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真见与文殊菩萨在大雷音寺前等候许久,八大金刚把守,无人可入。
真见与文殊菩萨谈说许久,真见又问道:“文殊菩萨,尚不知八位金刚,是那八位,菩萨可能告知。”
文殊菩萨闻听,笑着点头,上前叫道:“那八金刚,禅师问你等名号,且将名号报上与禅师相知。”
八大金刚即站出,身中自有金光迸发。
“吾乃持国金刚。”
“吾乃增长金刚。”
“广目金刚在此,诸邪退辟。”
“多闻金刚是也。”
“神通广大泼法金刚在此。”
“法力无量胜至金刚是也。”
“毗卢沙门大力金刚。”
“吾为不坏尊王永住金刚。”
八金刚站在门前,威气十足。
真见听闻,朝八金刚一拜,算是认识了这八位金刚。
一众在山门前不久,有迦叶与阿傩二尊者来,传如来旨意,接真见入大雄宝殿。
真见与文殊菩萨随同二尊者入内,行入大雄宝殿。
文殊菩萨向前道:“弟子前奉金旨,去往灵台方寸山,请得真见禅师而来,今特缴旨。”
如来望向真见,说道:“禅师,你果真愿入灵山?”
真见将叶扇别于腰间,身中禅机隐现,合掌作礼,说道:“蒙释迦牟尼尊者不弃,金旨来请,我自不敢有违,特入灵山来。”
如来有些喜色,遂肃正道:“禅师,且上前来。”
真见闻听,即行至如来莲座之前。
如来道:“禅师,汝本为南瞻部洲生人,因与菩提老祖结得缘法,拜入师门,不思修行,玩心深重,幸幡然醒悟,一心修行,明心见性,今归于释教,得悟禅机,有功门中,加升大职正果,汝为南无禅定智慧佛。”
说罢。
自有无量光现,真见身后现一莲台,气机扇动,欲使真见落座。
真见不曾抵抗,落座莲台,身中禅机自现,他轻摇叶扇,笑意盈盈。
文殊菩萨上前拜道:“拜见禅定智慧佛。”
二尊者上前同拜:“见过禅定智慧佛。”
殿中佛众道:“我等参见禅定智慧佛。”
真见道:“我今蒙尊者恩情,落座莲台,幸封为佛,然我法力甚微,望请诸位日后多与我论法,好教我修得法力。”
佛众道:“不敢。”
文殊菩萨笑道:“我对禅法所知甚少,禅定智慧佛不弃,我当常与智慧佛论法。”
真见欣然应允。
如来见真见归入佛门,喜不自胜。
……
话表冀州青松江龙宫水府。
龙王请真人一众入得水府之中,奉上时果香茶,待是献毕,在正殿之中,与真人畅谈。
真人从龙王口中,得知许多修行之事,此乃蛇化龙之道,其蛇化蛟,蛟走水化龙,俱是万难之事,非是金丹正道,但亦有性命之危,任是行差踏错,便会身死。
姜缘得知后,赞叹道:“龙王心性甚佳,能与功成化龙,此难不亚金丹正道矣。”
龙王闻听,慌了道:“真人,当不得此言,怎敢言说与金丹正道相比较,正道之难,我有所耳闻,但我此道,行善便有大助,正道非是苦修不可得。”
姜缘正要再说些甚,他忽是心有所感,朝灵山方向张望去。
牛魔王上前问道:“老爷,怎地了?”
姜缘摇头道:“不知,我心有所感真见师弟似入灵山,但不知为何,我当去往走上一遭。”
牛魔王惊道:“老爷,真见禅师教灵山的人捉走了?”
