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四喜与梵清惠沿着渭水河畔一路东行,直至抵达黄河边上才分道扬镳。

  梵清惠要赶去东都洛阳,在那里召集正道诸派的高手会盟。

  由于黄河中游是南北流向,黄四喜打算沿着黄河河道北上,前往马邑郡与翟娇汇合。

  半个月前黄四喜返回千里岗时,曾令翟娇离开京城,领着家将屠叔方与宣永继续去经营翟家商队。

  这支商队最初是翟让组建,专门贩运皮毛等珍奇货物,主要与塞外的异族做交易。

  随着翟让被李密谋杀,瓦岗寨忠于翟让的部下纷纷追随翟娇加入商队,目前已经汇聚数千之众。

  其中不乏常年奔走塞外的趟子手,对漠北、西域、辽东的风俗地形非常熟悉。

  黄四喜要去翟娇的商队里收集情报,物色向导,以便更快把天君席应的踪迹打听出来。

  不过黄四喜在临行之前,先造访了宋阀设在永丰仓的驻地,见了在这里当值的李靖与红拂女一面。

  黄四喜曾经向宋缺推荐李靖统兵与李阀作战。

  原本宋缺非常重视李靖,也准备委以重任,但宋缺拥立杨侑为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的行为,遭到京城不少官员的反对。

  李靖受在京官员邀请,加入了上表反对宋缺擅立新君的奏折署名。

  宋缺把参与此事的官员全部捉拿下狱,碍于黄四喜的情面,对李靖网开一面,却是不再重用,后将李靖调离京城,前来看守粮仓。

  李靖本来是准备舍弃宋缺的任命,私自离开关中,但因黄四喜的关系,他并没有草率不辞而别。

  他得知黄四喜从千里岗返回京城后,派红拂女入京给黄四喜亲口诉说,他想要辞官离去的决定。

  黄四喜让红拂女传话给李靖,不日会来永丰仓,等面谈后再走也不迟。

  双方碰面后,李靖把黄四喜请入自家宅院。

  落座后李靖先致歉一句:“郎君向宋阀主举荐了我,我却上书反对宋阀主的朝议,拂了郎君面子,心里很是过意不去,请郎君见谅。”

  黄四喜并没有怪他:“我建议宋缺用你统兵,事先没有与你商量,你拒绝宋缺自然没有什么关系!”

  黄四喜接过红拂女递来的茶水,又道:“目前宋缺已经掌握关中,他家在江南又势力庞大,只要他能够击败李阀,夺取天下基本就是板上钉钉!

  即使你不愿意为他统兵作战,其实也不用反对他,你直接辞官归隐就行啦,何必惹恼他,给自己留下杀身之患呢!”

  李靖苦笑起来:“宋阀主的所作所为与李阀没有区别,都是在谋逆造反,我身为隋臣,需要表明阻止谋反的态度,否则我当初揭发杨文干与京兆联又有什么意义?”

  他揭发杨文干是为了阻止京兆联与李阀里应外合夺取京城。

  现在宋缺抢先夺下京城,胁迫代王杨侑把持朝政,性质与李阀谋反一模一样。

  如果李靖投奔宋缺麾下效力,跟随宋缺反叛隋廷,那他的揭发行为岂不是多此一举?

  黄四喜理解李靖的做法,毕竟杨广还活着,天下名义上的共主仍旧是杨广,隋廷官员大部分仍在坚守忠君报国的原则。

  除非杨广身死,杨广子孙无人再具皇帝之名,隋廷实质性灭亡,官员们才会改换门庭,效忠新主。

  黄四喜就没有要求李靖一定留在宋阀与李阀作战。

  他瞧了旁站的红拂女一眼,询问李靖:“那天红拂说你打算辞官离开关中,你准备去哪里?”

