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古更明今,今日喜逢君。

  君子不怨天,天人本共知。

  刘旭星崇尚古字的神奇力量,觉得通字很奇妙。仙岛烟霞通鹤信,早春雷雨与龙期。流泉药水瘳民疾,古洞神仙有路通。于是决定炼制含通字的宝字灵钟(又名:文气宝钟),此钟的终极版蕴含三千大道,一共3000面,每面刻有一个文气鼎盛的古字,一字藏一道,又名“大道三千钟”。

  此外,还利于创作出含通字的文佑宝诗、战诗词、嵌名联、藏名诗、相关创意作品等。

  刘旭星一共找到64句含通字的今音契合四声喜全递的五字句,通字的文气等级是64级。

  基于普通话来读,64句含通字的声动好句是:

  第一句:村塘水自通12341《送王绪剡中》(唐代皇甫冉),题注:一作送王公还剡中别业;

  第二句:荒园野气通12341(唐代韦应物。《南园》)

  野气的内涵:

  1。野外的气象。唐刘希夷《晚憩南阳旅馆》诗:“日照蓬阴转,风微野气和。”

  2。野外的雾霭。唐李商隐《戏赠张书记》诗:“池光不受月,野气欲沉山。”明高启《过硖石》诗:“土门闭落日,野气白于水。”

  3。山野气息。宋梅尧臣《会胜院沃州亭》诗:“孤亭一入野气深,松上藤萝篱上葛。”

  4。指粗俗气息。宋杨万里《郡治燕堂庭中梅》诗:“庭中梅如贵人,也无野气也无尘。”朱自清《论朗诵诗》:“单是看写出来的诗,会觉得咄咄逼人,野气、火气、教训气;可是走进群众里去听,听上几回,就会不觉得这些了。”

  5。犹兴旺。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这是新添的,前天还没卖座。生意真是野气。”

  第三句:金盘小径通12341(唐代杜甫《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

  第四句:荆门九派通12341(唐代王维《汉江临眺》)

  荆门的内涵:

  1。柴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有人问袁侍中曰:‘殷仲堪何如韩康伯?’答曰:‘理义所得,优劣乃復未辨;然门庭萧寂,居然有名士风流,殷不及韩。’故殷作《誄》云:‘荆门昼掩,闲庭晏然。’”南朝梁陶弘景《寻山志》:“荆门昼掩,蓬户夜开,室迷夏草,径惑春苔。”

  2。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隔江和虎牙山相对。江水湍急,形势险峻。古为巴蜀荆吴之间要塞。《后汉书。公孙述传》:“又遣田戎及大司徒任满……等拔巫及夷陵、夷道,因据荆门。十一年,征南大将军岑彭攻之,满等大败,述将王政斩满首降于彭。”三国魏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若使水而可恃,则洞庭无三苗之墟,子阳无荆门之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江水又东歷荆门虎牙之间。荆门在南,上合下开,闇彻山南,有门像虎牙;在北,石壁色红,间有白文,类牙形,并以物像受石,此二山楚之西塞也。”唐李白《渡荆门送别》诗:“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宋陆游《入蜀记》卷六:“过荆门十二碚,皆高崖绝壁,崭巖突兀,则峡中之险可知矣……荆门者,当以险固得名。”

  3。指荆州。唐王维《寄荆州张丞相》诗:“所思竟何在?悵望深荆门。”赵殿成笺注:“唐人多呼荆州为荆门。文人称谓如此,不仅指荆门一山矣。”

  第五句:千门晓望通12341《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唐代张锡)

  第六句:山河野望通12341(唐代李隆基《早度蒲津关》)

  第七句:梯航已自通12341(唐代贺知章《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梯航的内涵:

  1。梯与船。登山渡水的工具。唐吕温《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翘企圣域,莫知所从,如仰高山、临大川,未获梯航,而欲济乎深、臻乎极也。”清赵翼《八十自寿》诗:“炎徼风清无瘴癘,蛮陬地闢有梯航。”

