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艘崭新的漕船停靠在钱塘江六和塔下的码头旁。
这十艘漕船长十余丈,宽四丈,能载粮三百石。头梢需六人才能掌控,尾橹需八人方可摇动。最特别的是,这种新漕船没有船帆,而是采用了一种新的设计――人字桅。这人字桅供拉纤用,桅直接榫接在横于顶棚的圆木上,起倒自如,通过桥底的时候可以放倒,不妨碍通行。
凌潇带着顾一鸣、王数理去看新漕船,雨菡也跟着去。几个人将十艘新漕船里里外外地看了一遍,不像是视察,倒像是在检查暗舱机关――上一次,漕粮在洛阳神秘失踪,害得朱十襄、蔡九丢了性命,梅三重至今下落不明,同样的厄运不知会不会降临在凌潇头上。
凌潇等人剑眉紧蹙地走下船,江南转运司一个小吏见他们看过了船,便上来拜道:“凌公子,依程大人吩咐,漕粮后日便要起运,您看怎么样?”凌潇拱手道:“谨遵程大人吩咐。届时我会亲自监督起仓!”
漕粮从仓库运到船上,叫做“起仓”;运抵目的地后卸货,叫做“转仓”;漕粮进入府库,叫做“入仓”――这都是漕运的行话。起仓一般在凌晨时进行,凌潇一介少主,竟从起仓开始监督,足见他对这趟漕的重视程度。
回府的路上,四个人坐在车内都没有说话,气氛十分压抑。雨菡看着满脸阴云的凌潇等人,轻声道:“我听梅三重说过,上次漕粮在洛阳失踪,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化作白烟消失的,他觉得这是巫术,或许还与明教有关,只可惜我们冒着生命危险从明教圣地偷出来的那本《光明药王经》跟着梅三重一块消失了……”
顾一鸣急问道:“蒋姑娘。你可曾看过那本《光明药王经》?”
雨菡摇摇头,道:“那本书一直是梅三重随身携带,我只粗略翻过,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觉得里面全是毒方和药方,没见着什么巫术。”
凌潇蹙眉道:“梅老师不会平白无故地怀疑明教,可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明教与我们漕帮一向是井水不犯河水。如果此事真是他们捣的鬼,他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好处?”
众人都陷入了沉思。雨菡摇头道:“明教行事诡异,要说他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hp]花花与教授。还真想不出来,其中或许有什么我们所不知道的隐情……”
凌潇叹道:“要是梅老师在就好了……”
王数理看着他,满腹狐疑地问:“凌潇。你认为那块‘梅花’牌九,说的不是梅三重?”
凌潇摇摇头。王数理和雨菡相视一眼,不再说话。
回到府上,凌潇和顾一鸣去向凌湘禀告此番进京走漕的事宜,雨菡和王数理先行回房。
推开房门的那一瞬间。雨菡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似乎内室的陈设有什么地方改动了,又说不出具体哪里不对。一种异样的感觉在她心头盘桓不去,她在屋里仔细地梭巡,桌子、板凳、茶具、墙上的对联……最后,她的目光停留在那副对联上。那对联原本写的是――
庭有余香。谢草郑兰燕桂树;
家无别况,唐诗晋字汉文章。
仔细一看,不知何时。这上下联的位置被调转了。雨菡清楚地记得,今天早上她出门的时候,对联还是好好的。这幅对联一定是被人动过了!
雨菡心中一惊,立即将对联翻过来看背面,并没有任何留字。她将那副对联反反复复地默念了几次。突然茅塞顿开,赶紧跑去找王数理。
“师兄。师兄!”雨菡冲进王数理的屋里,低声说道:“朱十襄来过!他想约我们出去见面!”
王数理正在自弈,见她火急火燎地跑进来,一头雾水地问道:“他来过?给你留字条了吗?”
雨菡摇摇头,道:“没有字条,我是自己猜出来的。”
王数理道:“你猜出来的?”
雨菡不由分说地把王数理拉到自己屋里,让他看墙上那幅对联:“今天早上我出去的时候,这幅对联还是好好的,回来之后上下联就颠倒过来了。”
王数理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说不定是下人调换过来的。”
雨菡斩钉截铁地说:“不可能!上下联一调换,平仄就不对了!下人不会多此一举,肯定是有人故意调换的!”
王数理问:“那你怎么就知道一定是朱十襄来过,是他换过来的?”
雨菡笑道:“我知道为什么他要来换我的对联,而不去换你的了。你根本看不懂这些文字游戏!你看,他将上下联颠倒过来,所以这对联也要反过来念才行。每联的头四个字,反过来念就是‘旷(况)别无家,香余有庭’。这‘旷别无家’,意思是说久别之后无家可回,这不正是朱十襄的写照吗!”
王数理挠挠头,道:“听你这么说,好像有点意思。那我们上哪去找他?这对联里说了吗?”
