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正思谋退路时,一声鹰鸣突然在高空响起。
他抬头一看,只见黑压压一片鹰群,盘旋在了渭水上方。
其中一头猎鹰飞坠在北岸军前,落在了排头的黄四喜臂上。
黄四喜取下绑在鹰爪的信函,展开一看,已知长安城易主的消息。
这信函是由徐世绩所发,早在南下渭水期间,黄四喜就已经并分两路,让徐世绩与沈落雁统兵绕过渭水,先行潜伏在了城南的杨公宝库出口处。
为了防止城内有高手坐镇,黄四喜再次让宁道奇与师妃暄随行。
这场奇袭取得了卓越效果。
黄四喜看罢鹰信,召来小魔龙,置放在鹰背上,然后示意猎鹰飞向渭水河道上方,以数十丈的高度面朝李阀大军,确保南岸兵卒都可以看清小魔龙的摸样。
待南岸人群里手指小魔龙,响起窃窃私语声。
黄四喜忽然蓄积内力,传音出去,声响远及十余里,让对岸兵卒均可清晰耳闻。
“我名降龙!去年在塞外塔布河岸刺死了突厥敌酋始毕可汗,后又攻灭突厥王庭,塞外诸族因此免遭突厥压迫,他们为了感谢我,就尊我叫‘真龙天子可汗’,我为什么会有真龙之名,只因我养了一条古往今来唯一的真龙瑞兽!”
小魔龙配合的发出龙啸。
对岸顿时响起惊呼。
黄四喜继续传音鼓动:“我以真龙瑞兽之名诛虏杀贼,保天下百姓安宁,为万世开太平!你们均是中土百姓,我不想与你们作战,只要你们放下兵器,我保证既往不咎,你们在李阀担任什么官职,我会给与你们同样待遇,你们在李阀治下耕种了多少良田,我保证秋毫无犯……”
李世民不欲让黄四喜继续煽动军心,突然对前军下达了攻击命令。
但命令传过去以后,岸边兵卒全都没有妄动,这些兵马原本就是最近所招募,并非李阀的心腹嫡系,对李阀毫无忠心。
他们全是关中各地的平民,久闻‘真龙天子可汗’的盛名,此刻他们对‘真龙’的敬仰,已经压过了对李阀军法的畏惧。
黄四喜见状,飞身跃离马背,横过数十丈宽的河道,降落在了李阀前军阵前,声入众耳:“天下大乱了这么多年,不该再有征战,如果你们想过安定日子,那就渡过浮桥,前往对岸去!”
现场静了片刻,人群里忽然响起了高亢大喊:“真龙天子!我们投降真龙天子!”
第一个阵前倒戈的人出现后,顿时引发了连锁效应,潮水般涌向桥头。
位于中军的李世民瞧见这一幕,试图做出挽救措施。
结果察觉一道寒光扑面射来。
黄四喜利如电芒的眼神,完全不受距离的限制,直接锁死了李世民的双眸与心绪。
被黄四喜这么轻轻盯上一眼,李世民顿有一种被看穿的不适感觉,不管什么奇谋妙计,也或文韬武略,在这一刻已经彻底丧失作用,黄四喜无孔不入的精神奇力,已经把李世民彻底笼罩,宛如命运一样,让李世民抗拒不了半分。
黄四喜的传音随即在李世民耳边响起:“你现在统兵处死傅采林、伏骞、薛仁杲,以及这三人党羽,我以真龙立誓,保证不杀你李家一人!若你担心我今后出尔反尔,可以带领李家人前往域外隐居,我给足钱粮,让你们安享余生!”
李世民见前军已崩,即使现在开战也已经不可能取胜,心里的作战意志开始动摇,他不禁望向了身侧的异族兵马。
伏骞与薛仁杲并没有察觉到不妥,纷纷催促李世民:“秦王你还愣着做什么,快快率领你李阀骑兵,发起冲锋,再迟上片刻,等军心大乱,你李阀今天必定全军覆没!”
