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战争大楼。
一封封求援电报送到乔治首相手里,所有人都对目前这状况皱起了眉头。
“这几乎是我们能派出的最多舰只了。”海军大臣贝尔福为难的说:
“布雷斯特方向5艘无畏舰,直布罗陀方向4艘,北海只留下24艘。”
“而德国的公海舰队却有22艘无畏舰。”
“如果我们再派出援兵,北海就将面临被德国人突破的风险!”
指挥部陷入沉默。
之前在日德兰与德军舰队打过一仗后,英国海军指挥官大概明白了德国军舰的特性:
德国军舰普遍拥有更厚的主装甲,这使他们的战列舰更耐打有更强的生命力,往往身中数炮却依旧能成功脱离战场。
相比之下英军的战列舰无论在防护还是火炮精度上都不如德国,英军的长处是速度和射程。
更重要的,其实是英军在数量上拥有压倒性优势。
但现在,英国皇家海军将自己一分为三:北海、布雷斯特、直布罗陀。
没有了数量优势后,驻守北海的第一舰队还能挡住德国公海舰队?
然而,如果对布雷斯特和直布罗陀海峡的危机坐视不理,显然也不是明智的选择。
英国此战的目标就是:一在直布罗陀海峡封锁住法军舰队主力,二攻陷布雷斯特港向全世界宣示自己的武力。
如果一个都做不到,就意味着彻底失败!
乔治首相将目光转向军需大臣,意思是现在你怎么收场,还有必要继续打下去吗?
“先生们。”军需大臣表现得很镇定:
“想想德国人现在是什么状况吧?”
“他们的水兵刚刚起义四分五裂,指挥官有的叛变有的抗命。”
“你们认为他们能组织起全部的力量对我们发起进攻吗?即便他们把军舰全开过来,能有之前一半的战斗力吗?”
其他人没有被说动,全都以沉默表示反对。
乔治首相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虽然你的猜测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一个常识是我们不能将胜利寄托在敌人的衰弱和错误上。”
“这是危险的,且带着投机性,相当于把命运交给上帝!”
军需大臣挑了挑眉:“您说得对,首相阁下,可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一句话把乔治首相噎住。
乔治首相不满的皱了皱眉头,他发现军需大臣的计划似乎每次都这样:在美好的愿景下一头扎进去,接着就身不由己的被拖着走。
“另外。”军需大臣补充道:“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
他手指在布雷斯特港的位置上点了点:
“法兰西人在布雷斯特港外围布下了水雷,这意味着它们的军舰处于防御状态不准备反攻。”
“那么,一旦德国公海舰队在北海对我们发起进攻。”
“我们可以马上把第二舰队调回北海增援。”
海军大臣贝尔福给予支持:
“是的,英吉利海峡只有560公里,我们的舰队只需要十几小时就能返回北海。”
“而且到时,这些调回的舰队会出现在德国公海舰队的后方。”
“这是我们的优势,英吉利海峡在我们手上!”
特伦查德问:
“可你们是否考虑过一点:法军有可能在布雷斯特港的水雷中设下安全通道。”
“必要时他们的舰队能出港对我们发起进攻。”
“到时我们就会处于两头为难的尴尬境地!”
