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再实在些,今天这东鼓楼上的“一呼万应”和穿越前在步兵战车上的“一呼百应”。
对于柴霄来说,只是听众数量不同,内容差别并不大。
都是一早背好滚瓜烂熟的词,用能引发共情的语气说出来而已。
云淑妃并不了解这些,她只是切身感觉,儿子身上发生的变化,太大了!
只在刹那间,她已然热泪盈眶。
做母亲的,无时不刻都在望子成龙。
尤其是身在皇家,作为皇子之母,心里不知盼了多久,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一幕。
没想到,之前认定看不到的,现在竟然如此真切的看到了。
虽然,这只是大齐王朝排在倒数之二的大许,但是,不谋一域者,怎可谋全局。
连这小小的大许,都统领不好,谈何统领大齐王朝,又谈何统领整个天下呢?
本以来儿子来到这地处偏远、民风彪悍的大许,没个两三年,根本扎不下根。
却没想到,他从昨天到这儿,再到今日面对数万民众,满打满算不到两天,就彻底扎下了根。
假以时日,凭借如此周密的筹谋,外加惊艳的临场发挥,还怕做不到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么?
相信,只要把眼下“筹集百万银两”的要命十天挺过去,用不了一年,他必能领着大许崛起!
这位人们口中的“草包九皇子”,将会用实打实的“功业”,令世人刮目相看!
这一天,一定不会太久,很快就会到来!
这时,东鼓楼北侧的舞狮擂台前,有一人正不停摆弄手中的狮头,面露忧虑之色。
不是别人,正是禁军武卫将军项守约!
一直以为,这位九皇子是个彻头彻尾的草包,毫无威胁,他身边的少傅苏仲景才是致命杀神。
可不知为何,刚才眼见他引领众人祭天,三言两语就引发全城热情,纷纷认捐。
他做事的每个细节,甚至圆乎脸上的每个毛孔,都透出一股游刃有余的劲儿。
不对劲啊!
照理说,这篇祭天祝文和鼓动认捐的说辞,肯定都出自于苏仲景之手。
这位君上,只是拾人牙慧、狐假虎威而已。
但即便是提前让苏仲景写好了词,他也要能背得出来,而且不磕巴啊。
单从这一点说,他就值得称道。
而且,他的身上,越来越有一种令人畏惧的气质。
难道,他才是那个真正可怕的人?
他一直在装得人畜无害,其实,骨子里却是大智若愚的吃虎之猪。
真正的草包,根本不是他,而是那些认准他是草包的人!
这当中,就包括自己。
瞬息之间,这位武卫将军脑海里闪过无数念头。
看来,要赶紧告诉二皇子,这位九皇子身上发生令人心惊的变化。
针对他的“略”与“术”,都要进行调整,要不然,会输得很惨。
再有,一会儿与姚进的舞狮争霸擂台,需要加小心。
这位新任正九品侍卫将军,发起舞狮战书,可是主动找上门来的。
现在看来,八成是受了少傅和九皇子师徒二人共同之令,才有这样的胆。
还有,北面颖河与护城河交汇处,也该有动静了。
刚才,隐隐听到两声长短唿哨,应该是“后伏手”已经得手,就等鼓声一响,决口放水了。
这位胖乎乎的九皇子,不是说得兴起,忘了击鼓吧?
应该不会,刚刚看了时辰,鸣钟是有意提前的。
目前还是“悲悯”,一会儿会往“欢庆”上转,就该击鼓了。
再等等吧!
用不了多久,大水扑面而来,埋在鼓楼顶层的暗子振臂一呼,全城必定乱作一团。
任你现在说得天花乱坠,那时也是白搭,夸下海口越大,越是打脸“啪啪”!
到时,看你仍然游刃有余,还是满地找牙?
好戏,就要开场了!
再看柴霄,脸上尽是振奋神色,双手向前一拱,长作一躬。
“在此,代泰州万千受苦百姓,谢谢我大许民众的铁血担道义!”
“十日筹齐银两,待大齐朝廷盘点后,我将亲率队伍,赶赴泰州决口处。”
“敢问各位,有愿意随我同去的么?”
