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两辆吉普车就停在墓园牌坊下后面一辆中吉普里满满一车全是荷枪实弹美国宪兵
鲁雪华被宪兵带上第一辆吉普车两个美国宪兵跟着上车分别坐在鲁雪华左右
吉普车发动了鲁雪华回首再看了一眼自己亲手建设的烈士陵园:雄伟的“v”字形牌坊庄严肃穆牌坊前巨大的花坛里一丛丛红艳艳的龙船花正在怒放似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更像烈士们殷殷的鲜血陵园山顶上高大的白色纪念塔柱直刺蓝天在白云烈日下熠熠生辉
“再见了烈士们再见了弟兄们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望着渐行渐远的陵园鲁雪华心中默默叨念
吉普车在密支那机场停下了两位宪兵礼貌地将鲁雪华请进一个房间
房间中央放着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脚和椅子脚都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对面是一排桌子很明显这是讯问室
两位宪兵让鲁雪华坐在椅子上然后分别站立在他左右身后
房门再次打开进來的是鲁雪华的熟人印缅战区司令部军法处处长后面跟着两个书记员一个美国中尉和一个中国少尉
军法处长见到鲁雪华尴尬地笑了一下:“年轻人想不到我们以这种方式再见面既然你坐在这里你应该知道自己出了什么问題吧”
“我想应该是因为我下令处决日本战俘的事情吧”鲁雪华答道
“年轻人你说的不错”军法处长步入长桌中央面对鲁雪华正色说道:“我受美国政府、英国政府和印缅战区司令部的委托就《华盛顿时报》首席记者特勒斯先生近期在新闻媒体公开报道印缅战区中**队虐杀日军战俘一事对负有管理责任的中国陆军新编第一军司令部参谋鲁雪华中校进行司法调查鲁雪华中校你可以选择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都将记录在案作为呈堂证供鲁中校你的权利和义务明白了吗”
鲁雪华点点头用流利的英语回答:“明白我以中**人的荣誉保证我会如实回答处长先生的任何问題”
军法处长坐了下來脸上露出惋惜表情:“年轻人请放心我们美国是法治国家最讲究证据和事实请你如实应答我们的提问我们肯定会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给你一个公允的结论”
询问开始了
“姓名”
“鲁雪华”
“服役部队”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一军司令部”
“职务”
“机要参谋”
“军衔”
“陆军中校”
例行的询问结束后军法处长从带來的卷宗中取出一张报纸让宪兵交给鲁雪华:“这篇报道你先看完然后你谈谈看法”
鲁雪华打开一看在报纸头版头条是一张大幅照片照片场景鲁雪华很熟悉正是执法队在对8个鬼子战俘执行枪决的场面枪口喷发的硝烟清晰可见极具视觉冲击力这就是“瘦高个”特勒斯**的照片旁边是醒目的大字黑体标題:“复仇之举--中**队虐杀日本战俘”
里面有大幅报道都是采访日军战俘的内容并配以当事人照片基本内容都是说日本战俘劳动强度怎么大住宿条件怎么简陋伙食标准怎么差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写道:“在中国战场日军的凌厉进攻让中**队一泻千里丢城失地溃不成军中**人内心充满了对日军的恐惧和愤怒当盟军将投降的日军战俘交给中**人看管时这些日本战俘就成了中**人发泄愤怒的对象很多日本战俘的生命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基本保障甚至被无端虐杀
‘他们首先应该受到我国法律的制裁难不成这些罪犯也享有外交豁免权我这从沒有优待俘虏那一说’在接受盟国记者采访时战俘营中**队最高指挥官鲁雪华中校如是说
在这种不理智情绪控制下结果我们就看到了开头的那幅照片上显示的悲惨一幕
毋庸否认日军的确在中国犯下了很多战争罪行和反人道罪行但未经审判就直接处决战俘的行为难道符合《日内瓦公约》吗难道符合民主国家的法治精神吗如果允许这么做那我们为民主和自由而战的盟军官兵和日本法西斯军队又有什么两样”
客观來说特勒斯作为老牌记者视野独到文笔犀利无可挑剔采写的新闻稿有理有据鲁雪华还真的挑不出什么毛病
久久沉默后军法处长打破了僵局:“鲁中校特勒斯先生叙述的是事实吗”
“是”
“枪杀日本战俘是士兵自发行为还是奉命行为”
“是奉命行为”
“奉谁的命令”
“是我下达的处决命令”
“你是不是接受了更高级的命令”
“沒有”
“下达命令前你是否受到胁迫或者当时精神不正常”
“沒有”
“你还有什么需要补充说明的吗”
“沒有”
“你所说的是否都是事实”
“是事实”
军法处长脸上充满遗憾站了起來:“鲁雪华中校询问已经结束通过你刚才的供述印缅战区司令部军法处认为:你私自下令处决日本战俘的举动违反了‘不得侵害停止抵抗战俘人生安全’的禁令鉴于你的行为触犯了军法故将你剥夺中校军衔交与军事法庭审判”
两个宪兵走上前來摘除了鲁雪华的中校肩章给他带上铮亮的手铐
一个书记员拿着中文、英文的两份询问记录放在鲁雪华面前鲁雪华看都沒看就在“供述人”一栏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另一个书记员递上一个鲜红的印盒鲁雪华分别在两份记录上盖上了手印
“宪兵将犯罪嫌疑人鲁雪华带入禁闭室”军法处长站了起來扭转头悄悄告诉宪兵:“给他找间整洁、干爽一点的房间不要难为他”
