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对方给出的结论之后,郭林露出微微惊愕的表情。

  这次绝对不是演的。

  他本来只是想着让廖永才有点参与感,以方便日后共同开展工作,帮忙反倒是次要。

  结果别人还真就整出来了个大的。

  “有人干扰……”

  几秒钟后,回过神来的郭林下意识看向控制室墙壁上贴着的陇原省地图:

  “可这周围全是戈壁荒漠,而且还是在内陆?”

  对于他来说,相位共轭干扰不能算是个新名词。

  这一技术可以省略复杂的编码识别过程,直接产生准实时的干扰脉冲序列,使得干扰脉冲序列逆向返回到接收器时的功率密度足够大,从而扰乱雷达系统的正常解码过程。

  可是再怎么省略,也终究需要一个相当大的设备。

  并且因为本质上仍然属于转发式干扰,所以这个设备还得放在能够接收到被干扰对象信号的地方。

  通常是某种经过伪装的固定设施,或者一架飞机。

  但前者完全不符合周边的环境条件。

  至于第二种可能性……

  要是搁在十年前,说有一架隐身飞机从西边摸进来还算有点可能性。

  如今连F22都能在东海上空被抓出来,再考虑这种可能性显然多余。

  身旁的年轻工程师迅速提出了新的想法:

  “有没有可能是通过电离层反射……”

  结果才说到一半就被郭林摇摇头打断了:

  “相位共轭干扰对于定向精度有一定要求,原本都是用在激光方面的,也就是近些年才逐渐在其它领域扩展开……电离层的散射效应太大,你想那些超地平线雷达的探测能力,误差都是以百公里为单位计算,拿来通信还勉勉强强,要想实现精确干扰根本不现实。”

  “那……有人渗透到附近了?”

  又是另一个人提出假设,但同样很快被否定。

  看着眼前的场面,廖永才露出了一个得意的笑容。

  年青一代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毋庸置疑,但80年代以后成长起来的人通常经验不足,而且缺乏一些对待假想敌的敏感性。

  说明他这样的老辈人还有余热可以发挥,不到完全被淘汰出局的时候。

  “根据我的经验,更有可能是来自一颗卫星。”

  廖永才开口终结了这次讨论:

  “1983年,我在宣化雷达站服役的时候,就遇到过一次类似的情况……”

  跟所有上了些年岁的人一样,他很喜欢跟晚辈们讲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

  但他同样清楚,如果不分情况地天天念叨,很容易让人感到厌烦。

  而眼前这样的场合,才是自己发挥的时候。

  果然,包括郭林在内,整个控制室里的十几号人都听得相当认真,没有任何人插嘴打断。

  所谓宣化雷达站,就是当年那部7010雷达的对外说法。

  廖永才年轻时曾经在那里服役过一段时间,原计划是让他作为技术和管理双向骨干,来毛道拉起第二个战略预警雷达团。

  但突如其来的政策变动,导致一切都没了下文。

  没人能想到,二十多年过去之后,他在上个时代积累下来的经验竟然还有派上用场的一天。

  听过廖永才的解释之后,郭林暂时认同了对方的说法,只是仍然有些困惑:

  “但如果有一颗卫星在专门针对我们,那干扰强度会不会显得有些……”

  他重新瞅了一眼三号阵列的相位噪声谱。

  “有些太弱了?”

  廖永才接上了后面的部分。

  “是啊……如果不是我们这部雷达尚未完工且恰好处在调试状态,那么这样的干扰很有可能被系统直接当做杂波给滤除掉。”

  郭林仍然紧皱着眉头;

  “而且实际上,即便最后找不出干扰源,继续当做自然背景噪音来处理,也最多就是耽误三四天时间,多进行几轮相干性检测和迭代校准的事情,似乎完全不值得如此大动干戈。”

  而廖永才却摇了摇头:

  “相位共轭干扰肯定是有意释放的,但未必是专门针对我们,也不能排除是某种测试或者试探……当然这就不是我能分析的部分了,需要交给更专业的人来判断。”

  就连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长期在这样一个闭塞的雷达站任职,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获取新信息的能力。

  控制室里又一次陷入了沉默。

  只剩下嗡嗡的背景音,和电子设备间或响起的滴滴声。

  “郭总,这得上报吧?”

  最开始拿来日志文件的那名年轻工程师问道。

  之前他们一直判断是自然背景干扰,属于雷达调试过程的常规部分,自然是技术团队合计一下就开始尝试解决了。

  但如果按照廖永才的推测,那就涉及到境外势力的问题。

  哪怕具体的解决方式没什么区别,也肯定得让上级知道有这么回事。

  “是,得上报。”

  郭林点点头:

  “你尽快写个报告,给集团总部,还有常院士他们那边分别递送过去。”

  建设国家预警和导弹防御体系的决定本身是来自最高决策层,且完全独立于任何其他项目进行,军wei甚至有计划成立一个新的兵种或者军种,来负责这些战略支援层面的任务。

  但这部雷达毕竟只是前置任务中的前置任务,为了方便和作为“矛”的高超音速武器配合,所以在管理上被纳入了同一个执行计划当中。

  “那咱们后续……”

  “先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处理,至少就目前来看,这个强度的干扰还不至于让调试工作无法进行。”

  郭林说着解开了工作服最顶端的扣子,让自己的呼吸顺畅一些:

  “不过这档子事情实在有点怪……记得把这几天的运行日志保存好,另外别怕耽误个把小时的功夫,多留几个备份点,这样就算后面再发生什么变化,也方便再作调整……”

  ……

  由于通讯不畅带来的延迟问题,常浩南直到当天晚上回到质量效应靶场的营区之后,才从通讯员手中收到来自毛道雷达站的报告。

  “常院士,郭林郭总亲自签发的情况报告,说是他们的雷达调试过程受到一些干扰,预计可能会耽误个3-4天时间。”

  当他刚刚听到“雷达调试过程被干扰”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还以为是自己这边所导致的。

  但这个念头旋即就被抛到了脑后。

  他们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基本都处在静默状态,只有每组品字形天线阵列布设完成之后才会进行一次启动测试,但也只是发射一组标准信号而已,不可能影响到几百公里外的雷达设备。

  退一万步讲,就算能产生影响,测试过程也只会持续一瞬间且并不重复,肯定会被直接滤除掉。

  想到这里,常浩南心下稍安,从对方手中接过电文翻阅起来。

  “旁瓣抑制率下降……”

  “相干性检测异常,1.14GHz频段形成规律凹陷……”

  “怀疑干扰信号来自卫星……”

  他下意识抬起头,看了看窗外的夜空。

  这个地方方圆数百公里内寥无人烟,尚未受到太多来自人类活动的大气和光学污染,因此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可以仅凭肉眼看到类似照片中那样的璀璨星河。

  只是最近沙尘天气频繁,所以入眼只有灰蒙蒙的一片。

  “小吴。”

  他重新来到那名通讯员身后:

  “把雷达信号的异常时间换个名义发给京城航天测控中心,让他们尽快提供一份这些时间和卫星轨道之间的互相关检测,具体的卫星名单我等会儿写给你。”

  “是!”

  目送对方回到旁边的小房间之后,王宏让才一脸惊愕地开口:

  “常院士,您这是准备……”

  在二炮部队干了半辈子的他不太懂雷达技术,但好歹学过些基础电路理论,也见过防空部队的那些家伙事。

  如今有人只是看了看报告中的文字描述,就如此笃定地开始布置任务,实在是有点挑战他的世界观。

  “我明天可能要去一趟毛道雷达站,王主任你继续按照今天的新计划进行作业就好……”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