姜缘道:“莫要胡言,真见师弟不知为何入灵山去,你且在此少待我一番,我当去往灵山走一遭,且看真见师弟如何。”
牛魔王道:“老爷,我与你一道前往,好与你做个护法。”
姜缘沉吟少许,说道:“既如此,你且与我一道。”
他又道:“龙王,我这一鹿与一人,便先使其在府中少待,但请你莫要少其茶饭。”
龙王拜道:“真人与我有恩情,自当尊真人,不敢少了茶饭,定当好生招待。”
姜缘又使左良在水府等他,在左良知晓后,姜缘方才同牛魔王一起出府,驾云离去。
水府里,龙王见真人离去,为左良奉上茶饭,不敢有误。
左良用完茶饭,再三拜谢龙王。
龙王笑道:“不必言谢,我见老先生是个凡夫,却不曾想何处得了缘法,跟随真人修行。”
左良拜道:“我本边郡一凡夫罢,迷茫六十馀载而不自知,苦求自在而不自省,幸先生入城,我闻听先生在城边言说自在,方才拦下先生,苦求下,先生才准许我跟随于他。”
龙王惊诧,问道:“仅是苦求,真人便许你跟随?”
左良闻听,沉吟许久,说道:“先生使我放下凡俗一切,才准许我跟随。”
龙王道:“凡俗金银,有何可贵?你果真就这般得了真人应许?”
左良道:“正是。”
龙王起身,来回渡步,说道:“却不知你那世修来的缘法,竟得真人这般轻允,使你追随,你这等缘法,天下间不知多少人得艳羡于你,纵是那人间帝王,亦得不到这般缘法。”
左良闻听,心中有些羞愧,正是他入冀州时,听言真人有说冀州有王气,心有动摇,他说道:“我却是有福,得真人垂怜。”
龙王点头道:“此言不假,你是有福的,但真人许你追随,定有缘由。老先生,既能得此福气,定要好生珍惜,莫要待日后悔之晚矣。”
左良点头道:“龙王之说,我自省得。”
龙王说道:“若我昔年,有你这般福气,当有多好,真乃时也命也。”
左良道:“今龙王亦见得真人。”
龙王摇头道:“但我不曾有福气追随真人。”
左良道:“若龙王诚心恳求,真人定会应允,真人却有慈悲之心。”
龙王叹道:“若我不为龙王,定要长跪真人身前,乞求真人许我追随,但我今为龙王,有职责在身,怎能离去。”
左良沉默不语,若教他早二十年,便是见着真人,或会一笑而过,怎会言及追随修行,盖因那时他子嗣尚不能为家中顶梁柱,不可为家长,他能跟随真人修行,时机那等,缺一不可,果是缘法也。
……
话表取经人一众,行得多处,历经重重劫难,再是西行,各有长进,今一路西行,又近一城中。
唐僧望见前路城池,说道:“贤徒,那前路又有城池,你且看有无凶气。”
行者闻听,睁圆火眼金睛,使个‘望气’的本事,朝那头张望,张望许久,他摇头道:“师傅,那前方,乃是个善地,绝无妖邪。”
唐僧道:“徒弟你有神通,你既言说无有妖邪,定可安心,我等且快些入城去,倒换关文,好教再行西路。”
行者道:“师傅莫要心急,我等尚不知那前路乃是何处,今我等已入天竺国地界,那灵山近在眼前,但便是这等功成之际,却不可有松懈之心,请师傅在此少待,我往前去,打探一二,见前路是个甚地。”
唐僧点头道:“徒弟你说的有理,你且去打探。”
猪八戒嚷嚷道:“哥啊,你怎个内包祸心?”
行者不解其意,问道:“我怎个祸心了?”
猪八戒说道:“你却不知我这担子甚重,你教少待去打探,我却要多费些气力。”
行者道:“你这呆子,莫要嚷嚷,今功成在即,你多费些气力乃好事。”
猪八戒道:“怎个好事了?”