  李靖面露沮色,他并没有明确的行程计划。

  随口对黄四喜说了一句:“可能会去洛阳,越王仍旧掌握着东都朝政,这些天有不少京城同僚,全都偷偷赶赴东都投奔越王了。”

  这些官员未必是要去洛阳谋求什么差事,他们仅仅是觉得天下正统在东都。

  如果不是因为天下大乱,盗贼四起,导致南下道路堵塞,他们会拖家带口前往江都去找杨广。

  黄四喜听了李靖的想法,忍不住轻笑:“李阀打不下关中,他们十之七八会掉头东进,前去攻打洛阳,等李渊入主东都后,照样会拥立越王杨侗为帝,遥奉杨广为太上皇!

  这些门阀历经南北朝两百年血雨腥风,造反对他们而言就是家常便饭,他们最擅长挟天子以令不臣,今后只要你还在官场,就难免要给他们效力!”

  “这……”

  李靖顿时愣起了神,他从未想过投靠李阀,毕竟他揭发杨文干与京兆联已经得罪李阀,倘若让他在洛阳做李阀的官,真不如留在关中给宋阀卖命。

  其实宋阀尚未入京前,李靖已经与黄四喜约好,一起前往别山的降龙书院定居,但前几天宋阀在京城举办典礼,让宋阀子弟拜入降龙书院,还让宋玉致担任代院长。

  若李靖再去书院,就等同于做了宋阀同僚,与其来回瞎折腾,倒不如老老实实,继续留在京城厮混呢。

  红拂女见李靖沉默不语,明显是对前途迷茫,不知道应该何去何从。

  她就提醒了李靖一句:“既然留在中土左右为难,那咱们就不给官府出力,也不帮门阀造反,干脆离开算啦!郎君不是要去塞外吗,咱们随行郎君出塞,岂不是更逍遥?”

  李靖听到出塞时,神色稍显亢奋,但他旋即又叹起了气:“郎君武功盖世,可以孤身深入突厥王庭,咱们跟着纯粹是拖累,会误了郎君大事的!”

  虽然他不清楚黄四喜要去塞外做什么,却能看出黄四喜轻装简从是为了便宜行事。

  黄四喜与婠婠关系那么亲密,都没有带上婠婠出行,更不会带上其他人。

  李靖为了不让黄四喜为难,就拒绝了红拂女的提议。

  红拂女却不死心,继续劝李靖:“你留在中土没有用武之地,只能前往边关闯一闯,现在突厥强盛,常年都在入寇犯境,如果可以击败突厥,收复北境失地,同样可以建功立业!”

  李靖面露无奈,朝红拂女摊摊手:“没有兵马,让我怎么与突厥作战?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红拂女目光微转,望向趴卧在黄四喜脚下的小魔龙。

  自从天下大乱以来,大批汉民流亡塞外,如果使用小魔龙招兵买马,可以轻易扯起一支部队,这条真龙比皇帝的圣旨更具效果。

  但红拂女猜不透黄四喜前往突厥的意图,就不敢冒然向黄四喜提出建议。

  她只对李靖开了一句玩笑:“当年长孙晟单枪匹马分化突厥,不费一兵一卒就挑起突厥东西两部的厮杀内讧,夫君就不能效仿先贤吗?”

  李靖老脸一红:“长孙晟大人背后有先帝的全力支持,更有大隋兵马作后盾,他才能在突厥境内游刃有余的展开分化策略,我李靖有什么?连个使节都不是!”

  黄四喜听完夫妇俩流露出来的想法后,说道:“其实边境有一支兵马,如果你们决意离开中土,可以去统领那支部队。”

  黄四喜进入突厥后,不可避免要掀起杀戮,但突厥境内全是分散的部落,一旦爆发战乱,肯定会出现溃兵,南下趁火打劫。

  梵清惠已经去召集正派高手,很快会赶赴边关,但武林人物数量稀少,又各自为战,他们可以对付游兵散勇,却难以狙击大股联军。

  如果李靖也统兵坐镇边关,就能确保万无一失了。

  李靖对统兵显得精神大振:“郎君在边关早就布置了兵马吗?”