  2。引申指有效的途径。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悟不可恃,勤不可间;悟以见心,勤以尽力:此学诗之梯航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曩所授,乃《黄庭》之要道,仙人之梯航也。”

  3。亦作“梯杭”。“梯山航海”的省语。谓长途跋涉。唐玄宗《赐新罗王》诗:“玉帛遍天下,梯杭归上都。”杭,通“航”。宋张孝祥《念奴娇。仲钦提刑仲冬行边》词:“梯航入贡,路经头痛身热。”

  4。指水陆交通。明梁辰鱼《浣纱记。治定》:“而今应受天王宠,看万国梯航一旦通。”严复《论世变之亟》:“自胜代末造,西旅已通,迨及国朝,梯航日广。”

  5。比喻引荐人才。唐黄滔《启刑部郑郎中》:“郎中模楷词林,梯航名路,每虑或遗於片善,常忧不採於一言。”

  第八句:心常与月通12341(宋朝刘黻《饯张都巡》)

  第九句:心难与圣通12341(唐代贯休《送杜使君朝觐》)

  第十句:舟行水未通12341(宋朝苏泂《得句》)

  第十一句:春流水暗通12341《(一作屈)柘词》(唐代温庭筠),还见于《菩萨蛮其五》(当代黄绮),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十二句:金陀远梦通12341《汤阴谒岳忠武王祠》(清代汪如洋)

  金陀的内涵:

  《金陀粹编》的省称。此书系南宋岳珂撰。珂为岳飞之孙,秦桧当国时,国史中有关岳飞功绩的记载,多被删削,珂撰《金陀粹编》,搜辑岳飞传记资料,为飞辨诬。作者在嘉兴(今属浙江)金陀坊有别业,因用为书名。后因以“金陀”为辨诬的典故。清代陶孚尹《怀友》诗:“又见灵光劫后存,《金陀》遗事共谁论。”

  第十三句:分明理道通12341(宋朝宋太宗《逍遥咏》)

  理道的内涵:

  1。道理;理法。汉徐干《中论。修本》:“人心莫不有理道,至乎用之则异矣,或用乎己,或用乎人。”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三年四月》:“今陛下还宫已数日,将士直突呼叫,入至殿门,诚为不知理道。”严复《论世变之亟》:“中国理道与西法最相似者,曰恕,曰絜矩。”

  2。理政之道。唐韩偓《朝退书怀》诗:“孜孜莫患劳心力,富国安民理道长。”《旧五代史。世袭传二。钱鏐》:“﹝钱鏐﹞迨於晚岁,方爱人下士,留心理道,数十年间,时甚归美。”宋王谠《唐语林。夙慧》:“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

  3。指文章的义理。唐白居易《与元九书》:“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文士轻薄不顾理道,有甚害义者。”明李东阳《送毕验封充淮府册封副使》诗序:“文学足以考据理道,才略足以酬应事变。”清梅曾亮《<太乙舟山房文集>序》:“﹝陈公﹞为古文学,得於桐城姚姬传先生;扶植理道,宽朴博雅。”

  第十四句:经时志已通12431(宋朝徐玑《送赵状元赴湖州幕》)

  第十五句:经疑尽解通12431《挽袁侍郎二首其一》(宋代刘克庄)

  第十六句:通同次海津12431(唐代拾得《诗》)

  第十七句:心源蔽已通12431(唐代卢纶《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

  心源的内涵:

  犹心性。佛教视心为万法之源,故称。唐元稹《度门寺》诗:“心源虽了了,尘世苦憧憧。”宋邵雍《暮春吟》:“自问心源无所有,答云疎懒味偏长。”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大易》:“此惟明於大化之浑沦与心源之寂感者,乃知元亨利贞统於《乾》《坤》之妙。”李大钊《民彝与政治》:“民能以秉彝之纯莹智照直证心源,不为一偏一曲之成所拘蔽,斯其包藴之善,自能发挥光大。”

