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几处闻,闻经虎夜回。
回舟路已迷,迷悟几多人。
刘旭星崇尚古字的神奇力量,觉得余字很奇妙。仙老言余鹤飞去,玉清坛上雨濛濛。望水寻山二里余,竹林斜到地仙居。于是决定炼制含余字的宝字灵钟(又名:文气宝钟)。
此外,还利于创作出含余字的文佑宝诗、战诗词、嵌名联、藏名诗、相关创意作品等。
刘旭星一共找到64句含余字的今音契合四声喜全递的五字句,余字的文气等级是64级。
含余的八转金句有一句:
1、想当轩冕外,三叹有余音。《寄题周功父溪园三咏其二溪亭》(宋朝张栻)
2、试问今宵涧底声,何如三叹有余音。《和择之赋泉声》(宋代张栻)
3、听我清庙诗,三叹有余音。《和吴伯承》(宋朝张栻)
4、朝来惠新作,三叹有余音。《和王郎中韵》(宋朝释元肇)
5、三叹有余音,一顾倾城观。《为王允宁赠妇四首其三》(明代王立道)
6、诸君清庙作,三叹有余音。《殿试宿礼部张子淳郎中署奉和马张二光禄乔直阁诸公》(明代何景明)
7、一弹意不足,三叹有余音。《过吕仲木宅同吕道夫马君卿》(明代何景明)
8、千杯百杯无量酒,一唱三叹有余音。《寿浦环溪》(明代顾允成)
说明:含“三叹有余音”的句子获得多位文人的8次认可,至少载入8本书籍,文运之气极为强盛,“三叹有余音”是妙笔永生境的八转好句。
含余的三转青句有:
1、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归临皋》(宋朝苏轼)
2、霜风欺老病,江海寄余生。《古杭秋(婺州)日三首其二》(元代尹廷高)
3、朅来江海寄余生,心兵语阱频奔北。《踏莎行其二》(宋朝王以宁)
说明:含“江海寄余生”的句子获得多位文人的3次认可,至少载入3本书籍,文运之气极为强盛,“江海寄余生”是妙笔腾龙境的三转好句。
基于普通话来读,64句含余的声动好句是:
第一句:班余野外荆12341《送黄权守归八桂三首其三》(宋朝胡寅)
第二句:兵余扫地空12341(宋朝王之道《送道者史宝通作丐》)
扫地的内涵:
1。打扫地面。《孔子家语致思》:“於是夫子再拜,受之。使弟子扫地,将以享祭。”宋朝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兔首瓠叶,可以行礼;扫地而祭,可以事天。”《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家人们知道老爷回来,前几天就收拾铺设扫地焚香的预备停妥。”
2。比喻除尽;丢光。《文选扬雄<羽猎赋>》:“军惊师骇,刮野扫地。”李善注:“言杀获皆尽,野地似乎扫刮也。”宋费衮《梁谿漫志行卷》:“士之自处既轻,而先达待士之风,至此亦扫地矣。”吴组缃《山洪》三二:“保长告发了他,使他信誉扫地。”
3。比喻全部,尽数。南朝梁简文帝《答穰城求和移文》:“所以皇略北征,事同拯溺,愍百姓之未安,伤一物之失所。故餘民襁负,扫地来王。”《旧唐书李百药传》:“及大业嗣文,世道交丧,一时人物,扫地将尽。”《明史孙鑨传》:“其流及於****,至刘希孟、谢廷寀而扫地尽矣。”严复《原强》:“兵连不及周年,公私扫地赤立,举债而外,尚不能无扰閭阎,其财之匱也又如此。”
第三句:春余菜甲稀12431(宋朝胡铨《东池即事》)
第四句:公余事少关12431(宋朝韩琦《后园闲步》)
公余的内涵:
公务之馀暇。宋朝韩琦《登广教院阁》诗:“岑寂禪扉启画关,公餘为会一开颜。”明代袁宗道《送别谢在杭司理东昌》诗之二:“公餘寻古蹟,先上鲁连臺。”《红楼梦》第七八回:“这恒王最喜女色,且公餘好武,因选了许多美女,日习武事。”
第五句:空余四海春12431《明惠皇后挽歌词四十首其一十八》(金朝赵秉文)
四海的内涵:
1。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但亦因时而异,说法不一。《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孔传:“距,至也。决九州名川通之至海。”《孟子告子下》:“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淮南子俶真训》:“神经於驪山、太行而不能难,入於四海、九江而不能濡。”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所谓抱萤烛於环堵之内者,不见天光之焜烂;侣鮋鰕於跡水之中者,不识四海之浩汗。”
