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众人皆是吃了一惊。

  韩当是谁?

  那可是孙家三代元老,资历威望仅次于程普,论辈份孙权都得叫一声大伯。

  程普死后,韩当可称江东武将之首,亦不为过。

  这样一个人,竟会背叛孙权,来归降他刘备?

  谁信啊。

  刘备吃惊过后,眼中旋即闪过疑色,便道:

  “陆伯言,你以为,吾会相信,韩当这等孙氏元老,会归降于吾不成?”

  陆逊对刘备的质疑,显然早有心理准备,神色依旧从容诚挚。

  “韩老将军确为孙氏元老,原本逊与刘豫州同样看法,认为他绝无背叛孙氏的可能。”

  “然则吴侯一味佞信那吕蒙,屡屡破格拔擢便罢,如今竟委任其为都督,统帅曹孙联军,韩老将军对其早就心存不服。”

  “前番吕蒙自以为是,用什么草船借箭之计,想要来骗取刘豫州箭矢,谁想却偷鸡不成蚀把米,反折了孙瑜这员孙氏宗室大将。”

  “韩老将军气愤不过,一怒之下打了吕蒙一拳,后来还想提请吴侯惩处吕蒙,免去其都督之职。”

  “谁想吴侯为吕蒙迷惑太深,非但不惩治吕蒙,还令韩老将军当众向吕蒙请罪,以为吕蒙立威。”

  “韩老将军自然不肯,吴侯一怒之下,竟下令将他当着三军将士面,打了三十军棍!”

  陆逊愤愤不平的讲完前因后果,拱手道:

  “韩老将军乃孙氏三代老臣,为孙氏半生征战,何曾料到竟会受孙权如此折辱?”

  “事后他是心灰意冷,对孙权是失望怨恨之极,自觉已无颜在江东立足,遂决意背弃孙氏,归顺于刘豫州麾下!”

  韩当来降的真相,清清楚楚的被陆逊摆在了台面上。

  刘备恍然明悟,脸上疑云就此消散。

  这下说得通了。

  韩当何等的资历,在江东军中何等威望?

  结果呢,却被你孙权当众打了板子,面子也没了里子也没了,心也被你孙权伤了个透。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我韩当今后还在江东怎么混?

  我对你孙氏一片真心,可到你孙权这里,一片真心却喂了狗,我韩当凭什么还为你孙家继续卖命?

  这前因后果一串联,韩当倒戈来降,非但不再可疑,反而是顺理成章之极。

  “韩义公与备乃幽州同乡,备对他敬重已久,今若能来归,实乃天降之喜!”

  “烦请伯言转告韩义公,我刘备寨门时刻为他敞开,他随时可以来归,吾必倒履相迎!”

  刘备自然是惊喜万分,对韩当来投是欣然纳之。

  陆逊大喜,当即起身向刘备再拜,又是大表了一番归顺的诚意。

  法正捋着细髯不作声,眼神倾向于相信韩当来归,却仍存有几分疑点。

  萧和则嘴角暗暗上扬,只静静的看着陆逊表演。

  待陆逊大表完诚意后,萧和忽然开口问道:

  “韩当是因不堪受孙权折辱,方才归降我主,陆兄你又是为何跟随韩当来降?”

  陆逊一怔,目光看向了过来。

  “刘豫州,这位是…”

  “此乃吾右军师,萧和萧伯温是也。”

  听得“萧和”之名,陆逊心中微微一凛,本能的神经就紧绷起来。

  萧和之名,可是早已名震江东,小儿闻知都会夜啼,陆逊又岂会不知。

  “刘备麾下余者不足为虑,务必要小心那个萧和,千万要小心应对,万不可令其看出蛛丝马迹!”

  临行之前,孙权和吕蒙的再三叮嘱,不禁在耳边响起。

  陆逊暗咽一口唾沫,忙是笑呵呵一拱手: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萧军师,逊于江东久闻萧军师神机妙算之名,今日有幸得见,真乃三生有幸也!”

  恭维过后,陆逊笑容收起,脸上换作了愤慨之色。

  “当年我叔父陆康为庐江太守,那小霸王孙策率军攻打庐江,围城两年之久,我叔父终因城破忧愤病亡。”

  “我陆氏一族有过半族人,皆因围城饥荒而亡于此战,孙氏与我陆氏,可以说是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逊现下虽仕于孙权麾下,却不过是畏于他孙氏兵威,为保全家族续存,不得已而忍辱负重的权宜之计。”

  “今刘豫州伐孙权下江东,逊正是看到了为我陆氏报仇雪恨的机会,方才会与韩老将军合谋,只身冒险前来向刘豫州表明归顺之心!”

