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母亲蒋太后去后,嘉靖帝就从未落过泪,哪怕是被群臣逼迫,哪怕放眼看去天下士大夫都是自己的敌人,可他依旧昂着头,从不在敌人面前露出半分软弱之色。
蒋太后临去前几日话不多,但每每都是告诫。
——我儿,记住,那些人是狼。狼子野心狼子野心,说的便是他们。你越是软弱,他们就越是得意,越是心狠手辣。
我儿,记住,莫要露出半分软弱之色。帝王,何为帝王?比臣子更狠的,才是帝王!
嘉靖帝牢牢记住了母亲的话。
从此,他再未流露出软弱之色。
可此刻他却不知不觉的红了眼眶。
嘉靖帝抹了一把眼下,没泪水,但眼眶在发热。
“朕,这是欢喜!”
不止是欢喜,而是欣喜若狂!
那是俺答!
多年来一直在威胁着大明北方的异族大汗,多年来他为了这个大敌寝食难安,担心某一日醒来就接到俺答大军南下,冲入京畿的消息。
他恨不能率军出征,马踏王庭。
可当蒋庆之把大明官兵的现状揭开后,嘉靖帝沉默了。
这是一群看门狗都不如的军队。
靠他们出塞击胡,嘉靖帝觉得自己不是被俘,便是战死。
沦为千古笑柄。
他发誓要改变这一切,所以,蒋庆之那些建言嘉靖帝尽数采纳。
清洗京卫,重建京卫。
重建武学,渐渐放弃武勋这个群体,用武学学员来逐步取代将门这个群体……
打造火器,前所未有的重视火器。
当看到燧发枪的威力后,嘉靖帝看到了曙光。
当得知俺答大军南下后,嘉靖帝把京卫几乎都交给了蒋庆之。
这是国战!
他把曙光托付给了表弟,自己坐镇京师,盯着那些文官,盯着那些士大夫……果然有人出了幺蛾子。
南方有人想断掉大军的粮草!
嘉靖帝冷笑,随后帝王雷霆降临,南方官场震动。
但这只是开端。
随后京师各种谣言横行,什么蒋庆之谋反,什么大军惨败……
谣言甚至一日数变,让人觉得国之将亡,必有那啥……
巨大的压力之下,嘉靖帝渐渐沉默。
他在等待着!
等着此战的消息。
至于外界林林总总的谣言,他置若罔闻。
直至此刻!
捷报至!
那股巨大的压力突然滑落,嘉靖帝也失态了。
“俺答!败了!”嘉靖帝双手握拳。
“是。”芮景贤后怕的道:“西北露布报捷的使者正在进宫。”
“陛下!”
严世蕃来了,接着是朱希忠,老纨绔一进来就大声道:“陛下,臣就说庆之定然会不负众望。如今果然。陛下,这是列祖列宗护佑啊!”
严世蕃看了朱希忠一眼,心道:老纨绔果然奸猾,一番话便把功劳推在了历代帝王的头上。
可你却小看了这个大功啊!
自从成祖皇帝之后从未有过的大捷,难道是一句列祖列宗护佑就能遮掩的?
那位长威伯此刻光芒万丈,岂是一句话就能掩盖的?
“万岁!”
这时外面有人在欢呼。
黄锦出去看了一眼,回来后满面红光,喜气盈腮,“陛下,是宫人自发在欢呼,恭贺陛下。”
“令赏宫中人……每人五十钱!”道爷同样是红光满面。
“陛下,大喜啊!”崔元姗姗来迟。
老驸马欢喜的道:“此战后,北方草原将不复为大明心腹大患。臣为陛下贺。”
“报捷使者呢?”嘉靖帝觉得自己回到了十多岁的少年时,竟然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知晓此战的经过。
“臣方才来时,见使者被宫人团团围住,有识字的正在读露布。”
“叫了来。”
使者被带进殿内,跪下,双手奉上露布。
黄锦接过露布,大声念诵,“臣严嵩,臣蒋庆之禀告陛下……”
严嵩是名义上的主帅,但谁都知晓,老严的作用只是监督罢了。
就像是监军。
“……敌军强横,众将士念及陛下厚恩,大呼酣战不肯退却,沙场血流漂杵,尸骸堆积如山……”
众人仿佛看到了无数将士在冲杀,在呐喊,在倒下,在流血……
嘉靖帝轻叹,“将士们……忠勇!”
这一刻,他想到了那些文官和士大夫。
和这些人比起来,武人,好像更为单纯一些。
当然,聪明如道爷也知晓武人一旦失去制衡的后果。
兴许朕,能制衡这一切。
让武人从文官的打压下爬起来。
“……恰此时,长威伯令虎贲左卫与府军前卫出击,火器骤然发作,敌军猝不及防,为之丧胆!”