2。犹言天下,全国各处。《书大禹谟》:“文命敷於四海,祗承于帝。”《史记高祖本纪》:“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輒裂地而封王侯。”唐代李绅《古风》之一:“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清李渔《玉搔头拈要》:“谁想四海虽宽,少西施而多嫫母;六宫虚设,有粉黛而无姿容。”
3。指全世界各处。如:放之四海而皆准。
4。指四邻各族居住的地域。《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史记五帝本纪》:“南抚交阯、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史记大宛列传》:“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且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徧於四海。”
5。喻指人气派大,性情豪爽、交游很广泛。《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你老人家不知,如今知府、知县相公也都来往,好不四海。”《文明小史》第十八回:“这位四海兄,是浦东丝厂里的总帐房,最爱朋友,为人极其四海。”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三:“治安主任盛清明很四海地招呼邓秀梅。”
6。神祇名。《史记封禅书》:“而雍有日、月、参、辰、南北斗、荧惑、太白、岁星、填星、辰星、二十八宿、风伯、雨师、四海、九臣、十四臣、诸布、诸严、诸逑之属,百有餘庙。”
7。中医学认为人有髓海、血海、气海和水谷之海,这四者与天下的“四海”相应。见《灵枢经海论》。
第六句:山余宿草心12431《彭司寇挽词其三》(明代陈献章)
第七句:歌管送余杯13421(唐代杜审言《宿羽亭侍宴应制》)
歌管的内涵:
谓唱歌奏乐。南朝宋鲍照《送别王宣城》诗:“举爵自惆悵,歌管为谁清?”唐代李白《自代内赠》诗:“犹有旧歌管,凄清闻四邻。”宋朝苏轼《春夜》诗:“歌管楼臺声细细,鞦韆院落夜沉沉。”
第八句:积雪带余晖13421《喜祖三至留宿》(唐代王维)
第九句:江海寄余生13421(宋朝苏轼。《临江仙》)
第十句:江海寄余思13421《瞻文温州画像》(明代徐祯卿)
江海的内涵:
1。江和海。《荀子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江海称其大者,以无所不容。”唐岑参《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诗:“万里江海通,九州天地宽。”苏曼殊《本事诗》之三:“丹顿拜伦是我师,才如江海命如丝。”
2。旧时指隐士的居处。《庄子刻意》:“就藪泽,处閒旷,钓鱼閒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后汉书逸民传序》:“然观其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宋朝苏轼《临江仙》词:“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餘生。”
3。引申为退隐。南朝齐谢朓《和王中丞闻琴》:“无为澹容与,蹉跎江海心。”唐代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于时魏特进、房僕射、杜相州等,并以江海相期,烟霞相许。”宋朝苏轼《书诸公送周梓州诗后》:“予既有江海之意,而正孺亦慨然有归歟之叹。”
4。泛指四方各地。《后汉书蔡邕传》:“邕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跡吴会。”唐代杜甫《草堂》诗:“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江海未苏,干戈暂止。”