雨菡笑道:“约定的地点就藏在下半句‘香余有庭’里――你记不记得,杭州城里有一家有名的酒楼,叫‘香余亭’?朱十襄就约我们在那里见面!”
王数理道:“他干嘛这么拐弯抹角的!直接留个字条不就好了嘛!”
雨菡道:“这正是朱十襄心思缜密之处。他担心自己留言被别人看到,泄露了行踪,所以给我留了这个除我之外其他人都看不懂的暗号!”王数理还在嘟嘟囔囔,雨菡催促道:“咱们快出门吧!朱十襄大概已经久等了。他在这个紧要关头约我们出去,一定是想跟我们说这趟漕的事情!”
王数理闻言,便不再耽搁。两人没跟凌潇打招呼,就急急忙忙出门,往城南走去。这香余亭就在杭州城南清凉桥旁。清凉桥一带,尽是些卖古董字画的铺子。那些有钱有闲的公子富商淘换了字画后,往往就在这香余亭上饮酒吃饭聚会万魔之祖。
雨菡和王数理正走到清凉桥当中,却被一个书生拦住了去路,那书生朝他俩一拜,压低了嗓子道:“如剑佛亦尔,一相无二相。”雨菡一愣,道:“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那书生激动地问道:“你家可有字画?我要那六百年前的山水画,多一百年不要,少一百年也不要。”雨菡笑道:“找人对暗号吧?你找错人了!我们家没字画!”说完便拉着王数理匆匆下桥。
王数理回头看了桥上那个呆呆傻傻的书生一眼,道:“这年头怎么到处都是找人对暗号的……”雨菡道:“他方才所念的那句偈语,说的是文殊菩萨弑佛的故事,据说谁参透了这句偈语,找到镇魂令,谁就能成为天下第一。”王数理问:“你怎么知道?”雨菡笑道:“我以前看过一本《冷雨名花》,里面是这么写的。咱们别管这些闲事了,还是快去找朱十襄吧!”
两人匆匆上了香余亭,一层层地找上去,没见到朱十襄的身影。直到上了三楼,方才见到一间雅间门口挂着一个斗笠。雨菡一眼认出,这是扬州分别当日朱十襄头上戴着的斗笠,便拉着王数理走了进去。
一个白衣男子正背对门口坐着自斟自饮。雨菡和王数理在他背后站定,微笑拜道:“朱爷,久违了!”
那男子转过身来,还是那熟悉的国字脸、浓眉毛、和蔼却谨慎的笑容。“王少侠,蒋姑娘,久违了!”他突然想起什么,又改口道:“不,现在该叫你分舵主了!”
王数理不好意思地笑了,坐到朱十襄身边,说:“我只不过是一时冲动,没想到竟然真的选上了分舵主。”
朱十襄收起了笑容,认真说道:“王少侠,你愿意挺身而出辅佐少主,朱某实在感佩!有你这样重情重义的人陪在少主身边,我也就放心多了!”
雨菡道:“朱爷,好久不见了!你这些日子,一直在暗中观察我们的行动吗?”
朱十襄道:“不错。这段日子我一直暗中观察,才发现有的事情,在暗处比在明处看得更清楚!”
“哦?是吗?比如说呢?”雨菡问道。
朱十襄笑道:“比如说,我更认定了你们两人是胸怀坦荡的真君子,而有的人……善恶难辨啊!”
雨菡和王数理相视一眼。雨菡急问:“朱爷是否瞧出了什么蹊跷之处?凌潇马上要去走漕了,这次又是新船,又是朝廷点名要他去,想必朱爷一定已经知晓了。您此时叫我们出来,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向我们交代?”
朱十襄肃然道:“王少侠,蒋姑娘,我知道因为那块梅花牌九,你们俩一直对我心存怀疑。我对天发誓,我绝不是出卖蔡九、出卖少主的人!”
雨菡凝眉看着他,摇摇头说:“朱爷,并不是我不相信你,其实就连凌潇看到那块牌九,第一反应也是你。你想证明自己的清白,就要拿出证据来。”
朱十襄笑了笑,道:“我一直在反复回想上次漕粮失踪的前前后后,是谁使了什么鬼把戏,竟让百石漕粮在众目睽睽之下化作白烟飞走,我仍然想不出来,却到底给我想到了一个可能的蹊跷之处。”
雨菡和王数理急忙问:“什么蹊跷之处?”
朱十襄皱眉,沉声吐出两个字:“灯笼。”
“灯笼?”雨菡和王数理相视一眼。
朱十襄从怀里掏出一块东西,轻轻放在桌上。雨菡凝神一看,原来是一块牌九――正是那上下五个白点组成的“梅花”!