此问一出,鼓楼之下,一片默然。
刚才还春风得意、乐享众人夸赞的杜敬亭,也一下子打了蔫,不住挠头。
“这……”
在朝中为官多年,尤其是当过一部郎官,对这种洪水引发的灾祸,再清楚不过。
水患,一旦造成大堤决口,后果是相当可怕的。
当时冲毁的,只占损害的一小部分,只是可怕的开始。
更可怕的,在后面。
饥民流离失所,时间一长,发生“流民之变”,那可就如蝗虫席卷,寸草不生。
卖儿鬻女,甚至易子而食,都数见不鲜。
再加上瘟疫横行,盗匪蜂起,说诺大一域濒临“毁灭”,一点儿都不夸张。
因此,这位君上敢到决口去,要么是疯了,要么是真有胆色。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跟着他一起去虎山,那可真是凶多吉少。
见杜敬亭都犯含糊,周边的人都不敢接话了。
柴霄似乎料到了眼前这种众人担忧的局面,微微一笑。
“我,其实挺怕死的。所以,肯定不会带着大家去送死。”
“我打算上奏朝廷,请羽林龙军,还有离泰州最近的大魏豹军一同派兵护卫。”
“当然,既信人,更信己。最核心的内卫,还是由我们大许自己出。”
“之前出三千雄兵费劲,并非我大许无人,而是无统领之将。”
“出发前,我们打破常规,不论品阶,全凭战力,以武选将,再选出八百虎狼之士。”
“十日后,羽林龙军、大魏豹军、大许虎狼,合兵一处,押送银两前往泰州。”
“到了决口处,交给工部主持修堤的,就算完成任务。”
“面对饥民也好,盗匪也好,不动我,我不打!”
“他们本无罪,是天灾令生灵涂炭,活生生将他们逼成了这样!”
“如果不是他们为我们挡灾,被逼着变成这样的,就是我们!”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我们不造人祸,救人而不毁人,更不杀良冒功!”
“如此,已尽到仁义。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确保每个人全全乎乎去的,再全全乎乎回来!”
“这样一来,还有人愿意同去么?”
杜敬亭双唇蠕动着,心里震惊不已。
他刚才并未答话,但这位站在鼓楼上的君上,好似会读心术,把他这点心思看了个明明白白。
知道最可怕的不是“大堤决口”本身,而是之后饥如野狼的“变民”,还有彻底崩溃的人心。
所以,派羽林龙军、大魏豹军和大许虎狼联手护卫,相当于给所去人员身上加装了“强盾”。
再救人而不毁人,不逼迫“变民”,反而温暖人心,相当于筑起了更多的外围“肉盾”。
这么看,虽仍有风险,但确实可去。
这位杜家老祖感叹一声,再度举起了手。
“我,已年过九十,要不然,就跟着君上去了!”
“不过,我虽去不了,但我们司徒杜府,选派十人,参与君上所说虎狼选兵,争取十人都去!”
此语一出,周边众人又都“燥动”起来,很快的,就蔓延到了整座王城!
对于柴霄来说,只是听众数量不同,内容差别并不大。
都是一早背好滚瓜烂熟的词,用能引发共情的语气说出来而已。
云淑妃并不了解这些,她只是切身感觉,儿子身上发生的变化,太大了!
只在刹那间,她已然热泪盈眶。
做母亲的,无时不刻都在望子成龙。
尤其是身在皇家,作为皇子之母,心里不知盼了多久,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这一幕。
没想到,之前认定看不到的,现在竟然如此真切的看到了。
虽然,这只是大齐王朝排在倒数之二的大许,但是,不谋一域者,怎可谋全局。
连这小小的大许,都统领不好,谈何统领大齐王朝,又谈何统领整个天下呢?
本以来儿子来到这地处偏远、民风彪悍的大许,没个两三年,根本扎不下根。
却没想到,他从昨天到这儿,再到今日面对数万民众,满打满算不到两天,就彻底扎下了根。
假以时日,凭借如此周密的筹谋,外加惊艳的临场发挥,还怕做不到根深蒂固、枝繁叶茂么?
相信,只要把眼下“筹集百万银两”的要命十天挺过去,用不了一年,他必能领着大许崛起!
这位人们口中的“草包九皇子”,将会用实打实的“功业”,令世人刮目相看!
这一天,一定不会太久,很快就会到来!
这时,东鼓楼北侧的舞狮擂台前,有一人正不停摆弄手中的狮头,面露忧虑之色。
不是别人,正是禁军武卫将军项守约!
一直以为,这位九皇子是个彻头彻尾的草包,毫无威胁,他身边的少傅苏仲景才是致命杀神。
可不知为何,刚才眼见他引领众人祭天,三言两语就引发全城热情,纷纷认捐。
他做事的每个细节,甚至圆乎脸上的每个毛孔,都透出一股游刃有余的劲儿。
不对劲啊!
照理说,这篇祭天祝文和鼓动认捐的说辞,肯定都出自于苏仲景之手。
这位君上,只是拾人牙慧、狐假虎威而已。
但即便是提前让苏仲景写好了词,他也要能背得出来,而且不磕巴啊。
单从这一点说,他就值得称道。
而且,他的身上,越来越有一种令人畏惧的气质。
难道,他才是那个真正可怕的人?
