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陈上将不愧是校长倚重的军事智囊,他采用的以进为退的策略确实起到了作用,让日军没有意识到华夏军队实际上是要撤退了。
而且,松井石根老鬼子还自以为聪明的配合了一把。
淞沪战场的华夏军队各位高级指挥官们虽然对现代战争的理解还差点意识,但都是战场上打滚多年的老江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的撤退机会。
11月1日,特意将战线退后了几公里的日军,奇怪的发现,对面的华夏军队竟然没有任何动静,竟然连枪炮声都停歇了下来。
这是暴风骤雨前的宁静还是另有原因,让得到消息的松井石根有些摸不着头脑。
直到由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在华夏军队的阵地上空溜了一圈后,才发现华夏军队已经退了,而且主力是一夜之间就退到了昆山和常熟一线,现在还在不断撤退。
松井石根这才反应过来,华夏军队这是撤退了,而且还撤得非常果决,一夜之间就撤退了几十公里。
感觉被耍了的松井石根,在将那个叫做小仓的参谋打成猪脸的同时,下达了全军追击的命令。
只是,双方的距离已经拉开了几十公里,想追上又那有那么容易。
这时跟历史上可不同,历史上是因为日军第10军在金山卫登陆后,才导致几十万国军仓促撤退。由于缺乏计划和组织,导致几十万人拥挤在沪宁公路上被鬼子大炮轰、飞机炸,最后撤退变成了大溃退。
而现在,日军第10军还在海上不知哪里飘荡着,华夏军队的侧翼并无危险,加上撤退是有预谋有计划的,自然就能做到有序而迅速。日军要想追上这几十万国军精锐,首先就得突破校长精心打造的第一道国防线--吴福线。
吴福线也就是吴江县到福山县之间的一道国防线,长度达60公里,其中碉堡林立、堑壕纵横。
碉堡坚固、堑壕深深都不说了,单是带刺的铁丝网就用了几十吨,布满了整个堑壕的前沿地带。
这可是德国军事顾问团根据一战时索姆河战役的堑壕方案指导打造的,不论是堑壕的规划和机枪碉堡的布局,都尽得堑壕战的精髓。
历史上的这道国防线靡费了国府大量财力和人力,结果由于原本的驻守部队都被校长调去了淞沪战场,最后只能由前线溃败下来的部队仓促组织防御。
彼时的国军军心已散,建制更是混乱,怎么可能组织得起有效的防御?
加上前线部队溃败得太快,后勤补给和保障都彻底瘫痪,结果导致这道国防线根本没有发挥出作用,仅仅4天时间就被日军攻破。
但现在,由于校长好歹还是听进了周文的一些意见,并没有将原本驻守这道防线的部队全部调往淞沪战场,留下了中央军的一个军三个师的兵力。
现在再加上从几千里之外赶来淞沪支援的桂军21集团军近7万广西狼兵,而且陈上将未雨绸缪,提前储备了不少弹药物资,这道国防线很快就让鬼子吃到了苦头。
11月2日,日军先头部队攻击到了嘉定城下。
要说小鬼子的反应速度也是令人不得不佩服。
在11月1日察觉华夏军队撤退后,鬼子华中方面军就迅速下达第1号作战命令,提出要“在昆山附近围歼上海西北方的敌主力”,命令“上海派遣军仍继续攻击苏州河南面地区,封锁上海市,同时把重点保持在京沪铁路北面地区,应准备向昆山方向攻击”。
日军同时还命令在海上漂流的第10军要尽快在杭州湾登陆,以平嘉线和苏嘉线为进攻的主要目标,与上海派遣军形成钳形之势,共同向西攻击前进。,
而日军13师团才一天时间就追击了三十几公里,几乎是跟着华夏军队断后的部队就来了个首尾相接。
此时华夏军队已经定下在国防线与敌决战的策略,所以嘉定、太仓一线的国军只是稍作抵抗就主动撤离,让13师团的小鬼子自以为华夏军队已经彻底溃退,在占领嘉定后几乎不做停留,就派出急先锋步兵第103旅团向昆山攻击前进。
