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 第 15 章

小说: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 作者:白茄 更新时间:2025-08-15 16:59:16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江湛生没好气瞪了凑过来的人一眼。

  江东阳当作没看见,在他身边黏糊着,“爸!爸!你可怜可怜我嘛,华子要是能留城就剩我一个人下乡了,就当多给我点钱傍身嘛。”

  “你先搁一边去。”江湛生对这小子实在是没办法,将人推开后问着小娥,“这事真能行?”

  江小娥实话实说,“拖个一两年应该没问题,等以后政策越来越严格,靠这个理由肯定不行。”

  一个字“拖”。

  现在拖,一来是政策没那么严格,再来现在是第一批大规模下乡,虽然有一部分的人想着各种办法不下乡,但还是有一批满怀理想抱负的青年们,他们已经做好了前往乡下做建设的准备。

  也就是说,现在形势没那么紧张,借着“特殊人群”的理由闹一闹,也是有蛮大概率留下来。

  但过后一两年就不同了。

  有前面的经验在,后面一定会增加很多补充条例,再加上前头的知青们感受到下乡的苦,后面的人估计没多少主动报名。

  她以前就听老一辈说过。

  在第一批知青下乡后的那段日子,各国各地的邮局忙得不行。

  几乎十分之九都是知青们寄回家的信,而信里的内容差不多一致,全是在诉苦、哭诉,让家里人想想办法让他们回城。

  而留在城里等待下乡知青的那一批青年们见到“前辈”的处境,一个个是各显神通,能不下乡就不下乡。

  这么一来,知青办哪里凑得够人数?

  到时候可不是说找理由就能不去,真要撒泼,估计直接被送到农场改造。

  但迟两年也有迟两年的好处。

  二哥多留两年,或许也能找到其他机会留城,总比现在被送走来得强。

  江湛生咬了咬牙,“那就试试,只有试试才知道行不行,能留个一两年咱们也能多想想其他法子。”

  小华不接受别人说他傻,那是因为他不傻。

  但口吃就没关系,他本来说话就不利索。

  “没错没错,就去知青办问问。”何泽兰赶紧点头,“我做主,这事要是办妥了,程华手里的钱分你一半。”

  “好嘞!”江东阳怪模怪样大叫一声,跟着重重拍了拍自己的胸膛,“这事交给我准没错,我正好有个朋友就在知青办上班,请她把条例拿出来先看看,确定清楚了再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江湛生一脸疑惑,“你哪个朋友在知青办上班?”

  “嗐,这不重要。”江东阳可没说谎。

  他兄弟的姐夫的战友的嫂子就在知青办,拉拉关系不就认识了?

  搞钱难,交友对他来说一点都不是问题。

  “咱家东阳认识的人可真多。”何泽兰是真心佩服,同样也特别放心。

  别看这两异姓兄弟时不时打架吵架,闹得外面的人以为他们两不和,但真说起来,有人嘲笑程华是个傻子时,东阳肯定会骂回去,反过来东阳要是和别人打架,程华二话不说也会冲上去帮忙。

  吵吵闹闹,但心里还是护着对方。

  而且她性子软弱,老江也不是那种胡搅蛮缠的人,这种事交给东阳最合适不过了,“有你们帮忙我就放心多了。”

  江东阳脸上的笑止都止不住,“一家人不说二话。”

  五十块钱……咳咳!怎么说都是自己弟弟嘛,他这个当大哥的怎么会不帮忙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真要没钱这个忙他也会帮。

  唯一的区别是,一个一脸笑得稀巴烂,喜气洋洋去帮忙;另一个是垮着一张俊脸,哼声哼气跨出门。

  “馍馍应该蒸好了,我这就端出来。”江东阳大步走进厨房,他敢肯定自己但凡在院子里多逗留一会,老爹就要跟他讨价还价,五十块钱说不准一下就变成五块。

  所以得赶紧溜!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自己刚刚进了厨房后面还跟了一个跟屁虫,他挑着眉道:“你跑进来干嘛?”

  江小娥什么话都没说,而是朝他伸出了手掌。

  江东阳被吓得后退一步,一手捂着口袋一手赶着人,“去去去,找你爸去。”

  江小娥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替二哥出的主意便宜了你,难道不该给我点好处?”