火器果然起了大作用!
臣子们来了,不请自来。
这大概他们最为放肆的一次……守门的侍卫让他们等待禀告,可耐不住性子的文官们蜂拥而上,把他们推开后,小跑着冲进西苑。
此刻他们就站在殿外,喘息着,死死地盯着黄锦和他手中的露布。
黄锦声音激昂,“……敌军悍然反扑,全军突击,我军将士不甘示弱,两军厮杀良久,敌军疲惫时,乱岭关守军在裕王率领下来援,敌军士气大跌……”
什么?
裕王来援!
裕王在乱岭关大战中身先士卒,消息传到京师,让许多人不敢置信。
此刻他竟然又在大战关键时刻率军来援……这!
这是大功啊!
嘉靖帝却清楚自家儿子的秉性,都特么需要孙重楼教授弓马的人,能在战阵上有什么作为?不过是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罢了。
就像是后世的吉祥物。
而率军来援,这定然是那瓜娃子的谋划。
不过,那瓜娃子却把功劳让给了老三,这是……
帝王习惯性的分析了一番蒋庆之的用意,觉得是在为老三造势。
“……敌军遭此打击,左路大乱,就在此时,伏兵突袭敌军大营。大营起火,敌军大乱。”
伏兵!
吕嵩想到了蒋庆之过往用兵的例子,脱口而出,“这用兵堪称是神出鬼没啊!”
哪怕是蒋庆之的铁杆敌人,此刻都不得不赞同这句话。
从大战开始,看似明军被动,可一步步的走下去,却发现整场大战仿佛都在蒋庆之的掌控之中。
不知不觉中,主动权易手。
不知不觉中,此消彼长!
不知不觉中,反击的机会来临……
“……我军发动总攻,敌军阻拦片刻,随即崩溃。”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殿内殿外一片呼气的声音。
嘉靖帝也是如此。
他从未这般紧张过,以至于掌心都有了汗水。
“我军紧追不舍,俺答率残部狼狈远遁。此战……”黄锦抬头,目光炯炯,“斩杀敌军两万余,俘获三万余,缴获辎重无数,大旗无数……”
捷报念完了。
嘉靖帝默然着。
群臣在殿外也在沉默着。
不知过了多久,嘉靖帝开口。
“大捷了?”
是的,直至此刻,君臣都觉得这是一场梦。
一场令他们不愿醒来的梦。
俺答那个巨大的威胁,他竟然败了?
大明北方,威胁解除了?
多少年悬挂在君臣头顶上的那柄利剑,它竟然断了!
“陛下,大捷了!”吕嵩哆嗦着,颤声道,“俺答败了!”
熊浃颤颤巍巍的扶着门柱进来,黄锦赶紧过去扶了老大人一把,“您慢些!”
“别,老夫还能再为陛下,再为大明干二十年!”老大人甩开黄锦的手,可黄锦记得上个月也是这位老大人一脸唏嘘的说自家老迈,就怕熬不过今年。
转瞬您就能再活二十年?
熊浃进来,说:“陛下,此乃大喜事,臣请令快马传捷报于天下各处。”
“可!”道爷正有此意。
熊浃说:“臣请厚赏此战有功将士,万万不可……”
老大人回头,盯着那些文官说:“老夫知晓有人不喜武人,寻机便会打压,一山不容二虎,可这头猛虎如今护卫着大明,护卫着我等。再不喜,也得憋着。谁若是出手打压,老夫……当饱以老拳!”
那瘦骨嶙峋的拳头高举着,看似无力,可所有人都心中凛然。
“朕在!”嘉靖帝淡淡的道。
“陛下不知,臣昨日听闻,有人说此战若是能挡住俺答,武人怕是又要得意洋洋,前唐藩镇旧事不远!”
熊浃说道:“此辈惯会捕风捉影,臣请陛下……务必警惕此等小人!”
文官们默然,有人目光闪烁,有人眼中有恨意。
但更多的人却都在点头,“正该如此。”
“将士们为国浴血厮杀,归来后却被人打压,谁敢如此,我定然与他不共戴天!”老纨绔目光转动,盯着众人。
但他心中在叹息。
熊浃这番话看似在告诫群臣,但实则是一石二鸟,借着此事来暗示嘉靖帝:长威伯此战立下大功,堪称国之栋梁,擎天一柱。陛下,万万不可因外界传言而猜忌他,那是自毁长城啊!
想到这里,朱希忠再也忍不住了,开口道:“陛下,有人想重演前宋狄青旧事。臣……臣敢拿身家性命担保,庆之……绝无二心!”
文官们默然看向嘉靖帝。
蒋庆之竟然击败了俺答,消息传遍天下,长威伯的威名也将会威震天下。
功高盖主!
