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在上 134【北望】

小说:相国在上 作者:上汤豆苗 更新时间:2025-08-21 21:48:04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六月初,仪真县。

  青山镇胡家的案子暂时告一段落,薛淮派人将案情卷宗送去府城,交给谭明光审阅,随行还有一份他亲笔写就的奏章,只等谭明光联名便上书朝廷。

  他需要礼部和国子监革除胡家父子的功名,然后才能继续对他们定罪。

  因为胡家主事之人几乎被一网打尽,薛淮便让胡庆的两个侄儿暂时维持青山码头的秩序,至于胡家其他产业已经悉数查封,等案子完结再行定夺。

  日上三竿之时,县城西南的江堤上,一群人缓步而行。

  薛淮和章时并肩在前,后面跟着十余位本县富绅。

  自从那天在胡家大宅门前的高台上,亲眼见证胡家父子被百姓的怒火吞噬,又看到往常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盐运司大官灰溜溜地离去,这些富绅近来就没有睡好过,唯恐眼一闭就被官差踹开大门,然后被薛淮抓到县衙大门外展开公审。

  他们已经尽力在补救,一边对家中子弟下死命令,谁再敢在外胡来直接打断双腿,一边想方设法弥补过往对百姓的亏欠,用银子和笑脸争取获得对方的谅解。

  即便如此,他们依旧惴惴不安,毕竟这么多年做过的错事想要在短短几天内弥补,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今日一早县衙差役登门,这些人险些吓个半死,直到差役们说薛同知和章知县请他们有事相商,众人才战战兢兢地来到这片江堤上。

  “今年长江应该不会洪水泛滥。”

  薛淮望着波澜壮阔的江面,有感而发。

  章时点头道:“是的,厅尊。按照过往经验来看,若是江水骤然变浊河底翻沙,汛情便极有可能出现。如今江水一如往常,且上游并无暴雨消息,今年应该平稳无忧。”

  薛淮遂停下脚步,看向那些亦步亦趋的富绅,感慨道:“本官至今记得太和七年,长江水位骤然疯涨,先父心忧百姓安危,两三个月都不曾归家。那时本官年方七岁,还不是很懂人间疾苦,甚至还埋怨过先父,如今想来真是万分愧疚。”

  众富绅根本不敢接话,章时见状便说道:“薛文肃公之恩,扬州百姓莫不铭记,尤其是仪真县能有十年不惧水灾,实乃薛公之功。厅尊亦无需自责,薛公在天之灵得见你如今所为,定会欣慰于后继有人。”

  “唉,十年……”

  薛淮叹道:“先父殚精竭虑,亦只能保一方百姓十年安定,可恨那些贪官污吏勾结无良商贾,不想着好生维护修缮江堤,只想着中饱私囊,以至于去年扬州百姓又遭水患。”

  章时不禁沉默。

  去年他已经提前发现江水的异常和堤坝的隐患,不止一次前往府城求援,然而一次次无功而返,事后他亦曾整理证据欲绕过府衙上告布政司,可惜那名忠心幕僚失足落水死无全尸,连带着证据一齐淹没在滚滚洪流之中。

  “章知县。”

  “下官在。”

  “本官先前听你讲解治水三策,对你的构想颇为赞同,本官亦会全力支持你。”

  薛淮扫了一眼那些富绅,温言道:“不知你有何困难,今日可以一并说出,本官尽力为你解决。”

  “多谢厅尊。”

  章时闻弦歌知雅意,随即将那天初见时他和薛淮的探讨和盘托出,然后略显艰难地说道:“厅尊,下官对水利还算了解,本县亦有不少能工巧匠,现在唯一缺的就是银子。无论加固江堤、运河清淤还是开挖分流,这都需要大笔银钱投入。下官此前去找过谭府尊,他对此事极为赞同,但是府衙也拿不出太多银钱。谭府尊说他已经上书布政司,只是至今还没有下文。”

  “这个困难确实不容易解决。”

  薛淮微微皱眉道:“可惜胡家父子身上的功名需要中枢革除,否则本官现在就能处置胡家的不义之财。”

  这句话仿佛一道惊雷砸在富绅们的心头。

  当即便有一人站出来,小心翼翼地说道:“薛大人,草民有话想说。”

  薛淮点头道:“但说无妨。”

  那人赔笑道:“方才草民听二位大人所言,对二位大人的体恤百姓之心大感敬佩。草民不才,愿向县衙捐献白银三千两,专供河工之用。”

  薛淮赞道:“这位乡绅果然高风亮节,不知尊姓大名?”

