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想着事情,李皓也就没有直接通过言出法随回家,反正院子就在内城,不像是外城还要受宵禁影响。

  离开教坊司所在的区域,李皓踏上了永康街。

  这条长街,其规模堪比宋代的御街,宽达两百米,一块块青石板铺就的地面平整如镜,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

  而这,还只是京城众多主干道中的一条,由此可见大奉的经济与技术之发达。

  此前,李皓曾来此寻找金莲道长,却遗憾地一无所获。

  正当这回李皓依旧准备继续前行时,眼前突然一闪,路旁竟多出了一个投壶的摊子,摊主正是一位身着破旧道袍的老道长。

  李皓可以保证,之前自己看的时候,那里绝对是空着的。

  怀着疑惑走到了近前,只见摊子最高处摆放着一面小镜子和一串菩提手串,想必应该就是传说中的玉石小镜了。

  因此李皓不禁开始怀疑:莫非自己在云鹿书院牵引刻刀后,真的获得了儒家的气运加身,以至于让金莲道长注意到了自己?

  然而,等在环顾四周后,李皓却始终未发现金丝楠的马车和侍卫的身影,看来自己是没有缘分撞见大奉第一美人慕南栀了。

  于是,李皓便上前问道:“摊主,请问这投壶的规则是怎样的?”

  上前之后:“摊主,请问这投壶的规则如何?”

  这位疑似金莲道长的摊主,在李皓现身之后,便一直若有若无地注视着。

  此刻见李皓开口询问,连忙接话道:“玩一次需二钱银子,蒙眼距离瓷壶三十步外转身投壶,一箭投中得银,两箭投中得金,三箭投中便可获得宝物。”

  “好。”李皓答应的非常干脆,爽快的掏出了二钱银子,接下了三支箭来。

  对于一般训练有素的武者来说,三十步外投壶或许不算什么,但若要背身蒙眼,那就只能凭运气了。

  毕竟,眼睛在五感中至关重要,对于投壶这种技巧性极强的游戏更是如此。

  但李皓在知否世界玩投壶都不知多少次了,早就练就了一身好手感,在心中计划好后就有了把握。

  很快,前两支箭便准确无误地投入了壶中,引得一旁围观的众人阵阵欢呼。

  只是,这十拿九稳的第三箭,却出乎意料地偏了少许,箭矢擦着壶口边缘而过。

  疑似金莲道长的摊主,此时满脸笑容的从摊中取出了十两黄金来,递给李皓:“恭喜公子,这是您的奖品。”

  大奉的黄金并非法定货币,需兑换成白银方能使用。

  而黄金与白银的兑换比例是1:8,这十两黄金便等同于八十两白银。

  一两白银又是十钱银子,李皓仅凭两钱银子便换得了八十两白银,整整四百倍的盈利!

  这一下,立刻吸引了更多人前来围观,跃跃欲试想要参与投壶游戏,硬生生就把李皓给挤到了外圈。

  当然,要是李皓自己不愿意,他们也真心挤不动,可李皓也要思考这究竟是哪里出了错,同时也想观察其他人投壶的情况。

  随后经过观察,李皓发现其他人的情况比想象中还要糟糕许多,大部分人都是一箭未中,只有少部分人才能勉强中一箭。

  至于像李皓这样,能中两箭的都完全没有。

  最后再佐以望气术进行观察,才最终确定这个摊子,也不是随意摆设的。

  其中应当内含了一道阵法,阵眼便是看似普通的瓷壶,那些能投进一支箭的,普遍气运都要比其他人强些。

  也就是说,李皓第三箭之所以失误,并非技艺不精或发挥失常,而是自身气运没有达到阵法所设置的预期。

  这下李皓就更加肯定,面前这个摊主就是金莲了。

  宝物就在面前,让李皓就这么选择放弃,也总有些心有不甘。

  于是在观看良久,等那些因一时冲动而加入进来的人纷纷离开,才再次上前。

  “摊主,我还想要再来一局。”李皓继续拿出了二钱银子来。

  不过金莲却是微微一笑,提醒道::“好,不过公子已经赢得过两箭的奖励,这一次若是再中两箭,可不能再重复领取了。”

