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世界,草原。
宁道奇骑着一匹夺来的战马,向南飞驰。
老道道袍凌乱,披头散发,显得甚是狼狈。
更惊人的是,他嘴角竟然隐有血渍,还不时咳嗽两声。
身为大宗师,居然控制不住气息,呛咳出血沫,可见宁道奇伤势有多么严重。
之所以受此重创,乃是因为他误判了毕玄的决心。
当日他夜观天象,发现肃杀军气起于北方,似有大举南袭之意。
但天机深奥晦涩,即便宁道奇境界极高,也不敢贸然肯定观测就一定准确,故此亲身赶至大草原,欲一窥究竟。
之后他就发现,突厥居然真的在聚兵!
不仅突厥本部大举聚兵,连臣服于突厥的契丹、室韦等诸多部族,都接到了突厥的征调令,要求各部派遣青壮精骑,自备兵甲粮草,往泾州汇合。
至于目标,突厥也并未隐瞒,就是直指大唐,甚至宣扬要攻破长安,饮马渭河,将关中化为大突厥的草场!
突厥承诺,若击破长安,允许各部在长安大掠三日,财帛女子任凭自取。
此诺一出,草原各部士气大振,踊跃出兵,一队队精锐骑兵,带着大车,赶着牛羊,自各自部族出发,向着泾州方向开进。
更可怕的是,据宁道奇探得的消息,这一战,毕玄将亲自领兵!
得知此消息,宁道奇毫不犹豫,独身一人找到毕玄,向毕玄邀战——宁道奇曾经与毕玄战过一场,当时两人斗了个不相上下。
但这些年,宁道奇道法日益精深,武功也随之水涨船高,而毕玄则在突厥事务上分心太多,宁道奇即使不擅杀伐,也自信全力以赴的话,能胜过毕玄一招半式。
故此宁老道欲与毕玄赌斗胜负,令毕玄放弃此次征伐。
却没想到,从不畏惧任何挑战的毕玄,这次竟未答应他的邀战。
“身为武人,我本该接受宁道兄的邀战。但身为突厥人,此役关乎我突厥兴衰乃至存亡,毕玄不敢为一己之欲,误我突厥存亡!宁道兄,对不住了!”
毕玄以这番话,回应了宁道奇的邀战。
双龙世界的高手,面对与自己差不多层次的武者挑战,若是畏惧怯战,一不留神就会心灵蒙尘,严重的还会影响武功进境。
但毕玄此次手握“大义”,为了国家大义,抛下个人荣辱,不仅不会对自身心灵造成任何影响,反而更能坚定他踏平大唐、斩杀陆沉的决意与气势。
所以回拒宁道奇挑战之后,毕玄又毫不客气地派出了三千金狼军围杀宁道奇。
毕玄则在外围以气势压迫牵制,令宁道奇始终要分出大部分心力,提防他的暴起突袭。
最终,宁道奇以被毕玄突袭击中一招为代价,借力突出重围,之后便是一路南奔。
以宁道奇的修为,即使受伤不轻,一旦突出重围,那么等闲高手也是追之不及。
唯有毕玄,才有能力追杀。
但宁道奇乃是大宗师,若是被逼得太急,濒死反击之下,毕玄也要付出惨痛代价,才能取宁道奇性命。
中原还有一个陆沉,被毕玄视为哪怕付出惨重代价,也要除之而后快的头号威胁。
至于宁道奇,武功虽高,却只是个修道的散人,不懂战阵,威胁不大。
且此番受伤,一年半载都恢复不到全盛,在毕玄看来,宁道奇暂时已不算威胁。
因此毕玄没有追杀,任凭宁道奇逃离,只给颉利传了一道口信,令他派遣使者前往长安问罪。
聚兵之事,既然已被宁道奇侦知,那就再添一把火,给李唐制造些混乱!
于是当宁道奇带伤回到关中,带回突厥大举聚兵,武尊毕玄即将亲自领军进攻大唐的消息,大唐朝野一片震荡惊惶之时,突厥使者又到了。
……
长安,太极宫,太极殿。
唐皇李渊端坐皇座,满朝文武分列殿中,中间是一个趾高气扬的突厥使者,正自唾沫横飞,大放厥词。
“交出陆沉!或者交出陆沉的首级!”
