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 第57章

小说:小知县 作者:桃花白茶 更新时间:2024-08-18 14:49:15 源网站:顶点小说
  昌盛三十四年十一月二十。

  看着东边的水流慢慢涌过来, 纪炀跟工部官员心里各有不同。

  但运河两边的百姓跟工匠们却同时欢呼起来。

  有些人甚至想跟着水流往这边奔跑。

  这段连接了东边常华县,南边松双县的运河, 终于建成。

  以后这两个地方之间的运河约莫会成为两个县城直达, 更多的船只,都会从扶江县走,这边的河道更宽, 更新,途径三个地方,还能顺便带许多货物。

  扶江县现在的货物已经在整个潞州很有名气, 扬州那边对葫芦器皿的需求,汴京对香粉的需求, 都会在这条运河上完美展现。

  就连不方便运输的化肥, 都能借着船只的便宜运输运到各地。

  不过纪炀现在每年给化肥作坊限额, 不能卖出太多, 一个劲的卖, 鸟粪早晚会用完。

  到时候坐吃山空,可不是什么好事。

  别人说了, 凌家湖百姓或许不听, 但纪炀知县说了, 必然会听的。

  在纪炀的提醒下, 他们凌家湖利用现在手里的金钱优势,提前把凌家湖到码头的路修好,缩短之间的距离, 做些周边产业。

  这才是以后长久的经营之道。

  有了纪炀的指点,工部的人还道:“你们这的百姓还挺有远见, 码头还在修的时候, 这附近的商铺都建起来了, 配套的东西一齐备,岂不是可以立刻通航?”

  纪炀但笑不语,旁边的凌里长格外感激知县。

  整个凌家湖百姓看向纪炀的眼神,就跟看到神仙没区别。

  确实,他们扶江县的运河开通之后,不到几天时间便能运转,有船只通过时,码头上卖吃食的,买热水热汤的,还有当地货物的,比比皆是。

  只能说,纪炀让小吏丘益川去隔壁常华县偷师,真的偷到了。

  随着以后慢慢发展,他们扶江县码头会更好!

  扶江县码头!

  听着就提气!

  纪炀看着也一时激动,从开始有想法到现在,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

  如今这件大事落成,以后扶江县不管怎么样都不会太差,再也不是被人遗忘的小小县城。

  有了运河的连接,一切都会更好的!

  随着运河开通,工部等人还有修建运河的工匠们,都要回家了。

  这项伟大工程的完工都是他们的功劳。

  他们每人走的时候,都去石碑面前找了自己的名字,还在石碑上看到对这件事的简单描述,心里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上面的话还是纪炀找韩家族老帮忙写的,就他的文笔可别了。

  运河开通当天,韩家同样过来,心里感叹,他们在灌江府多少年,也没有扶江县几个月变化大。

  纪炀这人,真的不一般。

  送走工部等人,纪炀再次看着运河平静的河水,下意识笑了笑。

  哪有那么多时间感慨,现在都入冬了,十二月了,他再不赶紧去潞州城年末考核,那就晚了!

  这次去潞州城考核前,纪炀可不是跟去年那样临时抱佛脚,有韩家这个隐形补习老师在,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不过这次带过去的东西厚厚一沓,甚至用了官府的马车拉过去。

  什么账册卷宗,还有今年各项杂事,更有明年第一次县试的准备等等。

  还不如让潞州城考察团过来呢!

  至少不用这样麻烦!

  纪炀带着凌县尉跟丘益川出门,玉县丞依旧留在扶江县看家,这一路走得比去年快多了。

  有官道的好处自不用说。

  不过这次还带了已经放了寒假的江小子跟江乖乖。

  现在天气冷,学生们放假,换做农闲的年长者进去学习。

  纪炀闲的时候还算了算,养俩小孩还挺费钱,林家五姑娘寄过来的二百两银子已经花光了。

  不过也是,他俩养在自己身边,吃穿都不差的,用的笔墨也不错,肯定费钱。

  这次带他们去潞州城玩一圈,少不了再做两身衣服。

  两人早就念叨想过来玩,现在终于得空,一路上高兴得跟什么似的。

  他们现在一个八岁,一个六岁,正是好玩的年纪。

  好在王伯来的时候,给他带了两三千两银子,一半现银,一半银票,足足够他,平安,还有江小子江乖乖花销了。

  他也不是什么花钱大王?

