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伟民不忘在同学中炫耀自己的新衣服,别的不说,他穿上新衣服后真是特别帅气,大家都说好看,这下可把他乐坏了……
本来放学书包都不高兴背,都是让姐姐给背的……
今天可不一样,他主动背起书包,还把所有书都整理得整整齐齐地放进书包,背在肩上。
而且他的话也特别多,一下找这个聊,一下又找那个聊,都是因为新衣服惹的……
晚上,邹伟民开心地学着包自己的书皮,并在包好的书皮上工工整整地写上自己的名字。
邹建民的书皮越包越漂亮了。他的习惯就是精益求精,无论做什么,他都会想办法把它做得更好……
礼拜五这天,放学回家后,邹建民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就和老爸邹水金翻山越岭去光路喝喜酒。
小姨潘德红结婚,老爸给邹建民请了假。
天空中飘着小雪,邹建民和爸爸从西山爬山越岭,经过际头山。付正元、邹月红早就带着儿子付建新在村口等邹水金,一起去光路喝喜酒。
“大哥,你怎么这么迟啊……”邹月红见哥哥来得这么迟,语气中带着些许责怪地说道。
“呵呵!没办法了,我要等老建古放学回家,所以就迟了点,让你们久等了哈……”邹水金苦笑着解释道,“我们赶紧走吧,要不然天黑赶不到光路吃晚饭了。”
话音落下,一行五人便开始动身。他们需要从际头山下山,途中还要经过一段名为十八湾的崎岖山路。这段路陡峭异常,加上天降大雪,路面湿滑难行,每走一步都必须格外小心。
付正元背着自己的儿子,小心翼翼地踩稳每一个脚步,缓慢而坚定地下山。
一旁的邹水金则时刻关注着身后的邹建民,他亦步亦趋地走着,每走一步都会回头搀扶一下儿子,生怕他不小心滑倒受伤。
就这样,他们艰难地走过了这片布满积雪的十八弯路,终于来到了甘坑村。
此时,付新友正巧看到邹水金这么晚路过自家门口,便热情地招呼道:“水晶包,来家坐会儿,喝杯开水吧,这么晚了还去哪里啊……”
邹水金看着天色渐晚,赶忙回应道:“不坐了,天已擦黑,咱们得抓紧时间赶到光路去喝我小姨子的喜酒……”说完便匆匆上路。
又走了一段路,夜色愈发深沉,当再次路过桐声邹小红家门口时,天色已然很晚,如果不是满地积雪泛出白色,几乎都看不清道路了。
此时,邹小红恰好从家中走出,看到大哥一行人,还以为他们是来自己家做客的,满心欢喜地迎上前去:“大哥、二姐、二姐夫,快进屋吧,外面雪这么大……”
邹水金却摆了摆手,着急地说:“不了不了,我们得赶紧去光路,天都黑啦!”
邹小红闻言皱起眉头,不解地问:“哎哟喂,这大晚上的急急忙忙去光路做啥?路过妹妹家也不停留住一宿?”
邹月红连忙解释道:“小红啊,光路那边小姑子明天结婚呢,我们可不能在你这儿过夜。”时间紧迫,他们不敢多做停留,继续埋头赶路……
小红站在门口,默默地望着哥哥姐姐们渐行渐远,直到身影消失在黑夜中,才转身回到屋里。
而他们要去的光路,还有两里路的行程,途中还需要过河。
好在冬季水量稀少,木桥依然屹立不倒,如果换做雨季,这里的木桥总是会被汹涌的洪水冲垮。
当他们抵达光路时,时间已过傍晚七点,历经整整十三里路、超过两个小时的艰苦跋涉。
“姐夫来啦!姐夫来啦……”潘得萍一见到姐夫,兴奋地欢呼起来。
“姐夫!”
“姐夫!”
“大哥!”
“大嫂!”