突厥使者神情睥睨,看着脸色铁青的李渊,冷笑道:
“半月之后,倘若那陆沉的首级,还未送到我大突厥汗庭……你们就等着尊者亲领的二十万铁骑,横扫关中,踏平长安吧!”
“放肆!”
“大胆狂徒!”
“找死!”
几个脾气火爆的文武大臣齐齐怒斥,恨不得将这突厥使者斩杀当场。
“众卿稍安勿躁!”
李渊强忍怒意,喝止群臣,又对使者说道:
“使者且先回驿馆休息,待我等商议一二,再回复使者。”
突厥使者冷哼一声,环顾殿中:
“记住,你们只有半个月时间!”
……
尽管李渊下令封锁消息,但突厥使者来时,就已大肆宣扬,因此那半月之后,若不交出“神剑公子”陆沉首级,则武尊毕玄便将亲率二十万铁骑,横扫关中,踏平长安的消息,不到一天功夫,就已在长安城传得沸沸扬扬。
长安城中,一时人心惶惶,甚至隐有乱象。
如今的大唐,还不是那个威加四海、万国来朝的盛唐,还只是一个刚刚平定关中的割据势力。
以大唐当下的实力,根本禁不起突厥全力一击。
武尊毕玄若真领兵来犯,横扫关中,踏平长安,还真就不会是一句虚言。
二十万铁骑威胁下,不少人拖家带口,想要逃离长安。
一些世家,甚至已经在暗地里准备书信,要与突厥人联络。
也有不少大臣,在朝会上不敢当众劝李渊同意突厥人的要求,可散朝之后,纷纷私下求见李渊,欲劝李渊答应突厥条件。
其实李渊最初又何尝不想答应?
作为一个标准的政治动物,李渊既然可以因为陆沉的强大,对他各种巴结奉承,当然也可以因为毕玄与突厥的威胁,出卖陆沉。
可问题是……
他办不到啊!
魔门八大高手中的四位,联合晁公错等一干知名高手,十八人围攻一人,都给陆沉一通砍瓜切菜,杀得只剩一个晁公错侥幸逃生,李渊上哪儿去纠集比那更豪华的阵容?
至于说调动大军围杀……
金刚不坏了解一下?
两把各重三百七十多斤的大铜锤,所过之处人马俱碎了解一下?
李渊最初,确实惊惧惶恐,乃至动过答应突厥人要求,出卖陆沉的念头。
可是仔细权衡之后,他发现自己好像并没有其它选择。
拒绝突厥,可能会死。
出卖陆沉,一定会死!
正犹豫纠结时。
有宦官来报:
“陛下,秦王回朝!求见陛下!”
“我儿世民回来了?”
李渊大喜:
“快,叫世民来见我!”
当紧急飞马返回长安,征袍都未及更换的李世民昂然进来,与李渊行过君臣之礼后,不待李渊开口,李世民便慨然说道:
“父皇,突厥人的要求,绝不能答应!孩儿扫平西秦之后,得西秦猛将翟长孙投效,又得两千西秦精骑,加上我本部一千玄甲铁骑,已有三千铁骑!孩儿愿领这三千铁骑,与突厥决一死战!”
李渊一惊,失声道:
“突厥可是有二十万大军!”
李世民道:
“必然没有二十万!父皇长年与突厥打交道,怎会不知突厥虚实?若真拉出二十万骑,其中只怕将有一半,都是连皮甲都配不上一领的普通牧民!”
李渊皱眉道:
“草原全民皆兵,普通牧民,也是能骑马射箭的。”
李世民胸有成竹:
“只是能壮壮声势,打打顺风仗而已。武尊毕玄既亲自领兵,必不会带这种弱兵。再者,突厥既然限时半月,扬言半月之后便要出兵,那么从时间上看来,也来不及聚兵二十万,依孩儿推断,最多能聚十万精锐而已。”
李渊苦笑:
“你要以三千骑兵,去对抗突厥人十万精锐?还是武尊毕玄亲领的十万精骑?”
李世民呵地一笑:
“孩儿倒不敢如此狂妄。只是……我们不是还有神剑公子么?”
……
长安西市,福聚楼。
前来长安探查“杨公宝库”的寇仲、徐子陵,正戴着人皮面具,伪装成两个其貌不扬的中年男子,坐在三楼雅座,一边品尝这西市第一酒楼的招牌美食,一边竖着耳朵,聆听楼中食客们的议论。
“秦王已经回长安了!据说要亲自领兵,往拒突厥大军!”