  平安听到这话,再看看自己的天马皮外衣,这话怎么都站不住脚吧!

  当时商船路过运河的时候,他怎么推辞没推过,少爷说这东西御寒,肯定要买的。

  不过也确实御寒,他还没穿上就觉得暖和了。

  他们一边赶路,一边核对这次去潞州要做的事。

  先去考核,考核之后买年货,再买点衙门的年礼。

  其他三个作坊的年礼不用纪炀管,下面早就报上清单,各自买好了。

  接着再给俩孩子买买衣裳,最后给衙门买几匹马。

  之前扶江县衙门,带上纪炀平安的私人马匹,也才两匹,那两匹看着老态龙钟也该退休。

  趁着过年给衙门添置点东西,否则手下的人去巡逻都很慢。

  承平国打下前朝丢掉的草原,如今马匹并不像前朝那般昂贵,普通人家都买得起,他们扶江县现在也买得起!

  办完这几件事,就能回扶江县好好过年!

  十二月初六。

  在客店落脚之后,纪炀带着平安跟凌县尉去了知州府。

  知州看见他便笑:“总算舍得过来了,我还以为你今年不考核了。”

  “不敢不考,实在是太忙。”纪炀被请坐下,喝着热茶道,“那边忙完,便立刻过来了。”

  知州点头:“我跟通判都知道,你们扶江县运河刚开,肯定许多事,考核也不忙,明天早上抽空做了就行。”

  纪炀的四善二十七最他们还能不知道?

  潞州城上到知州通判布政使,中间的管赋税的漕司,管司法的宪司,以及地方抚恤仓司,都对纪炀赞不绝口。

  也就还没接触过的兵马帅司还没接触过。

  但给纪炀拨过去的二十兵士,便是从帅司拨调,那二十兵士给同僚们写信,也是直夸的。

  再下面的官员,同样对纪炀做过的事有所耳闻,等着想要见他。

  纪炀笑着道谢,知州又问了句,提到凉西州,忍不住叹气:“凉西州几个县百姓确实悲苦,先是雪灾,然后是灌江府的兵祸。”

  “还好知州您处理得当,才没让这事酿成大祸。”

  等纪炀说完,知州好笑看他:“什么时候还学会这一手了,伯爵府公子还要夸赞我这个四品小官吗。”

  四品小官当然是自嘲,不过明显跟纪炀关系好,这才如此说。

  纪炀挑眉:“伯爵府公子而已,无官无职,别说见到您,见到做实事的人都要行礼。”

  两人心情都好,忍不住笑起来。

  知州起身道:“你我都换身衣服,去通判家吃晚饭,他那边得了你来的消息,提前说过了。”

  纪炀过来,车上自然备了除官服外的衣衫。

  不过通判请吃饭,还是没想到。

  但想着两人也算神交已久,见见面也不算什么。

  上司请吃饭,纪炀也不害怕,总觉得还会面对那个问题。

  果然,纪炀跟知州坐上马车到了通判家中。

  只见年过半百的通判大人朗笑着让他们坐下,随后问的便是:“听闻你明年三年任期到了,可有打算。”

  通判对纪炀的欣赏溢于言表,他跟知州私下说过,以纪炀的家世人品才干,就算回汴京也没问题。

  他们明年确实想把纪炀调到潞州,但又不知他家跟他怎么打算的。

  说白了便是。

  他们想调纪炀到潞州城,换了其他官员肯定欣喜若狂。

  可这是伯爵公子纪炀,如果他跟家里和好,或者用些亲朋人脉想回汴京,那自己等人不用白费功夫。

  这会侧厅里都是自己人,他们两个也是想了解后面官员任免问题。

  纪炀拱手:“回通判大人,任期满了之后,也听宪司安排,自己倒没什么想法。”

  宪司统归这两位管,也就是听你们的,他没意见。

  知州跟纪炀更熟,直接道:“不回汴京?”