第十一句:听鸟尚余春13421《奉和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应制》(唐代刘宪),题注:(一作陪幸五王宅)。(一作萧至忠诗),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十二句:幽感见余声13421《岳州夜坐》(唐代张说)
余声的内涵:
1。遗留下的声响。《文选陆机<于承明作与士龙>诗》:“佇眄要遐景,倾耳玩餘声。”刘良注:“玩想其餘语之声。”《文选沉约<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诗》:“高车尘未灭,珠履故餘声。”吕延济注:“餘声者,思昔时之履步,若在耳故也。”
2。未尽之声。宋朝王安石《九井》诗:“餘声投林欲风雨,末势卷土犹溪坑。”
3。其他声响。唐代柳宗元《夏昼偶作》诗:“日午独觉无餘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第十三句:山鸟哢余春13421《简卢陟》(唐代韦应物)
第十四句:箫鼓送余哀13421《英宗皇帝挽词二首其一》(宋朝曾巩)
第十五句:诗礼挹余波13421《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唐代卢纶)
第十六句:悲叹有余哀14321《怨诗行》(魏晋曹植)《怨诗行》(魏晋曹植),还见于《五古挽易昌陶》(近现代******),还见于《七哀诗》(魏晋曹植),这句是三转青句;
第十七句:春后雨余天14321《南乡子其一》(宋朝李之仪)
第十八句:芳树雨余姿14321(唐代杜牧《途中作》)
第十九句:高宴有余欢14321《八月奉教作》(唐代李峤)
第二十句:公相乃余姿14321(宋朝金君卿《文相生日》)
第二十一句:公训有余师14321《挽虞沧江提刑其三》(宋朝李曾伯)
第二十二句:击筑有余悲14321《杂感六首其三》(宋朝陆游)
第二十三句:佳树有余阴14321(唐代温庭筠《酬友人》)
第二十四句:经客有余音14321(唐代温庭筠《登李羽士东楼》)
第二十五句:清夜有余姿14321《朗月行》(唐代张渐)
第二十六句:诗卷累余身14321《步答魏澹园》(清代王余佑)
第二十七句:天下咏余芳14321《送苏八给事出牧徐州用芳韵》(唐代卢僎)
第二十八句:萧寺百余僧14321《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担水施僧况归命稽首作诗》(唐代顾况)
第二十九句:山色雨余青14321《感旧六首其三》(宋朝陆游),还见于《最高楼其一寿秋水》(宋末元初刘辰翁),“山色雨余青近人”出自《过石子冈》(元代萨都剌),这句是三转青句;
第三十句:山色雨余看14321《过曹娥庙》(宋朝释觉先)
第三十一句:凄怆袅余音14321《娄妃墓其二》(清代蒋本璋)
第三十二句:轩乐有余声14321《洞庭》(宋朝李焘)
第三十三句:一木有余阴14321(唐代韩愈《海水》)
第三十四句:惜梦有余思14321《残漏》(明代王醇)
第三十五句:风定有余声14321《(一作同)薛侍御题兴善寺松》(唐代许棠)
第三十六句:归去醒余醺14321(宋朝曹组《临江仙》)
第三十七句:归梦有余清14321《秀上人出示器之诗》(宋朝释德洪)
第三十八句:三叹有余音14321《寄题周功父溪园三咏其二溪亭》(宋朝张栻)
第三十九句:城荒古迹余21342(唐代李白《秋日与张少府、楚城韦公藏书高斋作》)
第四十句:国经百战余21342(元代陈基《泰州》)
第四十一句:离宫百雉余21342(唐代李世民《帝京篇十首》其一),序:予以万几之暇,游息艺文,观列代之皇王,考当时之行事,轩昊舜禹之上,信无间然矣。至于秦皇周穆,汉武魏明,峻宇雕墙,穷侈极丽,徵税殚于宇宙,辙迹遍于天下。九州无以称其求,江海不能赡其欲,覆亡颠沛。不亦宜乎?予追踪百王之末,驰心千载之下,慷慨怀古,想彼哲人,庶以尧舜之风,荡秦汉之弊,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求之人情,不难矣。故观文教于六经,阅武功于七德,台榭取其避燥湿,金石尚其谐神人,皆节之于中和,不系之于淫放。故沟洫可悦,何必江海之滨乎?麟阁可玩,何必两陵之间乎(何必两山之间乎)?忠良可接,何必海上神仙乎?丰镐可游,何必瑶池之上乎?释实求华,以人从欲,乱于大道,君子耻之,故述帝京篇以明雅志云尔。
第四十二句:聊因理郡余21342《喜园中茶生》(唐代韦应物)
第四十三句:余波岂丽为21342《偶题》(唐代杜甫)
