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已经厌烦地闭上了眼睛。

  徐娇到了这种关头这个地步,仍然那般傲气。

  还等着看大乔的下场。

  如今,大乔不笑话徐娇就不错了。

  孙权当着徐娇的面宣布完对她的处决,头也不回的走了。

  徐娇留在那原地一直哭。

  婢女为她收拾东西。

  孙权还让张昭即刻派了几十人来流云殿外守着,等徐娇稍加收拾,就催促她回吴地去。

  孙权后院的这出变故,来的实在太突然。

  孙权的母亲吴太夫人竟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吴太夫人还想问孙权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可孙权从那天中午起,就一直忙于正事,根本没有给母亲一个解释。

  吴太夫人又只能把大儿媳妇和三儿媳妇,喊到身边来问。

  这毕竟所问非人。

  老二后宅里的事,老大媳妇和老三媳妇怎么知道?

  如果这两个媳妇知道,那岂不说明了问题?

  乔菁菁回她婆婆:“二弟屋中的事,媳妇不清楚。”

  徐氏更说她不明白。

  吴太夫人还在那儿嘀咕:“究竟怎么回事嘛?怎么忽然生这么大的气?把人给送回家了!唉,他姑母那头,总得给个交代吧!”

  吴太夫人想如今徐娇已经给送走了,若如果是二儿子和儿媳妇闹个别扭,过几天彼此双方心情平静了,还可以接回来,她跟大姑子孙夫人,也就是徐娇的祖母也能交代。

  可这难就难在她不知道为什么。

  乔菁菁心里明白得很。

  面上却必须装糊涂。

  吴太夫人忽悠想起阿绍的病情。

  老夫人拉着大儿媳妇的手问:“阿绍可好些了?唉,我光想着老二家里的事,尽把你给喊来!是我病急乱投医,老二的家事,你们两个怎么知道?老二总不会拿这些事情来跟你们商量!唉,大乔,你快回浮碧海去,好好照顾阿绍。这些日子不用管我,不用早晚来请安!等阿绍康复了,再带着孩子到我面前来,让我高兴高兴。”

  徐娇被撵回去,在吴太夫人这儿也就这么不了了之。

  吴太夫人也一直没有等到二儿子孙权对她做的说明。

  孙权对自己所做的决定,关于大家族里头的复杂纷争,那些细枝末节微妙之处,孙权想过,不用跟他母亲说的那么明明白白。

  尤其是徐娇那番关于阿绍和孙登的言论。

  这些话,如果让老母亲吴太夫人知道了,岂不更是无益?

  且让母亲忧心。

  对于孙权母亲来说,阿绍和阿登两个都是孙子,阿绍是第一重要的孙子,阿登又是孙权的嫡长子。

  都重要。

  所以孙权正好借口政务太忙,关于徐娇的事,他就自己一个人做了决定。

  一切正合乔菁菁之意。

  她回到家中。

  阿绍已经好了些,但因为高烧一场,再加上肠胃损伤,一时半会儿并不能调整过来,这几天都乖乖的在屋子里养着。

  阿绍知道母亲这一早被奶奶太夫人喊到临华府去,这时才回来。

  而徐娇被孙权撵回吴郡这么大的事,整个北固山上都传遍了。

  阿绍免不得问他母亲:

  “母亲,二叔真的将二婶休了吗?”

  阿绍虽然还是个孩子,但他的心智相对细腻,还有些敏感。

  因为父亲孙策死的早。

  虽然生在大家族里,二叔孙权是这家里最顶天立地的男人,且又十分疼爱阿绍和两个妹妹。

  二叔孙权在阿绍心中的形象十分高大,且足以依靠。

  所以乔菁菁才对儿子阿绍说:

  “你现在还不懂,但你终究一天会懂。一个人的本事,再大都不为过,但一个人的脾气却不能比本事还大。

  阿绍,你记住!这世上亲情也好,兄妹之情也好,夫妻之情也好,谁对你有用,你对谁有用,才是关键所在。”

  阿绍似懂非懂的看着母亲乔菁菁。

  那时,大熊和小熊两姊妹在院子里,阿罗和椰蓉陪着她们踢毽子。

  阿绍听着两个妹妹的欢声笑语,转过来,忽然对母亲说:

  “母亲说的不对!我不知道二叔对二婶是什么感情,照母亲分析,那是家族利益吧。

  但是父亲对母亲却不是那样!”