  天地人三宗里面,除了人宗一直与朝廷合作,在银钱上比较宽裕以外,其余两宗手头上都不富裕。

  毕竟,那些道门的灵丹妙药,炼制起来都是耗费巨大,否则也不会因为元景帝频繁炼丹,就耗尽了国库。

  所以他可忍受不了,被李皓这么刷银子的行为。

  然而,李皓对这点银子根本不在乎,他爽朗一笑,答道:“好,我无异议。”

  接过金莲递来的三支箭,前两支箭依旧是顺利投中,只是在轮到第三支箭时,李皓果断使用了言出法随。

  李皓倒想要看看,是自己这儒家术法厉害,还是这道门阵法厉害。

  金莲在李皓使用言出法随的时候,眼中瞬间便流露出了一丝精光。

  做为曾经的二品渡劫境强者,他虽然因为入魔分身而跌境,可那股强者的眼光总还是在的,李皓的手段并不能瞒得过他。

  “好一个年轻的四品君子境,天谛会如今还没有一位儒家弟子,若是能让他加入,似乎也不错。”

  金莲在略微思索之后,便选择了静观其变,毕竟他可不知道原轨迹中,后来会发生的事。

  就这样,这第三支箭终究是投了进去。

  金莲见状,笑着从摊位上取出玉石小镜,轻轻递到李皓手中,笑道:“恭喜公子,喜获此等法宝。”

  李皓笑着接过镜子,随即问道:“我可否再玩一局,我对那枚菩提珠也颇有兴趣。”

  金莲可就不乐意,此时回道:“这枚菩提珠还是留给真正的有缘人吧,又或者公子可以公平的尝试一次。”

  “哦,那就是不行了。”李皓心中明了,这已是金莲明显的拒绝,于是也不再强求,“既如此,便依摊主之言,还未请教摊主高姓大名?”

  金莲笑着答道:“在下金莲,小友,相信我们不久之后定会再相见。”

  言罢,金莲身形一闪,如同一阵风般消失不见,连同那琳琅满目的摊位一同消失得无影无踪。

  李皓心中暗叹,果然除了武夫之外,其余各体系都有其独到而玄妙之处。

  如今终于得到了自己一直心心念念的宝贝,李皓也不再在外逗留,直接瞬移回了自己的房间。

  玉石小镜功能繁多,储物、通讯、封印、定位应有尽有,不过看现在金莲的状态,很多功能应该都被限制。

  可光是一个储物,就已经让李皓很满意了。

  虽说李皓是可以通过言出法随来照取物品,但这也是有限制的,万一遇到什么特殊环境,指不定就会失效。

  还有就是某些时候,需要搬运活人,这东西也更有效率。

  回到房间后,李皓第一件事便是开始往镜子里倒腾东西。

  先是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些小物件一一放入镜中,试验着玉石小镜的储物功能。

  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得来实验一下,不能轻信于描写,万一被改了呢。

  只见那些物件一触碰到镜面,便如同被吸入了一个无形的空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当他心中默念着那些物件的名字,它们又仿佛受到了召唤一般,从镜中一一浮现出来。

  “真是神奇!”李皓不禁感叹道。

  随后又尝试着将一件稍大些的物品放入镜中,结果也同样顺利,看来,这玉石小镜的储物空间远比想象的要大得多。

  储物功能测试好了,剩下就是等着掌握有玉石小镜的其他人开始传音,李皓才好顺势跟上,避免暴露自己对玉石小镜有着异乎寻常的熟悉。

  就这样,充满收获的一夜悄然逝去。

  而伴随着这一夜的结束,李皓才子风流的名声也开始在小范围内悄然流传。

  虽然知道的人并不多,但每一个都是分量极重的人物。

  第一个知道的旁观者,便是那一直暗中关注着他动向的魏渊。

  而魏渊一旦知道,便意味着怀庆那里也很快会得知这一消息。

  当然,监正自然不能算在此列之中,否则的话,那也未免太过欺负人了。

  怀庆在宫中仅逗留了一日,当夜便悄然离宫,返回了自己的府邸。

  她手中把玩着一张纸条,上面记载的正是李皓昨晚写的那首诗:“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读完这首诗,怀庆不禁嫣然一笑,自语道:“我如今倒是愈发相信,这位少年确是风流倜傥,而非驻颜有术之辈。”

