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在上 111【锦绣】

小说:相国在上 作者:上汤豆苗 更新时间:2025-08-09 10:06:17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沈园与影园不同,或者说与薛淮了解过的扬州园林皆不同。

  扬州名园融合南北特色,讲究明朗疏阔、富丽奢华,便以薛淮昨日见到的影园风景为例,整座园林借山水之景闹中取静,更像薛淮前世见过的风景公园。

  苏州名园则擅长以小见大,以淡雅含蓄为基调,不刻意追求高大气派,借精巧雅致之妙,营造出清雅意趣。

  一如当下薛淮看到的沈园。

  一路走来但见粉墙黛瓦围合,月洞门引景,廊道过渡,虹桥点睛,再辅以云岗迭石,处处能见巧思。

  薛淮和沈青鸾并肩前行,丫鬟和仆妇们远远跟在后面。

  沈青鸾边走边向薛淮介绍园内景致,诸如轩窗镂刻、匾额典故、砖雕陈设等等。

  她端庄大气的仪态无可挑剔,任谁看了都要赞一声大家闺秀,起初薛淮还有些新奇,随后慢慢沉浸在沈青鸾悦耳的嗓音中。

  待至临水小筑竹影阁,沈青鸾请薛淮入内小坐,进门时不动声色地给芸儿使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地让其他人在阁外止步,只她一人入内侍候。

  阁内半架水面,内设嵌螺钿漆画屏风,悬“竹影佳处”匾,窗外芭蕉掩映。

  清风徐来,令人心旷神怡。

  薛淮来到窗边,身后忽地响起清脆的笑声。

  他扭头望去,便见少女迈步走来,明亮的双眼定定地看着他,脆生生地说道:“淮哥哥!”

  看得出来,沈青鸾今天刻意压制着某些情感,否则说不定刚才一见面她就会喊出来。

  薛淮微笑道:“青鸾,半年不见,你过得如何?”

  “我很好。”

  沈青鸾请薛淮落座,然后坐在桌边望着他说道:“淮哥哥你呢?那次在贡院里是不是很凶险?”

  芸儿见状便奉上香茗,然后悄无声息地退下。

  薛淮品了一口清茶,在沈青鸾期待的注视中,将贡院风波简略讲述一遍,隐去了其中关于太子和姜璃的戏份。

  “淮哥哥你真的好厉害。”

  沈青鸾面上浮现真切的赞叹,继而道:“以前那些人说你空有一腔血勇,行事颠三倒四,如今让他们扪心自问,谁能在那般复杂的局势中,巧妙地游走于内阁大学士和礼部侍郎之间,以最小的代价取得如此公正的结果?连我这般不通官场谋略的女子都能看出,淮哥哥当时的处境有多危险,一步踏错就有可能成为旁人手里的刀。”

  “真有这么厉害?”

  薛淮好奇地望着她。

  沈青鸾毫不迟疑地点头道:“当然!先前我不知道此事细节,今日听淮哥哥从头到尾说了一遍,才明白想要做成一件事有多难。你必须弄清楚孙阁老和岳侍郎的立场,以及这二人背后势力的诉求和忌惮,尤其要将那位范总宪所代表的天子圣意考虑进去,光是应对一方势力就让人头疼,更遑论你要顾及到方方面面。”

  她微微一顿,感慨道:“要是让我处在淮哥哥的位置,只怕两眼一抹黑,稀里糊涂就被人算计了。”

  薛淮被她娇憨的神情感染,有心打趣道:“那可未必。我听说青鸾妹妹这两年声名鹊起,在江南颇为引人瞩目。你不仅能帮沈叔父稽核商号账目,还极有远见地将广泰号的触角延伸到浙江一带,有人认为你这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将来必能继承沈叔父的衣钵。”

  沈青鸾笑眼弯弯,轻声道:“原来……淮哥哥也在关注我的消息?”

  “嗯?”

  薛淮微微一怔,他那番话的重点好像不在此处吧?

  望着少女热切的目光,他微微点头道:“没错,从你离开京城后,我便让人留心打探你的消息。”

  沈青鸾这一刻忽觉内心的忧虑尽数消退。

  先前她曾委婉地向母亲杜氏提过,她绝对不会怀疑薛淮的品格,只是随着他的青云直上,难免会有几分患得患失。

  这个时代终究是读书为上品,如果薛淮上升的势头没有变化,按照士农工商的排序来说,她和他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在薛淮还只是翰林院编修的时候,沈青鸾身为沈秉文的嫡女,再加上两家世交的关系,她自忖还算登对,但是仅仅一别半年,薛淮就摇身一变成为扬州同知,这片地界上权势煊赫的大人物。

  连她的父母在见到薛淮的时候都要主动行礼,虽说薛淮绝非轻狂之辈,官民之别依然是不争的事实。

  直到此时此刻,她从薛淮口中听到一个肯定的回答,虽然并非山盟海誓之类的言辞,但也足以让她那颗暗暗忐忑的心安定下来。

  杂念既去,沈青鸾不再执着于落袋为安,岔开话题道:“淮哥哥,这次你来扬州有什么具体打算么?”

