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在上 115【进退之间】

小说:相国在上 作者:上汤豆苗 更新时间:2025-08-13 20:25:21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两天后,府衙二堂,通判值房。

  照磨所典吏王贵进来的时候,刘让正在复核一桩几天前发生的殴斗案。

  虽说他联合一群府衙属官给薛淮出了一个大难题,但这不代表他们就能高枕无忧看热闹,相反为了避免让薛淮找到发作的由头,他们一改往日的懒散懈怠,变得勤勤恳恳,刘让更是以身作则。

  王贵往外看了一眼,小心翼翼地关好房门。

  刘让见状微微皱眉道:“缘何这般鬼祟?”

  王贵来到他对面坐下,笑道:“伯逊兄,你猜薛同知这两天在做什么?”

  刘让放下手中的卷宗,端起茶盏淡淡道:“有话直说。”

  王贵压低声音道:“他将自己锁在值房之内,整整两天都在研究那些卷宗,脸色难看得吓人!”

  照磨所主管府衙文书,王贵这两天没少往同知厅送卷宗,因此他大概知晓薛淮的状态。

  刘让闻言不禁微微一笑,悠然道:“这才区区两天而已,同知大人就沉不住气了?等他看完那些卷宗,只怕花儿都谢了。”

  “可不是嘛!”

  王贵得意地说道:“他还以为这里是京城,能仗着上面的器重横行无忌?伯逊兄不过是略施小计,就让他寸步难行。依我看,同知大人要不了多久便会放弃挣扎。”

  “不可大意。”刘让提醒道:“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谨慎行事。”

  “是。”

  王贵点头道:“伯逊兄放心,大家都警醒着呢,谁都不敢放松。说起来也要多亏同知大人那夜在影园翻脸的举动,若非如此,怕是还有不少人会心存幻想,以为他来扬州只是充实履历而已。现在所有人都明白,薛同知这次绝非走个过场,他就是想在扬州立威,我等岂能坐以待毙?”

  听到这番论述,刘让忽地心中一动,他觉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一些问题。

  如王贵所言,薛淮原本可以继续维持和光同尘的假象,那他为何要在影园夜宴翻脸?

  抛开他想表明立场争取盟友的原因,还有没有其他谋算?

  便在这时,外面响起敲门声,紧接着书吏恭敬地说道:“刘大人。”

  刘让给王贵使了一个眼色,见后者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便淡然道:“进来。”

  书吏入内行礼,垂首道:“刘大人,厅尊大人请你现在前往同知厅。”

  刘让双眼微眯,不动声色地说道:“知道了,下去罢。”

  书吏告退,王贵连忙低声问道:“伯逊兄,他又想做什么?”

  “慌什么?”

  刘让起身道:“一会机灵些,见机行事便是。”

  片刻过后,两人联袂来到同知厅,这里已经聚集不少府衙属官,基本上除去外出办事的官吏,其他人都被薛淮找了过来。

  薛淮坐在案前,几大摞卷宗放在手边。

  他抬头看向进来的两人,目光在刘让面上稍作停留,随后移向侧后面的王贵,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

  这个笑容让王贵怔了一怔,心里涌起莫名的慌乱。

  他不明白薛淮为何要对他笑,更重要的是这个笑容隐隐带着亲切的意味,这让旁人如何看待他?

  要知道他虽然只是王家的旁支子弟,但是凭借紧紧抱住刘让的大腿,现今他在扬州城内也算风生水起,在王家内部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

  倘若刘让误会他和薛淮的关系非同一般,这岂不是最离谱的状况?

  还好刘让不至于如此愚蠢,薛淮也没有更进一步的举动,王贵的心绪才稍稍安定。

  “诸位无需多礼,请坐。”

  薛淮看起来颇为疲惫,可见刘让等人的手段给他造成不小的负担。

  他扫了一眼面前的卷宗,缓缓道:“本官大致看了诸位呈上的卷宗。平心而论,这些积压的公务确实不易处理,其中不少都是难分对错的糊涂账。就拿郑大人所提的田产案来说,一边是拥有县衙图册作为凭证的富户,一边是拥有上百人证的二十五户普通百姓,若不能公正处置,极有可能引发民怨沸腾。”

  郑宣面上浮现愧疚之色,心里却是冷笑不止。

  像薛淮这种从京城外放的年轻官员,固然有着深厚背景和唬人的名头,可是光凭这些很难收服地方一群盘根错节利益交织的官吏。

  一念及此,他貌似好心地说道:“厅尊,这些案子委实棘手,依卑职看不如暂且放一放?”

  “这不妥吧?”