  若只是李皓作诗也就罢了,但随后他在棋道、兵法、武艺上逐一展现出的才华,却让怀庆心中生出了别样的想法。

  毕竟,这些技艺都是需要时间沉淀方能精进的,而今,李皓以诗喻情,与名妓相和,才流露出了一丝少年的意气风发。

  然后拿起另一张纸,上面记载着正是李皓出来影梅小阁的时间,以及后面走到金莲那的全过程。

  怀庆开口问道:“可曾查清,李明晖为何提早离去?还有在那处小摊,得到的是什么东西?”

  来人躬身回道:“听影梅小阁中的人说,似乎是浮香姑娘身体不适,李公子因此提早退出。

  至于那件东西,只知道是一个镜子,不过那个摊主似乎并不简单,据魏公所言,似乎像是地宗之人,打更人衙门还在追查。”

  怀庆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好一个怜香惜玉的风流才子,派人去请他过府一叙。

  对了,记得把府里的马车派过去接人,务必让他乘坐马车前来。”

  来人领命后匆匆离去,不多时,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便稳稳停在了李皓府邸的门前,伴随着轻轻的敲门声,打破了院中的宁静。

  李皓此时正坐在院中闲适地品茶,闻声随手一挥,院门便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开:“你是何人?”

  来人躬身行了一礼,恭敬地回答道:“在下乃长公主门下侍从,特来请公子随我前往府里一叙。”

  “哦?好,你先回去吧,我稍后便到。”李皓轻描淡写地说道。

  如今掌握了瞬移的手段,李皓对于乘坐马车这种慢悠悠的出行方式,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趣。

  只是让李皓没有想到的是,门口的小厮却并未离去,而是恭敬地回道:“公主有命,让小的务必驾着马车带您前去,小的实在不敢违抗公主的命令。”

  李皓闻言,心中不禁暗自琢磨:这是要给自己身上打上长公主府的标签吗?

  不过转念一想,这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云鹿书院一向与朝堂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怀庆公主与云鹿书院的交往,并不会触动夺舍元景帝的贞德帝那敏感多疑的神经。

  说不定元景帝还会因此夸赞几句,觉得子孙能干,能够与书院大儒教习交往。

  至于李皓,也并不觉得被打上标签有什么不好,于是爽快地答应了下来:“好,那咱们这就走吧。”

  说着,他起身迈步,准备踏上这辆华丽的马车,前往长公主府。

  马车徐徐前行,不久便稳稳停在了怀庆郡主府的巍峨门前。

  李皓下车后,在仆人的引领下,走进了府邸一路前行,直至来到了一间装饰雅致的厅堂。

  怀庆郡主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见到李皓进来,她微笑着起身相迎,礼贤下士的姿态展现的一览无余:“李先生,许久未见,昨日因故不在府中,今日特邀你过府一叙,还望勿怪唐突。”

  李皓笑道:“公主言重了,既然身为公主客卿,自是应该来主动拜访的。”

  两人寒暄几句,便坐了下来,怀庆随即命人奉上上等香茗,茶香袅袅,两人边品边聊。

  谈话间,怀庆郡主不时提及李皓在诗道、棋道、兵法以及武艺上的才华,对李皓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话锋一转,怀庆竟突然提及李皓昨夜在永康街偶得一件宝物之事。

  李皓闻言,心中不禁微微一震,并非因为被人跟踪调查之事,此事他早有察觉。

  李皓江湖经验丰富,那些打更人衙门的探子,想要瞒过李皓的眼睛,不容易。

  真正让李皓感到震惊的是,怀庆郡主为何会将这等本该隐秘之事坦然相告,难道是要玩一出示君以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最新章节,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