朱十襄看着他们,微微一笑,道:“你们此番跟着少主走漕,将这块牌九带上,它自会证明我的清白。”
这十艘漕船长十余丈,宽四丈,能载粮三百石。头梢需六人才能掌控,尾橹需八人方可摇动。最特别的是,这种新漕船没有船帆,而是采用了一种新的设计――人字桅。这人字桅供拉纤用,桅直接榫接在横于顶棚的圆木上,起倒自如,通过桥底的时候可以放倒,不妨碍通行。
凌潇带着顾一鸣、王数理去看新漕船,雨菡也跟着去。几个人将十艘新漕船里里外外地看了一遍,不像是视察,倒像是在检查暗舱机关――上一次,漕粮在洛阳神秘失踪,害得朱十襄、蔡九丢了性命,梅三重至今下落不明,同样的厄运不知会不会降临在凌潇头上。
凌潇等人剑眉紧蹙地走下船,江南转运司一个小吏见他们看过了船,便上来拜道:“凌公子,依程大人吩咐,漕粮后日便要起运,您看怎么样?”凌潇拱手道:“谨遵程大人吩咐。届时我会亲自监督起仓!”
漕粮从仓库运到船上,叫做“起仓”;运抵目的地后卸货,叫做“转仓”;漕粮进入府库,叫做“入仓”――这都是漕运的行话。起仓一般在凌晨时进行,凌潇一介少主,竟从起仓开始监督,足见他对这趟漕的重视程度。
回府的路上,四个人坐在车内都没有说话,气氛十分压抑。雨菡看着满脸阴云的凌潇等人,轻声道:“我听梅三重说过,上次漕粮在洛阳失踪,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化作白烟消失的,他觉得这是巫术,或许还与明教有关,只可惜我们冒着生命危险从明教圣地偷出来的那本《光明药王经》跟着梅三重一块消失了……”
顾一鸣急问道:“蒋姑娘。你可曾看过那本《光明药王经》?”
雨菡摇摇头,道:“那本书一直是梅三重随身携带,我只粗略翻过,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觉得里面全是毒方和药方,没见着什么巫术。”
凌潇蹙眉道:“梅老师不会平白无故地怀疑明教,可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明教与我们漕帮一向是井水不犯河水。如果此事真是他们捣的鬼,他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好处?”
众人都陷入了沉思。雨菡摇头道:“明教行事诡异,要说他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hp]花花与教授。还真想不出来,其中或许有什么我们所不知道的隐情……”
凌潇叹道:“要是梅老师在就好了……”
王数理看着他,满腹狐疑地问:“凌潇。你认为那块‘梅花’牌九,说的不是梅三重?”
凌潇摇摇头。王数理和雨菡相视一眼,不再说话。
回到府上,凌潇和顾一鸣去向凌湘禀告此番进京走漕的事宜,雨菡和王数理先行回房。
推开房门的那一瞬间。雨菡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似乎内室的陈设有什么地方改动了,又说不出具体哪里不对。一种异样的感觉在她心头盘桓不去,她在屋里仔细地梭巡,桌子、板凳、茶具、墙上的对联……最后,她的目光停留在那副对联上。那对联原本写的是――
庭有余香。谢草郑兰燕桂树;
家无别况,唐诗晋字汉文章。
仔细一看,不知何时。这上下联的位置被调转了。雨菡清楚地记得,今天早上她出门的时候,对联还是好好的。这幅对联一定是被人动过了!
雨菡心中一惊,立即将对联翻过来看背面,并没有任何留字。她将那副对联反反复复地默念了几次。突然茅塞顿开,赶紧跑去找王数理。
“师兄。师兄!”雨菡冲进王数理的屋里,低声说道:“朱十襄来过!他想约我们出去见面!”
王数理正在自弈,见她火急火燎地跑进来,一头雾水地问道:“他来过?给你留字条了吗?”
雨菡摇摇头,道:“没有字条,我是自己猜出来的。”
王数理道:“你猜出来的?”
雨菡不由分说地把王数理拉到自己屋里,让他看墙上那幅对联:“今天早上我出去的时候,这幅对联还是好好的,回来之后上下联就颠倒过来了。”
王数理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说不定是下人调换过来的。”
雨菡斩钉截铁地说:“不可能!上下联一调换,平仄就不对了!下人不会多此一举,肯定是有人故意调换的!”
王数理问:“那你怎么就知道一定是朱十襄来过,是他换过来的?”
雨菡笑道:“我知道为什么他要来换我的对联,而不去换你的了。你根本看不懂这些文字游戏!你看,他将上下联颠倒过来,所以这对联也要反过来念才行。每联的头四个字,反过来念就是‘旷(况)别无家,香余有庭’。这‘旷别无家’,意思是说久别之后无家可回,这不正是朱十襄的写照吗!”
王数理挠挠头,道:“听你这么说,好像有点意思。那我们上哪去找他?这对联里说了吗?”