第四十四句:余资本滞浊21342《答宋太祝见赠》(宋朝苏舜钦)
第四十五句:原君掳绪余21342(宋朝华岳。《送詹仲通县尉》)
第四十六句:余波绮丽从21342(傅山)
第四十七句:余家有故园21342(宋代赵抃《题余门双竹园诗》)
第四十八句:余音几处闻21342《终南精舍月中闻磬》(唐代独孤申叔)
第四十九句:余辉有若亡21342(宋朝丁谓《萤》)
第五十句:余生了未能21342《重游法空寺》(宋朝刘植)
第五十一句:流功几世余21342《华亭百咏其四十御史泾(在府东)》(宋朝许尚)
第五十二句:余将起越吟21342(明代吴兆《宿曹能始吴客轩题壁》)
第五十三句:余生此会同21342(唐代李益《赠内兄卢纶》)
第五十四句:余香马上闻21342《菩萨蛮其三赋疑梅香》(宋朝周紫芝),“帘里余香马上闻”出自《减字木兰春情》(宋朝王安国),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五十五句:才多便起余21432(孟浩然)
第五十六句:含凄意有余21432(唐代杜甫《汉州王大录事宅作》)
第五十七句:还参丽曲余21432《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御》(唐代钱起)
第五十八句:还欣掉尾余21432(唐代王公亮《鱼上冰》)
第五十九句:离忧怅有余21432《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二》(唐代陈子昂)
第六十句:茅斋兴有余21432《闲居遣怀十首其四》(唐代姚合)
第六十一句:情深恨有余21432(唐朝罗隐【题玄同先生草堂三首其二】)
第六十二句:南冠怨有余21432(唐代崔国辅《送韩十四被鲁王推递往济南府》)
第六十三句:情堪万里余21432《寄书》(明代宗臣)
第六十四句:纵有余生在43214(唐代刘长卿。《赴新安别梁侍郎》)
纵有余生在43214=4321 3214,任意相邻4字的发音都是四种声调全有,即为四声喜全递,念起来最声动。
忽略轻声,1代表1声,2代表2声,3代表3声,4代表4声。
基于今音的四种声调,5字句一共有1024种声调结构,契合四声喜全递的声调结构仅有24种,因此找出这64句是非常不容易的。
回舟路已迷,迷悟几多人。
刘旭星崇尚古字的神奇力量,觉得余字很奇妙。仙老言余鹤飞去,玉清坛上雨濛濛。望水寻山二里余,竹林斜到地仙居。于是决定炼制含余字的宝字灵钟(又名:文气宝钟)。
此外,还利于创作出含余字的文佑宝诗、战诗词、嵌名联、藏名诗、相关创意作品等。
刘旭星一共找到64句含余字的今音契合四声喜全递的五字句,余字的文气等级是64级。
含余的八转金句有一句:
1、想当轩冕外,三叹有余音。《寄题周功父溪园三咏其二溪亭》(宋朝张栻)
2、试问今宵涧底声,何如三叹有余音。《和择之赋泉声》(宋代张栻)
3、听我清庙诗,三叹有余音。《和吴伯承》(宋朝张栻)
4、朝来惠新作,三叹有余音。《和王郎中韵》(宋朝释元肇)
5、三叹有余音,一顾倾城观。《为王允宁赠妇四首其三》(明代王立道)
6、诸君清庙作,三叹有余音。《殿试宿礼部张子淳郎中署奉和马张二光禄乔直阁诸公》(明代何景明)
7、一弹意不足,三叹有余音。《过吕仲木宅同吕道夫马君卿》(明代何景明)
8、千杯百杯无量酒,一唱三叹有余音。《寿浦环溪》(明代顾允成)
说明:含“三叹有余音”的句子获得多位文人的8次认可,至少载入8本书籍,文运之气极为强盛,“三叹有余音”是妙笔永生境的八转好句。
含余的三转青句有:
1、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夜归临皋》(宋朝苏轼)
2、霜风欺老病,江海寄余生。《古杭秋(婺州)日三首其二》(元代尹廷高)
3、朅来江海寄余生,心兵语阱频奔北。《踏莎行其二》(宋朝王以宁)
说明:含“江海寄余生”的句子获得多位文人的3次认可,至少载入3本书籍,文运之气极为强盛,“江海寄余生”是妙笔腾龙境的三转好句。
基于普通话来读,64句含余的声动好句是:
第一句:班余野外荆12341《送黄权守归八桂三首其三》(宋朝胡寅)
第二句:兵余扫地空12341(宋朝王之道《送道者史宝通作丐》)
扫地的内涵:
