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中。
那位客户告知半泽,西大阪钢铁株式会社的老板东田在夏威夷还有一处房产。
如果能先一步把那处房产拿下并拍卖掉,东田欠下的巨额债务就有一部份能追回了。
而且以东田这种人的性格,势必“狡兔三窟”,大概率在其他地方还有许多不见光的资产!
这段日子因追债而劳心劳力的半泽终于又看见了胜利的曙光。
而就在他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时,挚友近藤那儿却传来了一个坏消息——
他因身体问题,即将被银行的人事部外调至一个下属的机械公司做主管。
“哎呀,总之还是好好加油吧。”
对说这话的自己,半泽不由得一阵心生厌恶。
因为他觉得,名为银行的这个组织中那令人生厌的部分,已经原封不动地渗透到自己的话中、自己的声调里。
最开始那个特立独行,有着自己行事准则和思想的半泽似乎在被这个体系所慢慢腐蚀。
因近藤的事,久违的同窗同期四人再次相聚。
渡真利和半泽煞费苦心,仿佛对“外派”这个词毫不关心似的避而不谈,这反而让近藤觉得更不自在。
再加上刘田,一股极不和谐的气氛油然而生。
“你那独户住宅怎么办呀?”
刘田小心翼翼地问道。
这是之前银行承诺给近藤一家的员工优待房,就坐落在东京市区,地段什么的都挺不错。
近藤当初说起此事时,大家还纷纷感叹在东京地区办公就是比大阪、京都要好。
没想到一来一去,银行承诺的东西都成了空屁。
“化为泡影啦,没办法。”近藤倒是一脸轻松的样子。
“喂喂,没办法算什么话啊。因为你的事,我可是对人事部那帮家伙火冒三丈啊。”
渡真利第一个将心中的怒火宣泄了出来,他为了这事跑断了腿,最后还是被人事部的家伙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事到如今再怎么说也无济于事啦。”刘田安抚道,“银行也就是这么回事,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吧。”
“你这是被驯养惯了啊,刘田。”大概是对近藤的外派忍无可忍,渡真利前所未有地反驳道。
“就是因为知道即便对你们做出这种事,你们也只能这样发发牢骚,人事部的家伙们才会得意忘形的。
听好了,所谓人事,就是喜欢拿这些我们不喜欢不称心的调动来试探我们。
如果你买了房子,就把你调到需要搬家的岗位上去,这种事情是家常便饭。
把刚刚建好的房子没收变成公司住宅,然后借给根本不知道是哪冒出来的人,而房主本人却被发配到遥远的地方住公司宿舍。
有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吗?
这样的话,不就和中世纪的初夜权差不多吗?”
“说得有点儿过了啊,渡真利。”半泽说着,轻轻端起从未如此连珠炮般讲话的渡真利的酒杯,给他倒了一杯兑过水的薄酒,渡真利又任性地往里面加了点儿烧酒。
“有什么过分的。我以前把银行当作可以工作一辈子的地方,虽然现在已经不这样想了。
但结果还是在银行里工作,可是这个银行又怎么样呢?
回顾一下我们三十多岁的时候吧,哪怕有一件事情也行,银行回应过我们的期待吗?
不良债权处理、不提升基本工资、扣奖金,这些都被当成理所当然的事。
刚进银行的时候明明还被人崇拜和奉承,现在听说你是银行职员,别说羡慕了,唯恐避之不及。
我们的人生到底算什么啊!”
渡真利用拳头轻轻砸着桌面。
刘田在一旁嘟囔道:“唉,说得也对。”
“到头来,我们银行职员的人生,也许最初是镀了一层金,然而却渐渐层层脱落,现出原形,露出底子,最后只有不断生锈。”渡真利不依不饶的继续说道。
虽说他在东京总行的融资部门工作,但毫无背景的他在那儿受到的压力和欺侮恐怕更甚。
心中有那么大的怨气也正常。
“别说这种凄凉的话。”近藤笑道,“我还不想生锈呢。凡事不都要看怎么理解吗,我是这样想的。”
“那叫做妥协。”
近藤把刘田的这句揶揄当作耳边风,继续说道:“银行并不代表全部,职业也不是只有银行职员这一种。
银行坏就坏在,给大家灌输了一种在这世界上银行才是老大,不当银行职员的话就活不下去的恐怖感。
所以我倒把梦想寄托在外派上。
虽然我不再是银行职员了,但是如果我可以为一个公司默默地做点儿贡献,那样也挺好的。
我倒不觉是被剥掉了镀金。我对外派挺满意的。”
半泽欲言又止,看着近藤。
“说实话,只要还待在银行里,我就不奢望还有比这更好的工作。
虽然病情好转了,但是曾经得过病的历史是无法抹去的。
一旦被贴上了标签,就别想再揭下来了。
所以能够给我一片新天地,有一个从零开始的环境,我真的很高兴。
即使去的是中小企业,也挺好。我的梦想就托付给你们了。”
近藤的言语中似乎并无懊悔。
“银行这一组织,一切都奉行差错主义。
提升业绩的功劳会随着下一次的工作调动而烟消云散,但差错却永远不会销声匿迹。
银行里没有败者复活制度,采用的是一旦倒下就再也无法翻身的淘汰赛方式。
所以,倒下的人只有消失。
这就是所谓的银行规则。
尽管如此——
无论世人怎样评价银行这一组织,也要在银行就职,作为银行的一员赌上自己的人生。
这个金字塔形构造的必然结果自然是既有胜者也有败者。
但如果失败的原因是在于无能上司错误施令以及组织的装聋作哑和不负责任的话,这难道不是对一个人一生的冒犯和亵渎吗?
