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老师的人都会知道,真在教室、办公室和实验室以外的地方跟学生面对面,其实自己也会觉得尴尬。

  所以,常浩南和彭觉先终究没去打扰两名学生之间的对话,而是从他们身后悄无声息地绕了过去。

  直到进入电梯,彭觉先才再次开口:

  “那两个男生刚才讨论的什么电影……就是你刚才说的宣传窗口?”

  如果单从年龄上讲,他和常浩南其实根本不是同一代人,所以对于这些年轻人的活动并不太了解。

  后者则顺势解释道:

  “变形金刚2,最近热度很高的,据说电影院场场都是爆满……你想啊,美国人科幻电影里面的东西转过头就已经被咱们给造出来了,那反差效果还能差得了?”

  彭觉先没看过这部电影,对此其实也没什么直观的概念。

  只是从刚才两名学生的反应判断,对方的说法恐怕相当合理。

  所以也跟着点了点头。

  一时间,气氛陷入了有些突兀的寂静。

  好在火炬实验室的楼层不多,电梯很快就到达了顶层。

  这里是管控更加严密的区域,即便是火炬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刷一张专门的ID卡才能进入这里。

  “常院士,言归正传。”

  分别落座之后,彭觉先的语气也终于严肃起来:

  “有了咱们的参与和督促之后,ITER方面的动作比预想中快了不少,大约9月中旬,我们的代表团就能在荷兰的验证设备上开始第一次测试了……按照约定,这个周期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可以分配给你……实际因为东方超环那边的一些调整,操作起来可能还会更多。”

  说到这里,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约莫几十页的文件:

  “我这次之所以突然过来,一是把这份正式的测试流程书交给你,二也是想让你提前进行一下准备,包括严格的测试流程,以及如果有需要的话,最多可以派出两人随队,直接参与测试流程,只不过因为来不及接受培训,所以不能亲自动手操作。”

  其实早在刚才听见彭觉先来找自己的时候,常浩南就已经猜到了对方的目的。

  至于对方要的材料,则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此时正放在桌子右下角的抽屉里。

  “砰”地一声,一个塑料文件盒被他放在了办公桌上。

  听上去,里面的东西不少。

  “都在这儿了……”

  趁对方打开盒盖的功夫,常浩南又继续补充道:

  “除去之前早就跟你提过的释氚模块以外,正好我这里还附加了另外一个反应堆启动模块的测试安排,本来是打算让你们能做多少做多少,但如果分配给我这边的时间能延长一些,那完全有可能在这个周期里一起做完。”

  “反应堆启动模块?”

  彭觉先停了下来:

  “跟你的钧天计划有关?”

  紧接着,他把文件盒调转180°,翻找的动作也从顺序变成了倒序。

  常浩南坦率地点了下头:

  “预计给空间堆电源用的,金城504厂的那个改造堆没有足够的测试条件,并且风险也有点大,干脆直接放到荷兰去做,等可行性验证完成之后再用到国内……”

  这番解释显然没有回答彭觉先的疑惑:

  “可反应堆启动中子源在业内应该算是很成熟的技术了,目前基本都是参考法玛通公司的离散纵标计算法……像是岭澳二期堆芯,只需要提前在C08和N08组件的1#导向筒里面内置好一次中子源就行,为什么……”

  问题在此处戛然而止。

  因为他终于在文件盒中翻到了《空间反应堆启动模块验证说明》。

  翻开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貌似平平无奇的六边形横截面,其中密密麻麻地排布着大概一百来根燃料组件。

  本来嘛,只要是裂变方案,无论采用液冷还是气冷,其实在堆芯这块都大差不差。

  但定睛细看之下,还是能发现一个本质上的不同——

  “等等……”

  彭觉先用最快的速度重新检查了一遍,确定并不是自己眼花了:

  “你堆芯中子源呢?”

  一般情况下,在反应堆物理启动的初始阶段,堆内的中子注量率非常低,不足以达到源量程探测仪器的量程范围。

  因此技术人员通常会在反应堆堆芯中插入含有锎-252等材料的金属棒,利用堆芯中子源将反应堆堆芯的中子通量提升至一定水平,使得源量程探测仪器能有效地统计出中子通量的变化,从而辅助堆芯启动。

  刚才他说的岭澳核电站二号机组,就是这一类方案的典型。

  然而,在眼前这张示意图上,却完全看不到相关的任何标注。

  “这就是需要测试的关键部分了……根据钧天计划的原则,为了保证安全,空间反应堆在进入轨道之前应保持关闭,并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进入临界状态。”

  常浩南微微后仰,让自己的上半身陷入座椅靠背:

  “而你知道,任何工程上的方案都有一个失效概率,不可能保证100%可靠,唯一的办法是釜底抽薪,从原理上避免这种可能……去掉堆芯中子源之后,哪怕发射失败,反应堆浸没雨水或者沙子中碰巧达到了临界条件,也不可能实现自发临界。”

