,冷笑道:“崔公子这是在威胁谁?”
“李某怕得你的威胁吗!要是这样说,也不用你们朔方军让出中原,我们河东军也立时北撤,干脆把中原给让出来!”
“仗都打了几个月了,难道河东军就没有伤亡吗!”
李槲这番话,说的其实是有些违心的。
因为河东军的伤亡的确不大。
这段时间,明面上虽然是二打一,但实际上,河东军的兵力止步于怀州,他们不仅没有把怀州给打下来,甚至没有牵制住江东太多兵力,以至于到目前为止,怀州厮杀了两三个月了,河东军跟赵成打的有来有往,很是热闹,但实际上。
也就是万人左右的损伤。
对于整个河东军来说,并不算伤筋动骨。
而朔方军,这会儿甚至可以说是断腿了。
就连李云,也不太好受,此时的江东军,虽然还算不上缺胳膊断腿,但并不是因为李云受伤不重,只是因为他“恢复能力”比较强。
崔绍深呼吸了好几口气,才对着李槲抱拳道:“那好,李将军既然这么说,就没有什么可谈的了。”
“我家大将军说了,他不可能让局势就这么发展下去,更不可能看着中原两败俱伤,让完整的河东军进场,占个天大的便宜。”
说到这里,崔绍冷笑道:“二十天前,太原的河东军就动作频频,但是一直到现在,还没有一兵一卒投入到怀州战场,那贵军的兵力都放到哪里去了?”
“是不是就等着两败俱伤之后,河东军进入中原,收拾残局?”
说完这句话,崔绍也不再耽搁,对着李槲抱了抱拳之后,开口道:“少将军,崔某告辞了。”
李槲看着他,没有说话,见崔绍扭头就走,李槲脸上露出笑容,开口说道:“崔公子,莫要着急嘛,咱们还可以再谈一谈。”
崔绍止步,回头看着李槲,只见后者站了起来,走到他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崔公子,如果朔方军现在放弃,先前的人岂不是都白死了?朔方军背靠关中,有八百里秦川,无数壮丁可以支援战场,难道还怕从江南烟花地冒出头来的李云?”
“崔公子,你代我转告韦大将军,再坚持坚持。”
李槲低声道:“江东军,很快就要支撑不住了。”
崔绍摇头道:“李将军,李云占了山南东道,还有淮南道,他也有大后方可以补充兵力,而且…”
崔绍缓缓说道:“这李云在收买人心方面,很有一套,只要是他占下的地方,俱都很得拥护。”
“他也可以源源不断的往中原补充兵力,反观关中。”
崔绍摇头道:“关中百姓愚鲁,至今对朔方军…”
听到这里,李槲都被逗笑了,他笑了笑,然后看着崔绍,开口道:“崔公子,说这些没有用,关键是看,韦大将军甘不甘心。”
“你回去之后,再劝劝韦大将军,至少再多支撑两个月,以我来看,两个月之内,李云肯定支撑不住,一定会被迫离开中原,否则他军中损耗太多,要打到炸营哗变了。”
说到这里,李槲从怀里掏出一个单子,递给崔绍,轻声笑道:“这是李某的一点点小心意,送给崔公子,将来崔公子一家,如果没有了去处,我们太原随时欢迎公子。”
崔绍瞥了一眼这张礼单,抬头看了看李槲,没有说话,也没有接过去。
李槲轻声笑道:“而且,贵军也不用非要这么实诚,江东军伤亡同样不小,可以派人在江东军中散播一些谣言,动摇他们的军心嘛,说不定就让某一个营炸营哗变了。”
“只要有一个营炸营,或者是做了逃兵,那李云一定不敢再在中原久留了,到时候中原,就是朔方军囊中之物。”
崔绍看了看李槲,伸手不动声色的接过这张礼单,然后苦笑道:“将军能想到的,那李云如何能想不到?崔某赶来这里见将军的前两天,朔方军…”
“已经有两个营做了逃兵,四散而逃了。”
李槲神色微变,若有所思。
崔绍对着李槲低头抱拳道:“将军,异日局势生变,还请将军给崔某一个容身之所,多余的话,崔某就不多说了。”
“告辞。”
李槲看着他的背影,开口说道:“崔公子,你回去告诉韦大将军,江东军十日之内,会再往怀州增兵两万,一定尽力挽救中原局势。”
崔绍止步,回头看着他,正色道:“将军想要挽救中原局势,此时就不应该往怀州增兵,而是应该直接往洛阳增兵。”
“我们少将军,很快就要领兵出城,与主力一起合击江东军了,这是朔方军最后一击,若是不成,中原便争不得了。”
“此次,能够吃下八百里秦川,对于我大将军来说,其实已经占了莫大的好处,再继续贪心下去,恐怕连关中都很难保全。”
说罢,崔绍扭头就走,只留给了李槲一个背影。
李槲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之后,他才回头进了自己的帅帐,这会儿帅帐之中,已经有个中年人坐在主位上,李槲上前,抱拳行礼:“大兄。”
新任河东节度使李祯,只是默默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兄弟,现在…”
李槲沉默了一会儿,低声道:“不能陷进去太深,大兄,江东军与我们先前对付的王均平,全然不是一回事。”
“要是跟他们纠缠太深,我们也会伤亡惨重,大兄莫要忘了,平卢军,范阳军这会儿,都还在观望,没有下场。”
“实在不行。”
李槲低声道:“可以派人去见李云,把中原做个人情给他算了,这样既能得一些好处,又不至于让他记恨这段时间,我们双方的战事。”
李祯闻言,抬头看着李槲,目光闪烁:“局势已经到了这般地步了么?”
李槲默默说道:“在弟看来,除非朔方军与江东军打出火气,双方都打成了残废,否则我们不宜在中原,掺和太深。”
李祯深呼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我…知道了。”
…………
洛阳城外,李云站在一个高处,用望远镜,观望着洛阳城。
孟青,就站在他的身后,
此时的孟青,已经不复从前那个翩翩少年郎的模样,甚至已经不像个少年了,他浑身都是血污,头发也散乱,脸上的胡须更是乱长,一眼望去,如同流浪汉一般。
这两个月,他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李云用望远镜看了一会儿洛阳,突然放下望远镜,回头看着孟青,缓缓说道:“来了,朔方军出城了!”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眯了眯眼睛。
“小孟,这可能是洛阳,乃至于中原…”
“最后一场大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