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佣兵团和模范师的配合作战就会成为常态,时间一长,这两支部队不是一伙也是一伙了。
这里有人有人会说,周文现在有钱有武器,难道不会自己训练一支精兵出来吗?不说十几二十万的,几万人的部队还是有可能的吧?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政治考虑,你想想,周文的部队才是一两千人就那么厉害了,如果是几万人的精锐虎贲,不说南京的那位校长,就是一直跟周文关系不错的阎大帅也要睡不着觉了。
不说别的,只是一条就能让民国的这些大佬卡住自己的脖子,那就是进口和交通。
你进口总要有正式批文吧?没有就是走私。
民国海军虽然弱小,但针对你个小军阀,查封你进口物资的能力还是有的。
即使有了进口权,你还得用铁路运输吧?
所以这个时期的军阀,只有占据了港口和铁路的还算是有些规模和生存空间,要么就如阎大帅和东北军那样自己建个兵工厂。
不然你就是有钱也买不到武器,只能是看别人眼色吃饭的小角色,毫无发展的空间。
这才是周文的高明之处,就是不回去触碰那些大佬的底线,不然那里有现在的地盘和如此先进的装备。
而且周文想要改变部分屈辱的抗战历史,可不是你有几万精兵就能做到的,那就需要当前民国政-府和军委会的配合,就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就比如这次的山西抗战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历史上被日军一个多月就攻占山西大部的历史改变了,太原兵工厂保住了,晋军的精锐骨干也保住了,无形中抗日力量就增强了。
这可不是单纯的数字上的战绩,而是将晋军这个庞大的军事体系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这个体系包括的可不仅仅是军队,更重要的是军工和后勤体系。
有了军工和后勤,部队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才能杀死更多的鬼子,无形中就增强了整个华夏的抗日力量。
在周文的建议下,现在阎大帅就已经开始大量生产晋造65式半自动步枪、晋造手榴弹、地雷等等这种造价便宜但在历史上已经证明最有效的山地战武器,而且在这次会战中已经初显锋芒。
经过此次忻口会战胜利,周文相信自阎大帅以下的晋军官兵都已经有了信心,也无形中增强了抵抗的决心和意志。
再加上晋军上下都初步具备了对日作战的经验,等到下一次战役的到来,相信他们会拿出更好的战绩出来。
历史上最可惜的就是,华夏大部分已经有了战斗经验的老兵却是在一次战役中就损失殆尽。
太原会战损失了百分之八十的晋军老兵,淞沪会战则是损失了百分之六十的中央军精锐。
这就导致后面国府为了抗战不得不大量征兵,甚至是抓丁来进行补充。
很多新兵都是才刚刚扔下锄头、目不识丁的农民,他们不要说什么军事常识,大多数人就连枪都没见过。
但就是这种白得不能再白的小白新兵,往往只是经过一个多月的新兵训练,大多数人就连实弹射击都没打过几发子弹就稀里糊涂被匆匆派上了战场,你能指望他们会有什么好的表现?
这才是抗战历史上国军一路败退的最大原因。
而现在,在山西,周文终于改变了历史。
这种意义可不是淞沪抗战和长城抗战中消灭几千鬼子能够比拟的,它不仅仅是保存了抗日力量,更重要的是,它增强了全国抗日民众的信心。
话题又说远了,现在拉回来。
却说周文带着东进支队于10月21日下午就到达了现由17师驻守的井陉车站。
顺带说一句,阎大帅越过第一战区,直接给军委会打了个申请,要求将17师也归入东进支队的系列,听从周文的调遣。
现在军委会正在为淞沪会战绞尽脑汁,在得知北方取得了如此大的胜仗后,如何能够拒绝阎大帅的申请,就是实在不愿意见到阎大帅这个老对手增强实力的校长也说不出一个拒绝的理由出来。
何况,当初在淞沪开打可是为了减轻日军在北方攻击的压力,现在可说是战略上已经完全成功了。
而现在则是到了在北方给日军压力,逼着日军不得不又从南方分兵去救,从而减轻南方压力的时候了。
所以哪怕校长心里不愿意,知道17师调入东进支队,是属于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但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17师师长赵长寿听闻教导总队和模范师又一次歼灭了日军一个混成旅团的捷报后,心中长吁短叹,自怨自艾,只恨自己不能一起参加这种令人荡气回肠的战斗。
在20日突然接到军委会和第二战区的调令后,简直就是喜从天降,当下就将压箱底的新军装和武器全都发了下去,全师整装待命。
他可是要在新长官面前好好展现一把17师官兵的精神面貌,免得被人小瞧了。
在得知东进支队距离不远后,他甚至将除了担任守备任务之外的所有官兵都拉倒井陉车站外集合列队,迎接自己新长官的到来。
赵长寿心里清楚,这也许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17师,改天换命的一个大好机会,一定要把握住了。
周文也没想到赵长寿会来这么一出,他虽然没有与这位17师师长见过面,但是听闻赵长树和蒙雨庭的介绍,也知道他是一位颇具能力的抗日悍将。
他本来倒也没有想着就要将17师拉入自己的团队,但是阎大帅投桃报李的的这一安排,倒是让他心中一动。
要知道,对于周文来说,兵力当然是多多益善。他自己虽然在指挥打过莫作战方面还有所欠缺,但手下可是有个用兵如神的蒙雨庭。
以周文的估计,别说几万人的规模,就是指挥十几万人作战,蒙雨庭也能操控自如,这就是个军事奇才。
而且此次娘子关战役之所以让山下奉文跑了,周文手上兵力不够也是一大原因。
这里有人有人会说,周文现在有钱有武器,难道不会自己训练一支精兵出来吗?不说十几二十万的,几万人的部队还是有可能的吧?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政治考虑,你想想,周文的部队才是一两千人就那么厉害了,如果是几万人的精锐虎贲,不说南京的那位校长,就是一直跟周文关系不错的阎大帅也要睡不着觉了。
不说别的,只是一条就能让民国的这些大佬卡住自己的脖子,那就是进口和交通。
你进口总要有正式批文吧?没有就是走私。
民国海军虽然弱小,但针对你个小军阀,查封你进口物资的能力还是有的。
即使有了进口权,你还得用铁路运输吧?