我们并不想为了这样的组织工作,我们也不希望自己的组织是这样的。”
岩谷小波读着这一段深入人心的话,忽然觉得所有的工作好像都是这样。
自己这样的普通打工人,其实并不畏惧失败,也不害怕承担责任。
自己的心中有很多理想,愿意付出所有努力去实现它们。
可自己决不能接受如近藤这般的悲惨命运!
失败的原因在于无能的上司时,身为下属,就必须要给他买单么?
“写的真好啊难怪就算是大家不看好的大众文学,也依旧能登顶Oricon公信榜的销售榜首!”
岩谷小波看完最新一期的《半泽直树》连载剧情后,发自内心的赞美起了北川秀。
《半泽直树》的大火带动了《大众》这本极为小众的文学杂志。
连这种新创刊的杂志都能起飞,更何况《MOE》这种长期霸占同类型市场的头部杂志。
岩谷小波这下对《小王子》更有信心了!
《半泽直树》这部另辟蹊径,和以往同类型截然不同的作品在7月份的日本掀起了一阵恐怖的购书狂潮。
短平快的写法,直白且爽的剧情,外加北川老师的金字招牌,让这本在开书时并不被业内人士看好的大众文学彻底爆了!
对于常年只看纯文学,偶尔看看东野圭吾等人的推理文学的日本读者们而言,《半泽直树》像是给他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不用非常晦涩难懂的文字也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并非把写成像那种名著式的作品才配称得上文学。
只要大家爱看,老少皆宜,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到乐趣,学到点东西,那就是优质的文学作品!
7月号的《大众》也因此爆发了一波,首刷日取得了69.9万册的惊人成绩。
对于一本才创刊不久的杂志而言,这样的销售数据,意味着它可以永远存活下去了。
当然,时至今日,近期刚升为副主编的石田泰淳知道,现在《大众》编辑部的同事们,早已把目标从“不被撤刊”变成了“争取赶超《北川》甚至《文艺》”!
在《大众》编辑部工作了两三个月后,石田泰淳也迅速从一个考博落选生成长成了一名合格的编辑。
和北川老师沟通《半泽直树》的过程中,他获益匪浅,此前因在象牙塔内,他对大众文学也有一些偏颇的看法。
但现在,石田泰淳完全不认为大众文学就比纯文学差。
正如北川老师说的那样,不管是大众文学还是纯文学,只要能让读者竖起大拇指,愿意从腰包里掏出钱来购买,就是好书!
唯一让他有点担忧的是,随着《半泽直树》剧情的推进,那股“以牙还牙,加倍奉还”的味道越来越浓了。
里还提到了不少金融机构和国家经济情况,这些放在以往,那都是提都不能提的话题。
得亏北川老师名气够大,《半泽直树》又抓住了“科幻未来”这个漏洞,才不至于被人一直揪着小辫子不放。
而身为这本的责任编辑,石田泰淳其实已经把第一部的所有剧情都看完了——
前几天北川老师突然把写完的稿子递给他时,他一脸懵逼,愣是过去好久才缓过神来。
拖稿断更的作家他见得多了,类似的作者在《大众》不少,同事们天天抱怨来抱怨去。
但像北川老师这种每次都按时按量完成稿件,甚至偶尔还会提前超量完成的作家,石田泰淳生平仅见!
看完《半泽直树》第一部的所有剧情后,石田泰淳的脑海里只剩下“佩服”这一个词汇。
现在互联网上,所有人都在讨论半泽加入银行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剧情发展至今,再愚钝的读者也意识到了不对劲。
当初那场面试,半泽对面试官那一通话显然是在说谎。
他在银行中的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等行为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只是网友们还是怎么都想不到半泽直树说谎的理由,也不知道后续剧情会怎么发展。
越读越爽,越爽越想读!
北川老师巧妙地把这些悬念全部隐藏在了一个又一个小故事中,让读者们欲罢不能。
单从这点上说,北川老师写大众文学的笔力,在石田泰淳看来,早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唉,希望第一部的完结章出来后,不要引起太夸张的轰动。”
石田泰淳感觉自己现在就是在陪北川老师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可能坠落谷底,万劫不复。
另一边。
《半泽直树》的最新连载章节放出后,半泽四人的聚会,以及对银行业的议论又给了虚弱的产业中央银行当头一击!