傅采林修为高深,精神力交织在李世民身上,眼睛忽的一眯,近前抓住了李世民手腕,打算挟持李世民开战。
结果不等傅采林威迫李世民,黄四喜已如一股旋风般,掠入千军万马之中,卷出一条空白道路,朝这边火速冲来。
“保护秦王!”
李世民身边战将尉迟敬德厉声大吼。
他所在中军全是李阀嫡系精锐,对李世民极其忠诚,听见尉迟敬德示警,一排排的弓箭手,纷纷弯弓搭箭,千百支长矛铁枪,齐齐前指,杀气腾腾瞄向黄四喜。
这上万精锐唐兵,常年追随李世民作战,纵然畏惧‘真龙天子可汗’之名,心里战战兢兢,却仍旧勇于短兵相接,阵型不乱。
随着尉迟敬德一声令下,‘呼!’的万箭齐发,满天箭雨射去黄四喜。
谁知箭矢靠近黄四喜身外数尺处,撞上黄四喜体外的螺旋气劲,羽箭纷纷坠地。
黄四喜不欲在唐兵里大开杀戒,故而未使杀招。
若他在冲锋时施展‘群龙无首’,羽箭近身就会倒卷,对面射来多少箭,就会反射回去多少,唐兵站位又密集,他一掌发罢,现场至少要留下数百具尸体。
但他目标只是李世民与一干异族统领,就对普通唐兵手下留情。
唐兵见他们数千人的强弓利箭,竟然攻不破黄四喜的护身真气,均觉遍体生寒,胆颤心惊。
很快黄四喜就穿越箭雨,杀到了防御严密的长矛铁枪前,他却视矛抢如无物,迎前撞了上去,方圆数丈范围内的唐兵纷纷向着四周仰倒开去。
原本阵型整齐的唐兵军阵,瞬间人仰马翻,陷入一片混乱。
黄四喜途经之处,就仿佛一柄死神镰刀,在茂密的草丛里,割开一条平坦空路。
那些不断伸来的刀、剑、矛、枪、斧等兵刃,全都无法近身黄四喜丈内,而兵刃但凡被螺旋真劲给搅住,无一例外都会弯曲断裂,再反震到唐兵身上,斩出满地的残肢断臂。
别看此刻黄四喜身陷万军包围之中,身形却如巍然耸峙的高山,任凭多强劲的狂风,也不能撼动他分毫。
他身上显露的铜皮铁骨横行无忌的无敌力量,浑然无间,已经非任何人力可以抗衡。
现场唐兵纷纷涌出了昔日突厥骑兵的绝望感,黄四喜在他们眼里已经是无法击倒的魔神。
簇拥李世民身边的高手傅采林、伏骞、薛仁杲、跋锋寒、傅君嫱,将领尉迟敬德、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秀宁、柴绍等人,眼瞅着黄四喜越来越近,全在下意识朝后挪步。
当初他们一伙人奇袭长安,围攻天刀宋缺时,并没有这般凶险的压迫力。
此刻望着黄四喜山崩地裂的冲来,他们方知‘真龙天子可汗’所代表的意义,这不止是天命所归,也是盖世武力的代名词。
在场唯独李世民仍旧保持着冷静,他见黄四喜如山倒般碾碎了他的上万卫队,心里忽然浮出一个奇怪念头,纵然死在黄四喜手上,他也不会有半点怨恨。
似黄四喜这样武功超凡入圣的惊世高手,谁输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能逼着黄四喜在万军中行刺,已经足以自傲平生了。
此刻黄四喜距离李世民已经只剩百丈远。
李世民周围的千多位盾牌手已经全部迎上去,这些人穿有重甲,全是李世民招募的死士,他们会拿生命给李世民争取逃跑的时间。
但李世民已经不准备让他们给自己牺牲,忽然大喊:“所有将士听令,放下兵器,全部让开!”