两辆吉普车就停在墓园牌坊下后面一辆中吉普里满满一车全是荷枪实弹美国宪兵
鲁雪华被宪兵带上第一辆吉普车两个美国宪兵跟着上车分别坐在鲁雪华左右
吉普车发动了鲁雪华回首再看了一眼自己亲手建设的烈士陵园:雄伟的“v”字形牌坊庄严肃穆牌坊前巨大的花坛里一丛丛红艳艳的龙船花正在怒放似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焰更像烈士们殷殷的鲜血陵园山顶上高大的白色纪念塔柱直刺蓝天在白云烈日下熠熠生辉
“再见了烈士们再见了弟兄们我会永远记住你们的”望着渐行渐远的陵园鲁雪华心中默默叨念
吉普车在密支那机场停下了两位宪兵礼貌地将鲁雪华请进一个房间
房间中央放着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脚和椅子脚都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对面是一排桌子很明显这是讯问室
两位宪兵让鲁雪华坐在椅子上然后分别站立在他左右身后
房门再次打开进來的是鲁雪华的熟人印缅战区司令部军法处处长后面跟着两个书记员一个美国中尉和一个中国少尉
军法处长见到鲁雪华尴尬地笑了一下:“年轻人想不到我们以这种方式再见面既然你坐在这里你应该知道自己出了什么问題吧”
“我想应该是因为我下令处决日本战俘的事情吧”鲁雪华答道
“年轻人你说的不错”军法处长步入长桌中央面对鲁雪华正色说道:“我受美国政府、英国政府和印缅战区司令部的委托就《华盛顿时报》首席记者特勒斯先生近期在新闻媒体公开报道印缅战区中**队虐杀日军战俘一事对负有管理责任的中国陆军新编第一军司令部参谋鲁雪华中校进行司法调查鲁雪华中校你可以选择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都将记录在案作为呈堂证供鲁中校你的权利和义务明白了吗”
鲁雪华点点头用流利的英语回答:“明白我以中**人的荣誉保证我会如实回答处长先生的任何问題”
军法处长坐了下來脸上露出惋惜表情:“年轻人请放心我们美国是法治国家最讲究证据和事实请你如实应答我们的提问我们肯定会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给你一个公允的结论”
询问开始了
“姓名”
“鲁雪华”
“服役部队”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一军司令部”
“职务”
“机要参谋”
“军衔”
“陆军中校”
例行的询问结束后军法处长从带來的卷宗中取出一张报纸让宪兵交给鲁雪华:“这篇报道你先看完然后你谈谈看法”
鲁雪华打开一看在报纸头版头条是一张大幅照片照片场景鲁雪华很熟悉正是执法队在对8个鬼子战俘执行枪决的场面枪口喷发的硝烟清晰可见极具视觉冲击力这就是“瘦高个”特勒斯**的照片旁边是醒目的大字黑体标題:“复仇之举--中**队虐杀日本战俘”
里面有大幅报道都是采访日军战俘的内容并配以当事人照片基本内容都是说日本战俘劳动强度怎么大住宿条件怎么简陋伙食标准怎么差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写道:“在中国战场日军的凌厉进攻让中**队一泻千里丢城失地溃不成军中**人内心充满了对日军的恐惧和愤怒当盟军将投降的日军战俘交给中**人看管时这些日本战俘就成了中**人发泄愤怒的对象很多日本战俘的生命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基本保障甚至被无端虐杀
‘他们首先应该受到我国法律的制裁难不成这些罪犯也享有外交豁免权我这从沒有优待俘虏那一说’在接受盟国记者采访时战俘营中**队最高指挥官鲁雪华中校如是说
在这种不理智情绪控制下结果我们就看到了开头的那幅照片上显示的悲惨一幕
毋庸否认日军的确在中国犯下了很多战争罪行和反人道罪行但未经审判就直接处决战俘的行为难道符合《日内瓦公约》吗难道符合民主国家的法治精神吗如果允许这么做那我们为民主和自由而战的盟军官兵和日本法西斯军队又有什么两样”
客观來说特勒斯作为老牌记者视野独到文笔犀利无可挑剔采写的新闻稿有理有据鲁雪华还真的挑不出什么毛病
久久沉默后军法处长打破了僵局:“鲁中校特勒斯先生叙述的是事实吗”
“是”
“枪杀日本战俘是士兵自发行为还是奉命行为”
“是奉命行为”
“奉谁的命令”
“是我下达的处决命令”
“你是不是接受了更高级的命令”
“沒有”
“下达命令前你是否受到胁迫或者当时精神不正常”
“沒有”
“你还有什么需要补充说明的吗”
“沒有”
“你所说的是否都是事实”
“是事实”
军法处长脸上充满遗憾站了起來:“鲁雪华中校询问已经结束通过你刚才的供述印缅战区司令部军法处认为:你私自下令处决日本战俘的举动违反了‘不得侵害停止抵抗战俘人生安全’的禁令鉴于你的行为触犯了军法故将你剥夺中校军衔交与军事法庭审判”
两个宪兵走上前來摘除了鲁雪华的中校肩章给他带上铮亮的手铐
一个书记员拿着中文、英文的两份询问记录放在鲁雪华面前鲁雪华看都沒看就在“供述人”一栏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另一个书记员递上一个鲜红的印盒鲁雪华分别在两份记录上盖上了手印
“宪兵将犯罪嫌疑人鲁雪华带入禁闭室”军法处长站了起來扭转头悄悄告诉宪兵:“给他找间整洁、干爽一点的房间不要难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