  “我正想请教你。”

  薛淮顺势说道:“如今扬州境内的大体情形,还请青鸾妹妹为我讲解一番。”

  “看来昨夜那些人在影园的安排让淮哥哥很不满呢。”

  沈青鸾莞尔道:“其实类似的情形半年前就发生过一次。当时谭府尊新官上任,府衙那群官吏在影园设宴,席间来自天南地北的珍馐佳肴难以尽数,此外还有几位如花似玉的佳人入席相伴。据说谭府尊没有推辞,后来便一步步陷入本地大族编织的巨网。淮哥哥昨夜应该能看到,谭府尊在某些时候说话的分量未必比得上刘家那位通判。”

  此刻室内没有旁人,又是在薛淮面前,她的言辞自然极其直白大胆,本质上是不想让薛淮造成误判。

  薛淮点头道:“确实是这样。”

  话虽如此,他并不认为谭明光真的毫无还手之力。

  从他果断让渡权力的举动来看,这位府尊大人并非看不清形势、被人牵着鼻子走,他的种种决定归根结底其实是无奈的选择。

  上面没有靠山,下面没有拥趸,谭明光空降扬州,身边仅有两三个忠心的幕僚,如何能够撬动本地这群紧密抱团的豪族官绅?

  若他年轻一二十岁,兴许还会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但他如今年近半百,自然一心求稳。

  沈青鸾清楚薛淮想知道什么,于是继续说道:“淮哥哥,扬州官场细究起来有三种人,其一是依靠本土富绅支撑的官员,如府衙通判刘让、推官郑宣、经历胡全、江都知县李春久等人,他们盘根错节相互勾连,牵一发而动全身,轻易不好惊动。这些人隐隐以刘家为首,淮哥哥尤其要注意刘家家主刘傅,我爹说这位刘老爷子人老成精,而且和江苏巡抚关系莫逆,是个极难对付的人物。”

  “嗯,我记下了,还有呢?”

  “其二便是明哲保身的一派,如……那位谭府尊,他们大多是外乡人来到扬州为官,在本地没有人脉,又被本土官吏严防死守,很难找到破局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人选择置身事外,也有人主动投靠本土官吏,纵然拿不回多少权力,至少能靠着扬州的富庶吃得盆满钵满。”

  沈青鸾眼中浮现一抹厌憎,继而道:“最后一派人数最少,他们是真心想为扬州百姓做一些实事的官员,然而囿于种种掣肘和困难,他们想做事面临的难度极大。”

  这一刻薛淮脑海中忽然浮现昨日在东关码头,见到的那位仪真知县章时。

  紧接着便听沈青鸾沉重地说道:“我听我爹提过,仪真章知县颇有志气抱负,奈何他面对的是自成一体的府衙,下属们也都各怀心思。去年江堤决口之前,他便来到府衙求见原知府韩翊,请求府衙组织民夫加固堤坝,最终被韩翊以虚耗民力拒绝,后来江堤果然决口,百姓们损失惨重。”

  “韩翊不会有好下场。”

  薛淮从京城而来,自然清楚朝中的风向,这句话算是让沈青鸾稍感安慰。

  她收拾心情,继续为薛淮介绍道:“淮哥哥,扬州本地大族除了我们沈家,还有刘乔郑王四姓,此外便是葛、白、赵等盐商。这些年我爹与他们斗来斗去,两边都奈何不了对方。其实那群人并非铁板一块,据我所知刘家和乔家在五年前发生过极其激烈的冲突,甚至一度闹到布政司,最后勉强平息事态,但两家已是老死不相往来。正是因为他们内部不和,我们沈家才能趁势发展壮大。”

  薛淮登时了然。

  沈青鸾提供的信息很关键,扬州府错综复杂的局面在他眼前渐渐变得清晰起来。

  从官场到民间,他需要解决的问题层层迭迭,但他至少能确认一点,并非所有人都满足于现状,那么他昨夜在影园的表态传开之后,肯定能够发挥一定的效果。

  一念及此,薛淮饶有兴致地看着沈青鸾问道:“青鸾,你觉得我应该从何处入手?”

  这当然不是考校,沈青鸾觉得这是他对自己的信任,因而认真地说道:“淮哥哥,我认为你或许不必急着大刀阔斧地改革,因为扬州的问题绝非收拾几个官吏可以解决。与其让那些人受迫而抱团,不如找准机会擒贼擒王!”

  “你是说……刘家?”

  薛淮略感讶异,这丫头的想法竟然和他不谋而合。

  沈青鸾点头道:“对,就是刘家,只要淮哥哥能够拿下他家,其他大族不足为惧,必然树倒猢狲散!”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相国在上,相国在上最新章节,相国在上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