  第十八句:心源路已通12431(唐代卢纶《宝泉寺送李益端公归邠宁幕》)

  第十九句:梯航四海通12431《甲午岁丹阳道中即事其八》(明代袁华),还见于《柳塘轩听雨与谢子兰同赋》(明代袁华),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二十句:烟云万里通12431《五言过栖岩寺》(唐代姚崇)

  烟云的内涵:

  1。烟霭云雾。汉枚乘《七发》:“於是榛林深泽,烟云闇莫,兕虎并作。”唐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清明日月旦,萧索烟云涣。”元张可久《折桂令。次酸斋韵》曲:“远树烟云渺茫,空山雪月苍凉。”权宽浮《牧场雪莲》:“更有那玉立的雪山主峰,被缭绕的烟云笼罩着。”

  2。指隐逸之山林。元张养浩《寨儿令。四时闲适》曲之一:“爱庞公不入城閫,喜陈摶高卧烟云。”

  3。形容高远之处。唐温庭筠《上宰相启》:“遐思謦欬之音,杳絶烟云之路。”

  4。如云的烟火气。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童年》:“山腰上,烟囱林立,日夜喷吐着黑色的烟云。”徐迟《狂欢之夜》:“酒店里这样的零乱,迷漫着烟云,像刚刚遭受了原子弹一样。”

  5。比喻变化消失的事物。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惜先生归道山后,文史散落,此帖已化烟云矣。”

  第二十一句:三泉梦可通12431《梦萱堂》(明代王洪)

  第二十二句:漆园梦始通12431《咏蛱蝶》(明代唐顺之)

  漆园的内涵:

  1。古地名。战国时庄周为吏之处。其地一说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北;一说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北;一说在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又或以为“漆园”非地名,庄周乃在蒙邑中为吏主督漆事,蒙在今商丘市北。唐蒋防《至人无梦》诗:“翛然碧霞客,那比漆园人。”宋陆游《上虞逆旅见旧题岁月感怀》诗:“漆园傲吏犹非达,物我区区岂足齐?”

  2。指庄子。晋葛洪《抱朴子。博喻》:“子永嘆天伦之伟,漆园悲被绣之牺。”唐李德裕《重忆山居。漏潭石》诗:“常疑六合外,未信漆园书。”清朱锡《幽梦续影》:“漆园梦蝶,不过中材。”

  第二十三句:书难燕子通12431《南柯子十三首其一十二》(清代王时翔)

  第二十四句:春草路难通13421《送灵澈上人归嵩阳兰若(一作岩)》(唐代刘长卿)

  春草的内涵:

  1。春天的草。晋潘岳《内顾》诗之一:“春草鬱青青,桑柘何奕奕。”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宋陆游《试院春晚》诗:“漫漫晚吹瀼岸,离离春草上宫垣。”明何景明《过君采次韵》之一:“昔牵春草梦,今并玉珂游。”

  2。喻卑微。唐杜甫《赠翰林张四学士垍》诗:“此生任春草,垂老独漂萍。”仇兆鳌注:“春草,嘆卑微。”

  3。药草名。又名莽草。《尔雅。释草》:“葞,春草。”邢昺疏:“药草也……莽草一名葞,一名春草。”一说,“春草”为白微的别名。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白微》。

  第二十五句:青草路难通13421《送灵澈上人归嵩阳兰若(一作岩)》(唐代刘长卿)

  第二十六句:通谷数行周13421(明代归有光《奉酬冯太守行视西山关隘次宋庄见弃田有作》)

  第二十七句:山海纳还通13421(唐代张九龄《和姚令公哭李尚书乂》)

  第二十八句:通古更明今13421(元代尹志平《江城子别樊山先天观道友》)

  第二十九句:山水静流通13421《望江南/忆江南其二次元规西源好韵并序》(宋代张继先)

  第三十句:中与性情通13421(宋朝韩维《览梅圣俞诗编》)