唐僧说道:“八戒,莫要扰你师兄。”
猪八戒打着哈哈,不再言说。
行者方才往前去,打探消息。
半晌后,行者再是归来,将打探的消息说出,只听行者说道:“师傅,我在前边见了一老先生,和他问了路,我等此处乃处于天竺国下郡,地名玉华县,此处有个王爷,十分贤明,我等可去得那玉华县中。”
唐僧闻听,喜道:“若如此之地,那当是去得。徒弟,若是城中有妖魔,你等降之,那国王定是以重礼相待,但若城中无妖魔,我等皆须自掏钱银为用。重礼相待虽好,但我却更愿自掏钱银为用,只愿城中无妖邪,百姓无受害,国泰安宁。”
行者拜道:“师傅今修行日渐有成。”
唐僧回拜道:“劳贤徒护持之功。”
行者微微笑道:“相互扶持罢。”
一众遂往玉华县中而去。
不消多时,一众走入玉华县中,与官员相告,自有人引一众拜见了玉华县王子,王子见取经人一众,十分敬重,以礼相待,在正殿设席宽待,礼仪周全。
王子见着唐僧丰姿,赞叹道:“早有闻东土乃善地,今能出长老这般僧人,果是了得。”
唐僧合掌道:“不敢当。”
王子转头望向行者三人,说道:“长老这三个徒弟,相貌丑陋,但即是东土而来,定当有过人之处。”
唐僧答道:“殿下,我这三个徒弟,相貌有些出奇,但心地却是个善的,我这一路走来,历千山万水,魔障无数,幸是有这三个徒弟,方才使我到来此处。”
王子问道:“长老,不知自那东土行到我此处,共有几多路程?”
唐僧答道:“十四遍寒暑,即十四年,但不知行多远,只消路上,万魔阻道,受多苦楚。”
王子说道:“十四年光阴,却是甚久,既长老能行至此处,料长老三徒,定是本事不俗。”
唐僧笑着称是。
王子再说:“不瞒长老,我有三个子嗣,有心拜师学艺,但苦无名师,若长老三位徒弟有那般本事,不知可否传授于我那三个子嗣。”
唐僧闻听,沉吟良久,不敢作答,只问行者三人,是否愿意授徒。
行者三人闻听,正是心中有喜,皆是应答下来。
真见与文殊菩萨谈说许久,真见又问道:“文殊菩萨,尚不知八位金刚,是那八位,菩萨可能告知。”
文殊菩萨闻听,笑着点头,上前叫道:“那八金刚,禅师问你等名号,且将名号报上与禅师相知。”
八大金刚即站出,身中自有金光迸发。
“吾乃持国金刚。”
“吾乃增长金刚。”
“广目金刚在此,诸邪退辟。”
“多闻金刚是也。”
“神通广大泼法金刚在此。”
“法力无量胜至金刚是也。”
“毗卢沙门大力金刚。”
“吾为不坏尊王永住金刚。”
八金刚站在门前,威气十足。
真见听闻,朝八金刚一拜,算是认识了这八位金刚。
一众在山门前不久,有迦叶与阿傩二尊者来,传如来旨意,接真见入大雄宝殿。
真见与文殊菩萨随同二尊者入内,行入大雄宝殿。
文殊菩萨向前道:“弟子前奉金旨,去往灵台方寸山,请得真见禅师而来,今特缴旨。”
如来望向真见,说道:“禅师,你果真愿入灵山?”
