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四喜与师妃暄骑快马南下。

  不一日即赶到了洛阳。

  这座千年古都雄踞在黄河南岸。

  城池东呼虎牢,南系洛水,北屏邙山,既有险要地势,又兼风光绮丽,气候适宜,漕运便利。

  自古以来,洛阳都是天下定鼎之地,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等八朝建都于此。

  杨广即位后,在周王城和汉魏故城之间,另建了新址,城周超过五十里,宏伟壮观。

  数月前李渊统兵攻占洛阳,以此为都,建立唐廷霸业。

  李渊又喜获传国至宝和氏璧,凭此壁昭告天下李唐取代杨隋的正统地位,一举得到洛阳显贵的一致臣服。

  李渊入城时几乎未动刀兵,就将这座千年古都收入囊中,再令百姓安居,商贾贩利,虽然李渊才治理了洛阳短短数月,却是让城内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朝气象。

  这日傍晚,黄四喜与师妃暄趁着夜色,翻越洛阳城墙,施展轻功降落在‘天街’一侧的阁楼建筑上。

  ‘天街’是洛阳的主干道,宽达百步,贯通南北,黄四喜迎前望了一眼,见街道笔直延伸极远,至少有七八里长度,暗赞此城的宏伟规模。

  在赶赴洛阳途中,黄四喜与师妃暄始终在快马奔行,罕有交流的时刻。

  这趟入洛以后,黄四喜到底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并没有对师妃暄交过底。

  如果是换成其他人,就这样单枪匹马闯入李唐的京城重地,一旦踪迹暴露,造致城内禁军围攻,必定会陷入九死一生的局面。

  但黄四喜盛名在外,仅仅是在万军之中刺死始毕可汗与武尊毕玄,就令师妃暄忧虑全消,哪怕是再凶险的龙潭虎穴,她也敢跟着黄四喜去闯。

  不过她不愿茫无头绪的参与行动。

  等她陪同黄四喜降至‘天街’边缘,轻声问了一句:“今趟黄郎君入洛,是不是打算潜入皇宫行刺唐帝李渊?”

  黄四喜摇了摇头:“李渊是一国之君,留着他老命有大用,我不会杀他,而会生擒他!但在擒他之前,我需要先找到宁道奇!”

  黄四喜说到这里,把目光从长街上收回来,望向师妃暄道:“师仙子在洛阳时久,清不清楚宁道奇的居所,他是否跟在李渊身边担任保镖?”

  师妃暄展颜一笑:“据我所知,宁道奇并不在李渊身边!由于和氏璧会对武林高手产生精神干扰,李渊不敢将和氏璧收入寝宫,而是藏匿在宫外的隐蔽之地,宁道奇被派遣去看守和氏璧!”

  李渊与宁道奇分居两处。

  这其实更加方便黄四喜私下与宁道奇接触。

  他又问师妃暄:“传闻和氏璧含有奇异之力,可以随着天时衍生变化,壁上时寒时暖,忽明忽暗,且世上没有任何宝物可以隔绝和氏璧对精神的负面影响力,我们若在城内搜索,应该可以感应到和氏璧的位置罢?”

  师妃暄曾经在净念禅院保护了和氏璧一年有余,非常清楚和氏璧的底细:“铜质金属可以减弱和氏璧的壁力外散,如果宁道奇使用铜罩藏匿和氏璧,必须靠近数十丈范围才会有轻微感应,但若宁道奇携带和氏璧居住在地宫里,就能彻底瞒过地上之人的探测!”

  师妃暄朝城南方向望了一眼,又道:“当今之世,尤属净念禅院的禅主了空大师,对和氏璧钻研最深,咱们可以请他入城,帮忙搜查和氏璧的踪迹!”

  “不!”

  黄四喜拒绝道:“我们不能节外生枝,如果我入城的消息被禅院之人泄露出去,传到李渊耳朵里,到时抓捕李渊会异常耗费时间!

  况且宁道奇是从禅院夺走的和氏璧,为了防止禅院反复争抢,李阀肯定会对禅院发出警告,严禁院内和尚再插手和氏璧之事!”

  这番话让师妃暄一时怔神。

  因为李阀确实警告过净念禅院,而且向师妃暄也发出过劝告,要求慈航静斋保持中立,不要干涉李阀与宋阀之间的争斗。

  由于李阀对师妃暄的措辞并不严厉,师妃暄就没有放在心上。

  现在回头想一想,李阀应该是仍旧没有放弃拉拢天下正道魁首慈航静斋的盘算,才会对师妃暄以礼相待。

  但若李阀知道师妃暄已经开始给黄四喜效力,肯定会撕破脸皮,对慈航静斋与相关佛门一起下手。

  师妃暄就熄掉了邀请净念禅院帮手的念头,却是说道:“洛阳城宽纵绵延十余里,只靠我们两人之力,恐怕找到天亮,也搜不到和氏璧的藏匿之地!”

