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全球 第四百三十三章:河套之战(十七)

小说:移民全球 作者:陈健钢 更新时间:2024-08-05 17:59:33 源网站:顶点小说
  移民全球正文卷第四百三十三章:河套之战朱元璋的军事天赋,在历史上可以排进前三,但是他的局限性也能排进前三。

  毕竟他没有读过什么书,知识面太狭窄。

  这就造成了大明王朝,与许多改朝换代的结果不同,明王朝的统一有其局限性。

  首先,它的控制区域上不及汉、唐、元,下不逮清,蒙古、西域始终以独立的面貌与明朝相始终。

  其次,元朝并未被真正灭亡,而是退居漠北。

  尽管为内部斗争和分裂所困扰,它却始终没有臣服于明。

  而且,传统意识中的正统标志——“大元”国号,在其退出中原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在使用。

  所以说,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中国的政治格局有些类似于南北朝的分裂局面。

  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政治背景中,明朝的边防与对北元的关系交织在一起。

  蒙古自始至终一直是困扰明朝边境的头等问题。

  明朝的北方边境线,自始至终就是一条主要与蒙古斗争的边境线。

  有明近三百年的大部分时间中,明朝一直处于守势,而在明朝早期情况绝非如此。

  至少在对北方领土,特别是河套地区的控制上。

  明朝在从早期到中期,的确存在着一个逐步放弃的过程。

  具体而言,以洪武二年明军占领陕北为起点。

  中经洪武三年夺取宁夏。

  到洪武四年设立东胜卫,标志着明代对河套统治的开始。

  从洪武二年起,虽然河套地区的军事建置、军队配备、民族战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

  但是明朝对河套的控制仍维持了80年,有效地遏制了北元残余力量的反击。

  河套平原,朱元璋在建立北边防线时,对河套问题就不够重视。

  朱棣即位后将大宁都司和东胜卫、兴和卫撤向内地。

  使明朝防御蒙古的北边防线出现两大缺口,导致宣德年间开平卫撤向内地。

  正统十四年七月,也先挥刀出鞘。

  蒙古骑兵分为四路,从四个不同的方向,对大明帝国分别发动了进攻。

  其中第一路攻击辽东,第二路攻击甘肃,第三路攻击宣府,最后一路由也先自己统领,攻击大同。

  也先的主力能直接攻击大同,是因为他占据了河套地区。

  这样看来,在1449年之前,明朝已经失去对河套地区的控制。

  那么,明朝是什么时候放弃河套地区的呢?

  明朝洪武四年,设立东胜卫,位置是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五年放弃。

  二十五年复设。

  永乐元年东胜卫迁到河北。

  虽然后世对东胜卫的设立时间和地点看法不同。

  但是不迟于永乐年间,明朝就已经主动放弃处于河套的东胜卫是没有疑问的。

  同时,由于永乐造反,借用了原属宁王的蒙古护卫。

  后来为了酬谢他们,同时也因为撤销各王爷的军队。

  大宁卫迁到河北保定,将原来的大宁卫的地盘作为酬谢给了朵颜三卫蒙人。

  原来朱元璋设立的在北部的防卫线,是大宁卫-开平卫-东胜卫这一线。

  大宁和东胜都没有了以后,开平卫独木难支,终在宣德五年内迁。

  从此,大明基本疆域彻底退到长城一线。

  而德胜门离居庸关有多远,明眼人都知道。

  河套地区是中原朝代必争之地,没有了河套,北方游牧骑兵就可长驱直入。

  这点从秦始皇开始,每一个中原王朝都明白。

  明朝在稳定政权后,便迅速入主河套地区,并积极设防以抵御盘踞在蒙古高原的元廷。

  至明成祖执位,由于兵力不继等原因。

  明朝在河套地区的防线开始收缩,由此河套地区直接暴露在蒙古势力之下。

  至天顺元年,蒙古部族发生内乱,孛来、毛里孩等部先后取得部族控制权。

  随后开始进入河套地区,自此蒙古诸部在河套地区落脚。

  并且以河套地区为根据地,对明边境不断骚扰,明朝河套之患由此开始形成。

  弘治十二年,蒙古部族一度进至大同、宣府,威胁明朝首都。

  因此,有官员认为放弃东胜卫是永乐的一大失策。

  也有官员认为,在东胜卫附近屯田难以为继,需要从内地运粮,耗资巨大,所以放弃。

  不过,虽然永乐收缩了防线,同时把首都迁到了北京。

  所谓的天子守国门,属于不同时期战略思想的不同展现。

  但是,是不是也同时可以说,大明的军事战略已经从“全面进攻”改为“重点防守”了呢?

  在永乐看来,他的布置也是万无一失的:有北京这样坚固的城池。

  并且集中了全国的精锐兵力,离长城只有几十里路,进可攻,退可守,实在没有失败的道理。

  可是无论多么好的方案,都有如何执行的问题。

  永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有不懂军事的后世子孙胡乱指挥。

  不带干粮就敢出远门去打仗,全部精锐一朝丧尽。

  河套地区在永乐年间。就已经事实上主动被明朝放弃了。

  因此大同宣化一线长城变成为前线,这才有土木堡之败。

  相比起汉灭匈奴和唐灭突厥,明朝在这点上逊色太多了。

  在号称最强盛的时候,都不能占有河套这一战略要点,以后就更被动了。

  以统一朝代的标准,从军事能力上衡量,只能勉强排在实在太差的宋之前了。

  导致土木之变后北边险要尽失,河套问题遂凸显出来。

  关于蒙古各部进入河套的时间,诸史记载颇多不同。

  其实蒙古族早在宣德年间即已进入河套,正统初年开始扰掠明边。

  到景泰,天顺年间已有比较著名的部落在河套活动。

  成化以后河套成为蒙古族永久的根据地,蒙古族进入河套之后。

  给明朝的北边地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形成明代中叶延续百余年之久的北部边防危机。

  十五世纪中期,蒙古部落首领孛来率众进入河套驻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移民全球,移民全球最新章节,移民全球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