他一直在装得人畜无害,其实,骨子里却是大智若愚的吃虎之猪。
真正的草包,根本不是他,而是那些认准他是草包的人!
这当中,就包括自己。
瞬息之间,这位武卫将军脑海里闪过无数念头。
看来,要赶紧告诉二皇子,这位九皇子身上发生令人心惊的变化。
针对他的“略”与“术”,都要进行调整,要不然,会输得很惨。
再有,一会儿与姚进的舞狮争霸擂台,需要加小心。
这位新任正九品侍卫将军,发起舞狮战书,可是主动找上门来的。
现在看来,八成是受了少傅和九皇子师徒二人共同之令,才有这样的胆。
还有,北面颖河与护城河交汇处,也该有动静了。
刚才,隐隐听到两声长短唿哨,应该是“后伏手”已经得手,就等鼓声一响,决口放水了。
这位胖乎乎的九皇子,不是说得兴起,忘了击鼓吧?
应该不会,刚刚看了时辰,鸣钟是有意提前的。
目前还是“悲悯”,一会儿会往“欢庆”上转,就该击鼓了。
再等等吧!
用不了多久,大水扑面而来,埋在鼓楼顶层的暗子振臂一呼,全城必定乱作一团。
任你现在说得天花乱坠,那时也是白搭,夸下海口越大,越是打脸“啪啪”!
到时,看你仍然游刃有余,还是满地找牙?
好戏,就要开场了!
再看柴霄,脸上尽是振奋神色,双手向前一拱,长作一躬。
“在此,代泰州万千受苦百姓,谢谢我大许民众的铁血担道义!”
“十日筹齐银两,待大齐朝廷盘点后,我将亲率队伍,赶赴泰州决口处。”
“敢问各位,有愿意随我同去的么?”
此问一出,鼓楼之下,一片默然。
刚才还春风得意、乐享众人夸赞的杜敬亭,也一下子打了蔫,不住挠头。
“这……”
在朝中为官多年,尤其是当过一部郎官,对这种洪水引发的灾祸,再清楚不过。
水患,一旦造成大堤决口,后果是相当可怕的。
当时冲毁的,只占损害的一小部分,只是可怕的开始。
更可怕的,在后面。
饥民流离失所,时间一长,发生“流民之变”,那可就如蝗虫席卷,寸草不生。
卖儿鬻女,甚至易子而食,都数见不鲜。
再加上瘟疫横行,盗匪蜂起,说诺大一域濒临“毁灭”,一点儿都不夸张。
因此,这位君上敢到决口去,要么是疯了,要么是真有胆色。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跟着他一起去虎山,那可真是凶多吉少。
见杜敬亭都犯含糊,周边的人都不敢接话了。
柴霄似乎料到了眼前这种众人担忧的局面,微微一笑。
“我,其实挺怕死的。所以,肯定不会带着大家去送死。”
“我打算上奏朝廷,请羽林龙军,还有离泰州最近的大魏豹军一同派兵护卫。”
“当然,既信人,更信己。最核心的内卫,还是由我们大许自己出。”
“之前出三千雄兵费劲,并非我大许无人,而是无统领之将。”
“出发前,我们打破常规,不论品阶,全凭战力,以武选将,再选出八百虎狼之士。”
“十日后,羽林龙军、大魏豹军、大许虎狼,合兵一处,押送银两前往泰州。”
“到了决口处,交给工部主持修堤的,就算完成任务。”
“面对饥民也好,盗匪也好,不动我,我不打!”
“他们本无罪,是天灾令生灵涂炭,活生生将他们逼成了这样!”
“如果不是他们为我们挡灾,被逼着变成这样的,就是我们!”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我们不造人祸,救人而不毁人,更不杀良冒功!”
“如此,已尽到仁义。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确保每个人全全乎乎去的,再全全乎乎回来!”
“这样一来,还有人愿意同去么?”
杜敬亭双唇蠕动着,心里震惊不已。
他刚才并未答话,但这位站在鼓楼上的君上,好似会读心术,把他这点心思看了个明明白白。
知道最可怕的不是“大堤决口”本身,而是之后饥如野狼的“变民”,还有彻底崩溃的人心。
所以,派羽林龙军、大魏豹军和大许虎狼联手护卫,相当于给所去人员身上加装了“强盾”。
再救人而不毁人,不逼迫“变民”,反而温暖人心,相当于筑起了更多的外围“肉盾”。
这么看,虽仍有风险,但确实可去。
这位杜家老祖感叹一声,再度举起了手。
“我,已年过九十,要不然,就跟着君上去了!”
“不过,我虽去不了,但我们司徒杜府,选派十人,参与君上所说虎狼选兵,争取十人都去!”
此语一出,周边众人又都“燥动”起来,很快的,就蔓延到了整座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