三德林、小德林、潘德红和潘德萍纷纷出门迎接姐夫邹水金、大哥付正元和大嫂邹月红。
晚饭后,众人开始商议次日潘德红婚礼的各项安排细节。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决定由邹水金、邹建民以及潘德萍三人负责送亲。
由于外婆离世过早,在邹建民还是婴儿被抱在怀中的时候,外婆便已撒手人寰。
家中事务全由潘德红一人操持,她的两个哥哥早已分家和父亲分开生活,只有她与小妹及父亲相依为命。
后外公是一名身经百战的老红军战士,年轻的时候,他来到了际头山,成为了这里的赘婿。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选择,是因为邹建民的亲生外公外出经商时遭遇不测,离开了人世。
于是,外公便前往际头山入赘,并在此地诞下一子,取名付正元。之后,一家人搬至光路村,重新安家落户。
后外公姓潘,付正元被过继给际头山的外公,以延续家族香火,因此改姓付。
他与姐姐付晒花同姓,但两人却是同父异母。
潘德红聪明伶俐、勤劳能干,无论是家务事还是外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甚至连自己的婚姻大事以及聘礼等细节,也全由她自己做主。
婚礼的前一天晚上,她激动得几乎彻夜未眠。第二天天还没亮,她就早早起床,开始忙碌地操持着各种事务,全心投入到自己的婚礼筹备之中。
迎亲的队伍终于到来了。潘德红亲自仔细检查了彩礼,但很快就发现红包数量不对。她当机立断,让迎亲的人把东西挑回去,表示这个婚不结了。
在客家人的传统习俗中,结婚前女方通常会向男方索要彩礼和红包。而男方往往会故意少给一些,能省则省。如果女方不主动索取,他们就算是占到了便宜。这种独特的风俗习惯,一直流传至今。
女方勒索厉害,这充分说明了女方将来嫁入男方家门之后,必定会成为一名善于持家、掌管事务的好媳妇。
前来接亲的人看到这一关实在过不去,无奈之下只能老老实实地将彩礼红包递给了潘德红。潘德红接过红包后,请他们进屋坐下,并沏上一壶热茶。
热腾腾的茶水被端上了桌,但想要喝到这杯茶可不容易,还需要再支付一份端茶红包才行。不然的话,没有茶喝可就太丢面子了。于是,接亲的媒人急忙又掏出一个红包交给了潘德红。
当鞭炮再次响起的时候,酒席正式开始。然而,这里还有一个敬酒红包,如果不给的话,可能会惹来不少麻烦。为了避免被灌醉,接亲的人索性提前把红包交了出去。
鞭炮声再次响起,催促着新娘出门。这时,潘德红开始了哭嫁仪式。由于外婆离世较早,所以首先由几位哥哥嫂嫂带头,女人们抱成一团痛哭流涕。
此时此刻,潘德红不禁悲从中来,她想起了母亲去世后的日子。
这个家全靠她一点一滴地操持,直到两个哥哥相继成婚,如今自己也要出嫁了,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酸楚和痛苦,泪水如决堤般涌出,让她难以自持。
哭嫁仪式终于结束,新娘身着一袭红色喜服,坐上了那辆破旧的拖拉机,直奔夫家所在的茹山自然村而去。
从潭头大队光路小队到唐林大队茹山方家小队,足有四十多里地之遥,而且其中光是需要徒步爬山的路程便长达七里有余。拖拉机一路颠簸,最终停在了山下的塘林大队。接下来,他们必须靠双脚翻山越岭才能抵达目的地。
此时天空正飘着鹅毛大雪,道路湿滑难行,更别提还要攀爬那有着十八道弯的陡峭山坡路了。
由于路途遥远且地形复杂,所以并未请来轿夫抬轿。
按照客家人的传统习俗,新娘子在尚未踏入婆家大门之前,双脚绝不能着地。
然而,面对如此恶劣的天气和崎岖的山路,让人背着前行显然并非易事。
于是,新娘子潘德红毅然决定下地行走,但她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条件:“下地走路可以,但得给我红包!否则,我可就要回头啦!”
接亲队伍中的众人无奈之下,只得乖乖交出红包。毕竟,谁也无法承受背着新娘子在这冰天雪地、山路崎岖的环境中艰难跋涉的苦差事。
到了山顶之后,众人又前行了一段路程,新娘子潘德红却突然停下脚步不肯继续前进了。
原来啊,之前上山的时候已经给过爬山红包了,但现在这段平路的走路红包还没拿到手呢!
负责接亲的队伍看了看时间,觉得还很充裕,便故意拖着不想给这个红包,想着能省一点是一点嘛。
“红包不给我就回头!”潘德红发火了,她觉得自己受到了戏弄,二话不说,抬起头来转身就往回走。
这一下可就热闹了,双方拉拉扯扯,一个坚决要回去,一个好言相劝就是不让走。就这样僵持了一个多小时,场面还是没有任何变化。
邹建民感到有些寒冷,小雪不停地下着,他的衣服上已经堆积了一层厚厚的雪花。
而新娘子潘德红则一屁股坐在雪地上,表示今天要是拿不到红包,自己说什么都不会走的。
眼看着天色越来越暗,可去新郎家还有足足三里路要走呢!
