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东西?

  邱内盯着那木偶去瞧,上面还画着五官,栩栩如生,像是下一秒就要睁开眼睛。木偶的四肢便是四个小些的木头棍子,雕刻出简单的手脚模样,外边还套着小衣裳。

  有些邪门,又神异。

  “耳报神?”

  运脚点头,指了指自己身侧的袋子,里面装满了钱,说:“我之前帮人走船,有一天遇到了一个老丈,船上多关照了几天。等下船前,他见我搬运辛苦,就送了我这个东西。”

  “说是叫耳报神,要精心供养。”

  “这耳报神会说话,可别不当回事,这才紧要着!”

  就是这个东西叫人发运的?

  邱内身子往前探了探,目光紧紧盯着。

  “这样的好事,大哥不自己用着,怎么会与我说?”

  运脚咧嘴大笑,他饮着浊酒,“你当是这东西好养的?我早就合计找个人一起供他,正好,你就撞上门来了!”

  邱内只觉得一颗心起伏不定,他吞了吞口水。

  半晌。

  “要怎么养?”

  ……

  ……

  正是天气好的时候,江涉在街头走走。

  找了一片繁华街头,道边两旁是酒家正店,旁边还有不少小摊贩,行人如织。

  这时候娱乐百戏极多。被人群包围着的地方,汉子脑袋顶着一根长杆,杆子上还有少年人悬在空中,周身只靠一根杆子支撑,在上面倒立戏耍,身形轻盈,做翻滚,种种惊险的模样。

  让人心一阵发紧,跟着惊呼。

  纷纷掏出几个钱,打赏进竹筐里。

  还有人表演植瓜种树的戏法。

  江湖技人在空地上种下瓜籽,接着开始念咒,双臂开合进行舞蹈和动作,很快,瓜籽便发芽生长,在众人面前。

  开花、结果。

  搏来一片喝彩,赏钱纷纷落在地上。

  江涉瞧的饶有兴趣。

  元丹丘问:“这是幻术?”

  他还记得,之前在卢家行骗的那几人,说是会“嘘气成焰”,实际上用的就是幻术。

  李白仔细瞧着,他眼睛如今不同,按照山神说,可以看穿妄相。

  “不是幻术。”

  江涉摇头。

  他说,“眼快手快,在此中行当也算大家了。”

  猫跟着人走,远远看着往上爬的藤蔓,爪子一张一张,也想去捞。

  再往前走,又看到街头傀儡戏。

  元丹丘眼尖,正看到那天带他们看宅子的牙人跟人说话,从傀儡戏手艺人手中,接过几件木偶傀儡穿的小衣裳。

  “那是不是牙郎——”

  江涉抬头看过。

  见到邱内换了一身簇新衣裳,侧着身子,正跟傀儡人比划,手探入怀里,过了一会,又数出一把钱递过去。

  拿到东西后,就匆匆离去。

  李白站在另一侧,对着牙郎的正脸。瞧了一眼,微微挑起眉。

  是这牙人今晨没洗漱?怎么觉着额上有点黑。

  几人正看傀儡戏的时候,就听到酒楼上一阵宴饮声,好几个人说着话走下来,远远就能闻到酒气。衣着锦绣,腰佩玉带,脚蹬锦靴。

  皆是衣冠风流。

  彼此谈笑从容,当为此间世家子弟,或官僚家的小郎君。

  其中,有个白衣人一直被这些富贵子弟隐隐拱卫着,风姿郁美,少说话。旁人与他说笑,也只点点头,偶尔回应两句。

  “摩诘,后日休沐,我们一起去观马球?”

  那被簇拥的人,声音淡淡:

  “还有些文章未曾整理,这些日恐怕不大得闲,改日再约。我送君一坛剑南烧春,蜀酒飘香,也可助兴。”

  有人笑道:“五郎还不晓得摩诘?”

  “好多女眷喜马球,常结伴去一观,摩诘喜清净,恐怕避还来不及。”

  众人轰作一团,年轻郎君们想到洛阳那些年轻娘子们,堵在王家门前的马车,也都在笑。

  裴迪也在人群中,看着王维面色渐渐淡下来。

  王维觉得颇为无趣,他还在想卢象说的那些事,这些日他在洛阳也多走动,却也没见到卢象口中的神仙中人。

  难道真遇不上?