  “……”江东阳皱巴着脸。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一想到要掏自己的钱就肉痛,“你要多少?这事我还得搭上不少人情,可不能分你太多。”

  江小娥说:“那我不要钱,你帮我买些东西。”

  江东阳怕上当,“你先说买什么。”

  江小娥掰着手指头数着,“两米长的皮带,两斤干草,十斤硬木,二十斤的铁片,一对脚踏板你去哪里……哥!大哥!”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把江东阳吓得跑出了厨房,还能听到他对院子里的人大喊着,“饭我不吃了,我现在就去外面找关系把华子的事给办了。”

  江东阳是真被吓到。

  吓得饭都不吃,必须赶紧跑!

  瞧瞧他妹子说的那都是些啥,那是要把他的心啊肝啊都掏出来。

  下手可真够狠!

  留在厨房的江小娥轻轻叹了一声。

  坑哥是坑不到了,看来只能坑学校了。

  ……

  “找学校要钱?!”

  四个年轻人的眼睛一个比一个瞪得大,罗朗甚至掏了掏耳朵,仿佛没听清,“小娥姐,我有点没听清麻烦你再说一遍。”

  向来都是他们给学校交学费,还没想过能找学校伸手要钱。

  江小娥清了清喉咙,“别说得这么直率嘛。”

  话是这个话,但也不用说得这么直白,她道:“咱们有着一颗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为了追求更好的机械设计、为了给民众们提供更耐用和可靠的机器,十分愿意投入个人时间和精力,也希望学校能提供一些物质方面的帮助,让我们能够深入钻研,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

  “…………”

  一个个听得是目瞪口呆,原来伸手要钱也能说得这么好听。

  江小娥没跟他们解释。

  这叫什么?

  这叫语言的艺术!

  但其实,就是穷。

  五个人兜里凑不出十块钱。

  她不仅仅想要学校掏钱,也想薅学校的工具用。

  他们的准备工作做得很足,挎包里厚厚两个本子,一个是前期记录的文字资料以及后面维护机器时的过程和重点记录。

  另外一个本子就是重中之重,里面全是绘制的图稿。

  从外壳到内部的一个小小零件,每一个配件钱嘉树都绘制得特别详细并标注好尺寸大小,而在这些图稿后面,是江小娥花了不少精力整理出的全新结构图。

  一台和公社脱粒机很相似的全新图稿。

  其实他们也有退路,实在不行大不了就用便宜的材料替代,没有工具就大致做个框架出来,反正怎么都不会止步于此。

  但他们五人费了这么大的功夫,也不想搞出一个四不像来,如果厚着脸皮能要到赞助,那也不是不能试一试。

  “要不……试一试?”

  “一斤生铁两角两毛,皮带一块五角,木材咱们自己找,只用借学校的工具打磨,脚踏板两块……唔有点贵,但我们可以换手拉式,用麻绳替代脚踏板……”周洲嘴里嘀咕着,在本子上算了一笔账,最后得出了一个大概的数额。

  “成本应该能控制在三十块钱内!”

  “嘶,那不得我爸一个月的工资?”

  “主要是生铁太贵了,一台机器往少地算都得用十斤。”周洲也觉得有些贵,将近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学校愿意给吗?

  “咱们能凑出八块……我回去再找阿奶凑个整,只向学校申请二十块钱会不会更有希望点?”

  江小娥一锤定音,“能不能行问了才知道!”

  问谁呢?

  那自然不可能直接找去校长的办公室,估摸着校长都不知道他们是谁呢。

  还是得找卢老师。

  “赞助?”

  卢伟志将手里的本子搁在桌面,摊开的那页正是一台全新式的脱粒机手稿,一个框架外加各种配件的设计和尺寸,他道:“这倒是个挺有意思的说法。”

  就是这群年轻人的运气不好。

  时代的动荡,各所学校成了重灾区之一,上面那些领导正发愁哪里会在意这些事。

  但是看着眼前的图稿,他觉得这事可行而且也不忍心拒绝。

  想想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有过和他们一样的念头,脑子里想着、手里痒着,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行下去。

  他忍不住想着,如果当年自己身边也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现在是不是就不一样了?

  他犹豫了一会,对着学生们丢下一句“等着”就出了门。

  弄得留下来的五人都摸不着头脑。

  大概过了十几分钟,卢伟志又走了回来,用那只完好的左手递了一个东西过去,“拿着。”

  江小娥伸手去接,等看清后很是不解,“这是……”

  手掌上,放着的是一把钥匙。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最新章节,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