  黄四喜摇头:“他们是翟让部下,因为不愿效忠李密,就集体北上,做了塞外流民,在边关讨生活!”

  “啊?瓦岗军!”

  李靖有些迟疑:“瓦岗军的战斗力很强,在义军里首屈一指,但他们如何会听我指挥?”

  黄四喜道:“他们千里迢迢开拔边关,都是为了追随翟让之女翟娇,翟娇是我收的第一个学生,我会叮嘱她,让她听你谋划,你就能在幕后掌握这支兵马!”

  李靖与红拂女对视一眼,齐声道:“愿听郎君安排!”

  当天,黄四喜就领着夫妇俩一起上路,李靖在永丰仓担任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辞官也没有任何影响。

  一晃数日,他们北行千里。

  等他们赶到马邑郡境内时,天气已经十分寒冷,空中飘起了雪花。

  由于天寒地冻,他们从晨时赶路至今,半日内没有瞧见多少人影。

  直至他们翻过一片丘陵,来到一条结了冰的河道附近,这里是位于晋北的苍头河,距离黄四喜与翟娇约见的地点已经不远。

  只见一群穿着劲装的武士,待在对岸的树林边缘,伸着脖子四处张望。

  当这些武士瞧见黄四喜现身河道旁,登时来了精神,远远喊道:“来人可是降龙大爷?老夫屠叔方,曾在京城拜会过降龙大爷,你还有印象吗?”

  黄四喜记得他是翟府管家,也是翟娇家里的老仆,就回道:“原来是屠管家,无暇在什么地方?”

  屠叔方抱起老拳:“少主在西边的渡口处,她收到降龙大爷北上的传信,这几天一直守在河岸苦等,她也不知你会从哪里途经,就把兄弟们分散出去,附近十几里都有咱们的人。”

  现在河面的冰层很厚,黄四喜示意李靖与红拂女随他渡河,边与屠叔方叙话:“你们寨子就在苍头河岸的摩云峰上,我找到河道就能找到你们住处,你们又何必辛苦等候!”

  屠叔方笑道:“只要能迎来降龙大爷,别说等上数日,就是等数年也值得!”

  说完朝身边武士招手:“快,快去通知少主,降龙大爷到啦!”

  这些武士全在目不转睛打量黄四喜脚下的小魔龙,一时没有人愿意动弹,直至屠叔方抬脚踹飞一个半大少年。

  这少年见屠叔方发怒,快马加鞭沿着河岸飞奔。

  等黄四喜领着李靖与红拂女渡过河道,与屠叔方碰面,才聊了几句话,翟娇已经骑马赶了过来。

  不待跳下马背,翟娇就向黄四喜急切透露:“好汉哥,我有石师姑的消息啦!”

  黄四喜眉目一动:“你在北境见过青璇?”

  翟娇忙道:“我没有亲眼所见,是宣师兄领着弟兄们出塞收购羊皮时,他看见一群高手在打斗,石师姑也在其中,这些高手有塞外异族,也有咱们中土人,不等宣师兄与石师姑打招呼,她已经追着这群高手跑远啦!”

  黄四喜又问:“她跑到哪里去了?”

  黄四喜猜测这些高手应该是感应到石之轩的邪帝舍利,这才爆发了争抢。

  翟娇落在黄四喜身边,瞪大眼珠瞄了小魔龙一眼,蓦地大惊:“呀,龙儿师叔长大啦!”

  她笑呵呵与小魔龙打了一个招呼,才对黄四喜道:“宣师兄仍旧在塞外,他传信说去打听石师姑的下落,到时亲自回来与好汉哥你当面讲!”

  宣师兄是她爹翟让的弟子宣永,曾经陪同屠叔方一起前往京城,在客栈见过石青璇一面,故而认识。

  黄四喜一听,朝翟娇摆摆手:“我们先回寨子!”

  一行人正要转身,忽然听见一阵轰隆的马蹄声传来,黄四喜就止步在原地,问翟娇:“是你的兵马吗?”