真见将叶扇别于腰间,身中禅机隐现,合掌作礼,说道:“蒙释迦牟尼尊者不弃,金旨来请,我自不敢有违,特入灵山来。”
如来有些喜色,遂肃正道:“禅师,且上前来。”
真见闻听,即行至如来莲座之前。
如来道:“禅师,汝本为南瞻部洲生人,因与菩提老祖结得缘法,拜入师门,不思修行,玩心深重,幸幡然醒悟,一心修行,明心见性,今归于释教,得悟禅机,有功门中,加升大职正果,汝为南无禅定智慧佛。”
说罢。
自有无量光现,真见身后现一莲台,气机扇动,欲使真见落座。
真见不曾抵抗,落座莲台,身中禅机自现,他轻摇叶扇,笑意盈盈。
文殊菩萨上前拜道:“拜见禅定智慧佛。”
二尊者上前同拜:“见过禅定智慧佛。”
殿中佛众道:“我等参见禅定智慧佛。”
真见道:“我今蒙尊者恩情,落座莲台,幸封为佛,然我法力甚微,望请诸位日后多与我论法,好教我修得法力。”
佛众道:“不敢。”
文殊菩萨笑道:“我对禅法所知甚少,禅定智慧佛不弃,我当常与智慧佛论法。”
真见欣然应允。
如来见真见归入佛门,喜不自胜。
……
话表冀州青松江龙宫水府。
龙王请真人一众入得水府之中,奉上时果香茶,待是献毕,在正殿之中,与真人畅谈。
真人从龙王口中,得知许多修行之事,此乃蛇化龙之道,其蛇化蛟,蛟走水化龙,俱是万难之事,非是金丹正道,但亦有性命之危,任是行差踏错,便会身死。
姜缘得知后,赞叹道:“龙王心性甚佳,能与功成化龙,此难不亚金丹正道矣。”
龙王闻听,慌了道:“真人,当不得此言,怎敢言说与金丹正道相比较,正道之难,我有所耳闻,但我此道,行善便有大助,正道非是苦修不可得。”
姜缘正要再说些甚,他忽是心有所感,朝灵山方向张望去。
牛魔王上前问道:“老爷,怎地了?”
姜缘摇头道:“不知,我心有所感真见师弟似入灵山,但不知为何,我当去往走上一遭。”
牛魔王惊道:“老爷,真见禅师教灵山的人捉走了?”
姜缘道:“莫要胡言,真见师弟不知为何入灵山去,你且在此少待我一番,我当去往灵山走一遭,且看真见师弟如何。”
牛魔王道:“老爷,我与你一道前往,好与你做个护法。”
姜缘沉吟少许,说道:“既如此,你且与我一道。”
他又道:“龙王,我这一鹿与一人,便先使其在府中少待,但请你莫要少其茶饭。”
龙王拜道:“真人与我有恩情,自当尊真人,不敢少了茶饭,定当好生招待。”
姜缘又使左良在水府等他,在左良知晓后,姜缘方才同牛魔王一起出府,驾云离去。
水府里,龙王见真人离去,为左良奉上茶饭,不敢有误。
左良用完茶饭,再三拜谢龙王。
龙王笑道:“不必言谢,我见老先生是个凡夫,却不曾想何处得了缘法,跟随真人修行。”
左良拜道:“我本边郡一凡夫罢,迷茫六十馀载而不自知,苦求自在而不自省,幸先生入城,我闻听先生在城边言说自在,方才拦下先生,苦求下,先生才准许我跟随于他。”
龙王惊诧,问道:“仅是苦求,真人便许你跟随?”
左良闻听,沉吟许久,说道:“先生使我放下凡俗一切,才准许我跟随。”
龙王道:“凡俗金银,有何可贵?你果真就这般得了真人应许?”