“秦王有多少兵?”
“足足三千玄甲!”
“……你莫不是在说笑?”
“昔年张辽八百就可以破十万,秦王三千玄甲还不够啊!”
“呵呵。一个是孙权带领的十万江东弱旅,一个是武尊毕玄亲率的二十万突厥铁骑,你觉着能一样吗?”
“秦王府的人可是说了,秦王亲口论断,突厥必不可能有二十万大军,至少得打个对折!”
“打对折那也有十万啊……话说回来,大唐应该也能聚兵二十万吧?”
“是能聚兵二十万,但这般动员起来的大军,大半都只能用来守城,跟突厥铁骑野战,想都不要想。而能够与突厥野战的精锐步卒,才刚刚跟随秦王打完西秦,都没来得及好好休整。若是急行军赶回来,哪怕赶得上趟,那也要变成疲兵,白白给突厥送人头而已。”
“北边的兵马呢?”
“梁师都、刘武周都在征发大军,意图南下,北边的兵马也动弹不得……”
“那完了!没有足够与突厥野战的兵力,即使能够守住长安,关中也要给突厥铁骑践踏成一片焦土!”
“谁说不是呢?若是乡野村庄都给突厥铁骑烧杀掳掠祸害光了,守住城池又有何用?”
“大唐……会不会就此倾覆?”
有人忽然朗声道:
“休说丧气话!秦王能征善战,三千玄甲,大有可为!”
“突厥有十万精骑。”
“我们有神剑公子!神剑公子,有万夫莫当之勇,当初在南阳,单人独剑,阵斩朱粲,大破迦楼罗军;邙山之战,冲锋陷阵,领两千骑兵,大破李密四万主力。此次神剑公子与秦王联手,三千玄甲,破十万突骑,不在话下!”
“可武尊毕玄……”
“武尊毕玄又如何?我们有神剑公子!毕玄敢来,管叫他有来无回!”
陆沉的名望终究有够响亮。
刚刚扫平西秦的李世民也是风头正盛。
强强联手,还是能给人不少信心的,至少此刻酒楼里的食客们,虽然仍因武尊毕玄的威名面带忧色,但至少不像之前那般惶恐不安了。
见陆沉名号一出,就能安定人心,寇仲不仅大是羡慕,对徐子陵说道:
“要是哪天,我也能像陆大哥一样威风,这辈子也就心满意足了。”
徐子陵说道:
“那可有得努力了。至少你可做不到像陆大哥一样,连李密那种大高手的重击都能用咽喉硬顶。”
他们曾亲眼见证陆沉阵斩李密,最清楚陆沉的“金刚不坏”,并非以讹传讹,而是真正有着非人般的强横体魄。
这样的体魄,用在战场上,那就是字面意义上“万夫莫敌”的战争主宰、杀戮魔神。
所以,寇仲和徐子陵比长安人更有信心,觉着陆沉出马,还真有可能挡住毕玄和十万突厥铁骑。
当然,击败突厥大军,寇徐还是不敢想象。
毕竟那可是武尊毕玄啊!
这时,忽听有人叫道:
“快看,下边那是不是神剑公子?”
此言一出。
三楼食客,纷纷起身,或打开窗户,或奔至露台,向下打望。
寇仲和徐子陵的雅座刚好临窗,两人起身走到窗边,往下望去,就见一个英武挺拔的黑袍青年,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之上,正自下方街道路过。
青年身边,有五骑相随。
其中行在他左右的两骑,长安人民还都比较熟悉。
黑袍青年左边的一骑,是一位身着玄黑劲装,外着红绸罩衣,腰佩长剑,身形娇小玲珑,娇颜冷若冰霜的少女,正是嗜武成痴,经常在市井挑战高手的独孤阀大小姐独孤凤。
青年右边的一骑,身着火红骑装,腰束玄黑腰封,明媚飒爽,大气优雅,正是曾经领兵数万,纵横关中的大唐平阳公主,李秀宁!