  阿绍小小年纪里头,记得父亲依稀的容貌。

  父亲孙策所有的笑容和温柔都给了母亲乔菁菁。

  那不是利益,那不是家族牵扯。

  乔菁菁这一世遇见阿绍,对他真可谓是尽心抚养,以及耐心教导。

  她于是再告诉阿绍:“这世上男子对女人,女子对男人,还有一种价值,叫做情绪价值。

  你只要看着他,就喜欢就开心,那么他就为你提供了情绪价值。”

  乔菁菁这一说,阿绍终于明白了。

  为什么小姑孙尚香要离家出走。

  为什么二叔不喜欢二婶,却喜欢袁夫人。

  为什么父亲孙策那么爱母亲乔菁菁。

  原来是因为喜欢。

  因为那个叫情绪价值的东西。

  孙权身边,如今正妻之位空缺。

  孙权宠爱的袁夫人又身体抱恙。

  整个江东那些眼睛非常尖的人,忽然就嗅到了机会。

  他们认为,赤壁之战落下帷幕,曹操和孙权又经过合肥一战,大势已定,各自都需要休养生息,剩下的不过是小打小闹。

  孙权这么样,一个年轻有为的江东之主,才二十六岁的年纪,身边怎能少得了绝代佳人!

  江东许多有名望的家族,明白想要与孙权搞好关系,不约而同想到了将女儿或者姊妹送到孙权身边。

  首当其冲,琅琊王氏送来了家中最美丽的女儿王萏。

  江东文臣步骘有一个同宗的妹子步彤早就声名在外,据说美的不可方物。

  这些算是有名有姓的,有家族背景的。

  还有些人家,论家世是够不着的,但也想向孙权示好。

  怎么办呢?只得想点别的办法走后门。

  计划着把如似玉的姑娘送到浮碧海或是云光府,想通过大乔或是孙翊的遗双徐氏,看能不能走到捷径。

  这样乌烟瘴气的情形。

  乔菁菁根本不加理会。

  随便那些人怎么攀龙附凤,她正好在家里陪孩子,养孩子。

  又因为徐娇被孙权撵回了老家吴郡,袁十一的身子还没养好,孙权干脆恳请大嫂乔菁菁帮他把孙登照管一段时日。

  乔菁菁看在孩子的份儿上,爽快同意。

  孙登来了婶子乔菁菁的浮碧海。

  乔菁菁可不像徐娇那时那么小气。

  乔菁菁待孙登,可是一样的好,一样的照顾,和孙绍同吃同住,同起同坐,一样教导陪伴,大事上讲原则,小事处又宽容,所以孙登非常喜欢浮碧海。

  如鱼得水一般。

  老三家徐氏有个儿子叫阿松。

  阿松自从听说堂哥孙登也已经住进大乔夫人那豪华府邸浮碧海。

  且又听说天天有好吃好喝好玩的。

  大乔夫人竟允许阿绍和阿登爬树养小鸟,遛狗,摸鱼钓虾,当然也读书习字练武耍剑。

  据说还有吕蒙和凌统两位勇士手把手教射箭骑马。

  阿松实在羡慕的不得了。

  阿松强逼着他母亲徐氏答应,让他也来浮碧海和两个哥哥一起住,一起学习。

  “母亲,你就送我去嘛!你都不试试,你怎么知道大乔夫人不会接受我?不过就是多养一个孩子嘛,反正大乔夫人身边,算算啊,已经有一二三四,两个男孩两个女孩了,多我一个不多!你就送我去嘛!我一个人天天在云光府,好无聊。读书也没劲,做事也没劲。”

  阿松满脑子里想的都是浮碧海的快乐画面,想着两个堂兄下水摸鱼糊泥巴,哈哈大笑的快乐样子。

  又想着大乔夫人那做美食的手艺。

  不得行,阿松坚决要为自己争取一个机会。

  所以徐氏在某一天,不得已厚着脸皮将儿子阿松送到了浮碧海门口。

  徐氏都不好意思开口说,请大嫂帮她养孩子。

  人家孙权这理由很正当,家里没有女人能照看孩子了。

  可徐氏用什么理由?

  徐氏的理由只能说明她这个当母亲的留不住儿子的心,儿子的心都飞到了隔壁大嫂家里。

  但乔菁菁很开心地接待了阿松,留阿松住下,和两个堂兄一起玩耍学习。

  乔菁菁又请徐氏留下喝茶说话:

  “我们这么大一个北固山,别人看着热闹,实际上只有你和我清楚。你家里只有你,我家里也只有我,然后就是孩子们。以前阿香在的时候还窜上窜下热闹些,现在阿香也不在,母亲的身子也懒懒的,别说孩子们觉得闷,我也觉得闷呢。

  还有!你看看他们三兄弟在一起的样子,像不像大哥当年,与老二老三一起?”