接亲的媒婆心里暗自叫苦,知道这事儿是躲不过去了,无奈之下只能把红包交了出来。红包一到手,潘德红立刻眉开眼笑地从雪地上站起来,屁颠屁颠地朝着婆家的方向快步走去。
到了家门口却又犹豫着不敢进去,毕竟是徒步而来,如果现在进去,按照客家人的规矩,必须要给红包才行。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客家人向来注重传统礼仪,若不遵守这些规矩,别人便会认为是女方自己主动走进男方家门的,这样一来,难免会遭人嘲笑,甚至会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戳脊梁骨。
于是乎,新娘只能站在大门口徘徊许久。男方本以为女方都已到家门口了,总不至于不进屋吧,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位新娘相当有主见,坚持不给红包就决不踏进家门一步。
此时此刻,小山村早已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众人的肚子也开始咕咕作响。
最终,男方无奈之下还是给了红包,随后新郎官亲自出马,背着新娘子走进了新婚洞房。
喜宴之上,宾客们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酒过三巡之后,便开始挨桌敬酒环节。
这下子,那些喝酒的长辈们谁也无法逃避给红包的习俗啦!有的人为了躲避敬酒和给红包,匆匆吃了几口便趁机溜走了。
不过,新郎官家的那六桌客人却是无论如何也溜不掉的。
只见新郎官领着新娘子一桌接着一桌地敬酒,每敬完一桌就能收获一个红包。
新娘子的美貌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男人,他们心甘情愿地递上红包,只为能多看几眼这倾国倾城的容颜。
且看新娘潘德红,身材婀娜多姿、曼妙轻盈;一张标准的瓜子脸上,五官精致而立体,皮肤白皙如羊脂玉般光滑细腻;身着一袭鲜艳的红色嫁衣,宛如从画中走出的仙子降临凡间一般,令人眼前一亮,为之倾倒。
婚宴上的最后一道菜是汤圆,邹建民从未品尝过如此美味的汤圆。汤圆里包裹着满满的芝麻糖,香甜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闹完洞房之后,宾客们渐渐散去。由于天降大雪,天气寒冷,邹建民和父亲邹水金被安排到一位亲戚家中住宿。
这里的人们有个独特的习惯,就是在大堂中央挖出一个大坑,然后在上面架起木柴燃烧,众人围坐在篝火旁烤火取暖。
邹建民与父亲在篝火边稍作停留,便起身前往房间休息。
次日清晨,二人用过早膳,便踏上了归程。按照习俗,新媳妇原本应该在婚后第三天才能回娘家,但考虑到雪天路远,不便出行,于是潘德红决定带着新郎提前返回娘家......
邹水金带着妻子儿子一路翻山越岭回西山。西山这小山村见证了他们家族无数代人的生活与成长,承载着他们无尽的回忆和希望。
邹风英每天清晨都会早早起床去上学,但她的生活并不轻松。
放学后,她并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尽情玩耍或休息,而是要立刻投身于家务之中。扫地、擦桌子、洗碗……每一项琐碎的工作都需要她亲自完成。甚至有时候,她还要抽出时间下地干活,帮助家人耕种庄稼。
尽管忙碌无比,邹风英却从无怨言。她深知家庭的贫困状况,明白自己必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因此,她默默地承受着一切,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白天,她不仅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还要确保他们的温饱与安全。晚上,当其他人都已经进入梦乡时,她才有机会坐下来开始做作业。然而,疲惫不堪的身体让她常常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作业变得异常艰难。