而后排三骑也是女子,皆重纱遮面,看不清面容。
【求月票!】
宁道奇骑着一匹夺来的战马,向南飞驰。
老道道袍凌乱,披头散发,显得甚是狼狈。
更惊人的是,他嘴角竟然隐有血渍,还不时咳嗽两声。
身为大宗师,居然控制不住气息,呛咳出血沫,可见宁道奇伤势有多么严重。
之所以受此重创,乃是因为他误判了毕玄的决心。
当日他夜观天象,发现肃杀军气起于北方,似有大举南袭之意。
但天机深奥晦涩,即便宁道奇境界极高,也不敢贸然肯定观测就一定准确,故此亲身赶至大草原,欲一窥究竟。
之后他就发现,突厥居然真的在聚兵!
不仅突厥本部大举聚兵,连臣服于突厥的契丹、室韦等诸多部族,都接到了突厥的征调令,要求各部派遣青壮精骑,自备兵甲粮草,往泾州汇合。
至于目标,突厥也并未隐瞒,就是直指大唐,甚至宣扬要攻破长安,饮马渭河,将关中化为大突厥的草场!
突厥承诺,若击破长安,允许各部在长安大掠三日,财帛女子任凭自取。
此诺一出,草原各部士气大振,踊跃出兵,一队队精锐骑兵,带着大车,赶着牛羊,自各自部族出发,向着泾州方向开进。
更可怕的是,据宁道奇探得的消息,这一战,毕玄将亲自领兵!
得知此消息,宁道奇毫不犹豫,独身一人找到毕玄,向毕玄邀战——宁道奇曾经与毕玄战过一场,当时两人斗了个不相上下。
但这些年,宁道奇道法日益精深,武功也随之水涨船高,而毕玄则在突厥事务上分心太多,宁道奇即使不擅杀伐,也自信全力以赴的话,能胜过毕玄一招半式。
故此宁老道欲与毕玄赌斗胜负,令毕玄放弃此次征伐。
却没想到,从不畏惧任何挑战的毕玄,这次竟未答应他的邀战。
“身为武人,我本该接受宁道兄的邀战。但身为突厥人,此役关乎我突厥兴衰乃至存亡,毕玄不敢为一己之欲,误我突厥存亡!宁道兄,对不住了!”
毕玄以这番话,回应了宁道奇的邀战。
双龙世界的高手,面对与自己差不多层次的武者挑战,若是畏惧怯战,一不留神就会心灵蒙尘,严重的还会影响武功进境。
但毕玄此次手握“大义”,为了国家大义,抛下个人荣辱,不仅不会对自身心灵造成任何影响,反而更能坚定他踏平大唐、斩杀陆沉的决意与气势。
所以回拒宁道奇挑战之后,毕玄又毫不客气地派出了三千金狼军围杀宁道奇。
毕玄则在外围以气势压迫牵制,令宁道奇始终要分出大部分心力,提防他的暴起突袭。
最终,宁道奇以被毕玄突袭击中一招为代价,借力突出重围,之后便是一路南奔。
以宁道奇的修为,即使受伤不轻,一旦突出重围,那么等闲高手也是追之不及。
唯有毕玄,才有能力追杀。
但宁道奇乃是大宗师,若是被逼得太急,濒死反击之下,毕玄也要付出惨痛代价,才能取宁道奇性命。
中原还有一个陆沉,被毕玄视为哪怕付出惨重代价,也要除之而后快的头号威胁。
至于宁道奇,武功虽高,却只是个修道的散人,不懂战阵,威胁不大。
且此番受伤,一年半载都恢复不到全盛,在毕玄看来,宁道奇暂时已不算威胁。
因此毕玄没有追杀,任凭宁道奇逃离,只给颉利传了一道口信,令他派遣使者前往长安问罪。
聚兵之事,既然已被宁道奇侦知,那就再添一把火,给李唐制造些混乱!
于是当宁道奇带伤回到关中,带回突厥大举聚兵,武尊毕玄即将亲自领军进攻大唐的消息,大唐朝野一片震荡惊惶之时,突厥使者又到了。
……
长安,太极宫,太极殿。
唐皇李渊端坐皇座,满朝文武分列殿中,中间是一个趾高气扬的突厥使者,正自唾沫横飞,大放厥词。
“交出陆沉!或者交出陆沉的首级!”
突厥使者神情睥睨,看着脸色铁青的李渊,冷笑道:
“半月之后,倘若那陆沉的首级,还未送到我大突厥汗庭……你们就等着尊者亲领的二十万铁骑,横扫关中,踏平长安吧!”