  第三十一句:诗喜故人通13421《次季奕见怀》(宋朝赵蕃)

  第三十二句:应使梦魂通13421《送最澄上人还日本国》(唐代全济时)

  第三十三句:应许梦魂通13421《秋夜》(清代李简)

  第三十四句:生死梦魂通13421《遣兴四首其四》(近现代黄侃)

  第三十五句:风韵考圆通14321(傅山)

  第三十六句:规院小凉通14321(唐代王湾《奉和贺监林月清酌》)

  第三十七句:规院早凉通14321《奉和贺监林月清酌》(唐代王湾)

  第三十八句:窥院小凉通14321(唐代王湾《奉和贺监林月清酌》)

  第三十九句:窥院早凉通14321《奉和贺监林月清酌》(唐代王湾)

  第四十句:清泗与淮通14321(宋代苏轼《江城子别徐州》)

  第四十一句:通塞本由心14321《九日同诸友游丰乐院翠围亭槛前竹树蓊蔽命僧剪除青山宛然复出遂以开林出远山为题探韵印得林字》(宋代郭印)

  第四十二句:锡宴五衢通14321(唐代王光庭《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第四十三句:章奏九门通14321《元和癸巳岁仲秋诏发江陵偏师问罪蛮徼后命宣慰释兵归降凯旋之辰率尔成咏寄荆南严司空》(唐代刘禹锡)

  第四十四句:章奏九重通14321《元和癸巳岁仲秋诏发江陵偏师问罪蛮徼后命宣慰释兵归降凯旋之辰率尔成咏寄荆南严司空》(唐代刘禹锡)

  第四十五句:幽梦恐难通14321《铅山道中怀故兴化令贾元放故郁林教授贾季承》(宋朝赵蕃)

  第四十六句:真是宝林通14321《送道者史宝通作丐》(宋代王之道)

  第四十七句:穷通岂易齐21342《潼关道中》(唐代郑谷)

  第四十八句:情通不鄙无21432《次韵签判梁寺丞阻水见寄》(宋代苏颂)

  第四十九句:寒渚未通潮21432(唐代戴叔伦。《婺州路别录事》)

  第五十句:来往自通神23412(元代姬翼《巫山一段云》)

  第五十一句:明了自通神23412《忆江南其九》(唐代吕岩)

  第五十二句:莳药友通明24312《次韵高龙洲入道》(宋末元初陈深)

  第五十三句:无物可通神24312《和饶介之春夜七绝其三》(元代成廷圭)

  第五十四句:起通衢近远31243《长寿乐》(宋朝柳永)

  第五十五句:感通渠自诿31243《次颂符术致雨之韵》(宋代汪炎昶)

  第五十六句:水通云梦浦31243(宋朝张俞《楚中作》)

  第五十七句:短墙通御水32143(唐代郑谷《访题进士孙秦延福南街居》)

  第五十八句:鼓门通幕府32143《送李大夫赴广州》(唐代钱起)

  第五十九句:几时通蓟北32143《散愁二首其二》(唐代杜甫)

  第六十句:澧月通沅水34123(唐代皇甫冉《酬张二仲彝》)

  第六十一句:翡翠通帘影34123《月三十韵》(唐代元稹)

  第六十二句:我爱通羊好34123《爱山堂其一至其九》(宋朝蒋之奇),这句是九转金句:)

  第六十三句:易通久沦没41324《送次卿兄还新安》(宋代程端蒙)

  第六十四句:赖有通灵在43124《金缕曲步韵和从碧词兄八十寿》(近现代刘海粟)

  赖有通灵在43124=4312 3124,任意相邻4字的发音都是四种声调全有,即为四声喜全递,念起来最声动。

  忽略轻声,1代表1声,2代表2声,3代表3声,4代表4声。

  基于今音的四种声调,5字句一共有1024种声调结构,契合四声喜全递的声调结构仅有24种,因此找出这64句是非常不容易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仙史最强音,仙史最强音最新章节,仙史最强音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