  那一幕还真像。

  孙策的儿子孙绍,孙权的儿子孙登,孙翊的儿子孙松。

  三个男孩子一起玩耍,打打闹闹,开开心心。

  徐氏那一瞬间,抹了抹眼睛。

  徐氏是心智最坚毅的,也是最刚强的。

  当年孙翊被边鸿和伪揽所害,砍成肉泥,边鸿等犯了事后又怕兜不住,躲到了山里。是徐氏带着随从和婢女千里追凶,将那边鸿和伪揽揪出,砍了头颅。

  可是她真的只是个女子。

  徐氏宁愿不要别人说她是女中豪杰,她只想要和丈夫多过几年的光景。

  她丈夫孙翊英年早逝。

  与大哥孙策一般,那么让人惋惜。

  徐氏围在大嫂乔菁菁身边,帮着整理书案上的手稿。

  那般亲切自然:

  “大嫂说不怕麻烦,阿松倒是最高兴了,我也落得清闲!”

  徐氏还在她和大嫂乔菁菁愈来愈浓厚的感情里,一起快乐的抚养孩子,过着富贵的清闲生活。

  因为整个江东的重担,以及整个孙家的重担,都在老二孙权的肩上。

  谁让孙权是个男人呢。

  谁让孙权是这个家中唯一的正直壮年的男儿呢?

  这下一代阿绍,阿登,还有阿松,正在成长之中。

  上有老下有小的孙权,身旁还有大嫂和三弟妹,两个柔弱不能自理的寡妇,孙权不得不鼓足了劲头,加班加点地给一家老小挣生活。

  当然,孙权挣生活归挣生活。

  他还是懂得享受生活的。

  面对主动送到他身边来的王美人,还有步美人,孙权愉快的表示笑纳。

  王萏和步彤两个美人,不光年轻貌美,又各有各的风情。

  孙权都将他们安排进流云殿。

  但是讲究先来后到。

  流云殿里,袁夫人如今是最有资历的,且陪伴孙权的时间最久,又了解孙权的喜好和生活习惯。

  不管是年纪轻轻的王萏,还是盈盈风情的步彤,都得喊袁夫人一声姐姐。

  孙权后院的变化。

  徐氏有时还要和大嫂乔菁菁说说八卦。

  乔菁菁最不爱理会这些。

  有什么可聊的嘛?

  孙权是未来的帝王。

  孙权的帝王之术,他的权衡之术,这中国上上下下几千年的历史,还需要一些人来才跟他比得来。

  不要以为孙权是看上了哪个美女,此时此刻没有太多那种可能。

  孙权不是用下半身思考的人。

  孙权是用脑子思考的人,他接受王氏和布氏,不过是为了笼络人心,笼络王家和不家。

  至于那些没被孙权瞧上的,还想通过徐氏和大乔走后门的。

  那些可怜的女孩子,乔菁菁都打发了,喊她们各自回家去。

  各自找个良人好好过日子,喜欢孩子就多生几个,这世界那么大,不要只想着北固山。

  乔菁菁总不会跟徐氏说破,说孙权后院吸纳的这些年轻美女都是孙权的权衡之术。

  徐氏也就以为孙权男人嘛,都喜欢年轻貌美的,见一个爱一个罢了,不以为奇。

  徐氏忽然又想起一事。

  徐氏煞有介事的拉着乔菁菁的手:

  “大嫂,有一事你或是不知!听说鲁肃已经赶往江陵,说这还是周都督的意思!要将刘备请到京口来与面对面商量大事。

  徐氏这一般严重的神情。

  乔菁菁便顺着徐氏的话问:“请刘备来商量什么?”

  徐氏听这么一问,更正式了:“大嫂,你说商量什么?你那么明白一个人,为什么在这家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了?你再是倾心于农事,也不能太专心了!北固山上的大事,说不定哪件就和你我相关,你怎么不了解了解?”

  乔菁菁就问哪件事,还能和她们两个寡妇相关?

  徐氏看了看前后左右,还专门将椰蓉和阿罗遣到外面:

  “你们带孩子们出去玩儿,我和大乔夫人说点事儿,别让孩子们进来听到,我们说的事孩子们听不得!”

  徐氏把所有人都禀退。

  然后,徐氏才神神秘秘的告诉大乔:“大嫂,你说刘备来京口,面对面能商量什么事?肯定是孙刘联盟啊!

  说到这孙刘联盟!在三江口之战时,我们不是联过一次吗?两家合起来打曹操,这已经合作过一次,大家继续合作呗,我们江东在江东出兵,刘备在荆州出兵,继续一起对付曹操嘛!”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三国的种田日常,我在三国的种田日常最新章节,我在三国的种田日常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