  陆逊满腹悲愤,声情并茂的将叛孙降刘的动机,一一道了出来。

  为死去族人报血仇,理由充分合理。

  刘备听其所说,顿时想起了当年陆氏家族的惨剧,不禁唏嘘感慨起来。

  法正眼中的疑色,则随之也褪色了大半。

  没办法,陆逊这套说辞,实在是滴水不漏,天衣无缝,让人找不到半点破绽,没理由不信。

  萧和眼中,却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冷笑。

  尔后佯作思索良久,微微点头:

  “陆氏既与孙氏有血仇,照此看来,陆兄你背弃孙权,实乃天经地义也。”

  这番话,自然是代表着萧和相信了他的归降。

  陆逊暗松了一口气,就这几句话间,萧和那种无形的压迫感,已令他背后浸出了一层冷汗。

  所幸是过关了。

  刘备眼见萧和都不再质疑,自然再无怀疑,心情大悦,当即令设宴款待陆逊。

  酒宴摆下,刘备自是礼贤下士,将陆逊奉为上宾。

  几杯酒下肚后,刘备询问陆逊何时来降。

  陆逊则声称韩当被孙权贬去押运粮草,近期将有十余万斛粮草,由江东运往柴桑。

  韩当将觅得时机,带着这些粮草前来北岸归降,以为作进献之礼,也不算空手而归。

  理由依旧充分,刘备自然没有不准之理。

  酒喝得差不多了,陆逊则以回南岸,向韩当复命为由想要告辞。

  “伯言何不就此留在北岸,另差心腹回南岸向韩老将军复命亦可?”

  刘备欣赏于陆逊的才智,自然是想要挽留。

  “逊是跟随孙权从秣陵而来,若就此弃之而去,难免会引起孙权起疑,只怕生什么意外。”

  “何况逊家族皆在江东,倘若孙权得知逊降了刘豫州,一怒之下祸及我陆家,逊岂非成了家族罪人?”

  “所以逊想先回江东蛰伏,一者为保全家族,二者也可联系江东反孙豪杰,暗中积蓄兵马,只等刘豫州大军兵临江东,我们群起顺应,必能里应外合,助刘豫州轻取江东!”

  陆逊不假思索的给出了三个理由,中间没有任何停顿思考,好似提前就打好了腹稿一般。

  理由仍旧无比充分,刘备虽是不舍,却也不好再挽留。

  当下,刘备便趁着夜色,亲自将陆逊送往了江边。

  一路上,陆逊趁势将刘军水营虚实,看了个清清楚楚。

  就在登船前一刻,陆逊眼眸一亮,忽然间想到了什么。

  “刘豫州,逊适才想到一策,或可有助于豫州击破江东水军,攻上南岸,不知当讲不当讲?”

  陆逊停下了脚步。

  刘备精神一振,忙问陆逊有何良策。

  陆逊便拾起一根树枝,在江滩上勾画了起来。

  “刘豫州虽水战屡胜孙权,然则现下水军实力,最多也与江东军旗鼓相当而已,他日江上决胜,只怕未必就有十成胜算。”

  “逊以为,刘豫州何不大造铁索,将战船以五艘为一队彼此相连,再于上方铺上木板,如此所组成的铁索连舟,哪怕江上风浪再大,士卒在上面也可如履平地,不惧颠簸。”

  “这样一来,刘豫州就能将旱卒尽数调上连舟,将他们当做水卒来用,水战兵力顷刻间倍增!”

  “如此,何愁不能击破江东水军,一举杀上南岸!”

  陆逊是洋洋洒洒,献上了一道铁索连舟之计。

  一旁静看陆逊表演的萧和,此刻已在竭尽全力憋笑,只怕露出半点破绽。

  刘备与众人却是眼眸放亮,惊喜的眼神,如若发现了无价之宝一般。

  “铁索连舟,铁索连舟…伯言此计,当真是绝妙啊!”

  刘备是连连点头,不禁拍案叫绝。

  其余众人,亦是微微点头,皆是赞赏不已。

  陆逊嘴角掠起一抹不易觉察的弧度。

  接着树枝一扔,拱手笑道:

  “逊灵感偶得想到的办法,希望能帮得上刘豫州吧。”

  “那逊便就此告辞,回江东坐等刘豫州大破孙权的好消息!”

  当下陆逊再无拖延,就此登船,一叶扁舟徐徐驶往南岸。

  “伯温,你看这陆伯言才智如何?”

  刘备目送着陆逊远去,回看向萧和问道。

  萧和淡淡一笑,答道:

  “这个陆逊嘛,乃是可出将入相的王佐之才!”

  刘备神色一震。

  他显然没料到,萧和竟会对陆逊有如此之高的评价。

  出将入相,王佐之才…

  这可是比周瑜,鲁肃及那吕蒙,还要高的评价啊!

  “没想到,江东除周瑜之流外,竟还有如此大才,还能主动归附于吾,这当真是天降的意外之喜呀…”

  刘备对萧和的识人之能深信不疑,自然是为得到了陆逊这样的大才而庆幸。

  萧和只笑而不语。

  “伯温,这陆伯言所献铁索连舟之计,你以为是否可用?”

  刘备收起感慨,便又询问。

  事关水战胜负,刘备纵然再欣赏陆逊,这种大事自然还得征询萧和的意见。

  “用!当然要用了!”

  “不用这铁索连舟之计,怎能让对岸安心送上门来求死,主公又怎能将计就计,一举击破江东水军,杀上南岸呢?”

  萧和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冷笑。

  刘备神色陡然一惊,忙问道:

  “伯温,什么将计就计,你此言何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最新章节,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