道爷会如何面对这位表弟?
是猜忌……还是猜忌?
蒋太后临去前几日话不多,但每每都是告诫。
——我儿,记住,那些人是狼。狼子野心狼子野心,说的便是他们。你越是软弱,他们就越是得意,越是心狠手辣。
我儿,记住,莫要露出半分软弱之色。帝王,何为帝王?比臣子更狠的,才是帝王!
嘉靖帝牢牢记住了母亲的话。
从此,他再未流露出软弱之色。
可此刻他却不知不觉的红了眼眶。
嘉靖帝抹了一把眼下,没泪水,但眼眶在发热。
“朕,这是欢喜!”
不止是欢喜,而是欣喜若狂!
那是俺答!
多年来一直在威胁着大明北方的异族大汗,多年来他为了这个大敌寝食难安,担心某一日醒来就接到俺答大军南下,冲入京畿的消息。
他恨不能率军出征,马踏王庭。
可当蒋庆之把大明官兵的现状揭开后,嘉靖帝沉默了。
这是一群看门狗都不如的军队。
靠他们出塞击胡,嘉靖帝觉得自己不是被俘,便是战死。
沦为千古笑柄。
他发誓要改变这一切,所以,蒋庆之那些建言嘉靖帝尽数采纳。
清洗京卫,重建京卫。
重建武学,渐渐放弃武勋这个群体,用武学学员来逐步取代将门这个群体……
打造火器,前所未有的重视火器。
当看到燧发枪的威力后,嘉靖帝看到了曙光。
当得知俺答大军南下后,嘉靖帝把京卫几乎都交给了蒋庆之。
这是国战!
他把曙光托付给了表弟,自己坐镇京师,盯着那些文官,盯着那些士大夫……果然有人出了幺蛾子。
南方有人想断掉大军的粮草!
嘉靖帝冷笑,随后帝王雷霆降临,南方官场震动。
但这只是开端。
随后京师各种谣言横行,什么蒋庆之谋反,什么大军惨败……
谣言甚至一日数变,让人觉得国之将亡,必有那啥……
巨大的压力之下,嘉靖帝渐渐沉默。
他在等待着!
等着此战的消息。
至于外界林林总总的谣言,他置若罔闻。
直至此刻!
捷报至!
那股巨大的压力突然滑落,嘉靖帝也失态了。
“俺答!败了!”嘉靖帝双手握拳。
“是。”芮景贤后怕的道:“西北露布报捷的使者正在进宫。”
“陛下!”
严世蕃来了,接着是朱希忠,老纨绔一进来就大声道:“陛下,臣就说庆之定然会不负众望。如今果然。陛下,这是列祖列宗护佑啊!”
严世蕃看了朱希忠一眼,心道:老纨绔果然奸猾,一番话便把功劳推在了历代帝王的头上。
可你却小看了这个大功啊!
自从成祖皇帝之后从未有过的大捷,难道是一句列祖列宗护佑就能遮掩的?
那位长威伯此刻光芒万丈,岂是一句话就能掩盖的?
“万岁!”
这时外面有人在欢呼。
黄锦出去看了一眼,回来后满面红光,喜气盈腮,“陛下,是宫人自发在欢呼,恭贺陛下。”
“令赏宫中人……每人五十钱!”道爷同样是红光满面。
“陛下,大喜啊!”崔元姗姗来迟。
老驸马欢喜的道:“此战后,北方草原将不复为大明心腹大患。臣为陛下贺。”
“报捷使者呢?”嘉靖帝觉得自己回到了十多岁的少年时,竟然有些迫不及待的想知晓此战的经过。
“臣方才来时,见使者被宫人团团围住,有识字的正在读露布。”
“叫了来。”
使者被带进殿内,跪下,双手奉上露布。
黄锦接过露布,大声念诵,“臣严嵩,臣蒋庆之禀告陛下……”
严嵩是名义上的主帅,但谁都知晓,老严的作用只是监督罢了。
就像是监军。
“……敌军强横,众将士念及陛下厚恩,大呼酣战不肯退却,沙场血流漂杵,尸骸堆积如山……”
众人仿佛看到了无数将士在冲杀,在呐喊,在倒下,在流血……
嘉靖帝轻叹,“将士们……忠勇!”
这一刻,他想到了那些文官和士大夫。
和这些人比起来,武人,好像更为单纯一些。
当然,聪明如道爷也知晓武人一旦失去制衡的后果。
兴许朕,能制衡这一切。
让武人从文官的打压下爬起来。
“……恰此时,长威伯令虎贲左卫与府军前卫出击,火器骤然发作,敌军猝不及防,为之丧胆!”
火器果然起了大作用!