日军的意图很明显,就是不给华夏军队有喘息的机会,连续发起攻击,让他们以为已经溃败的华夏军队更加混乱。
只是,他们不知道,这次在昆山负责防御的可不是历史上从淞沪战场溃败下来的国军溃兵,而是刚刚赶到淞沪战场的桂军21集团第7军。
嘿嘿,就是在北伐战争中打出赫赫威名的“钢军”。
所谓国防线可不仅仅是那些碉堡和堑壕,还有这条线上的各个城市重镇。
而昆山县就是吴福线前沿的一个重要据点,也是日军攻击吴福线的一颗钉子,是日军攻击路线上不得不攻克的重镇。
这里就要解释一下,为什么同样是吴福线前沿的太仓和嘉定不派重兵防御,而是非要在昆山进行防守。
首先,昆山是沪宁铁路的重要节点,是日军攻击线上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也是日军绕不开的节点,不拿下就不可能继续西进。
其次是昆山周围水网纵横交错,分布有数十个河湖,不利于日军大兵力展开,特别是不利于日军重炮的运输和架设。
要知道日军这个时期仅有的6个重炮旅团中的第5重炮旅团就配属给了上海派遣军。
重炮旅团装备的150毫米以上火炮就达50门以上,再加上几十门75毫米山炮,其一次齐射的威力可不是昆山一座小小县城能够抵御的,所以就要从地利上来消减日军重炮的威胁。
11月3日上午10时14分,日军13师团步兵第103旅团第104联队的三千多鬼子就从太仓向昆山进军,在太昆公路上排成四列纵队,犹如阅兵一样浩浩荡荡,气势好不吓人。
这也是因为日军攻占嘉定和太仓时太过轻松,几乎没遇到像样的抵抗就将两个重镇一鼓而下,让日军误认为直拿军队已经彻底溃败,再无战意。
而且,松井石根老鬼子还自以为聪明的配合了一把。
淞沪战场的华夏军队各位高级指挥官们虽然对现代战争的理解还差点意识,但都是战场上打滚多年的老江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的撤退机会。
11月1日,特意将战线退后了几公里的日军,奇怪的发现,对面的华夏军队竟然没有任何动静,竟然连枪炮声都停歇了下来。
这是暴风骤雨前的宁静还是另有原因,让得到消息的松井石根有些摸不着头脑。
直到由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在华夏军队的阵地上空溜了一圈后,才发现华夏军队已经退了,而且主力是一夜之间就退到了昆山和常熟一线,现在还在不断撤退。
松井石根这才反应过来,华夏军队这是撤退了,而且还撤得非常果决,一夜之间就撤退了几十公里。
感觉被耍了的松井石根,在将那个叫做小仓的参谋打成猪脸的同时,下达了全军追击的命令。
只是,双方的距离已经拉开了几十公里,想追上又那有那么容易。
这时跟历史上可不同,历史上是因为日军第10军在金山卫登陆后,才导致几十万国军仓促撤退。由于缺乏计划和组织,导致几十万人拥挤在沪宁公路上被鬼子大炮轰、飞机炸,最后撤退变成了大溃退。
而现在,日军第10军还在海上不知哪里飘荡着,华夏军队的侧翼并无危险,加上撤退是有预谋有计划的,自然就能做到有序而迅速。日军要想追上这几十万国军精锐,首先就得突破校长精心打造的第一道国防线--吴福线。
吴福线也就是吴江县到福山县之间的一道国防线,长度达60公里,其中碉堡林立、堑壕纵横。
碉堡坚固、堑壕深深都不说了,单是带刺的铁丝网就用了几十吨,布满了整个堑壕的前沿地带。
这可是德国军事顾问团根据一战时索姆河战役的堑壕方案指导打造的,不论是堑壕的规划和机枪碉堡的布局,都尽得堑壕战的精髓。
历史上的这道国防线靡费了国府大量财力和人力,结果由于原本的驻守部队都被校长调去了淞沪战场,最后只能由前线溃败下来的部队仓促组织防御。
彼时的国军军心已散,建制更是混乱,怎么可能组织得起有效的防御?