他发话之时,黄四喜已经撞穿了盾牌阵,‘噌!’的抽出降龙剑,扬臂虚挥,降龙剑气已经劈至他头顶。
此时傅采林仍在抓着他手臂,听见铿锵雷音响彻上空,立时松手,朝后急退。
当初在高句丽王宫,傅采林已经领教过黄四喜的雷电剑力,护卫高建武的精锐卫队,尽数被剑雷劈杀,傅采林同样被击中,整条手臂化为焦骨,必须截掉才能保住性命。
傅采林猜测黄四喜的首要击杀目标是李世民,后撤时就朝附近的数百仆从示意,随他一起冲出战场。
谁知黄四喜深恨傅采林来祸乱中土,一见傅采林远离,剑气猛一转向,凌空遁至傅采林头顶,如影随形的尾随上去。
当初黄四喜在战神殿合璧《慈航剑典》,精神力抵至‘天视地听’境界,对剑气的控制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程度。
他以精神气场锁紧剑气,可以如同手臂一样使唤,能放能收,在他气场笼罩范围内,剑气能够任意横移转换,纵横排列,化成剑网困敌。
那日在镜波湖淬炼了降龙剑后,剑气蕴含雷电之力,剑网也随着变成了雷网。
黄四喜紧追傅采林不放,降龙剑气密集射出,眨眼之间,只见以傅采林身体为中心,凌空悬浮一张数丈方圆的雷电网瀑,彻底堵死了傅采林的去路。
不过他身边的数百弟子悍不畏死,竟以血肉之躯撞向雷网,试图破掉降龙剑气,结果被黄四喜横掌连拍,无一例外全部震毙在了‘群龙无首’之下。
李世民远远望着这血肉模糊的一幕,心惊的想:“他剑法与掌法均已修至通神之境,若刚才冲锋时以神剑与神掌开路,我的上万护卫不知要横死多少!”
他意识黄四喜在对他手下留情,目光急转,盯住了正朝外突围的吐谷浑王子伏骞与西秦王子薛仁杲,然后给在场的嫡系兵马下令:“拦住他们!不要放跑一人!”
尉迟敬德与长孙无忌等将领听见这道命令,全都怔了一下,却也没有多问,当即领兵合围了上去。
这时李靖、宋智、宋玉致、红拂女也已经统领两万骑兵渡过渭水,等他们穿过重重人群,赶到黄四喜附近时,战斗已经落下帷幕。
傅采林、伏骞、薛仁杲及其属下,全部丧命在军阵之间,无一走脱。
李世民及其麾下将领,望见黄四喜的骑兵包围而来,纷纷放下兵器。
唯独寇仲与徐子陵早在黄四喜渡河前已经悄悄溜走,成为今天渭水战场上,为数不多既没有丢掉性命,也没有被俘虏的幸运儿。
黄四喜见李世民放弃抵抗,走过去问道:“你怎么不把宋阀主带在身边作质?”
李世民是认为黄四喜与宋缺没有亲属血缘,也无姻亲关系,即使他把宋缺家眷全部扣押在身边,也要挟不到黄四喜,他索性就把宋缺留在了长安城内。
但话到嘴边,李世民是这样回应黄四喜:“真龙可汗不也没有把我李家族人挟为人质吗?你不屑做的事,世民同样不屑!”
黄四喜朝他点了点头:“李家二郎是个人物!”
随后转身,交待李靖:“不用绑他们!带回长安后,将他们安置在原来的唐国公府内,再派单雄信与秦琼返回洛阳,把李阀族人全部接来长安,与他们团聚!”