左良道:“正是。”
龙王起身,来回渡步,说道:“却不知你那世修来的缘法,竟得真人这般轻允,使你追随,你这等缘法,天下间不知多少人得艳羡于你,纵是那人间帝王,亦得不到这般缘法。”
左良闻听,心中有些羞愧,正是他入冀州时,听言真人有说冀州有王气,心有动摇,他说道:“我却是有福,得真人垂怜。”
龙王点头道:“此言不假,你是有福的,但真人许你追随,定有缘由。老先生,既能得此福气,定要好生珍惜,莫要待日后悔之晚矣。”
左良点头道:“龙王之说,我自省得。”
龙王说道:“若我昔年,有你这般福气,当有多好,真乃时也命也。”
左良道:“今龙王亦见得真人。”
龙王摇头道:“但我不曾有福气追随真人。”
左良道:“若龙王诚心恳求,真人定会应允,真人却有慈悲之心。”
龙王叹道:“若我不为龙王,定要长跪真人身前,乞求真人许我追随,但我今为龙王,有职责在身,怎能离去。”
左良沉默不语,若教他早二十年,便是见着真人,或会一笑而过,怎会言及追随修行,盖因那时他子嗣尚不能为家中顶梁柱,不可为家长,他能跟随真人修行,时机那等,缺一不可,果是缘法也。
……
话表取经人一众,行得多处,历经重重劫难,再是西行,各有长进,今一路西行,又近一城中。
唐僧望见前路城池,说道:“贤徒,那前路又有城池,你且看有无凶气。”
行者闻听,睁圆火眼金睛,使个‘望气’的本事,朝那头张望,张望许久,他摇头道:“师傅,那前方,乃是个善地,绝无妖邪。”
唐僧道:“徒弟你有神通,你既言说无有妖邪,定可安心,我等且快些入城去,倒换关文,好教再行西路。”
行者道:“师傅莫要心急,我等尚不知那前路乃是何处,今我等已入天竺国地界,那灵山近在眼前,但便是这等功成之际,却不可有松懈之心,请师傅在此少待,我往前去,打探一二,见前路是个甚地。”
唐僧点头道:“徒弟你说的有理,你且去打探。”
猪八戒嚷嚷道:“哥啊,你怎个内包祸心?”
行者不解其意,问道:“我怎个祸心了?”
猪八戒说道:“你却不知我这担子甚重,你教少待去打探,我却要多费些气力。”
行者道:“你这呆子,莫要嚷嚷,今功成在即,你多费些气力乃好事。”
猪八戒道:“怎个好事了?”
唐僧说道:“八戒,莫要扰你师兄。”
猪八戒打着哈哈,不再言说。
行者方才往前去,打探消息。
半晌后,行者再是归来,将打探的消息说出,只听行者说道:“师傅,我在前边见了一老先生,和他问了路,我等此处乃处于天竺国下郡,地名玉华县,此处有个王爷,十分贤明,我等可去得那玉华县中。”
唐僧闻听,喜道:“若如此之地,那当是去得。徒弟,若是城中有妖魔,你等降之,那国王定是以重礼相待,但若城中无妖魔,我等皆须自掏钱银为用。重礼相待虽好,但我却更愿自掏钱银为用,只愿城中无妖邪,百姓无受害,国泰安宁。”
行者拜道:“师傅今修行日渐有成。”
唐僧回拜道:“劳贤徒护持之功。”
行者微微笑道:“相互扶持罢。”
一众遂往玉华县中而去。
不消多时,一众走入玉华县中,与官员相告,自有人引一众拜见了玉华县王子,王子见取经人一众,十分敬重,以礼相待,在正殿设席宽待,礼仪周全。
王子见着唐僧丰姿,赞叹道:“早有闻东土乃善地,今能出长老这般僧人,果是了得。”
唐僧合掌道:“不敢当。”
王子转头望向行者三人,说道:“长老这三个徒弟,相貌丑陋,但即是东土而来,定当有过人之处。”
唐僧答道:“殿下,我这三个徒弟,相貌有些出奇,但心地却是个善的,我这一路走来,历千山万水,魔障无数,幸是有这三个徒弟,方才使我到来此处。”
王子问道:“长老,不知自那东土行到我此处,共有几多路程?”
唐僧答道:“十四遍寒暑,即十四年,但不知行多远,只消路上,万魔阻道,受多苦楚。”
王子说道:“十四年光阴,却是甚久,既长老能行至此处,料长老三徒,定是本事不俗。”
唐僧笑着称是。
王子再说:“不瞒长老,我有三个子嗣,有心拜师学艺,但苦无名师,若长老三位徒弟有那般本事,不知可否传授于我那三个子嗣。”
唐僧闻听,沉吟良久,不敢作答,只问行者三人,是否愿意授徒。
行者三人闻听,正是心中有喜,皆是应答下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最新章节,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最新章节,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