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宁当初出诗集的时候没有想那么多,他除了觉得这些孩子的诗很美,应该被更多的人看到以外,就想着可以靠这些作品筹集一些钱,改善孩子的学习环境。他没有想到这件事居然火了起来。

  当诗集上线以后,因为推荐力度比较大,短短的一天时间就卖出了两万多份,进账接近四万元。而且按目前的进度来看,十万份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而且因为这本诗集,也产生了许多其他的影响。首先是有媒体开始关注到这个事了,致电起行中文网,想过来采访。

  不过这个事叶宁不能做主。他只是一个经手人,接受采访也不应该是他。而且作为这些诗歌的主人,那些可的孩子以及他们的老师高小贝,叶宁还不知道他们的态度。叶宁给高小贝打了电话,询问了她的意见。

  很快,高小贝给他回复过来。采访不是不可以,如果有利于宣传山区的教育,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个群体,这个事业,她还是乐意介绍采访的。只是目前她有教学任务在,想采访只能让媒体去九盘村了,最差也要到九盘村所在的镇。

  同时她也表示,并不介意叶宁接受媒体的采访。毕竟叶宁现在也有一些知名度,算得上是青年企业家,也能唤起人们的关注。

  按照高小贝的答复,那么采访就要慎重了,基本上只有官方媒体愿意做这种事了。

  为了噱头、点击量许多每天会跟风各种点。可是跋山涉水、千里迢迢的去深山老林采访,那么收益和付出不成比例,许多媒体不一定乐意。

  叶宁也按高小贝的答复给了一些媒体回话。果然,最后只有两家媒体愿意做跟进采访。都是夏国比较有影响力的两家媒体。

  叶宁这边的采访很简单,他基本上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讲述了这些诗歌的故事。本着真实、客观的原则,没有夹杂自己的任何观点。不过高小贝那边的采访还需要时间。

  不过虽然采访还没有出来,但是经过了这几天继续的发酵,诗集的销量进一步提升,已经过了五万粉。而且许多作者知道了诗集背后的故事以后,还主动打赏。

  此外,诗集的火爆也唤起了一些人对于诗歌的兴趣,在看完《孩子的诗》以后,许多人主动的看起各种诗集。

  这其中有各种名人诗集的电子版,也有网站作者的即兴之作。墨香中文网最近一周最火的文学题材就是诗歌。诗歌也罕见了霸占了各个榜单。

  甚至还有不少人在墨香中文网创建了作品,开始写诗。

  这种意外收获是叶宁没有想到的,也算是做好事的回赠了。这本诗集叶宁没有想着盈利,可是无心插柳之下,反而带起来了一小股诗歌,给网站带来了不少的流量。

  诗歌作为一个小众题材,在上世纪诗歌的时候,虽说是人人写诗,可影响也并不大,更别提现在了。如今误打误撞之下碰上了一回诗歌,叶宁决定举行一个比赛,诗歌比赛。

  一来可以促进这一题材的发展,增加网站的作品数量。二来也可以延续诗歌度,让诗集卖的更好。

  ……

  零九年,当《孩子的诗》上线一周,销量突破五万份的时候,起行中文网举办了第一届三行诗大赛。

  比赛时间一个月,采用网友投票的方式选出最好的三行诗。

  一等奖一名,奖金五千元;

  二等奖两名,奖金两千元;

  三等奖五名,奖金一千元;

  四等奖十名,奖金五百元;

  优秀奖若干,奖金一百元。

  同时,所有获奖作者还将获赠《孩子的诗》实体作品一本。并且优秀作品还将会集结成册,在网站上销售。

  相对于网站其他的比赛来说,最高五千元的奖金只能说是小儿科了。可是对于诗歌来说,尤其还是三行诗比赛,就算这三行作品再长,冠军的稿费都相当于千字好几百了。

  这次比赛一公布,还是吸引了许多人参加的,就连网站的许多作者都纷纷参赛。反正这是三行诗比赛,一袋烟的功夫就出来了。

  第一天,参赛区就收到了数百首的参赛作品,有些参赛作者一个人就写了几十首。

  这些作品也是题材各异,有写的、有写亲的、有写学习的、有写生活的……

  三行诗,诗句虽短,但却包罗万象;文字虽简,却又字字珠玑。

  ……

  比赛在继续,在此期间《孩子的诗》实体出版,又掀起了一波议。首印三万册当天就销售一空,出版社又紧急加印了一批。

  高小贝和孩子们的采访也结束了,一经报道引起无数人的议,关注。她所在的学校,以及县市其他的学校都获得了许多的捐赠。

  而在此期间,网站的诗集已经卖了快要八万份了。叶宁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网站第一个均订过五万、甚至过十万的作品会是一本诗集。虽然这严格来说也不算均订,但终究会创造一个记录。

  时间在继续,目前的参赛作者已经超过了千人,参赛作品更是接近万首了。虽然大部分都是吸收涂鸦,称不上合格,但也有许多的作品非常精彩。读起来让人赞叹。

  “《决定》

  夏天的决定

  到了冬天被冻住了

  来年的天也没有发芽”

  “《吾有三》

  浮世三千,吾有三

  与月与卿

  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

  “《一生太短》

  我你

  三行太长

  一声太短”

  “《永远十八岁》

  墓碑上写着

  你的愿望实现了

  永远十八岁”

  “……”

  还有太多的优秀的作品,难以一一述说。总之网站的这次尝试算是成功了,也让诗歌这种题材再次受到了关。

  虽然这种关注可能很短暂。但数万名读者,只要有一个人上了诗歌,甚至受到感染投支教,那就是成功了。

  诗歌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它不能让我们过得更好。但它可以让我们在不好的时候可以微笑!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真不是网文作者,我真不是网文作者最新章节,我真不是网文作者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