更糟糕的是,爷爷时不时会对她发脾气,责备她做得不够好或者不够快。
面对这些指责,邹风英只是低头不语,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她从未反驳过一句,因为她知道爷爷也是为了这个家好。
日子一天天过去,邹风英始终坚持着。
她用坚强和毅力承受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为了能有温馨而和谐的生活环境。虽然生活艰辛,但她心中充满了爱与希望。她相信,总有一天能够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下集更为精彩…每天都有更新……谢谢!真实故事作者:天外小神女
本来放学书包都不高兴背,都是让姐姐给背的……
今天可不一样,他主动背起书包,还把所有书都整理得整整齐齐地放进书包,背在肩上。
而且他的话也特别多,一下找这个聊,一下又找那个聊,都是因为新衣服惹的……
晚上,邹伟民开心地学着包自己的书皮,并在包好的书皮上工工整整地写上自己的名字。
邹建民的书皮越包越漂亮了。他的习惯就是精益求精,无论做什么,他都会想办法把它做得更好……
礼拜五这天,放学回家后,邹建民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就和老爸邹水金翻山越岭去光路喝喜酒。
小姨潘德红结婚,老爸给邹建民请了假。
天空中飘着小雪,邹建民和爸爸从西山爬山越岭,经过际头山。付正元、邹月红早就带着儿子付建新在村口等邹水金,一起去光路喝喜酒。
“大哥,你怎么这么迟啊……”邹月红见哥哥来得这么迟,语气中带着些许责怪地说道。
“呵呵!没办法了,我要等老建古放学回家,所以就迟了点,让你们久等了哈……”邹水金苦笑着解释道,“我们赶紧走吧,要不然天黑赶不到光路吃晚饭了。”
话音落下,一行五人便开始动身。他们需要从际头山下山,途中还要经过一段名为十八湾的崎岖山路。这段路陡峭异常,加上天降大雪,路面湿滑难行,每走一步都必须格外小心。
付正元背着自己的儿子,小心翼翼地踩稳每一个脚步,缓慢而坚定地下山。
一旁的邹水金则时刻关注着身后的邹建民,他亦步亦趋地走着,每走一步都会回头搀扶一下儿子,生怕他不小心滑倒受伤。
就这样,他们艰难地走过了这片布满积雪的十八弯路,终于来到了甘坑村。
此时,付新友正巧看到邹水金这么晚路过自家门口,便热情地招呼道:“水晶包,来家坐会儿,喝杯开水吧,这么晚了还去哪里啊……”
邹水金看着天色渐晚,赶忙回应道:“不坐了,天已擦黑,咱们得抓紧时间赶到光路去喝我小姨子的喜酒……”说完便匆匆上路。
又走了一段路,夜色愈发深沉,当再次路过桐声邹小红家门口时,天色已然很晚,如果不是满地积雪泛出白色,几乎都看不清道路了。
此时,邹小红恰好从家中走出,看到大哥一行人,还以为他们是来自己家做客的,满心欢喜地迎上前去:“大哥、二姐、二姐夫,快进屋吧,外面雪这么大……”
邹水金却摆了摆手,着急地说:“不了不了,我们得赶紧去光路,天都黑啦!”
邹小红闻言皱起眉头,不解地问:“哎哟喂,这大晚上的急急忙忙去光路做啥?路过妹妹家也不停留住一宿?”
邹月红连忙解释道:“小红啊,光路那边小姑子明天结婚呢,我们可不能在你这儿过夜。”时间紧迫,他们不敢多做停留,继续埋头赶路……
小红站在门口,默默地望着哥哥姐姐们渐行渐远,直到身影消失在黑夜中,才转身回到屋里。
而他们要去的光路,还有两里路的行程,途中还需要过河。
好在冬季水量稀少,木桥依然屹立不倒,如果换做雨季,这里的木桥总是会被汹涌的洪水冲垮。
当他们抵达光路时,时间已过傍晚七点,历经整整十三里路、超过两个小时的艰苦跋涉。
“姐夫来啦!姐夫来啦……”潘得萍一见到姐夫,兴奋地欢呼起来。
“姐夫!”
“姐夫!”
“大哥!”
“大嫂!”