1。打扫地面。《孔子家语致思》:“於是夫子再拜,受之。使弟子扫地,将以享祭。”宋朝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兔首瓠叶,可以行礼;扫地而祭,可以事天。”《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家人们知道老爷回来,前几天就收拾铺设扫地焚香的预备停妥。”
2。比喻除尽;丢光。《文选扬雄<羽猎赋>》:“军惊师骇,刮野扫地。”李善注:“言杀获皆尽,野地似乎扫刮也。”宋费衮《梁谿漫志行卷》:“士之自处既轻,而先达待士之风,至此亦扫地矣。”吴组缃《山洪》三二:“保长告发了他,使他信誉扫地。”
3。比喻全部,尽数。南朝梁简文帝《答穰城求和移文》:“所以皇略北征,事同拯溺,愍百姓之未安,伤一物之失所。故餘民襁负,扫地来王。”《旧唐书李百药传》:“及大业嗣文,世道交丧,一时人物,扫地将尽。”《明史孙鑨传》:“其流及於****,至刘希孟、谢廷寀而扫地尽矣。”严复《原强》:“兵连不及周年,公私扫地赤立,举债而外,尚不能无扰閭阎,其财之匱也又如此。”
第三句:春余菜甲稀12431(宋朝胡铨《东池即事》)
第四句:公余事少关12431(宋朝韩琦《后园闲步》)
公余的内涵:
公务之馀暇。宋朝韩琦《登广教院阁》诗:“岑寂禪扉启画关,公餘为会一开颜。”明代袁宗道《送别谢在杭司理东昌》诗之二:“公餘寻古蹟,先上鲁连臺。”《红楼梦》第七八回:“这恒王最喜女色,且公餘好武,因选了许多美女,日习武事。”
第五句:空余四海春12431《明惠皇后挽歌词四十首其一十八》(金朝赵秉文)
四海的内涵:
1。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但亦因时而异,说法不一。《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孔传:“距,至也。决九州名川通之至海。”《孟子告子下》:“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淮南子俶真训》:“神经於驪山、太行而不能难,入於四海、九江而不能濡。”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所谓抱萤烛於环堵之内者,不见天光之焜烂;侣鮋鰕於跡水之中者,不识四海之浩汗。”
2。犹言天下,全国各处。《书大禹谟》:“文命敷於四海,祗承于帝。”《史记高祖本纪》:“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輒裂地而封王侯。”唐代李绅《古风》之一:“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清李渔《玉搔头拈要》:“谁想四海虽宽,少西施而多嫫母;六宫虚设,有粉黛而无姿容。”
3。指全世界各处。如:放之四海而皆准。
4。指四邻各族居住的地域。《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史记五帝本纪》:“南抚交阯、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史记大宛列传》:“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且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徧於四海。”
5。喻指人气派大,性情豪爽、交游很广泛。《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你老人家不知,如今知府、知县相公也都来往,好不四海。”《文明小史》第十八回:“这位四海兄,是浦东丝厂里的总帐房,最爱朋友,为人极其四海。”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三:“治安主任盛清明很四海地招呼邓秀梅。”
6。神祇名。《史记封禅书》:“而雍有日、月、参、辰、南北斗、荧惑、太白、岁星、填星、辰星、二十八宿、风伯、雨师、四海、九臣、十四臣、诸布、诸严、诸逑之属,百有餘庙。”
7。中医学认为人有髓海、血海、气海和水谷之海,这四者与天下的“四海”相应。见《灵枢经海论》。
第六句:山余宿草心12431《彭司寇挽词其三》(明代陈献章)
第七句:歌管送余杯13421(唐代杜审言《宿羽亭侍宴应制》)
歌管的内涵:
谓唱歌奏乐。南朝宋鲍照《送别王宣城》诗:“举爵自惆悵,歌管为谁清?”唐代李白《自代内赠》诗:“犹有旧歌管,凄清闻四邻。”宋朝苏轼《春夜》诗:“歌管楼臺声细细,鞦韆院落夜沉沉。”
第八句:积雪带余晖13421《喜祖三至留宿》(唐代王维)
第九句:江海寄余生13421(宋朝苏轼。《临江仙》)
第十句:江海寄余思13421《瞻文温州画像》(明代徐祯卿)
江海的内涵:
1。江和海。《荀子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江海称其大者,以无所不容。”唐岑参《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诗:“万里江海通,九州天地宽。”苏曼殊《本事诗》之三:“丹顿拜伦是我师,才如江海命如丝。”
2。旧时指隐士的居处。《庄子刻意》:“就藪泽,处閒旷,钓鱼閒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后汉书逸民传序》:“然观其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宋朝苏轼《临江仙》词:“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餘生。”
3。引申为退隐。南朝齐谢朓《和王中丞闻琴》:“无为澹容与,蹉跎江海心。”唐代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于时魏特进、房僕射、杜相州等,并以江海相期,烟霞相许。”宋朝苏轼《书诸公送周梓州诗后》:“予既有江海之意,而正孺亦慨然有归歟之叹。”
4。泛指四方各地。《后汉书蔡邕传》:“邕虑卒不免,乃亡命江海,远跡吴会。”唐代杜甫《草堂》诗:“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二年》:“江海未苏,干戈暂止。”
第十一句:听鸟尚余春13421《奉和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应制》(唐代刘宪),题注:(一作陪幸五王宅)。(一作萧至忠诗),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十二句:幽感见余声13421《岳州夜坐》(唐代张说)
余声的内涵:
1。遗留下的声响。《文选陆机<于承明作与士龙>诗》:“佇眄要遐景,倾耳玩餘声。”刘良注:“玩想其餘语之声。”《文选沉约<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诗》:“高车尘未灭,珠履故餘声。”吕延济注:“餘声者,思昔时之履步,若在耳故也。”
2。未尽之声。宋朝王安石《九井》诗:“餘声投林欲风雨,末势卷土犹溪坑。”
3。其他声响。唐代柳宗元《夏昼偶作》诗:“日午独觉无餘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第十三句:山鸟哢余春13421《简卢陟》(唐代韦应物)
第十四句:箫鼓送余哀13421《英宗皇帝挽词二首其一》(宋朝曾巩)
第十五句:诗礼挹余波13421《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唐代卢纶)
第十六句:悲叹有余哀14321《怨诗行》(魏晋曹植)《怨诗行》(魏晋曹植),还见于《五古挽易昌陶》(近现代******),还见于《七哀诗》(魏晋曹植),这句是三转青句;
第十七句:春后雨余天14321《南乡子其一》(宋朝李之仪)
第十八句:芳树雨余姿14321(唐代杜牧《途中作》)
第十九句:高宴有余欢14321《八月奉教作》(唐代李峤)
第二十句:公相乃余姿14321(宋朝金君卿《文相生日》)
第二十一句:公训有余师14321《挽虞沧江提刑其三》(宋朝李曾伯)
第二十二句:击筑有余悲14321《杂感六首其三》(宋朝陆游)
第二十三句:佳树有余阴14321(唐代温庭筠《酬友人》)
第二十四句:经客有余音14321(唐代温庭筠《登李羽士东楼》)
第二十五句:清夜有余姿14321《朗月行》(唐代张渐)
第二十六句:诗卷累余身14321《步答魏澹园》(清代王余佑)
第二十七句:天下咏余芳14321《送苏八给事出牧徐州用芳韵》(唐代卢僎)
第二十八句:萧寺百余僧14321《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担水施僧况归命稽首作诗》(唐代顾况)