黄四喜态度温和,没有治任何人的罪,但长孙无忌与李秀宁、柴绍等将领仍旧显得战战兢兢,不知道未来下场会是如何。
李世民却是愿赌服输,是他下的投降决定,无论将来沦落什么处境,他都会捏着鼻子认下,即使被杀他也不会有任何抱怨。
这之后,黄四喜让他的两万骑兵,分散统领李世民的十余万兵马,全部赶回长安。
到了城内时,宋缺已经被徐世绩、宁道奇、师妃暄营救。
今年三月份杨广在江都遇害后,李渊在洛阳逼迫越王杨侗禅位,自行称帝。
宋缺在长安控制着监国代王杨侑,却没有称帝建国,一直自领大丞相。
黄四喜入城后被宋缺迎入了丞相府。
宋缺见两人麾下将领济济一堂,当场宣布一件事,去年他奇袭长安时是奉了黄四喜命令,他早有辅佐黄四喜定鼎建国,恢复汉统的计划,只是黄四喜要在北疆对付突厥人,建国日期才不得不推延。
如今黄四喜已经从北疆返回,也是时候立朝建元了。
众人都觉这是众望所归,黄四喜就是当今天下唯一的称帝人选。
黄四喜也没有反对。
他若推辞称帝,让给宋缺,也许百年后可以避免‘安史之乱’,但两百年后却难以避开五代十国的动乱,甚至是燕云十六州的丢失。
如果悲惨历史注定会发生,那他刺杀突厥始毕可汗、渤海拜紫亭、高句丽高建武就没有任何意义。
既然他刺杀了这些异族首领,并且改变了中土势力格局,他就需要改到底。
也许在封建时代,谁当皇帝都是一个样。
但黄四喜至少可以保证,几百年后不会再有宋蒙时的神州陆沉,更加不会出现明清时的残暴屠戮。
由于黄四喜没有封爵,选取国号时众人吵翻了天。
李靖、徐世绩、沈落雁、红拂女,提议以‘龙’为国号,这才符合黄四喜的真龙天子身份。
宋缺、宋智、解文龙,则属意‘华’为国号,他们是直接以国名让中土百姓牢记华夷之别,也可体现兴盛汉统的决心,原本他们还想以‘汉’为国号,但前朝用了太多,若黄四喜有独尊一朝的念头,他们仍旧提‘汉’,这会惹得黄四喜不满。
其余宁道奇、裴仁基、秦琼、师妃暄、独孤峰、宇文伤等人,都不轻易发表意见,他们觉得‘龙’很好,‘华’也不错。
黄四喜考虑后,选‘华’为国号,建元‘神龙’。
不过登基之事一切从简,黄四喜打算在神龙元年就荡平天下,彻底结束隋末乱世。
他抬头一看,只见黑压压一片鹰群,盘旋在了渭水上方。
其中一头猎鹰飞坠在北岸军前,落在了排头的黄四喜臂上。
黄四喜取下绑在鹰爪的信函,展开一看,已知长安城易主的消息。
这信函是由徐世绩所发,早在南下渭水期间,黄四喜就已经并分两路,让徐世绩与沈落雁统兵绕过渭水,先行潜伏在了城南的杨公宝库出口处。
为了防止城内有高手坐镇,黄四喜再次让宁道奇与师妃暄随行。
这场奇袭取得了卓越效果。
黄四喜看罢鹰信,召来小魔龙,置放在鹰背上,然后示意猎鹰飞向渭水河道上方,以数十丈的高度面朝李阀大军,确保南岸兵卒都可以看清小魔龙的摸样。
待南岸人群里手指小魔龙,响起窃窃私语声。
黄四喜忽然蓄积内力,传音出去,声响远及十余里,让对岸兵卒均可清晰耳闻。
“我名降龙!去年在塞外塔布河岸刺死了突厥敌酋始毕可汗,后又攻灭突厥王庭,塞外诸族因此免遭突厥压迫,他们为了感谢我,就尊我叫‘真龙天子可汗’,我为什么会有真龙之名,只因我养了一条古往今来唯一的真龙瑞兽!”
小魔龙配合的发出龙啸。
对岸顿时响起惊呼。
黄四喜继续传音鼓动:“我以真龙瑞兽之名诛虏杀贼,保天下百姓安宁,为万世开太平!你们均是中土百姓,我不想与你们作战,只要你们放下兵器,我保证既往不咎,你们在李阀担任什么官职,我会给与你们同样待遇,你们在李阀治下耕种了多少良田,我保证秋毫无犯……”
李世民不欲让黄四喜继续煽动军心,突然对前军下达了攻击命令。
但命令传过去以后,岸边兵卒全都没有妄动,这些兵马原本就是最近所招募,并非李阀的心腹嫡系,对李阀毫无忠心。
他们全是关中各地的平民,久闻‘真龙天子可汗’的盛名,此刻他们对‘真龙’的敬仰,已经压过了对李阀军法的畏惧。
黄四喜见状,飞身跃离马背,横过数十丈宽的河道,降落在了李阀前军阵前,声入众耳:“天下大乱了这么多年,不该再有征战,如果你们想过安定日子,那就渡过浮桥,前往对岸去!”
