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蛤蟆 第361章 定远侯

小说:一蛤蟆 作者:大虚神 更新时间:2024-08-09 18:19:32 源网站:顶点小说
  开春之际,王平与杨家完成交接,麾下军队撤出平阳县。

  一整个冬天,他是一刻也不敢怠慢,将能找到的青壮都编入军中,加紧操练。

  算来,也有八万之数。

  所得八十万两白银中的大半,全用在购买军械、战甲、兵器以及粮食上。

  燕廷似乎全然忘了并州的战事,许久不曾调拨粮饷、兵员过来。

  在干虎县城驻守的楚家军已经到了啃树皮的境地。

  蛮军又一次来袭,起三十万军马,浩浩荡荡,直扑干虎县城。

  结局已经注定,这次的蛮军有了充足准备,造了攻城器械。

  全力进攻半个月,干虎县城被攻破。

  楚家军被包围、尽灭。

  蛮军也付出了相应代价,奴军几乎被消耗干净,连带折损了其本部三万兵马。

  蛮军统帅依旧想一鼓作气,吞下整个并州。

  对方经历去年的失败,明白了王平的重要性,绕过并州城,直取平阳县。

  殊不知,平阳县已被杨家收回,并驻上了五万军队。

  蛮军切断了平阳与并州城的通道,杨家的五万驻军势必要被其吞下。

  一旦失去这五万兵马,加上平阳县再被夺去,并州城将抵挡不住蛮军的攻势。

  没有办法,杨家家主杨玉来只能力排众议,全力救援平阳县。

  到此刻,其人才反应过来,是上了王平的大当。

  杨家与蛮军死磕,王平作壁上观、养精蓄锐。

  立夏时分,平阳县被攻占,杨家大伤,只余四万兵马防守并州城。

  蛮军岂会放过这等良机?调转兵锋,二十五万大军死死围困住并州城。

  接下来三个月,战事将会十分惨烈。

  双方都有不得不战的理由。

  到了真正危急的时候,哪还管得了其他人死活?

  并州城内老少都被杨家胁迫,带上城头,抵御蛮军。

  立秋时分,蛮军减员到了二十万,且全员疲惫。

  并州城内的情况更是惨不忍睹,十室而九空,青壮基本被消耗干净。

  “快了!给我攻!给我进攻!他们要支撑不住了!”蛮军统帅,蛮人部落的共主,亲临战场,指挥着最后一次猛攻。

  杨家家主杨玉来身披战甲,带着儿子、女婿,坚守在城墙上。

  身后兵士只余万数。

  关键时刻,一面硕大的黑旗在远方竖起,上刺着一个鲜明的“王”字。

  不错,是王平率军赶到。

  半年的养精蓄锐,让他拥有了十万兵马,能够与此刻的蛮军一较高下。

  杨家人看到了王字旗,愤恨的同时,也生起了希望。

  蛮军统帅不蠢,早料到王平想做渔翁,从而备下了三万骑兵,一直不曾动用。

  三万蛮骑迎上了王家军。

  剩下的蛮军更加疯狂攻城。

  以往,蛮骑确实能驰骋疆场,但这次,王平是有备而来。

  不仅从定州、徐州等地购来本地马,还通过隐秘渠道,从西北部尔盖人那弄来了几批健马。

  组建了一支两万人数的骑军。

  论骑术,是比不过蛮人,但装备精良。

  王家骑兵的要害部位都有皮甲保护,胯下马匹都有铁鳞覆盖,堪称铁骑。

  两方骑军相撞,王家军这边是一路横扫。

  “给我杀!”骑军首开得胜,王平当即下令步军进攻。

  两方骑军对碰后,仍止不住冲锋之势,索性,继续向彼此的后方阵营冲去。

  王家步军箭手开始轮射,将逼近的蛮骑覆盖在箭雨之下。

  等对方再冲近点,枪兵上前,斜立起三米长的铁制长枪。

  蛮军止不住身下马匹,马身、人身都撞击在枪头上。

  另一边,王家骑军正冲击着蛮军攻城队伍。

  对方尚无阻挡之力。

  王平的步军收拾完三万蛮骑,那边的王家骑军已经打了个穿插,正在回撤。

  箭矢轮射、盾牌坚立、轻制长枪穿刺,兵种相互配合,正面抗击蛮军。

  对方人数占优,同样是一场血战。

  等王家军损伤达两万,蛮军终于磨灭了最后的战斗意志,开始溃败。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王平当即命贾真领步兵攻下并州城,自己则亲率一万骑军追击。

  追出百里,杀伤溃逃的蛮兵无数,才作罢。

  返回并州城下时,城门已经大开。

  到此,并州城就落入王平之手。

  杨家人,则一个不留。

  将城中所剩不多的百姓安抚下来,再对破损的城墙加固。

  下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西蛮经此一役,实力大损,料想两三年内,不敢再进犯。

  王平没有停下脚步,命牛午统率三万兵马,前驻干虎县边界,在那立下军寨,不让西蛮再越过一步。

  并州之地,饱经战火,十室九空,人口极度不足。

  荒芜的田地需要重新开垦,首先是要引入大量的人口。

  燕廷在得闻并州易主之战后,很是大方地承认王平对并州的统治地位,并赐予他定远侯的爵位。

  除此外,一点实质性的赏赐也没有。

  他们不怕王平坐大,并州基本被打废,西蛮还保留着一半实力,仍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人物顶在前头。

  以前是楚央,现在换作了王平,还不需要提供粮草、兵员。

  当然,西蛮真正意义上被打败,这还是第一次,定远侯王平之名,天下传颂。

  离国都定昌最近的是苏州,境内最有名的一县为许县。

  就在许县的县衙内,已升任通州的林致远正看着邸报。

  突然,其自语:“会是四弟吗?”

  北边的雍州,名满天下的司徒家,坐拥十数万人马,割据一方,敢明目张胆地与燕廷抗衡。

  司徒府内,一群官家小姐围坐一圈,正在聊天解闷。

  “各位姐姐,听说了吗?并州出现了一位人杰,因击退西蛮,朝廷特赐封为定远候。据闻,他的年龄还未过二十五。”

  “早听说了,好像是叫王平来着,名字里就带有平定天下之志。”

  “你这话可不能乱说。”

  “怕什么,朝廷管得了雍州?”

  “这定远侯好像娶的是一名山匪之女。”

  “人家说不定是两情相悦,里面肯定有着感天动地的故事。”

  女人们说着、说着,就跑偏了话题。

  只有居中一位较为年长及贵气的女子,一言不发。

  “哈哈哈!好!不愧是某家的结拜兄弟!”与雍州相临的豫州,八百山寨之首的聚义寨,寨主傅泰大笑着。

  “大哥,何事这般高兴?”有亲信小弟问。

  “看看,这大败西蛮的定远侯,也是自家兄弟。”傅泰吹嘘道。

  并州,王平在竭尽全力,恢复民生。

  赵秋刚刚为他诞下了一女,取名:王无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一蛤蟆,一蛤蟆最新章节,一蛤蟆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