所以这个时期的军阀,只有占据了港口和铁路的还算是有些规模和生存空间,要么就如阎大帅和东北军那样自己建个兵工厂。
不然你就是有钱也买不到武器,只能是看别人眼色吃饭的小角色,毫无发展的空间。
这才是周文的高明之处,就是不回去触碰那些大佬的底线,不然那里有现在的地盘和如此先进的装备。
而且周文想要改变部分屈辱的抗战历史,可不是你有几万精兵就能做到的,那就需要当前民国政-府和军委会的配合,就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
就比如这次的山西抗战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历史上被日军一个多月就攻占山西大部的历史改变了,太原兵工厂保住了,晋军的精锐骨干也保住了,无形中抗日力量就增强了。
这可不是单纯的数字上的战绩,而是将晋军这个庞大的军事体系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这个体系包括的可不仅仅是军队,更重要的是军工和后勤体系。
有了军工和后勤,部队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才能杀死更多的鬼子,无形中就增强了整个华夏的抗日力量。
在周文的建议下,现在阎大帅就已经开始大量生产晋造65式半自动步枪、晋造手榴弹、地雷等等这种造价便宜但在历史上已经证明最有效的山地战武器,而且在这次会战中已经初显锋芒。
经过此次忻口会战胜利,周文相信自阎大帅以下的晋军官兵都已经有了信心,也无形中增强了抵抗的决心和意志。
再加上晋军上下都初步具备了对日作战的经验,等到下一次战役的到来,相信他们会拿出更好的战绩出来。
历史上最可惜的就是,华夏大部分已经有了战斗经验的老兵却是在一次战役中就损失殆尽。
太原会战损失了百分之八十的晋军老兵,淞沪会战则是损失了百分之六十的中央军精锐。
这就导致后面国府为了抗战不得不大量征兵,甚至是抓丁来进行补充。
很多新兵都是才刚刚扔下锄头、目不识丁的农民,他们不要说什么军事常识,大多数人就连枪都没见过。
但就是这种白得不能再白的小白新兵,往往只是经过一个多月的新兵训练,大多数人就连实弹射击都没打过几发子弹就稀里糊涂被匆匆派上了战场,你能指望他们会有什么好的表现?
这才是抗战历史上国军一路败退的最大原因。
而现在,在山西,周文终于改变了历史。
这种意义可不是淞沪抗战和长城抗战中消灭几千鬼子能够比拟的,它不仅仅是保存了抗日力量,更重要的是,它增强了全国抗日民众的信心。
话题又说远了,现在拉回来。
却说周文带着东进支队于10月21日下午就到达了现由17师驻守的井陉车站。
顺带说一句,阎大帅越过第一战区,直接给军委会打了个申请,要求将17师也归入东进支队的系列,听从周文的调遣。
现在军委会正在为淞沪会战绞尽脑汁,在得知北方取得了如此大的胜仗后,如何能够拒绝阎大帅的申请,就是实在不愿意见到阎大帅这个老对手增强实力的校长也说不出一个拒绝的理由出来。
何况,当初在淞沪开打可是为了减轻日军在北方攻击的压力,现在可说是战略上已经完全成功了。
而现在则是到了在北方给日军压力,逼着日军不得不又从南方分兵去救,从而减轻南方压力的时候了。
所以哪怕校长心里不愿意,知道17师调入东进支队,是属于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但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17师师长赵长寿听闻教导总队和模范师又一次歼灭了日军一个混成旅团的捷报后,心中长吁短叹,自怨自艾,只恨自己不能一起参加这种令人荡气回肠的战斗。
在20日突然接到军委会和第二战区的调令后,简直就是喜从天降,当下就将压箱底的新军装和武器全都发了下去,全师整装待命。
他可是要在新长官面前好好展现一把17师官兵的精神面貌,免得被人小瞧了。
在得知东进支队距离不远后,他甚至将除了担任守备任务之外的所有官兵都拉倒井陉车站外集合列队,迎接自己新长官的到来。
赵长寿心里清楚,这也许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17师,改天换命的一个大好机会,一定要把握住了。
周文也没想到赵长寿会来这么一出,他虽然没有与这位17师师长见过面,但是听闻赵长树和蒙雨庭的介绍,也知道他是一位颇具能力的抗日悍将。
他本来倒也没有想着就要将17师拉入自己的团队,但是阎大帅投桃报李的的这一安排,倒是让他心中一动。
要知道,对于周文来说,兵力当然是多多益善。他自己虽然在指挥打过莫作战方面还有所欠缺,但手下可是有个用兵如神的蒙雨庭。
以周文的估计,别说几万人的规模,就是指挥十几万人作战,蒙雨庭也能操控自如,这就是个军事奇才。
而且此次娘子关战役之所以让山下奉文跑了,周文手上兵力不够也是一大原因。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佣兵1929,佣兵1929最新章节,佣兵1929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佣兵1929,佣兵1929最新章节,佣兵1929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