现场静了片刻,人群里忽然响起了高亢大喊:“真龙天子!我们投降真龙天子!”
第一个阵前倒戈的人出现后,顿时引发了连锁效应,潮水般涌向桥头。
位于中军的李世民瞧见这一幕,试图做出挽救措施。
结果察觉一道寒光扑面射来。
黄四喜利如电芒的眼神,完全不受距离的限制,直接锁死了李世民的双眸与心绪。
被黄四喜这么轻轻盯上一眼,李世民顿有一种被看穿的不适感觉,不管什么奇谋妙计,也或文韬武略,在这一刻已经彻底丧失作用,黄四喜无孔不入的精神奇力,已经把李世民彻底笼罩,宛如命运一样,让李世民抗拒不了半分。
黄四喜的传音随即在李世民耳边响起:“你现在统兵处死傅采林、伏骞、薛仁杲,以及这三人党羽,我以真龙立誓,保证不杀你李家一人!若你担心我今后出尔反尔,可以带领李家人前往域外隐居,我给足钱粮,让你们安享余生!”
李世民见前军已崩,即使现在开战也已经不可能取胜,心里的作战意志开始动摇,他不禁望向了身侧的异族兵马。
伏骞与薛仁杲并没有察觉到不妥,纷纷催促李世民:“秦王你还愣着做什么,快快率领你李阀骑兵,发起冲锋,再迟上片刻,等军心大乱,你李阀今天必定全军覆没!”
傅采林修为高深,精神力交织在李世民身上,眼睛忽的一眯,近前抓住了李世民手腕,打算挟持李世民开战。
结果不等傅采林威迫李世民,黄四喜已如一股旋风般,掠入千军万马之中,卷出一条空白道路,朝这边火速冲来。
“保护秦王!”
李世民身边战将尉迟敬德厉声大吼。
他所在中军全是李阀嫡系精锐,对李世民极其忠诚,听见尉迟敬德示警,一排排的弓箭手,纷纷弯弓搭箭,千百支长矛铁枪,齐齐前指,杀气腾腾瞄向黄四喜。
这上万精锐唐兵,常年追随李世民作战,纵然畏惧‘真龙天子可汗’之名,心里战战兢兢,却仍旧勇于短兵相接,阵型不乱。
随着尉迟敬德一声令下,‘呼!’的万箭齐发,满天箭雨射去黄四喜。
谁知箭矢靠近黄四喜身外数尺处,撞上黄四喜体外的螺旋气劲,羽箭纷纷坠地。
黄四喜不欲在唐兵里大开杀戒,故而未使杀招。
若他在冲锋时施展‘群龙无首’,羽箭近身就会倒卷,对面射来多少箭,就会反射回去多少,唐兵站位又密集,他一掌发罢,现场至少要留下数百具尸体。
但他目标只是李世民与一干异族统领,就对普通唐兵手下留情。
唐兵见他们数千人的强弓利箭,竟然攻不破黄四喜的护身真气,均觉遍体生寒,胆颤心惊。
很快黄四喜就穿越箭雨,杀到了防御严密的长矛铁枪前,他却视矛抢如无物,迎前撞了上去,方圆数丈范围内的唐兵纷纷向着四周仰倒开去。
原本阵型整齐的唐兵军阵,瞬间人仰马翻,陷入一片混乱。
黄四喜途经之处,就仿佛一柄死神镰刀,在茂密的草丛里,割开一条平坦空路。
那些不断伸来的刀、剑、矛、枪、斧等兵刃,全都无法近身黄四喜丈内,而兵刃但凡被螺旋真劲给搅住,无一例外都会弯曲断裂,再反震到唐兵身上,斩出满地的残肢断臂。
别看此刻黄四喜身陷万军包围之中,身形却如巍然耸峙的高山,任凭多强劲的狂风,也不能撼动他分毫。
他身上显露的铜皮铁骨横行无忌的无敌力量,浑然无间,已经非任何人力可以抗衡。