海军大臣马上否定了他的说法:
“这不会有问题,我们要做的只是在离开前布下一批水雷。”
“然后法兰西人的安全通道就不安全了。”
“他们在反攻之前,首先要花时间排掉这些水雷。”
这在海战中是常规操作,海军大臣深谙此道。
最后几个人交换了一下眼色,就下达了增援的命令。
……
增援舰队包括2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该级舰只剩下“巴勒姆”号留守北海。
另外还有3艘无畏舰、6艘前无畏舰和30驱逐舰。
留在北海的无畏舰只有19艘。
……
比利时旁蒂赛堡,收到英国皇家海军朝大西洋派出援军的情报夏尔就放心了。
直布罗陀、布雷斯特,还有北海。
这三个方向如果有哪个是虚招,毫无疑问是声势最大的直布罗陀方向。
法军地中海舰队没法集结一百多艘舰只并发挥出战斗力。
海军并非只是缴获舰只能开动就行,要形成战斗力让各部分紧密协同并在战斗中同步,至少需要几个月的训练。
因此,从英军那缴获的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其实都是花架子,它们是用来凑数吓人的。
在那些军舰上,有一大堆法兰西步兵用枪顶着英军俘虏的脑袋命令他们操作。
而这也仅仅只是让军舰开动,实则没有战斗力。
真打起来,即便数量比“铁公爵”多得多,想要冲出直布罗陀海峡依旧做不到。
它们的作用,就是将更多英军军舰调离北海。
夏尔抬头望向参谋,下令:
“命令皮埃尔将军,让所有航母做好准备。”
“一旦英国援军通过英吉利海峡,舰载机马上转场!”
为了能更好的迷惑英军,航母的舰载机一直在甲板上起降。
夏尔不急,舰载机速度快,几小时就能飞到目标机场完成部署。
唯一的问题,是飞行员长时间高强度的飞行作业,接着马上进入战斗状态。
幸运的是这么多年来夏尔一直注重飞行员培养,此时飞行员已有部分冗余,他们正在目标机场等着轮换。
接着夏尔又补充命令:“联系埃茨贝格尔,告诉他们英国人已上当,让他们做好准备!”
德国临时政府此时还处于半混乱状态,情报系统还没完全恢复,无法把握英国舰队的动向。
“是,将军。”参谋应声,依言把情报传了下去。
……
埃茨贝格尔正在列日城内焦躁不安的等着。
“这是决定德国命运的时刻。”他喃喃自语:“胜败就看这一仗了!我们不能输,一定不能输……”
当夏尔的电报送到他手里时,他猛地跳了起来:
“太棒了,又调走了5艘。”
“马上通知舍尔,他的机会来了。”
“不,是德国的机会来了!”
一封封求援电报送到乔治首相手里,所有人都对目前这状况皱起了眉头。
“这几乎是我们能派出的最多舰只了。”海军大臣贝尔福为难的说:
“布雷斯特方向5艘无畏舰,直布罗陀方向4艘,北海只留下24艘。”
“而德国的公海舰队却有22艘无畏舰。”
“如果我们再派出援兵,北海就将面临被德国人突破的风险!”
指挥部陷入沉默。
之前在日德兰与德军舰队打过一仗后,英国海军指挥官大概明白了德国军舰的特性:
德国军舰普遍拥有更厚的主装甲,这使他们的战列舰更耐打有更强的生命力,往往身中数炮却依旧能成功脱离战场。
相比之下英军的战列舰无论在防护还是火炮精度上都不如德国,英军的长处是速度和射程。
更重要的,其实是英军在数量上拥有压倒性优势。
但现在,英国皇家海军将自己一分为三:北海、布雷斯特、直布罗陀。
没有了数量优势后,驻守北海的第一舰队还能挡住德国公海舰队?
然而,如果对布雷斯特和直布罗陀海峡的危机坐视不理,显然也不是明智的选择。
英国此战的目标就是:一在直布罗陀海峡封锁住法军舰队主力,二攻陷布雷斯特港向全世界宣示自己的武力。
如果一个都做不到,就意味着彻底失败!
乔治首相将目光转向军需大臣,意思是现在你怎么收场,还有必要继续打下去吗?
“先生们。”军需大臣表现得很镇定:
“想想德国人现在是什么状况吧?”
“他们的水兵刚刚起义四分五裂,指挥官有的叛变有的抗命。”
“你们认为他们能组织起全部的力量对我们发起进攻吗?即便他们把军舰全开过来,能有之前一半的战斗力吗?”
其他人没有被说动,全都以沉默表示反对。
乔治首相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虽然你的猜测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一个常识是我们不能将胜利寄托在敌人的衰弱和错误上。”
“这是危险的,且带着投机性,相当于把命运交给上帝!”