  薛淮虽然婉拒,但他的态度似乎并不坚决。

  刘让趁势说道:“厅尊爱民如子,卑职敬佩不已,只是这等疑难杂务各地都有,处理起来费时费力,其实先前府尊大人也是暂时搁置。”

  厅内众人神情各异。

  他们很清楚那二十余份卷宗的难度,任何一件都会让经手的老吏感到头疼,更何况是初来乍到、过往并不擅长庶务的薛淮?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薛淮暂时搁置都是情有可原。

  但是……

  如果薛淮真的这样做,往后他在府衙的话语权将会极大地降低,毕竟一个出尔反尔、表里不一的上官很难得到下属的敬重。

  薛淮没有仓促做出决断,他平静地观察着众人的反应,然后才看向刘让说道:“通判认为本官应该遇难而退?”

  “卑职绝无此意。”

  刘让自然不会上当,从容地说道:“卑职完全服从厅尊的决定,无论暂时搁置还是迎难而上,卑职对厅尊唯有竭尽全力的支持。”

  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个死局,薛淮选择放弃就会威信尽失,选择继续就会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因此他说几句场面话有何不可?

  然而薛淮面露微笑,颇为欣慰地说道:“有通判这句承诺,本官就放心了。”

  不等刘让开口解释,薛淮便对众人说道:“本官思考再三,为官之道在于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既然辖内存在诸多未决之事,且大多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本官断无退却之理。”

  众人齐声赞道:“厅尊明见!”

  既然薛淮非要一意孤行,他们乐得看他撞个头破血流。

  “本官这两天对这些卷宗的属地稍作整理。”

  薛淮神色淡然,不紧不慢地说道:“其中附廓江都县六件,仪真县四件,泰兴县两件,宝应县三件,兴化县两件,如皋县五件,海门县一件,牵扯到各县衙和府衙各司各房。倘若按照以往的规矩来办,每一件都要用到大量人力物力,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安排,相信诸位亦能明白其中的难处。”

  众人皆点头附和,刘让道:“厅尊所言极是,府衙人手本就不足,兼之权责牵扯不清,很多案子不是卑职等人不用心,实在是掣肘太多,难以形成合力。”

  “通判此言切中要害,不愧是府尊大人和本官极为倚重的臂助。”

  薛淮冲他投去赞许的目光,继而道:“本官思忖良久,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决定一改往日旧例。即日起,府衙对这些难题特事特办,在不影响各司各房运转的基础上,由本官抽调部分能吏成立专司。”

  此言一出,厅内瞬间陷入死寂。

  刘让嘴唇翕动,却想不出该如何劝阻。

  薛淮亦不会继续给他啰嗦的机会,干脆直接地点将道:“王贵。”

  “卑职在。”

  “你是本官第一个挑中的人才,不知你可否愿意随本官去解决府衙积压的疑难公务?”

  “卑职……”

  王贵面露迟疑,强忍着不去看刘让的表情。

  他万万没有想到薛淮竟然有这样的手段,仓促之间很难厘清对方的谋划和用意,他只知道自己一旦开口答应,在旁人看来难免会有首鼠两端之嫌。

  薛淮盯着王贵的面庞,稍稍提高语调:“如此为难,难道王典吏不愿为扬州百姓排忧解难?还是说你瞧不起本官,不屑襄助本官做事?”

  “卑职岂敢!”

  王贵的额头上沁出汗珠,他知道自己若是继续犹豫,薛淮一定会拿他开刀,当下只能先答应下来,相信刘让和其他同僚能够理解他的苦衷。

  他恭谨地说道:“厅尊如此看重,实乃卑职的荣幸,卑职愿追随厅尊办差,必当尽心竭力肝脑涂地!”

  “不需要你肝脑涂地。”

  薛淮放缓语气道:“只要王典吏做好本职工作,本官保你前程一片光明!”

  王贵闻言一阵恍惚。

  他猛然间想起,堂上这位年轻的同知大人不是老迈昏聩的知府谭明光,而是大燕官场上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对方有父辈遗泽、天子青睐、重臣器重,还有一身宛如护体金光的清名,如果他真能得到薛淮的提携,说不定真有机会飞黄腾达……

  等等!

  王贵轻咬舌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没忘记自己的立场,更清楚眼下是怎样的场合,怎能一时间魂不守舍想入非非?

  要是刘让和其他同僚察觉他方才心里的念头,这扬州城哪里还有他立足之地?

  故此,王贵只是低着头,冷静地说道:“厅尊提携之恩,卑职必定铭记在心。”

  薛淮明白他这番神态的缘由,当下不再逼迫,只是状若无意地向旁边看去。

  仿佛不经意般,他和刘让的视线交汇。

  薛淮微微一笑,刘让面上神情恭敬,实则暗暗攥紧袖中双手,将心里涌现的不安和厌憎强行压下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相国在上,相国在上最新章节,相国在上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