  真是错过了?

  他乏味地看向楼台下街头,好多人正在看道旁的戏耍技人,跟着喝彩。

  王维停顿了下,觉着其中一道身影颇为眼熟。

  好似是……

  见过。

  正是快到洛阳时,在村路旁边遇到的几人。

  王维仔细辨认了一下,心头微微一动。旁边杨家和崔家的郎君还在说笑,讲着马球队的事,他叉手行了一礼。

  “那边瞧见了些朋友,我去瞧瞧,诸位先去下家吃酒。”

  说着,便下了楼台。

  往那人群中去。

  崔郎君不解。

  “摩诘?”

  裴迪在旁边闲道:“随他去,走吧,王摩诘不愿去看马球,我们自己去。”

  “今晚便在董家酒坊用饭,他家美酒和歌舞最好!”

  一群年轻郎君也没在乎,王摩诘一向性格冷僻,也没多想,就呼朋唤友,各自骑马或是登上马车,浩浩荡荡往南市热闹地方去了。

  只有崔郎君骑在马背上,往王维走去的方向看了一眼。

  王摩诘的朋友?

  之前未曾听闻。

  江涉正看着傀儡戏,手艺人指上悬丝,手指动了动,下面木傀儡就跟着做出各种动作,讲的是年轻士子读书时候,遇上妖鬼的故事。

  妖鬼在窗外笑,士子在屋里躲。

  手艺人还分作成两道声音,一问一答,让人哄然大笑。

  看的正专注。

  听到耳边有说话声。

  “足下,又见面了。”

  江涉回过身,见到是一个穿着白衣的人,腰佩群玉,方从远处酒坊走来,与他叉手作礼。

  面目熟悉,江涉的记性一向好,认了出来。

  “原来是王郎君。”

  王维道:“未想会在洛阳相逢,与几位倒是有缘。”

  李白也认出来了,这就是他们在路上遇到的那个太原王氏的子弟,是为了寻仙,也就是来找先生的。

  这回怎么又遇上了。

  元丹丘促狭问。

  “王郎君之前问我等神仙事,可寻到了?”

  王维摇头。

  脸上有些遗憾:“未曾。”

  他道:“这里说话总是不便,某请诸位往楼上去,如何?”

  王维的神情,与他们前几日相见的时候,已经有些不同,或许是这段时间一直没寻找神仙踪影,脾气磨平了几分。忽然想与萍水相逢之人,说说闲话。

  茶酒博士见人又回身进来。

  下意识问:“王郎君可是遗漏了什么东西?”

  “挑个好位置,上些好茶。”

  几人坐在临窗的好座上。江涉看着眉眼有些郁气的年轻人,还是安慰了一句:“天底下不遂人意事十有八九,莫多挂怀。”

  王维也笑了一下,端起酒盏。

  他望着天上飘着的浮云,想着自从四年前被贬沧州,又想起辞官之后在洛阳的种种无味之事。

  摇头:“足下说的是,不想这些。”

  他道:“我在洛阳住了几年,这家所用茶水是蒙顶山的好茶,滋味颇佳,几位可以尝尝。”

  “再好不过。”

  酒家上茶来,王维又说起他读道经时,很少见道经上写一些神通和术法,问元丹丘,这种莫非是旁门左道?

  元丹丘哪里知道这个,他看向江先生。

  江涉想了想。

  靠坐在凭几上,一手端着茶盏,语气轻松:“因为法术和神通并不紧要,只是修行中的一个衍生。”

  “行大道者,注重天地间的契机。行小道者,重法术神通,便是所谓的小术。”

  “修行到一定程度时,便慧照自生。”

  “非是刻意寻求。”

  王维听的认真,他隐隐中,觉得这位不穿道袍的先生,对道法的理解,要比穿道袍的道士还要高深。

  “君也懂道?”

  很少有人问他这样的问题,江涉笑了一下,想了想。

  只说:“略懂一点。”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唐朝当神仙,我在唐朝当神仙最新章节,我在唐朝当神仙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