  不等翟娇回话,屠叔方即刻否认:“绝对不是!这个山寨仅仅是建在河东的据点,日常驻扎的弟兄非常少,咱们的商队又没有回来!听那马蹄声,数量恐怕有千多位,像是兵马在行军,不可能是咱们的人!”

  翟娇嘀咕一句:“又是刘武周的大军过境罢?”

  屠叔方回道:“八成是刘武周的兵马,这方圆几百里全是他的地盘!”

  黄四喜听是刘武周的军队,就不着急返回山寨,领着众人藏身树林里,静观大军途经。

  不一会儿,一群全副武装的骑兵,押送着百多位年轻女人,出现在河道对岸。

  这些女人全部仪态姣好,年纪均不超过双十年华,身穿服装不似平民,像是常年养在深宅大院,被俘虏了出来。

  她们不知道要被押送去什么地方,脸上充斥着对命运颠簸的恐惧,却又不敢逃跑,周围有上千位骑兵严阵以待,平均数个骑兵看管一个女人,确保她们无一可以逃脱。

  最前骑兵举有‘刘’字大旗,铠甲样式看去都是中土兵卒。

  屠叔方只瞧一眼,就给黄四喜证实:“他们肯定是刘武周的骑兵!”

  今年年初刘武周谋杀马邑太守王仁恭,招募万余青壮,攻占了马邑郡,在善阳县自称皇帝,改元天兴,割占了河东的边关之地!

  自从突厥的始毕可汗与隋廷断交后,开始连年南侵,马邑郡已经成为隋廷与突厥事实上的北方边界。

  黄四喜目前所在的地界,已经快要脱离马邑郡,再往北走上几十里,就能见到突厥人的身影了。

  红拂女始终在关注那百十位年轻女人。

  她向屠叔方请教:“传闻刘武周是因为与马邑太守王仁恭的侍女私通,被王仁恭发现后才起兵造反,他是出了名的好色之徒,既然抓住这么多漂亮女人,应该押回善阳县的老巢才对,他的部下怎么往北走?”

  屠叔方解释道:“马邑郡挨着突厥领地,刘武周害怕突厥派兵打他,就向始毕可汗称臣,三月份他南下奇袭楼烦,攻破了汾阳行宫,曾将皇宫内的数百宫女全部押往突厥,进贡给始毕,换到了一批精良战马的赏赐,他肯定是在故技重施,把那些女人当成贡品送给突厥!”

  红拂女与李靖同时大怒,斥骂:“狗贼!真是无耻之极!”

  她已经明白那百十位女人的来历,肯定是刘武周从各地搜罗而来,拿去讨好始毕可汗,以换取突厥的战马物资。

  黄四喜犹记得宋玉致曾经对他提到过刘武周,是突厥双犬之一。

  他听屠叔方讲起刘武周的情况,就打听一句:“这个刘武周是不是出身鹰扬派?”

  屠叔方道:“确实不假!马邑刘武周与朔方梁师都是同门,以前均是朝廷官员,年初一起反叛,刘武周称帝后,梁师都也紧随其后,在朔方建立梁国,两人都向突厥称了臣!”

  朔方的大致范围是在陕北区域,马邑是位于晋北。

  这两块地盘全都北临突厥,刘武周与梁师都害怕突厥兵锋,就不惜血本搜罗财宝与女人,献贡给始毕可汗,并对始毕王令惟命是从,这也是宋玉致称呼两人为突厥双犬的原因。

  事实上在中土造反的诸方势力,只要接壤突厥,都会进行依附,如果他们在争夺天下期间遭遇兵败,就会向突厥请援,联盟突厥兵马南下,以图消灭中土的竞争者。

  黄四喜此行北境,就是为了打掉突厥王庭的威信,让他们永远丧失给中土军阀提供兵马支援的能力。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武侠世界刺客行,武侠世界刺客行最新章节,武侠世界刺客行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