臣子们来了,不请自来。
这大概他们最为放肆的一次……守门的侍卫让他们等待禀告,可耐不住性子的文官们蜂拥而上,把他们推开后,小跑着冲进西苑。
此刻他们就站在殿外,喘息着,死死地盯着黄锦和他手中的露布。
黄锦声音激昂,“……敌军悍然反扑,全军突击,我军将士不甘示弱,两军厮杀良久,敌军疲惫时,乱岭关守军在裕王率领下来援,敌军士气大跌……”
什么?
裕王来援!
裕王在乱岭关大战中身先士卒,消息传到京师,让许多人不敢置信。
此刻他竟然又在大战关键时刻率军来援……这!
这是大功啊!
嘉靖帝却清楚自家儿子的秉性,都特么需要孙重楼教授弓马的人,能在战阵上有什么作为?不过是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罢了。
就像是后世的吉祥物。
而率军来援,这定然是那瓜娃子的谋划。
不过,那瓜娃子却把功劳让给了老三,这是……
帝王习惯性的分析了一番蒋庆之的用意,觉得是在为老三造势。
“……敌军遭此打击,左路大乱,就在此时,伏兵突袭敌军大营。大营起火,敌军大乱。”
伏兵!
吕嵩想到了蒋庆之过往用兵的例子,脱口而出,“这用兵堪称是神出鬼没啊!”
哪怕是蒋庆之的铁杆敌人,此刻都不得不赞同这句话。
从大战开始,看似明军被动,可一步步的走下去,却发现整场大战仿佛都在蒋庆之的掌控之中。
不知不觉中,主动权易手。
不知不觉中,此消彼长!
不知不觉中,反击的机会来临……
“……我军发动总攻,敌军阻拦片刻,随即崩溃。”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殿内殿外一片呼气的声音。
嘉靖帝也是如此。
他从未这般紧张过,以至于掌心都有了汗水。
“我军紧追不舍,俺答率残部狼狈远遁。此战……”黄锦抬头,目光炯炯,“斩杀敌军两万余,俘获三万余,缴获辎重无数,大旗无数……”
捷报念完了。
嘉靖帝默然着。
群臣在殿外也在沉默着。
不知过了多久,嘉靖帝开口。
“大捷了?”
是的,直至此刻,君臣都觉得这是一场梦。
一场令他们不愿醒来的梦。
俺答那个巨大的威胁,他竟然败了?
大明北方,威胁解除了?
多少年悬挂在君臣头顶上的那柄利剑,它竟然断了!
“陛下,大捷了!”吕嵩哆嗦着,颤声道,“俺答败了!”
熊浃颤颤巍巍的扶着门柱进来,黄锦赶紧过去扶了老大人一把,“您慢些!”
“别,老夫还能再为陛下,再为大明干二十年!”老大人甩开黄锦的手,可黄锦记得上个月也是这位老大人一脸唏嘘的说自家老迈,就怕熬不过今年。
转瞬您就能再活二十年?
熊浃进来,说:“陛下,此乃大喜事,臣请令快马传捷报于天下各处。”
“可!”道爷正有此意。
熊浃说:“臣请厚赏此战有功将士,万万不可……”
老大人回头,盯着那些文官说:“老夫知晓有人不喜武人,寻机便会打压,一山不容二虎,可这头猛虎如今护卫着大明,护卫着我等。再不喜,也得憋着。谁若是出手打压,老夫……当饱以老拳!”
那瘦骨嶙峋的拳头高举着,看似无力,可所有人都心中凛然。
“朕在!”嘉靖帝淡淡的道。
“陛下不知,臣昨日听闻,有人说此战若是能挡住俺答,武人怕是又要得意洋洋,前唐藩镇旧事不远!”
熊浃说道:“此辈惯会捕风捉影,臣请陛下……务必警惕此等小人!”
文官们默然,有人目光闪烁,有人眼中有恨意。
但更多的人却都在点头,“正该如此。”
“将士们为国浴血厮杀,归来后却被人打压,谁敢如此,我定然与他不共戴天!”老纨绔目光转动,盯着众人。
但他心中在叹息。
熊浃这番话看似在告诫群臣,但实则是一石二鸟,借着此事来暗示嘉靖帝:长威伯此战立下大功,堪称国之栋梁,擎天一柱。陛下,万万不可因外界传言而猜忌他,那是自毁长城啊!
想到这里,朱希忠再也忍不住了,开口道:“陛下,有人想重演前宋狄青旧事。臣……臣敢拿身家性命担保,庆之……绝无二心!”
文官们默然看向嘉靖帝。
蒋庆之竟然击败了俺答,消息传遍天下,长威伯的威名也将会威震天下。
功高盖主!
道爷会如何面对这位表弟?
是猜忌……还是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