现场唐兵纷纷涌出了昔日突厥骑兵的绝望感,黄四喜在他们眼里已经是无法击倒的魔神。
簇拥李世民身边的高手傅采林、伏骞、薛仁杲、跋锋寒、傅君嫱,将领尉迟敬德、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秀宁、柴绍等人,眼瞅着黄四喜越来越近,全在下意识朝后挪步。
当初他们一伙人奇袭长安,围攻天刀宋缺时,并没有这般凶险的压迫力。
此刻望着黄四喜山崩地裂的冲来,他们方知‘真龙天子可汗’所代表的意义,这不止是天命所归,也是盖世武力的代名词。
在场唯独李世民仍旧保持着冷静,他见黄四喜如山倒般碾碎了他的上万卫队,心里忽然浮出一个奇怪念头,纵然死在黄四喜手上,他也不会有半点怨恨。
似黄四喜这样武功超凡入圣的惊世高手,谁输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能逼着黄四喜在万军中行刺,已经足以自傲平生了。
此刻黄四喜距离李世民已经只剩百丈远。
李世民周围的千多位盾牌手已经全部迎上去,这些人穿有重甲,全是李世民招募的死士,他们会拿生命给李世民争取逃跑的时间。
但李世民已经不准备让他们给自己牺牲,忽然大喊:“所有将士听令,放下兵器,全部让开!”
他发话之时,黄四喜已经撞穿了盾牌阵,‘噌!’的抽出降龙剑,扬臂虚挥,降龙剑气已经劈至他头顶。
此时傅采林仍在抓着他手臂,听见铿锵雷音响彻上空,立时松手,朝后急退。
当初在高句丽王宫,傅采林已经领教过黄四喜的雷电剑力,护卫高建武的精锐卫队,尽数被剑雷劈杀,傅采林同样被击中,整条手臂化为焦骨,必须截掉才能保住性命。
傅采林猜测黄四喜的首要击杀目标是李世民,后撤时就朝附近的数百仆从示意,随他一起冲出战场。
谁知黄四喜深恨傅采林来祸乱中土,一见傅采林远离,剑气猛一转向,凌空遁至傅采林头顶,如影随形的尾随上去。
当初黄四喜在战神殿合璧《慈航剑典》,精神力抵至‘天视地听’境界,对剑气的控制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程度。
他以精神气场锁紧剑气,可以如同手臂一样使唤,能放能收,在他气场笼罩范围内,剑气能够任意横移转换,纵横排列,化成剑网困敌。
那日在镜波湖淬炼了降龙剑后,剑气蕴含雷电之力,剑网也随着变成了雷网。
黄四喜紧追傅采林不放,降龙剑气密集射出,眨眼之间,只见以傅采林身体为中心,凌空悬浮一张数丈方圆的雷电网瀑,彻底堵死了傅采林的去路。
不过他身边的数百弟子悍不畏死,竟以血肉之躯撞向雷网,试图破掉降龙剑气,结果被黄四喜横掌连拍,无一例外全部震毙在了‘群龙无首’之下。
李世民远远望着这血肉模糊的一幕,心惊的想:“他剑法与掌法均已修至通神之境,若刚才冲锋时以神剑与神掌开路,我的上万护卫不知要横死多少!”
他意识黄四喜在对他手下留情,目光急转,盯住了正朝外突围的吐谷浑王子伏骞与西秦王子薛仁杲,然后给在场的嫡系兵马下令:“拦住他们!不要放跑一人!”