军需大臣挑了挑眉:“您说得对,首相阁下,可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一句话把乔治首相噎住。
乔治首相不满的皱了皱眉头,他发现军需大臣的计划似乎每次都这样:在美好的愿景下一头扎进去,接着就身不由己的被拖着走。
“另外。”军需大臣补充道:“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
他手指在布雷斯特港的位置上点了点:
“法兰西人在布雷斯特港外围布下了水雷,这意味着它们的军舰处于防御状态不准备反攻。”
“那么,一旦德国公海舰队在北海对我们发起进攻。”
“我们可以马上把第二舰队调回北海增援。”
海军大臣贝尔福给予支持:
“是的,英吉利海峡只有560公里,我们的舰队只需要十几小时就能返回北海。”
“而且到时,这些调回的舰队会出现在德国公海舰队的后方。”
“这是我们的优势,英吉利海峡在我们手上!”
特伦查德问:
“可你们是否考虑过一点:法军有可能在布雷斯特港的水雷中设下安全通道。”
“必要时他们的舰队能出港对我们发起进攻。”
“到时我们就会处于两头为难的尴尬境地!”
海军大臣马上否定了他的说法:
“这不会有问题,我们要做的只是在离开前布下一批水雷。”
“然后法兰西人的安全通道就不安全了。”
“他们在反攻之前,首先要花时间排掉这些水雷。”
这在海战中是常规操作,海军大臣深谙此道。
最后几个人交换了一下眼色,就下达了增援的命令。
……
增援舰队包括2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该级舰只剩下“巴勒姆”号留守北海。
另外还有3艘无畏舰、6艘前无畏舰和30驱逐舰。
留在北海的无畏舰只有19艘。
……
比利时旁蒂赛堡,收到英国皇家海军朝大西洋派出援军的情报夏尔就放心了。
直布罗陀、布雷斯特,还有北海。
这三个方向如果有哪个是虚招,毫无疑问是声势最大的直布罗陀方向。
法军地中海舰队没法集结一百多艘舰只并发挥出战斗力。
海军并非只是缴获舰只能开动就行,要形成战斗力让各部分紧密协同并在战斗中同步,至少需要几个月的训练。
因此,从英军那缴获的战列舰、巡洋舰和驱逐舰其实都是花架子,它们是用来凑数吓人的。
在那些军舰上,有一大堆法兰西步兵用枪顶着英军俘虏的脑袋命令他们操作。
而这也仅仅只是让军舰开动,实则没有战斗力。
真打起来,即便数量比“铁公爵”多得多,想要冲出直布罗陀海峡依旧做不到。
它们的作用,就是将更多英军军舰调离北海。
夏尔抬头望向参谋,下令:
“命令皮埃尔将军,让所有航母做好准备。”
“一旦英国援军通过英吉利海峡,舰载机马上转场!”
为了能更好的迷惑英军,航母的舰载机一直在甲板上起降。
夏尔不急,舰载机速度快,几小时就能飞到目标机场完成部署。
唯一的问题,是飞行员长时间高强度的飞行作业,接着马上进入战斗状态。
幸运的是这么多年来夏尔一直注重飞行员培养,此时飞行员已有部分冗余,他们正在目标机场等着轮换。
接着夏尔又补充命令:“联系埃茨贝格尔,告诉他们英国人已上当,让他们做好准备!”
德国临时政府此时还处于半混乱状态,情报系统还没完全恢复,无法把握英国舰队的动向。
“是,将军。”参谋应声,依言把情报传了下去。
……
埃茨贝格尔正在列日城内焦躁不安的等着。
“这是决定德国命运的时刻。”他喃喃自语:“胜败就看这一仗了!我们不能输,一定不能输……”
当夏尔的电报送到他手里时,他猛地跳了起来:
“太棒了,又调走了5艘。”
“马上通知舍尔,他的机会来了。”
“不,是德国的机会来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最新章节,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最新章节,我在一战当财阀:开局拯救法兰西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