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路妖刀 第四节 愤怒的小鸟

小说:血路妖刀 作者:投笔从戎的李白 更新时间:2024-08-20 06:44:33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一)

  对于南京荣誉师前景的思考,灵感居然来自一款游戏带来的启示,世界有些时候很沉重,有些时候有会发现把最沉重放下之后的轻松。

  战术不仅仅在战场上,哲理不一定在课堂上,战术和哲理就想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彭小文那个时代,是信息时代,是网络时代,更加是游戏时代,几乎人人都玩过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等游戏,游戏时代注定是一个喜新厌旧的时代,比如手机游戏,每一款的寿命周期也就是几个月,几乎个个都是“昙花一现”。直到一只小鸟出现。

  《愤怒的小鸟》,2009年12月随着苹果的流行而诞生,海德兄弟投入了25000欧元开发了这款游戏,1年半之后全球下载1亿次,盈利7000万美元。

  根据统计数字显示,2011年5月的时候,使用手机玩愤怒小鸟的用户达到巅峰数值,每天全世界用户在这款游戏上消耗的时间大约是2亿分钟,换算一下,16年。

  “这支小鸟注定被载入历史,它让用过的人疯狂,让未用过的人渴望。这已经超过了游戏本身,愤怒的小鸟不是游戏,它已经成为流行文化。”有人开始用**未一款游戏寻求“文化”概念。

  海德兄弟坦言,当时这款游戏就是他们的团队“玩”出来的,发布8个月之后,海德兄弟发现自己从不玩任何游戏的老妈兴致勃勃地享受小鸟的尖叫和猪头被砸死时候的哼哼,他们才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成功。

  但是他们说的不算,大家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去探究“成功”的秘密,后来有很多经济学家去探讨“愤怒的小鸟现象”,经过分析他们发现,居然“愤怒的小鸟”与“传统游戏”的区别在于,传统游戏的定位是“做娱乐、做好玩、做竞技”,而“愤怒的小鸟”则是“做艺术、做兴趣、做美学”。

  实际上游戏就是游戏,只不过当英国首相卡梅伦、英格兰足球巨星加斯科因都开始玩这款游戏的时候,当中国的许多名流甚至很多文化名人都开始“游戏”的时候,他们绝对不能承认自己耽误时间,就要给这个游戏找到理由,让它“深刻”起来。

  有人玩游戏纯粹是无聊和发泄,但是有人却真的能够悟出“哲学”来!

  “刚才狂kangybid,一时卡在某关死活过不去。沮丧之余发现,原来人生也不过如此,你不可能永远志得意满,顺利通关。而当你卡在某个关卡时,必须要能忍受猪头们刺耳的嘲笑。”写下这个**的是一个名气挺大的名人。

  彭小文重生的开始,丝毫没有想到后来能够发展成什么样子,宝山、金山卫、松江、苏州河、南京、池河、台儿庄、陇海线两侧,每一次战斗都像一次通关,艰难与兴奋交织,一次一次涉险走过。

  不仅仅有硝烟的地方才是战场,还有这次的美国之行,从香港、新加坡、檀香山、旧金山、纽约一直到国会大厅和胡佛的办公室,没有哪一次是一帆风顺的。

  彭小文觉得自己就像那支愤怒的小鸟,而那些猪头就是他面对的日本鬼子,他带着他的小鸟编队用身体疯狂地撞击过去,但是很多时候却被许多的木板、石块、玻璃挡住,那些天然或者人工的障碍,也许就是一次一次的坎坷。

  短暂的郁闷总是存在的,关键是如何突破,很快有人对“猪头的嘲笑”回复道:“纵使有一支豪华的小鸟编队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猪头们总是以逸待劳而且一副贱样,这就是他们的武器!视而不见,继续!”