三德林、小德林、潘德红和潘德萍纷纷出门迎接姐夫邹水金、大哥付正元和大嫂邹月红。
晚饭后,众人开始商议次日潘德红婚礼的各项安排细节。
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决定由邹水金、邹建民以及潘德萍三人负责送亲。
由于外婆离世过早,在邹建民还是婴儿被抱在怀中的时候,外婆便已撒手人寰。
家中事务全由潘德红一人操持,她的两个哥哥早已分家和父亲分开生活,只有她与小妹及父亲相依为命。
后外公是一名身经百战的老红军战士,年轻的时候,他来到了际头山,成为了这里的赘婿。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选择,是因为邹建民的亲生外公外出经商时遭遇不测,离开了人世。
于是,外公便前往际头山入赘,并在此地诞下一子,取名付正元。之后,一家人搬至光路村,重新安家落户。
后外公姓潘,付正元被过继给际头山的外公,以延续家族香火,因此改姓付。
他与姐姐付晒花同姓,但两人却是同父异母。
潘德红聪明伶俐、勤劳能干,无论是家务事还是外事都处理得井井有条。甚至连自己的婚姻大事以及聘礼等细节,也全由她自己做主。
婚礼的前一天晚上,她激动得几乎彻夜未眠。第二天天还没亮,她就早早起床,开始忙碌地操持着各种事务,全心投入到自己的婚礼筹备之中。
迎亲的队伍终于到来了。潘德红亲自仔细检查了彩礼,但很快就发现红包数量不对。她当机立断,让迎亲的人把东西挑回去,表示这个婚不结了。
在客家人的传统习俗中,结婚前女方通常会向男方索要彩礼和红包。而男方往往会故意少给一些,能省则省。如果女方不主动索取,他们就算是占到了便宜。这种独特的风俗习惯,一直流传至今。
女方勒索厉害,这充分说明了女方将来嫁入男方家门之后,必定会成为一名善于持家、掌管事务的好媳妇。
前来接亲的人看到这一关实在过不去,无奈之下只能老老实实地将彩礼红包递给了潘德红。潘德红接过红包后,请他们进屋坐下,并沏上一壶热茶。
热腾腾的茶水被端上了桌,但想要喝到这杯茶可不容易,还需要再支付一份端茶红包才行。不然的话,没有茶喝可就太丢面子了。于是,接亲的媒人急忙又掏出一个红包交给了潘德红。
当鞭炮再次响起的时候,酒席正式开始。然而,这里还有一个敬酒红包,如果不给的话,可能会惹来不少麻烦。为了避免被灌醉,接亲的人索性提前把红包交了出去。
鞭炮声再次响起,催促着新娘出门。这时,潘德红开始了哭嫁仪式。由于外婆离世较早,所以首先由几位哥哥嫂嫂带头,女人们抱成一团痛哭流涕。
此时此刻,潘德红不禁悲从中来,她想起了母亲去世后的日子。
这个家全靠她一点一滴地操持,直到两个哥哥相继成婚,如今自己也要出嫁了,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酸楚和痛苦,泪水如决堤般涌出,让她难以自持。
哭嫁仪式终于结束,新娘身着一袭红色喜服,坐上了那辆破旧的拖拉机,直奔夫家所在的茹山自然村而去。
从潭头大队光路小队到唐林大队茹山方家小队,足有四十多里地之遥,而且其中光是需要徒步爬山的路程便长达七里有余。拖拉机一路颠簸,最终停在了山下的塘林大队。接下来,他们必须靠双脚翻山越岭才能抵达目的地。
此时天空正飘着鹅毛大雪,道路湿滑难行,更别提还要攀爬那有着十八道弯的陡峭山坡路了。
由于路途遥远且地形复杂,所以并未请来轿夫抬轿。
按照客家人的传统习俗,新娘子在尚未踏入婆家大门之前,双脚绝不能着地。
然而,面对如此恶劣的天气和崎岖的山路,让人背着前行显然并非易事。
于是,新娘子潘德红毅然决定下地行走,但她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条件:“下地走路可以,但得给我红包!否则,我可就要回头啦!”
接亲队伍中的众人无奈之下,只得乖乖交出红包。毕竟,谁也无法承受背着新娘子在这冰天雪地、山路崎岖的环境中艰难跋涉的苦差事。
到了山顶之后,众人又前行了一段路程,新娘子潘德红却突然停下脚步不肯继续前进了。
原来啊,之前上山的时候已经给过爬山红包了,但现在这段平路的走路红包还没拿到手呢!
负责接亲的队伍看了看时间,觉得还很充裕,便故意拖着不想给这个红包,想着能省一点是一点嘛。
“红包不给我就回头!”潘德红发火了,她觉得自己受到了戏弄,二话不说,抬起头来转身就往回走。
这一下可就热闹了,双方拉拉扯扯,一个坚决要回去,一个好言相劝就是不让走。就这样僵持了一个多小时,场面还是没有任何变化。
邹建民感到有些寒冷,小雪不停地下着,他的衣服上已经堆积了一层厚厚的雪花。
而新娘子潘德红则一屁股坐在雪地上,表示今天要是拿不到红包,自己说什么都不会走的。
眼看着天色越来越暗,可去新郎家还有足足三里路要走呢!