“放肆!”
“大胆狂徒!”
“找死!”
几个脾气火爆的文武大臣齐齐怒斥,恨不得将这突厥使者斩杀当场。
“众卿稍安勿躁!”
李渊强忍怒意,喝止群臣,又对使者说道:
“使者且先回驿馆休息,待我等商议一二,再回复使者。”
突厥使者冷哼一声,环顾殿中:
“记住,你们只有半个月时间!”
……
尽管李渊下令封锁消息,但突厥使者来时,就已大肆宣扬,因此那半月之后,若不交出“神剑公子”陆沉首级,则武尊毕玄便将亲率二十万铁骑,横扫关中,踏平长安的消息,不到一天功夫,就已在长安城传得沸沸扬扬。
长安城中,一时人心惶惶,甚至隐有乱象。
如今的大唐,还不是那个威加四海、万国来朝的盛唐,还只是一个刚刚平定关中的割据势力。
以大唐当下的实力,根本禁不起突厥全力一击。
武尊毕玄若真领兵来犯,横扫关中,踏平长安,还真就不会是一句虚言。
二十万铁骑威胁下,不少人拖家带口,想要逃离长安。
一些世家,甚至已经在暗地里准备书信,要与突厥人联络。
也有不少大臣,在朝会上不敢当众劝李渊同意突厥人的要求,可散朝之后,纷纷私下求见李渊,欲劝李渊答应突厥条件。
其实李渊最初又何尝不想答应?
作为一个标准的政治动物,李渊既然可以因为陆沉的强大,对他各种巴结奉承,当然也可以因为毕玄与突厥的威胁,出卖陆沉。
可问题是……
他办不到啊!
魔门八大高手中的四位,联合晁公错等一干知名高手,十八人围攻一人,都给陆沉一通砍瓜切菜,杀得只剩一个晁公错侥幸逃生,李渊上哪儿去纠集比那更豪华的阵容?
至于说调动大军围杀……
金刚不坏了解一下?
两把各重三百七十多斤的大铜锤,所过之处人马俱碎了解一下?
李渊最初,确实惊惧惶恐,乃至动过答应突厥人要求,出卖陆沉的念头。
可是仔细权衡之后,他发现自己好像并没有其它选择。
拒绝突厥,可能会死。
出卖陆沉,一定会死!
正犹豫纠结时。
有宦官来报:
“陛下,秦王回朝!求见陛下!”
“我儿世民回来了?”
李渊大喜:
“快,叫世民来见我!”
当紧急飞马返回长安,征袍都未及更换的李世民昂然进来,与李渊行过君臣之礼后,不待李渊开口,李世民便慨然说道:
“父皇,突厥人的要求,绝不能答应!孩儿扫平西秦之后,得西秦猛将翟长孙投效,又得两千西秦精骑,加上我本部一千玄甲铁骑,已有三千铁骑!孩儿愿领这三千铁骑,与突厥决一死战!”
李渊一惊,失声道:
“突厥可是有二十万大军!”
李世民道:
“必然没有二十万!父皇长年与突厥打交道,怎会不知突厥虚实?若真拉出二十万骑,其中只怕将有一半,都是连皮甲都配不上一领的普通牧民!”
李渊皱眉道:
“草原全民皆兵,普通牧民,也是能骑马射箭的。”
李世民胸有成竹:
“只是能壮壮声势,打打顺风仗而已。武尊毕玄既亲自领兵,必不会带这种弱兵。再者,突厥既然限时半月,扬言半月之后便要出兵,那么从时间上看来,也来不及聚兵二十万,依孩儿推断,最多能聚十万精锐而已。”
李渊苦笑:
“你要以三千骑兵,去对抗突厥人十万精锐?还是武尊毕玄亲领的十万精骑?”
李世民呵地一笑:
“孩儿倒不敢如此狂妄。只是……我们不是还有神剑公子么?”
……
长安西市,福聚楼。
前来长安探查“杨公宝库”的寇仲、徐子陵,正戴着人皮面具,伪装成两个其貌不扬的中年男子,坐在三楼雅座,一边品尝这西市第一酒楼的招牌美食,一边竖着耳朵,聆听楼中食客们的议论。
“秦王已经回长安了!据说要亲自领兵,往拒突厥大军!”