  (二)

  愤怒只是情绪,解决问题靠的是智慧,是技巧。

  蒋介石为彭小文和南京荣誉师开办的珞珈山军官训练团,主要是解决他们“无条件服从”的问题,彭小文一反常态的低调,他带着邱清泉、廖耀湘、戴安澜每天在军事技术训练之余,着重解决思想政治工作。

  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背诵黄埔校训,高喊“忠于领袖”的口号。

  每天晚上十点钟就寝,就寝前一个小时各寝室组织学习,每个人都把“军人的天职是无条件服从上级命令,蒋委员长是我们中国的最高领袖,我们必须无条件服从蒋委员长。”睡觉之前必须默念三遍。

  彭小文发布《告南京荣誉师全体将士书》,文中说:“各位兄弟,各位战友,各位同志,你们必须要时刻牢记,你么不是我彭小文私人的武装,你们是光荣的国民革命军战士,你们是为了伟大的抗战事业去奋斗和牺牲。蒋委员长是中国的最高领袖,他为中国的抗战大业殚精竭虑,他未中国的抗战大业精心谋划。我们必须高举三民主义的伟大旗帜,在以蒋委员长为核心的军事委员会指导下,放弃对个人得失的计较,才能赢来一个又一个的胜仗!才能获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刚开始的时候蒋介石觉得奇怪,彭小文怎么跟变了性子似的?但是蒋介石还是吃这一套的,似乎领导们都吃这一套。每个星期军事委员会的高层都会过来训斥和开会,十几天的整训期,南京荣誉师的纪律整顿的不是一般的好。

  不仅是军官训练团,郊区的南京荣誉师战士们也在整训,整训士兵比整训军官容易的多,而且南京荣誉师的这些士兵全部都是彭小文精心挑选的,除了军事技巧之外,南京荣誉师有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纪律本来就非常好。

  半个多月时间还是比较短,蒋介石决定试探一下,他让戴笠询问彭小文,让彭小文提交一套方案,假如南京荣誉师由杜聿明率领,彭小文去带另外一支部队,那么在武汉会战中彭小文有什么办法让两支部队既保证战斗力,又保证能够默契配合。

  彭小文明白蒋介石的意思,如果说自己提出带一批军官出来,正好上了老蒋的当,不仅不可能实现目的,而且蒋介石必然会对自己提交的名单“特殊关照”。但是让我一个光杆过去拉队伍,还要保证战斗力,真当我是神仙啊!

  不过彭小文很快就把方案提交了上去,他提出了几套方案。第一套方案,自己只带三个人,萧腾、彭虎、莫军医。让萧腾挑淹训练枪法好的战士,让彭虎训练体能和野战爆破工兵等技巧,让莫军医建立医护兵体系。自己进行战术方面的训练,这样可以最短的时间带出一个营。适用于墟模出击作战和特种作战。

  蒋介石肯定不会同意这套方案,让彭小文过去带一个营,那实在说不过去。

  第二套方案,在萧腾、彭虎和莫军医的基础上,把郭啸天和秦川带过来,两个人来训练出一支有白刃战能力的部队,把刘老炮带过来,训练一支迫击炮和掷弹筒为主要武器的火力加强部队,这样可以保证带出一个加强营。在墟模特种作战的基础上,增强突击能力和尖刀作用。

  对于这套方案,蒋介石认为彭小文没有打什么埋伏,而且蒋介石欣慰的是,邱清泉、廖耀湘和戴安澜三个人,彭小文并没有特别提到。

  那些人本来就是彭小文的老班底子,想隐瞒也隐瞒不住,邱清泉、廖耀湘和戴安澜那可都是**花费大力气培养出来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蒋介石最担心的也就是这些**调教出来的将领跟彭小文搞的关系太好。

  两套方案的出发点都是保证南京荣誉师的完整性,彭小文提出,不适宜对南京荣誉师的军官体系做大规模调整,为了加强控制,他请蒋介石在南京荣誉师安排双核机制,类似于**部队的军事首长政委,军事首长有参谋班底,政委有政治部班底,政委和政治部班底可以派军事统计局的人员担任。

  看到这个建议蒋介石松了一口气,他这才相信,彭小文是真的被收服了!