尉迟敬德与长孙无忌等将领听见这道命令,全都怔了一下,却也没有多问,当即领兵合围了上去。
这时李靖、宋智、宋玉致、红拂女也已经统领两万骑兵渡过渭水,等他们穿过重重人群,赶到黄四喜附近时,战斗已经落下帷幕。
傅采林、伏骞、薛仁杲及其属下,全部丧命在军阵之间,无一走脱。
李世民及其麾下将领,望见黄四喜的骑兵包围而来,纷纷放下兵器。
唯独寇仲与徐子陵早在黄四喜渡河前已经悄悄溜走,成为今天渭水战场上,为数不多既没有丢掉性命,也没有被俘虏的幸运儿。
黄四喜见李世民放弃抵抗,走过去问道:“你怎么不把宋阀主带在身边作质?”
李世民是认为黄四喜与宋缺没有亲属血缘,也无姻亲关系,即使他把宋缺家眷全部扣押在身边,也要挟不到黄四喜,他索性就把宋缺留在了长安城内。
但话到嘴边,李世民是这样回应黄四喜:“真龙可汗不也没有把我李家族人挟为人质吗?你不屑做的事,世民同样不屑!”
黄四喜朝他点了点头:“李家二郎是个人物!”
随后转身,交待李靖:“不用绑他们!带回长安后,将他们安置在原来的唐国公府内,再派单雄信与秦琼返回洛阳,把李阀族人全部接来长安,与他们团聚!”
黄四喜态度温和,没有治任何人的罪,但长孙无忌与李秀宁、柴绍等将领仍旧显得战战兢兢,不知道未来下场会是如何。
李世民却是愿赌服输,是他下的投降决定,无论将来沦落什么处境,他都会捏着鼻子认下,即使被杀他也不会有任何抱怨。
这之后,黄四喜让他的两万骑兵,分散统领李世民的十余万兵马,全部赶回长安。
到了城内时,宋缺已经被徐世绩、宁道奇、师妃暄营救。
今年三月份杨广在江都遇害后,李渊在洛阳逼迫越王杨侗禅位,自行称帝。
宋缺在长安控制着监国代王杨侑,却没有称帝建国,一直自领大丞相。
黄四喜入城后被宋缺迎入了丞相府。
宋缺见两人麾下将领济济一堂,当场宣布一件事,去年他奇袭长安时是奉了黄四喜命令,他早有辅佐黄四喜定鼎建国,恢复汉统的计划,只是黄四喜要在北疆对付突厥人,建国日期才不得不推延。
如今黄四喜已经从北疆返回,也是时候立朝建元了。
众人都觉这是众望所归,黄四喜就是当今天下唯一的称帝人选。
黄四喜也没有反对。
他若推辞称帝,让给宋缺,也许百年后可以避免‘安史之乱’,但两百年后却难以避开五代十国的动乱,甚至是燕云十六州的丢失。
如果悲惨历史注定会发生,那他刺杀突厥始毕可汗、渤海拜紫亭、高句丽高建武就没有任何意义。
既然他刺杀了这些异族首领,并且改变了中土势力格局,他就需要改到底。
也许在封建时代,谁当皇帝都是一个样。
但黄四喜至少可以保证,几百年后不会再有宋蒙时的神州陆沉,更加不会出现明清时的残暴屠戮。
由于黄四喜没有封爵,选取国号时众人吵翻了天。
李靖、徐世绩、沈落雁、红拂女,提议以‘龙’为国号,这才符合黄四喜的真龙天子身份。
宋缺、宋智、解文龙,则属意‘华’为国号,他们是直接以国名让中土百姓牢记华夷之别,也可体现兴盛汉统的决心,原本他们还想以‘汉’为国号,但前朝用了太多,若黄四喜有独尊一朝的念头,他们仍旧提‘汉’,这会惹得黄四喜不满。
其余宁道奇、裴仁基、秦琼、师妃暄、独孤峰、宇文伤等人,都不轻易发表意见,他们觉得‘龙’很好,‘华’也不错。
黄四喜考虑后,选‘华’为国号,建元‘神龙’。
不过登基之事一切从简,黄四喜打算在神龙元年就荡平天下,彻底结束隋末乱世。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武侠世界刺客行,武侠世界刺客行最新章节,武侠世界刺客行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武侠世界刺客行,武侠世界刺客行最新章节,武侠世界刺客行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