接亲的媒婆心里暗自叫苦,知道这事儿是躲不过去了,无奈之下只能把红包交了出来。红包一到手,潘德红立刻眉开眼笑地从雪地上站起来,屁颠屁颠地朝着婆家的方向快步走去。
到了家门口却又犹豫着不敢进去,毕竟是徒步而来,如果现在进去,按照客家人的规矩,必须要给红包才行。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客家人向来注重传统礼仪,若不遵守这些规矩,别人便会认为是女方自己主动走进男方家门的,这样一来,难免会遭人嘲笑,甚至会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戳脊梁骨。
于是乎,新娘只能站在大门口徘徊许久。男方本以为女方都已到家门口了,总不至于不进屋吧,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位新娘相当有主见,坚持不给红包就决不踏进家门一步。
此时此刻,小山村早已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众人的肚子也开始咕咕作响。
最终,男方无奈之下还是给了红包,随后新郎官亲自出马,背着新娘子走进了新婚洞房。
喜宴之上,宾客们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酒过三巡之后,便开始挨桌敬酒环节。
这下子,那些喝酒的长辈们谁也无法逃避给红包的习俗啦!有的人为了躲避敬酒和给红包,匆匆吃了几口便趁机溜走了。
不过,新郎官家的那六桌客人却是无论如何也溜不掉的。
只见新郎官领着新娘子一桌接着一桌地敬酒,每敬完一桌就能收获一个红包。
新娘子的美貌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男人,他们心甘情愿地递上红包,只为能多看几眼这倾国倾城的容颜。
且看新娘潘德红,身材婀娜多姿、曼妙轻盈;一张标准的瓜子脸上,五官精致而立体,皮肤白皙如羊脂玉般光滑细腻;身着一袭鲜艳的红色嫁衣,宛如从画中走出的仙子降临凡间一般,令人眼前一亮,为之倾倒。
婚宴上的最后一道菜是汤圆,邹建民从未品尝过如此美味的汤圆。汤圆里包裹着满满的芝麻糖,香甜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闹完洞房之后,宾客们渐渐散去。由于天降大雪,天气寒冷,邹建民和父亲邹水金被安排到一位亲戚家中住宿。
这里的人们有个独特的习惯,就是在大堂中央挖出一个大坑,然后在上面架起木柴燃烧,众人围坐在篝火旁烤火取暖。
邹建民与父亲在篝火边稍作停留,便起身前往房间休息。
次日清晨,二人用过早膳,便踏上了归程。按照习俗,新媳妇原本应该在婚后第三天才能回娘家,但考虑到雪天路远,不便出行,于是潘德红决定带着新郎提前返回娘家......
邹水金带着妻子儿子一路翻山越岭回西山。西山这小山村见证了他们家族无数代人的生活与成长,承载着他们无尽的回忆和希望。
邹风英每天清晨都会早早起床去上学,但她的生活并不轻松。
放学后,她并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尽情玩耍或休息,而是要立刻投身于家务之中。扫地、擦桌子、洗碗……每一项琐碎的工作都需要她亲自完成。甚至有时候,她还要抽出时间下地干活,帮助家人耕种庄稼。
尽管忙碌无比,邹风英却从无怨言。她深知家庭的贫困状况,明白自己必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因此,她默默地承受着一切,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
白天,她不仅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还要确保他们的温饱与安全。晚上,当其他人都已经进入梦乡时,她才有机会坐下来开始做作业。然而,疲惫不堪的身体让她常常难以集中精力,完成作业变得异常艰难。
更糟糕的是,爷爷时不时会对她发脾气,责备她做得不够好或者不够快。
面对这些指责,邹风英只是低头不语,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她从未反驳过一句,因为她知道爷爷也是为了这个家好。
日子一天天过去,邹风英始终坚持着。
她用坚强和毅力承受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为了能有温馨而和谐的生活环境。虽然生活艰辛,但她心中充满了爱与希望。她相信,总有一天能够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下集更为精彩…每天都有更新……谢谢!真实故事作者:天外小神女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再世逆情颠覆你的认知,再世逆情颠覆你的认知最新章节,再世逆情颠覆你的认知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再世逆情颠覆你的认知,再世逆情颠覆你的认知最新章节,再世逆情颠覆你的认知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