  彭小文心想,蒋介石掌控军队,除了黄、浙、陆、一,就是军统和中统,历史上**的将官没有不排斥军统的,但是排斥的了吗?我就是不说你也要这样搞,还不如我提前说出来,历史上**系统中也有个“政训处”,是抗战之后从政治部演变而来的。当时的八路军并没有政委这个正式编制,也是叫做“政训处主任”,只不过八路军的政训处主任全部都是**员,没有给蒋介石留机会。

  邱清泉、廖耀湘和戴安澜在这件事情上充分理解和支持彭小文,必须要让彭小文先想办法回到南京荣誉师师长的位置上才是头等重要的事h然老蒋喜欢这样搞这样折腾这样控制,那就先顺着他来!

  (三)

  彭小文居然大力支持蒋介石的“政训处”体系,这让蒋介石非常高兴,要知道那些收编的地方武装,“政训处”都是被孤立被当做监视部队的机器来看待的。

  蒋介石搞“政训处”,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名义上是启发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提高战斗力。政训处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向基层军官和士兵贯彻传达国民党的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教育,作战目的和政治知识教育,军民关系教育,瓦解敌军和改造旧军队的教育等。

  “政训处”存在的目的,是要使每一个官兵,一方面“明了而服从党的主义,在党的领导之下与中国民族的仇敌作战”;另一方面“要能够有充分的作战的能力,为党的主义能切实把握能够杀敌效果”。

  以权谋和手段著称的蒋委员长,到底是如何理解“天下为公”,不得而知,那些理由到底是不是蒋委员长的初衷,同样不得而知。但是事实上“政训处”系统的的确确帮助蒋介石很快掌握了部队动向,坚决杜绝通共容共的现象发生,这才是蒋介石的根本用意!

  对于彭小文来说,他认为这个“政训处”里的人员可以区分看待,第一种,抗日但是**,那我们至少有共同语言,抗日第一是我们的根本主张,抗日这个问题上不存在分歧。

  第二种人,**放在第一位,抗日放在第二位,这种人同样可以争取,现在是国共合作期间,你就是再**仇共,也只能以防共为基本手段,彭小文目前和**高层暂时并没有太深入的接触,高敬亭、张冲、陈光都不在南京荣誉师系统,而且与他们的沟通本来就是另外一套体系。

  第三种人,**不抗日,这种人也好办,但凡不抗日一律驱逐或者砍头,蒋委员长既然有冠冕堂皇的理由,那我们就冠冕堂皇的执行!

  黄埔精神哪一点不好?黄埔军校门口挂着一副对联,写的就是“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这是黄埔精神。蒋介石北伐的时候,之所以一批军阀都不是他的对手,就是凭着这种精神。

  黄埔军校建校时间最短,师资条件最差,办学条件最简陋,但是,却产生了一大批国共名将,就是因为它有黄埔精神,一扫当年旧中国的痜丧萎靡之气。但是后来变了,那个对联上联和下联调换了一个字就把国民党折腾败了!

  升官发财“莫”走别路,贪生怕死“请”入此门s来蒋介石在台湾曾经痛骂道:“我的好学生都死光了,就剩你们这帮贪钱贪房子的人,把我的大陆给丢了。”骂的真好/介石当时就知道自己失败的原因。

  “小文,你能这么想,我非常高兴!希望你能够知行合一。”蒋介石说的时候非常严肃。

  彭小文道:“报告委员长,属下舍不得离开南京荣誉师,但是如果国家需要我这么做,抗战大业需要我这么做,属下会毫不犹豫地服从命令!经过这段时间的整训学习,属下深刻理解到以前的愚蠢,对于上级的无条件服从是军人的天职!如果人人都各行其是,一盘散沙的中**队,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中**队,是无法完成抗战大业的!”

  蒋介石道:“小文,虽然你不是黄埔学生,但是我认为你对于黄埔精神的理解非常深刻,中国要想强大,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黄埔精神是不可或缺的!”

  彭小文道:“委员长,属下如果能够有幸继续指挥南京荣誉师,必当用黄埔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不仅如此,属下希望将南京荣誉师打造成军事合格、政治过硬的双料王牌!”