  通判也看过来,只见纪炀摇头:“还不是时候。”

  “汴京虽好,外面虽苦,但还不是时候。”

  纪炀有意示弱,便是交好的意思。

  以后这官路上就是你帮我,我帮你,有真诚,但不多。

  知州通判点头,两人显然知晓纪炀在汴京的事,开口道:“也好,你如今也才十八,自有天地施展,在外面再历练几年,旁人也比不上你。”

  纪炀既然会留在潞州,两人自然对他更亲近了,手底下有这样的干吏,还愁没有功绩?

  不管什么事,纪炀都能折腾出花来。

  现在的政务先不说,以后陆陆续续都回汴京,不出意外自然是朝中密不可分的一派。

  怎么都是潞州出来的,官场上都会以后照拂。

  他们两个为官多年,这点还是懂的。

  知州摸摸胡子,笑道:“你们扶江县产粮,经济都不错,县试一开,连文化都跟上,很是不错。”

  “也不怕提前跟你说,你这次考核必然能得个上上。”

  “算着时间,到明年五月任期便满了。”

  等会。

  明年五月?

  按照平常的习惯,不是等到年底再说?

  考核刚好满三年?

  知州知道纪炀的意思,却笑着径直道:“回头我跟通判大人上书给扶江县请个新知县过来,等交接好扶江县事务,约莫也要到五月六月了。到时候尽早便来潞州城任职,如何?”

  如何?不如何?

  凌县尉差点喊出声!

  都怪他这张嘴,之前说什么万一知县大人五月就被调走?

  现在来真的?

  去年他跟着过来,知道知县大人其实是伯爵嫡子。

  今年过来,知道知县大人要走已经板上钉钉不说,甚至五月就要走?!

  凌县尉的职业素养跟平安私底下扯他袖子,才让凌县尉面前镇定。

  纪炀对这个决定同样惊讶。

  通判见他表情,笑道:“可以先想想去哪任职,不是太离谱的,基本都行。”

  反正几个地方都想要纪炀。

  纪炀已经反应过来,起身拱手:“那就谢过大人们抬爱了。”

  “好说好说,早点让你过来,给咱们潞州发挥才能。”

  “是个道理。”

  说到这,通判起身请他们去偏厅吃饭,谈笑间,纪炀明年的升迁已经定下。

  不过就算特别想升迁的魏大人知道此事,也不会有什么想法。

  如果他能做到纪炀的地步,那升迁的肯定是他!

  一场酒席主宾尽欢,纪炀没喝太多酒,他明日上午还有考核要做。

  倒是知州通判把酒言欢,看来最近官路畅通。

  等纪炀坐上马车回客店,下意识看了眼旁边的凌县尉,凌县尉高大的汉子目光幽幽。

  “大人,您真的要走了?”

  纪炀揉揉鼻梁,开口道:“总要走的,还有很多事要等我去做。”

  若他只是个平常人,那做一辈子扶江县知县也是极好的。

  但他身份不同,不趁着对方还没起势抢得先机,总会有许多麻烦,甚至性命难保。

  马车行驶,纪炀看着冬日的夜空,又道:“上次王伯过来,让我知道,汴京还有很多人等着我保护。若我倒了,他们怎么办。”

  平安,王伯,以及在伯爵府勤勤恳恳传递消息的线人,还有被打压的铺子庄户。

  他怎么能贪图扶江县的成就,从此躺在这个功劳簿上吃老本,而忘了远处的人。

  花着那边给的银子,也该扛起责任。

  再说,天下生民,帮扶哪边不是帮,他只要在潞州一天,就会看着扶江县百姓日子不好过的!

  凌县尉并不做声,但再也没有反对的心。

  他们知县大人,是能做很大很大的官,帮到很多很多的人。

  只是他自己开解自己一两个月便好,不知扶江县百姓听说此事,又该如何想。

  凌县尉打了个冷战,这,这会堵着知县大人门口,不让他走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小知县,小知县最新章节,小知县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