加上前线部队溃败得太快,后勤补给和保障都彻底瘫痪,结果导致这道国防线根本没有发挥出作用,仅仅4天时间就被日军攻破。
但现在,由于校长好歹还是听进了周文的一些意见,并没有将原本驻守这道防线的部队全部调往淞沪战场,留下了中央军的一个军三个师的兵力。
现在再加上从几千里之外赶来淞沪支援的桂军21集团军近7万广西狼兵,而且陈上将未雨绸缪,提前储备了不少弹药物资,这道国防线很快就让鬼子吃到了苦头。
11月2日,日军先头部队攻击到了嘉定城下。
要说小鬼子的反应速度也是令人不得不佩服。
在11月1日察觉华夏军队撤退后,鬼子华中方面军就迅速下达第1号作战命令,提出要“在昆山附近围歼上海西北方的敌主力”,命令“上海派遣军仍继续攻击苏州河南面地区,封锁上海市,同时把重点保持在京沪铁路北面地区,应准备向昆山方向攻击”。
日军同时还命令在海上漂流的第10军要尽快在杭州湾登陆,以平嘉线和苏嘉线为进攻的主要目标,与上海派遣军形成钳形之势,共同向西攻击前进。,
而日军13师团才一天时间就追击了三十几公里,几乎是跟着华夏军队断后的部队就来了个首尾相接。
此时华夏军队已经定下在国防线与敌决战的策略,所以嘉定、太仓一线的国军只是稍作抵抗就主动撤离,让13师团的小鬼子自以为华夏军队已经彻底溃退,在占领嘉定后几乎不做停留,就派出急先锋步兵第103旅团向昆山攻击前进。
日军的意图很明显,就是不给华夏军队有喘息的机会,连续发起攻击,让他们以为已经溃败的华夏军队更加混乱。
只是,他们不知道,这次在昆山负责防御的可不是历史上从淞沪战场溃败下来的国军溃兵,而是刚刚赶到淞沪战场的桂军21集团第7军。
嘿嘿,就是在北伐战争中打出赫赫威名的“钢军”。
所谓国防线可不仅仅是那些碉堡和堑壕,还有这条线上的各个城市重镇。
而昆山县就是吴福线前沿的一个重要据点,也是日军攻击吴福线的一颗钉子,是日军攻击路线上不得不攻克的重镇。
这里就要解释一下,为什么同样是吴福线前沿的太仓和嘉定不派重兵防御,而是非要在昆山进行防守。
首先,昆山是沪宁铁路的重要节点,是日军攻击线上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也是日军绕不开的节点,不拿下就不可能继续西进。
其次是昆山周围水网纵横交错,分布有数十个河湖,不利于日军大兵力展开,特别是不利于日军重炮的运输和架设。
要知道日军这个时期仅有的6个重炮旅团中的第5重炮旅团就配属给了上海派遣军。
重炮旅团装备的150毫米以上火炮就达50门以上,再加上几十门75毫米山炮,其一次齐射的威力可不是昆山一座小小县城能够抵御的,所以就要从地利上来消减日军重炮的威胁。
11月3日上午10时14分,日军13师团步兵第103旅团第104联队的三千多鬼子就从太仓向昆山进军,在太昆公路上排成四列纵队,犹如阅兵一样浩浩荡荡,气势好不吓人。
这也是因为日军攻占嘉定和太仓时太过轻松,几乎没遇到像样的抵抗就将两个重镇一鼓而下,让日军误认为直拿军队已经彻底溃败,再无战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佣兵1929,佣兵1929最新章节,佣兵1929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佣兵1929,佣兵1929最新章节,佣兵1929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