  蒋介石点点头,道:“去铨叙厅吧,正式办理你的少将军衔,我都已经安排好了。”

  (四)

  只有挂到弹弓上,小鸟才有愤怒的资格,只有飞到空中,小鸟才有施展特效的机会。黄埔精神是好的,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这个世界从来不缺乏“精神”,只是缺乏抵御诱惑的能力。小鸟为什么愤怒?因为那些猪头偷走了它们的鸟蛋,为了报复偷走鸟蛋的绿皮猪们,鸟儿不惜以自己的身体为武器,仿佛炮弹一样去攻击绿皮猪们的堡垒。

  只讲动机只讲愤怒只讲精神只讲意义,不仅玩不好游戏,而且干不成事情。终于官复原职,彭小文达到了基本目的。

  蒋介石再次施展平衡手段,给了个番号,叫做国民革命军新编第20军,这个番号是为了纪念民国20年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新20军军长,不是彭小文,也不是杜聿明,而是蒋介石亲自任命的“中国宪兵之父”谷正伦。

  谷正伦既非蒋介石的“门生”、“故吏”,也不是蒋介石的同乡、好友。但是,他却受到蒋介石的重用,不仅担任南京宪兵司令长达十年之久,而且还曾先后任过甘肃释贵州省主席,做过蒋家王朝的“封疆大吏”。这在民国史上,的确是个奇迹。

  谷正伦是最早参加国民党,辛亥革命时候就追随黄兴,任汉阳指挥部少校副官,属于开国元勋。

  此外谷正伦受到蒋介石重视的原因还有两个,首先谷正伦属于“黔系”,“黔系”的核心人物,总参谋长何应钦就是贵州兴义人,谷正伦是贵州安顺人,安顺的国民党高官总共达到了5人,号称“谷氏三中委,韩门二将军”。“三中委”指的是谷家三兄弟全都在国民党的权力核心,韩门二将军是韩文元韩文焕,历史记载,最初蒋介石安排去缅甸的新38师师长,并不是孙立人,而是韩文焕。

  第二个原因,谷正伦与系统尤其是陈立夫关系密切,中国的宪兵部队实际是蒋介石通过中统掌控的武装。蒋介石在设立军统的同时并没有忽视中统,用蒋介石自己的话来说:“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中统和军统就像是我的两个耳朵,少一个是不行的。”

  日常的军事行动,仍然由新20军副军长杜聿明主持,谷正伦是一道保险,不仅用来制约彭小文,还要用来制约杜聿明。

  谷正伦的挂职,等于是何应钦、中统两个派系都能够满意,而且训练出十九个宪兵团的“中国宪兵之父”,军事方面不可能是花架子!

  新编第20军,下面就只有一个南京荣誉师,军部归军部,师部是彭小文的原班人马未做大的调整,蒋介石要控制军队,又不想影响部队的战斗力,往往采取这种办法。

  新20军政训部主任,是蒋介石亲自挑选的,军委会政治部第二厅厅长,康泽。这个职位同样是蒋介石推荐的。蒋介石的庐山军官训练班,康泽一直都是政训主任。

  在当时国民党内,人所共知蒋介石有两个“宠儿”:一个是戴笠,一个是康泽,国民党内称“康戴二公”,为什么有如此“封号”呢?因康、戴二人是蒋的内外情报耳目。任何人要见蒋介石都必须先在侍从室登记,然后由侍从室向蒋介石报告,蒋想见才见,不想见就不见。但“康戴二公”则例外,他们见蒋不受限制,随时可见,就是蒋介石和宋美龄在一起时,他二人也可以闯入。

  “大哉中华,代出贤能;历经变乱,均能复兴;蒋公中正,今日救星;我们跟他前进、前进4兴、复兴!”这首歌词据传就是出自康泽之手。可见康泽把蒋介石捧到何等地步。

  当然不仅仅是拍马屁,康泽当时还有两个职务,复兴社总社书记、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团部组织处处长,还有一只特殊的武装,由失业的黄埔学生组成的“别动总队”,最初上百人,最多时候上万人。**称这是国民党的特务武装,但是康泽一直不承认。康泽的“别动总队”,就是后来的中国远征军新28师和新29师。