  “那也未必!”

  黄四喜已经托起风水罗盘,霎时就感应到了异常气象。

  这股气象之强烈程度,与邪帝舍利、五彩石相比,全都相差无几。

  黄四喜骤一测算,就轻易锁定了气象的源头所在。

  他朝师妃暄摆了摆手:“请师仙子移步!”

  说完跃空提速,开始在长街两侧的建筑上飞檐走壁。

  师妃暄默不作声跟在后边,一路横穿整条长街,尽头是一片里许方圆的仓库区域。

  师妃暄打量一看,给黄四喜介绍:“这里是东都的储粮重地含嘉仓,黄郎君怎么到这里来啦?”

  含嘉仓是大隋修建的最大粮库,库内开辟了数百个粮窖,规模比瓦岗寨攻占的回落仓只大不小。

  随着李阀攻克洛阳,含嘉仓也被李阀捡了便宜,储粮可以支撑李世民与李建成对外征战数年之久。

  师妃暄转念一想,秀眸忽的大亮:“含嘉仓的粮窖全部开辟在地下,这是藏匿和氏璧的绝佳地点!黄郎君,难道和氏璧埋在仓内的某个粮窖里?”

  黄四喜之所以赶来含嘉仓,正是受到风水罗盘指引。

  他示意师妃暄随同潜入仓内,穿梭于各大粮窖之间,边道:“如果我测算没有错,和氏璧应该是位于东南角的第八个粮窖底下!”

  师妃暄见他频频打量掌上罗盘,顿时起了好奇之意,心想:“黄郎君是靠这柄罗盘,感应到和氏璧的方位吗?难道黄郎君懂得卜卦观相之术,掐指会算?”

  她天资无双,年满二十岁时,武学修为已经与她师父梵清惠不相上下。

  除了武道以外,她对三教九流的技艺全都抱有浓烈兴趣,不止谦虚好学,也好为人师。

  她瞧见黄四喜的风水罗盘后,顿起猎奇之心,希望向黄四喜讨教运使罗盘的测壁之法。

  不过此刻穿行在含嘉仓内,随处可见巡逻的唐兵,并非与黄四喜攀谈的好时机,她就把疑惑藏在心里,先寻和氏璧为重。

  不一会儿,两人已经靠近东南角那座疑似埋藏和氏璧的粮窖。

  只见窖边搭建有一座简易凉亭,亭下盘坐一位穿着峨冠博带的老人。

  这老人留着五缕长须,脸相古雅朴实,身形比常人高挺,即使盘膝而坐,也给人伟岸如山的感觉,他单手持有一杆拂尘,显露出尘飘逸的隐士气质。

  虽然他是背朝黄四喜与师妃暄,但师妃暄仍旧一眼认出他的身份,传音给黄四喜:“他就是中土第一宗师‘散人’宁道奇!”

  大致目测了一下距离,宁道奇距离黄四喜与师妃暄所潜伏的窖顶,只有数十丈远。

  师妃暄又补充一句:“以黄郎君你的修为,即使近身到宁道奇身边,也许亦可瞒过宁道奇的耳目,但妃暄武功逊于宁道奇,他可能已经感应到妃暄的气息!”

  “不要紧!”

  黄四喜宽言安慰:“今趟来寻他,不是为了偷袭,无论他是否对我们的踪迹有所察觉,我都会正大光明与他碰面!”

  他说的碰面其实是‘切磋’的意思。

  虽然在赶来洛阳的路上,黄四喜打算以定立道教为条件,游说宁道奇脱离李阀。

  但对于宁道奇这样的宗师高手,仅仅凭借一张嘴,很难说服宁道奇,黄四喜必须施展出超人一筹的武力,才能让宁道奇心服口服。

  黄四喜身形一晃,冲天跃起,于半空朝凉亭横移过去,声音回传师妃暄耳中:“我去会一会这位名满中土六十载的道门宗师,师仙子暂且在这里稍候!”

  师妃暄传音回道:“黄郎君尽管与宁散人会武,妃暄来替黄郎君清理仓内的巡逻唐兵!”

  她猜测黄四喜与宁道奇一旦交手,必定会把附近守卫给吸引过来。

  也果不其然,等黄四喜跃空飞至凉亭数丈范围时,忽然翻身落在地面。

  只见黄四喜刚一站定,就‘噌!’的一声,抽出了身背降龙剑:“宁散人接招!”