  这个道理彭觉先当然懂,但这么多年下来形成的既定方案总有其道理。

  因此他皱了皱眉:

  “可是在没有堆芯中子源的情况下,靠启动过程中自发裂变产生中子很少,能透过屏蔽层的就更少,根本不足以达到源量程探测设备的检出阈,相当于绝大部分启动过程要在没有监控的情况下完成,而且这个过程会非常缓慢……”

  常浩南一个抬手打断了他:

  “所以我们计划在一次太阳活动的高峰阶段发射,以高能宇宙射线作为中子源进行启动。”

  说着又从文件盒里面取出另外一份文件

  “通常,宇宙射线主要包含90%的质子和9%的阿尔法粒子,当这些高能粒子撞击反应堆中的燃料时,就会发生如散裂反应之类的核反应,从而产生次级中子,所以在原理上具备协助启动反应堆堆芯的可能,”

  “而这次测试中需要做的,就是模拟一个太空辐射环境,考察堆芯在辐照下产生的次级中子额度与宇宙射线强度之间的关系……”

  “……”

  整个方案洋洋洒洒数万字,算上图表和附录足有一百多页,当然不可能在办公室里全都解释明白。

  但彭觉先毕竟也是这一领域的老资格了,仍然很快理解了常浩南的意思。

  斟酌半晌之后,才给出了一个评价:

  “这个想法……很大胆”

  后者没有搭话,只是等待着他的进一步反应。

  又过了大约半分钟,彭觉先深吸一口气,提议道:

  “这样吧,第一批团队先按照原计划测试氚释放过程,你这个无堆芯中子源的启动方案,等我带第二批团队过去之后亲自来做,如何?”

  钧天计划是个长期项目,常浩南倒是不在乎区区个把月的事情。

  反而是对方的行程让他有些好奇:

  “你不在第一时间就跟过去?”

  这个问题的画风跟前面的都不太一样,以至于彭觉先没能马上反应过来。

  但旋即一笑:

  “对,我受邀参加今年的国庆六十周年庆祝观礼,所以打算等十一结束之后再过去……不过你放心,第一批团队会由方鉴明同志带队,他也全程参了我们和ITER的谈判,能力和经验都绝对到位……”

  紧接着,又话锋一转:

  “话说常院士你应该也受到邀请了才对,不如……到时候我们一起过去?”

  然而,常浩南却摆了摆手

  “今年……恐怕不太方便。”

  实际上,他是想说自己受到特邀,当天的行程和多数人不太一样。

  只是眼看着眼前彭觉先兴致勃勃的样子,担心说得太直白会打击到对方,所以才含糊其辞。

  可这句话听在别人耳朵里就成了另一个意思。

  “第一批的参观邀请名单应该是5月份就确定完毕了,你现在还没收到?”

  彭觉先一脸惊诧:

  “总不能是礼宾组忘了吧?”

  尽管俩人正式认识也就是不到两年的功夫,但他早就听说过常浩南的不少光辉事迹。

  比如在1999年,当时才刚刚毕业的后者就以特邀方式成为了国庆50周年庆祝活动的观礼嘉宾。

  如今十年过去,即便只考虑那些流传到外界的成果,对方的贡献和地位也都上升了不止一个数量级。

  哪怕在第一批邀请名单里,也绝对是要排在前列的。

  怎么可能被落下?

  所以,就连彭觉先自己都觉得这个问题实在离谱,不等常浩南回答就又接上了一句:

  “还是说……今年你有其它安排,不方便参加观礼了?”

  这个推测显然更合理一些。

  毕竟别人已经看过一次,新鲜感相比于他这种首次参加的要弱上许多。

  如果有什么走不开的重要事务,不出席也很正常。

  “那倒不会,国庆这么大的事,怎么也要到场参加的。”

  常浩南只好进一步解释道:

  “只不过这次我的受邀分类有些变化,所以和你们都不在同一份名单上……不出意外的话,大概8月末才会收到正式通知。”

  听到这个回答的彭觉先愣了一下。

  其中的某个名词对于他来说颇有些陌生:

  “受邀分类?”

  尽管客观上,观礼席位因身份不同而存在位置和活动内容方面的差异,不同分类的观礼者收到邀请的时间也有批次差别,但毕竟是举国欢庆的大背景,所以在公开口径上并不会对受邀者进行任何形式的分级。

  哪怕在实际操作中,“普通群众代表”和“特殊贡献群体”所拿到的邀请函和观礼证也是完全一致的——

  除了一种情况。

  “你是说……”

  一段时间的迷茫之后,彭觉先终于反应了过来,伸手朝上指了指。

  既然都已经说开了,那常浩南也没什么好顾忌的了。

  颇为感慨地念叨了一句:

  “站得高,看得远呐……”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