“秦王有多少兵?”
“足足三千玄甲!”
“……你莫不是在说笑?”
“昔年张辽八百就可以破十万,秦王三千玄甲还不够啊!”
“呵呵。一个是孙权带领的十万江东弱旅,一个是武尊毕玄亲率的二十万突厥铁骑,你觉着能一样吗?”
“秦王府的人可是说了,秦王亲口论断,突厥必不可能有二十万大军,至少得打个对折!”
“打对折那也有十万啊……话说回来,大唐应该也能聚兵二十万吧?”
“是能聚兵二十万,但这般动员起来的大军,大半都只能用来守城,跟突厥铁骑野战,想都不要想。而能够与突厥野战的精锐步卒,才刚刚跟随秦王打完西秦,都没来得及好好休整。若是急行军赶回来,哪怕赶得上趟,那也要变成疲兵,白白给突厥送人头而已。”
“北边的兵马呢?”
“梁师都、刘武周都在征发大军,意图南下,北边的兵马也动弹不得……”
“那完了!没有足够与突厥野战的兵力,即使能够守住长安,关中也要给突厥铁骑践踏成一片焦土!”
“谁说不是呢?若是乡野村庄都给突厥铁骑烧杀掳掠祸害光了,守住城池又有何用?”
“大唐……会不会就此倾覆?”
有人忽然朗声道:
“休说丧气话!秦王能征善战,三千玄甲,大有可为!”
“突厥有十万精骑。”
“我们有神剑公子!神剑公子,有万夫莫当之勇,当初在南阳,单人独剑,阵斩朱粲,大破迦楼罗军;邙山之战,冲锋陷阵,领两千骑兵,大破李密四万主力。此次神剑公子与秦王联手,三千玄甲,破十万突骑,不在话下!”
“可武尊毕玄……”
“武尊毕玄又如何?我们有神剑公子!毕玄敢来,管叫他有来无回!”
陆沉的名望终究有够响亮。
刚刚扫平西秦的李世民也是风头正盛。
强强联手,还是能给人不少信心的,至少此刻酒楼里的食客们,虽然仍因武尊毕玄的威名面带忧色,但至少不像之前那般惶恐不安了。
见陆沉名号一出,就能安定人心,寇仲不仅大是羡慕,对徐子陵说道:
“要是哪天,我也能像陆大哥一样威风,这辈子也就心满意足了。”
徐子陵说道:
“那可有得努力了。至少你可做不到像陆大哥一样,连李密那种大高手的重击都能用咽喉硬顶。”
他们曾亲眼见证陆沉阵斩李密,最清楚陆沉的“金刚不坏”,并非以讹传讹,而是真正有着非人般的强横体魄。
这样的体魄,用在战场上,那就是字面意义上“万夫莫敌”的战争主宰、杀戮魔神。
所以,寇仲和徐子陵比长安人更有信心,觉着陆沉出马,还真有可能挡住毕玄和十万突厥铁骑。
当然,击败突厥大军,寇徐还是不敢想象。
毕竟那可是武尊毕玄啊!
这时,忽听有人叫道:
“快看,下边那是不是神剑公子?”
此言一出。
三楼食客,纷纷起身,或打开窗户,或奔至露台,向下打望。
寇仲和徐子陵的雅座刚好临窗,两人起身走到窗边,往下望去,就见一个英武挺拔的黑袍青年,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之上,正自下方街道路过。
青年身边,有五骑相随。
其中行在他左右的两骑,长安人民还都比较熟悉。
黑袍青年左边的一骑,是一位身着玄黑劲装,外着红绸罩衣,腰佩长剑,身形娇小玲珑,娇颜冷若冰霜的少女,正是嗜武成痴,经常在市井挑战高手的独孤阀大小姐独孤凤。
青年右边的一骑,身着火红骑装,腰束玄黑腰封,明媚飒爽,大气优雅,正是曾经领兵数万,纵横关中的大唐平阳公主,李秀宁!
而后排三骑也是女子,皆重纱遮面,看不清面容。
【求月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武侠世界,红尘剑仙,武侠世界,红尘剑仙最新章节,武侠世界,红尘剑仙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武侠世界,红尘剑仙,武侠世界,红尘剑仙最新章节,武侠世界,红尘剑仙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