  他说完持剑直劈,凝结一柄旁广剑气,斩在凉亭的亭顶上。

  ‘轰隆’一响,凉亭轰然坍塌。

  亭体崩碎的残片,一股脑全部砸向宁道奇,但宁道奇不紧不慢,两袖扬起,晶莹如玉的手从两袖探出,真气倏地外吐出体,在身外结出一座有质无形的气瓶,将残片尽数震离体外。

  黄四喜在剑气劈出一刻,降龙剑也脱手飞出,受黄四喜掌力牵引,悬空垂插在了宁道奇的头顶上空。

  剑上顿时雷光大闪,并发出‘铿锵’雷音。

  同一时间,降龙剑上开始疾吐道道雷纹剑气,对准宁道奇的气瓶劈落而下。

  宁道奇受到雷剑轰击,心间大骇,急调体内真力,尽数灌入气瓶之中,分不了半点神,动不了半点身躯,甚至已经无法转头,去看一看黄四喜的摸样。

  他心头也涌出一股悔意,刚才他感应到数十丈外师妃暄的气息。

  但他自视甚高,习惯摆出世外高人的架势,就故意气定神闲,一动不动盘坐在凉亭下面,以示他镇定自若的宗师气度。

  谁曾知道,师妃暄没有向他发起攻击,他反而迎来一位比师妃暄强大了不知多少倍的绝世高手,这高手只出一招,就把他打的手忙脚乱、疲于应对。

  如果他早知道有如此盖代高手陪同师妃暄而来,他肯定会早早撤离凉亭,拉开与这位高手的距离。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剑气释放的雷网,给锁死在了原地。

  就在他苦苦支撑之时,含嘉仓内的巡逻唐兵全都听见了雷鸣响动,纷纷赶来一探究竟。

  师妃暄瞧见唐兵合围过来,翻手拔出她的配兵‘色空剑’,准备把唐兵尽数料理。

  结果不等师妃暄发剑,只听宁道奇上空的降龙剑,雷鸣之音忽然扩涨高亢,如似发出一股音波,朝着四面八方横扫而去。

  师妃暄立时意识到,这股雷音里携带了黄四喜的精神密法,一旦渗透入体,就会对经脉形成强劲的震荡破坏力。

  师妃暄马上收敛心神,抵御雷音的精神冲击。

  但周围上百唐兵却是没有抗音能耐,耳间骤一听见雷声,顿觉经脉仿佛爆破一般,气血翻腾不息,‘噗噗!’声响,一个接一个喷出血渍,全部震晕在了当场。

  很快,偌大的含嘉仓内就再也看不见唐兵的站立身影。

  师妃暄见状,缓缓收回色空剑,目光转向黄四喜时,心间满是震撼,惊诧寻思:“黄郎君的剑术已经修至携雷带电的地步,这俨然就是仙家神通!怪不得他能在数十万胡虏铁骑之中刺死始毕可汗与武尊毕玄,他的武力修为恐怕早就超越了三大宗师!”

  她眨动美眸,移向宁道奇,又想:“宁散人绝对不是黄郎君的对手,观两人交战的局面,黄郎君有诛杀宁散人于当场的能力,宁散人想逃走,可能都没有半点机会!”

  宁道奇自己也是这样的看法。

  他全力运使的气瓶,在雷纹剑气的轰击下,很快就土崩瓦解。

  眼瞅着雷电就要轰实在宁道奇的天灵盖上,雷音突然消隐无形,头顶的降龙剑也‘呼!’的一声飞走,回落黄四喜掌间。

  宁道奇察觉到黄四喜铺天盖地的剑袭,在这一瞬间,如潮水般退走。

  他心里不禁暗松一口气。

  等他神绪恢复平静,霍地一扬手臂,把身后的道袍披风卷到面前,摊开一看,只见披风上被剑气切割了一行字迹。

  上面写着:“降龙破宁道奇‘散手八扑’于此,特为散人贺!”

  宁道奇看罢这行剑文,嘴角顿时露出苦笑。

  他已知身后这位高手的身份,原来是鼎鼎大名的刺客降龙,草原传唱的真龙可汗。

  他立即起身,面朝黄四喜,躬身说了一句:“贫道久闻降龙威名,所谓盛名之下没有虚士,古人诚不欺贫道!”

  他说完纵身一跳,坠落旁边的粮窖底下,停滞了片刻,‘呼啦!’一声又冲了出来,身形凌空翻转,降落在黄四喜面前。

  只见他把掌间提着的一个铜盒,双手捧在黄四喜面前:“和氏璧在此,请降龙道友笑纳!”

  他以为黄四喜赶来这里,就是为了抢回和氏璧。

  黄四喜也没有拒绝他的献宝,伸手把铜盒取在了手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武侠世界刺客行,武侠世界刺客行最新章节,武侠世界刺客行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