雨菡笑道:“约定的地点就藏在下半句‘香余有庭’里――你记不记得,杭州城里有一家有名的酒楼,叫‘香余亭’?朱十襄就约我们在那里见面!”
王数理道:“他干嘛这么拐弯抹角的!直接留个字条不就好了嘛!”
雨菡道:“这正是朱十襄心思缜密之处。他担心自己留言被别人看到,泄露了行踪,所以给我留了这个除我之外其他人都看不懂的暗号!”王数理还在嘟嘟囔囔,雨菡催促道:“咱们快出门吧!朱十襄大概已经久等了。他在这个紧要关头约我们出去,一定是想跟我们说这趟漕的事情!”
王数理闻言,便不再耽搁。两人没跟凌潇打招呼,就急急忙忙出门,往城南走去。这香余亭就在杭州城南清凉桥旁。清凉桥一带,尽是些卖古董字画的铺子。那些有钱有闲的公子富商淘换了字画后,往往就在这香余亭上饮酒吃饭聚会万魔之祖。
雨菡和王数理正走到清凉桥当中,却被一个书生拦住了去路,那书生朝他俩一拜,压低了嗓子道:“如剑佛亦尔,一相无二相。”雨菡一愣,道:“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那书生激动地问道:“你家可有字画?我要那六百年前的山水画,多一百年不要,少一百年也不要。”雨菡笑道:“找人对暗号吧?你找错人了!我们家没字画!”说完便拉着王数理匆匆下桥。
王数理回头看了桥上那个呆呆傻傻的书生一眼,道:“这年头怎么到处都是找人对暗号的……”雨菡道:“他方才所念的那句偈语,说的是文殊菩萨弑佛的故事,据说谁参透了这句偈语,找到镇魂令,谁就能成为天下第一。”王数理问:“你怎么知道?”雨菡笑道:“我以前看过一本《冷雨名花》,里面是这么写的。咱们别管这些闲事了,还是快去找朱十襄吧!”
两人匆匆上了香余亭,一层层地找上去,没见到朱十襄的身影。直到上了三楼,方才见到一间雅间门口挂着一个斗笠。雨菡一眼认出,这是扬州分别当日朱十襄头上戴着的斗笠,便拉着王数理走了进去。
一个白衣男子正背对门口坐着自斟自饮。雨菡和王数理在他背后站定,微笑拜道:“朱爷,久违了!”
那男子转过身来,还是那熟悉的国字脸、浓眉毛、和蔼却谨慎的笑容。“王少侠,蒋姑娘,久违了!”他突然想起什么,又改口道:“不,现在该叫你分舵主了!”
王数理不好意思地笑了,坐到朱十襄身边,说:“我只不过是一时冲动,没想到竟然真的选上了分舵主。”
朱十襄收起了笑容,认真说道:“王少侠,你愿意挺身而出辅佐少主,朱某实在感佩!有你这样重情重义的人陪在少主身边,我也就放心多了!”
雨菡道:“朱爷,好久不见了!你这些日子,一直在暗中观察我们的行动吗?”
朱十襄道:“不错。这段日子我一直暗中观察,才发现有的事情,在暗处比在明处看得更清楚!”
“哦?是吗?比如说呢?”雨菡问道。
朱十襄笑道:“比如说,我更认定了你们两人是胸怀坦荡的真君子,而有的人……善恶难辨啊!”
雨菡和王数理相视一眼。雨菡急问:“朱爷是否瞧出了什么蹊跷之处?凌潇马上要去走漕了,这次又是新船,又是朝廷点名要他去,想必朱爷一定已经知晓了。您此时叫我们出来,是不是有什么话要向我们交代?”
朱十襄肃然道:“王少侠,蒋姑娘,我知道因为那块梅花牌九,你们俩一直对我心存怀疑。我对天发誓,我绝不是出卖蔡九、出卖少主的人!”
雨菡凝眉看着他,摇摇头说:“朱爷,并不是我不相信你,其实就连凌潇看到那块牌九,第一反应也是你。你想证明自己的清白,就要拿出证据来。”
朱十襄笑了笑,道:“我一直在反复回想上次漕粮失踪的前前后后,是谁使了什么鬼把戏,竟让百石漕粮在众目睽睽之下化作白烟飞走,我仍然想不出来,却到底给我想到了一个可能的蹊跷之处。”
雨菡和王数理急忙问:“什么蹊跷之处?”
朱十襄皱眉,沉声吐出两个字:“灯笼。”
“灯笼?”雨菡和王数理相视一眼。
朱十襄从怀里掏出一块东西,轻轻放在桌上。雨菡凝神一看,原来是一块牌九――正是那上下五个白点组成的“梅花”!
朱十襄看着他们,微微一笑,道:“你们此番跟着少主走漕,将这块牌九带上,它自会证明我的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