  那人连忙回道:“草民贱名徐泾。”

  “徐乡老,本官代扬州百姓谢过你的慷慨解囊。”

  薛淮微笑道:“不过你千万莫要勉强,本官和章知县今日并非要强人所难。”

  “不勉强,不勉强。”

  徐泾连忙摇头,慨然道:“这都是草民心有所感,完全是草民的自发之举。”

  “如此甚好。”

  薛淮勉励对方几句,又看向章时说道:“章知县,像徐乡老这样的善举,县衙一定要出具公告并给予嘉奖。此外,河工银子务必专款专用,任何人不得从中谋利,若是你下面的人出现问题,届时莫怪本官连你一道治罪。”

  章时毫不迟疑地说道:“请厅尊放心,下官若做不到专款专用,愿领受顶格罪名!”

  他对此极有信心,只要不是牵扯到盐运司或者漕运衙门这种特殊的存在,他对麾下官吏的管控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薛淮所言嘉奖更简单,让人弄一块匾额送去徐家便可。

  听到二人的对答,徐泾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无论薛淮怎么说,他都认为这笔银子只有献给县衙才能安心。

  其他人自然不会连这点眼力见都没有,连忙争先恐后地捐献河工银子。

  这家二千两,那家一千两,最少的也有八百两,不过是片刻之间,仪真县便筹得两万四千两河工银子。

  章时此刻的心情难以用言辞形容,他当了将近八年的仪真知县,几乎没有一年不为银子发愁,然而这次薛淮来到仪真县不足一个月,便让他达成夙愿。

  有了这笔银子,他终于可以大刀阔斧地修整江防,让治下百姓不再提心吊胆地面对洪水的威胁。

  因为这个缘故,仪真县的富绅们终于在冷面的章知县脸上见到如沐春风一般的笑容。

  好一阵喧杂过后,他们知道薛淮和章时还有事要谈,便相继行礼告退。

  当身边只有章时一人,薛淮脸上的笑意渐渐敛去,唯余一片凝重之色。

  章时从惊喜和激动的情绪中抽离,他望着薛淮的面色,斟酌道:“厅尊是否觉得这样太便宜他们了?”

  这些富绅捐献的银子其实是“保护费”,章时对此心知肚明,接了这笔银子至少不能强行为难他们,本质上是一种交易。

  “便宜倒也谈不上。”

  薛淮缓缓道:“我先前问过你,这些富绅是否大奸大恶之辈,你说他们虽有小错但与胡家不同,因此我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不过……我希望你牢记一点,这种手段不能经常用,并非是说那些富绅不愿意,而是人的底线会逐步降低,今日你收了他们的银子,来日遇到困难就会下意识走这种捷径。”

  前世他曾见过不少才华横溢的同龄人,就是因为没有及时醒悟,最终一步步走入深渊。

  他对章时寄予厚望,不希望对方误入歧途,因此才有意提醒。

  章时的眼神瞬间清明,他郑重地说道:“下官明白,请厅尊放心。”

  “当下只是权宜之计,我不能在仪真逗留太久,河工修整又迫在眉睫,若是错过今年的良机,万一明年汛情严重就悔之晚矣,所以我会用这样的方式筹银。”

  薛淮转头看着章时,认真地说道:“按照先前我们的商讨,仪真县水利修整是当务之急,也是你往后将近一年的首要任务。章时,我将这件事托付给你,只要你能尽善尽美地做好,我保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章时正色道:“下官定不负厅尊厚望。”

  “那便好。”

  薛淮沉吟道:“那些人已经放弃胡家,等礼部的回执到来,你便可依律给胡家众人定罪。对了,胡庆那两个侄儿并未参与种种不法之举,到时候你清点出胡家一部分干净的产业,交还给他们维持生活。”

  “下官领命。”

  章时应下,心知已经到了分别之际,不禁略显担忧地说道:“厅尊,这次您因为发落胡家和盐运司发生龊龉,漕运衙门恐怕也会对厅尊心生不满,再加上府城那边与胡家有利益勾连的豪族,只怕他们不会忍气吞声。”

  “担心我?”

  薛淮淡淡一笑,从容道:“从我踏上扬州地界那天起,这些人就已经在暗中筹谋如何对付我,当下我不过是顺着他们的心意罢了。有人想请君入瓮,有人想黄雀在后,前面的确危机重重,但是于我而言这些都是必经之路。”

  章时不禁被他的豪情感染,亦笑道:“些许跳梁小丑,定然不是厅尊一合之敌。下官便在此地为厅尊送行,望将来能够追随厅尊左右,效犬马之劳。”

  至此,他终于不再遮掩,将心中的决定直白地说了出来。

  薛淮望着他坚定的面庞,点头道:“这是薛某的荣幸。”

  他随即看向北方,只见天高云淡,大地辽阔。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相国在上,相国在上最新章节,相国在上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