第二十九句:山色雨余青14321《感旧六首其三》(宋朝陆游),还见于《最高楼其一寿秋水》(宋末元初刘辰翁),“山色雨余青近人”出自《过石子冈》(元代萨都剌),这句是三转青句;
第三十句:山色雨余看14321《过曹娥庙》(宋朝释觉先)
第三十一句:凄怆袅余音14321《娄妃墓其二》(清代蒋本璋)
第三十二句:轩乐有余声14321《洞庭》(宋朝李焘)
第三十三句:一木有余阴14321(唐代韩愈《海水》)
第三十四句:惜梦有余思14321《残漏》(明代王醇)
第三十五句:风定有余声14321《(一作同)薛侍御题兴善寺松》(唐代许棠)
第三十六句:归去醒余醺14321(宋朝曹组《临江仙》)
第三十七句:归梦有余清14321《秀上人出示器之诗》(宋朝释德洪)
第三十八句:三叹有余音14321《寄题周功父溪园三咏其二溪亭》(宋朝张栻)
第三十九句:城荒古迹余21342(唐代李白《秋日与张少府、楚城韦公藏书高斋作》)
第四十句:国经百战余21342(元代陈基《泰州》)
第四十一句:离宫百雉余21342(唐代李世民《帝京篇十首》其一),序:予以万几之暇,游息艺文,观列代之皇王,考当时之行事,轩昊舜禹之上,信无间然矣。至于秦皇周穆,汉武魏明,峻宇雕墙,穷侈极丽,徵税殚于宇宙,辙迹遍于天下。九州无以称其求,江海不能赡其欲,覆亡颠沛。不亦宜乎?予追踪百王之末,驰心千载之下,慷慨怀古,想彼哲人,庶以尧舜之风,荡秦汉之弊,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求之人情,不难矣。故观文教于六经,阅武功于七德,台榭取其避燥湿,金石尚其谐神人,皆节之于中和,不系之于淫放。故沟洫可悦,何必江海之滨乎?麟阁可玩,何必两陵之间乎(何必两山之间乎)?忠良可接,何必海上神仙乎?丰镐可游,何必瑶池之上乎?释实求华,以人从欲,乱于大道,君子耻之,故述帝京篇以明雅志云尔。
第四十二句:聊因理郡余21342《喜园中茶生》(唐代韦应物)
第四十三句:余波岂丽为21342《偶题》(唐代杜甫)
第四十四句:余资本滞浊21342《答宋太祝见赠》(宋朝苏舜钦)
第四十五句:原君掳绪余21342(宋朝华岳。《送詹仲通县尉》)
第四十六句:余波绮丽从21342(傅山)
第四十七句:余家有故园21342(宋代赵抃《题余门双竹园诗》)
第四十八句:余音几处闻21342《终南精舍月中闻磬》(唐代独孤申叔)
第四十九句:余辉有若亡21342(宋朝丁谓《萤》)
第五十句:余生了未能21342《重游法空寺》(宋朝刘植)
第五十一句:流功几世余21342《华亭百咏其四十御史泾(在府东)》(宋朝许尚)
第五十二句:余将起越吟21342(明代吴兆《宿曹能始吴客轩题壁》)
第五十三句:余生此会同21342(唐代李益《赠内兄卢纶》)
第五十四句:余香马上闻21342《菩萨蛮其三赋疑梅香》(宋朝周紫芝),“帘里余香马上闻”出自《减字木兰春情》(宋朝王安国),这句是二转青句;
第五十五句:才多便起余21432(孟浩然)
第五十六句:含凄意有余21432(唐代杜甫《汉州王大录事宅作》)
第五十七句:还参丽曲余21432《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御》(唐代钱起)
第五十八句:还欣掉尾余21432(唐代王公亮《鱼上冰》)
第五十九句:离忧怅有余21432《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二》(唐代陈子昂)
第六十句:茅斋兴有余21432《闲居遣怀十首其四》(唐代姚合)
第六十一句:情深恨有余21432(唐朝罗隐【题玄同先生草堂三首其二】)
第六十二句:南冠怨有余21432(唐代崔国辅《送韩十四被鲁王推递往济南府》)
第六十三句:情堪万里余21432《寄书》(明代宗臣)
第六十四句:纵有余生在43214(唐代刘长卿。《赴新安别梁侍郎》)
纵有余生在43214=4321 3214,任意相邻4字的发音都是四种声调全有,即为四声喜全递,念起来最声动。
忽略轻声,1代表1声,2代表2声,3代表3声,4代表4声。
基于今音的四种声调,5字句一共有1024种声调结构,契合四声喜全递的声调结构仅有24种,因此找出这64句是非常不容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