  康泽和谷正伦一样,都是蒋介石要用其名气和手段,以及他们的势力,用来约束彭小文和杜聿明,同时蒋介石也不能允许单独一个人拥有南京荣誉师的绝对控制权。

  政训处副主任,是戴笠推荐的,军事委员会军令部第二厅副厅长兼军统主任秘书,郑介民。对于政训工作来说郑介民同样是行家里手,北伐时期他就是中央教导总队的政治教官,第4军的政治部秘书。

  军长和政训主任都是蒋介石亲自挑选的,整训副主任是戴笠挑选的,这就平衡了何应钦、中统以及戴笠。

  新20军参谋长,是陈诚推荐的,第54军副参谋长郭汝瑰。武汉会战的“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就是郭汝瑰、白崇禧、陈诚一起制定的方案,武汉保卫战的方案思路,就是参照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保卫柏林”。

  1914年秋欧洲东战场,德军兵力有限,为确保首都柏休,起初有退守外克塞尔河之计划。可兴登堡将军接手指挥后,不但没采取这种消极战法,反而决心利用俄军第一、第二两方面军被湖沼分离的弱点,转守为攻。当时虽有不少人对此表示怀疑,但德军坦能堡空前的歼灭战证明兴登堡是对的,这以后,俄、德两军大、小百余战,德军东战场始终居于有利地位。两战丑顾之忧既除,柏林自然无恙。

  今日武汉,的确与当年柏林太象了。长江、大别山把日本人隔成两路、甚至三路,给我军提供了分而攻之的良机。

  而武汉会战,实际上也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方案进展的。

  只是看到郭汝瑰这个名字的时候,彭小文有些哑然失笑,因为他知道,郭汝瑰是**!一直得到蒋介石信任,最高担任过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厅长和陆军总参谋长的郭汝瑰,是**在**系统内最大的红色间谍!

  杜聿明一直都怀疑郭汝瑰是**,找蒋介石汇报了几次,蒋介石问杜聿明什么根据,杜聿明说:“我已经够清廉的了,郭汝瑰居然比我还清廉,他家的沙发居然打着补丁,这样的人不是**,还能是什么?”

  杜聿明一直耿耿于怀的是,淮海战役的作战方案就是郭汝瑰参与制订的,当时郭汝瑰是国民党陆军总参谋长,有记载的他为中国**提供的重要情报,有重点进攻山东计划(孟良崮)、国民党军在大别山的调度计划(挺进大别山)、解围长春计划(解放长春)、徐州司令部兵力配置和解围双堆集计划(淮海战役)、1948年11月底国民党军江防计划(渡江战役)、武汉陕甘西南等地区的兵力配备序列等。

  美国一家报纸曾不无幽默地发表一篇题为《一谍卧底弄乾坤,两军胜败已先分》的文章,其中讲道:“郭汝瑰以国防部作战厅厅长的身份,为国府‘运筹帷幄’之中,却让**决胜千里之外,真是匪夷所思,一大讽刺。”

  1949年郭汝瑰宣布起义,蒋介石听到这个消息,在台湾捶胸顿足,浑身发抖。

  (七)

  新20军军长谷正伦、副军长杜聿明;政训部主任康泽、副主任郑介民;军参谋长郭汝瑰、副参谋长彭小文。

  南京荣誉师的师部里,增加了副师长韩文焕,郑介民兼任南京荣誉师政训处主任,然后每个旅、团、营均设置了政训处,总共安插进来50多人。

  宪兵和中统、军统、别动总队,还有**的红色间谍,这个新20军实在是热闹的很。

  彭小文总算是回到了南京荣誉师,而且在提交方案给老蒋之前,彭小文就制订了详细的“洗盘计划”,邱清泉、廖耀湘和戴安澜全都将全力配合他做这件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血路妖刀,血路妖刀最新章节,血路妖刀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