因上司的过错而被外派的近藤、在总行却郁郁不得志的渡真利、已经被银行驯服得服服帖帖的刘田,以及他们口中“无欲无求,最适合当银行职员”的半泽。
对比最开始四人刚进入银行时的雄心壮志,此时他们各自的结局属实让人唏嘘不已。
原来银行职员并不像外界看起来的那么光鲜艳丽。
原来职场从头到尾都是血淋淋的利益交换和人情世故。
北川秀用一个又一个剧情打破了外界对银行的幻想,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揭露了日本社会的真实情况。
之前还花大价钱买下《半泽直树》的版权,现在产业中央银行彻底明白了,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总行长和副行长两人不停地向民众和董事会鞠躬道歉,为自己“愚蠢的行径”表达歉意。
即便如此,产业中央银行的股价依旧从原来的最高点骤降,一路触底,来到了前所未有的最低谷!
其他银行也不好过。
《半泽直树》对银行业的冲击是毁灭性的。
在这本里,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日本的主银行制度就是中的隐藏大BOSS。
主人公半泽就是在和这个大BOSS不断做着抗争。
而深受半泽影响的民众们,自然对银行生不起什么好感。
7月中旬,大藏省对外发布了最新一期的银行新招募员工统计表。
超过二十家银行的新员工数量为0,骇人听闻!
那位客户告知半泽,西大阪钢铁株式会社的老板东田在夏威夷还有一处房产。
如果能先一步把那处房产拿下并拍卖掉,东田欠下的巨额债务就有一部份能追回了。
而且以东田这种人的性格,势必“狡兔三窟”,大概率在其他地方还有许多不见光的资产!
这段日子因追债而劳心劳力的半泽终于又看见了胜利的曙光。
而就在他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时,挚友近藤那儿却传来了一个坏消息——
他因身体问题,即将被银行的人事部外调至一个下属的机械公司做主管。
“哎呀,总之还是好好加油吧。”
对说这话的自己,半泽不由得一阵心生厌恶。
因为他觉得,名为银行的这个组织中那令人生厌的部分,已经原封不动地渗透到自己的话中、自己的声调里。
最开始那个特立独行,有着自己行事准则和思想的半泽似乎在被这个体系所慢慢腐蚀。
因近藤的事,久违的同窗同期四人再次相聚。
渡真利和半泽煞费苦心,仿佛对“外派”这个词毫不关心似的避而不谈,这反而让近藤觉得更不自在。
再加上刘田,一股极不和谐的气氛油然而生。
“你那独户住宅怎么办呀?”
刘田小心翼翼地问道。
这是之前银行承诺给近藤一家的员工优待房,就坐落在东京市区,地段什么的都挺不错。
近藤当初说起此事时,大家还纷纷感叹在东京地区办公就是比大阪、京都要好。
没想到一来一去,银行承诺的东西都成了空屁。
“化为泡影啦,没办法。”近藤倒是一脸轻松的样子。
“喂喂,没办法算什么话啊。因为你的事,我可是对人事部那帮家伙火冒三丈啊。”
渡真利第一个将心中的怒火宣泄了出来,他为了这事跑断了腿,最后还是被人事部的家伙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事到如今再怎么说也无济于事啦。”刘田安抚道,“银行也就是这么回事,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吧。”
“你这是被驯养惯了啊,刘田。”大概是对近藤的外派忍无可忍,渡真利前所未有地反驳道。
“就是因为知道即便对你们做出这种事,你们也只能这样发发牢骚,人事部的家伙们才会得意忘形的。
听好了,所谓人事,就是喜欢拿这些我们不喜欢不称心的调动来试探我们。
如果你买了房子,就把你调到需要搬家的岗位上去,这种事情是家常便饭。
把刚刚建好的房子没收变成公司住宅,然后借给根本不知道是哪冒出来的人,而房主本人却被发配到遥远的地方住公司宿舍。
有这种莫名其妙的事情吗?
这样的话,不就和中世纪的初夜权差不多吗?”
“说得有点儿过了啊,渡真利。”半泽说着,轻轻端起从未如此连珠炮般讲话的渡真利的酒杯,给他倒了一杯兑过水的薄酒,渡真利又任性地往里面加了点儿烧酒。
“有什么过分的。我以前把银行当作可以工作一辈子的地方,虽然现在已经不这样想了。
但结果还是在银行里工作,可是这个银行又怎么样呢?
回顾一下我们三十多岁的时候吧,哪怕有一件事情也行,银行回应过我们的期待吗?
不良债权处理、不提升基本工资、扣奖金,这些都被当成理所当然的事。
刚进银行的时候明明还被人崇拜和奉承,现在听说你是银行职员,别说羡慕了,唯恐避之不及。
我们的人生到底算什么啊!”
渡真利用拳头轻轻砸着桌面。
刘田在一旁嘟囔道:“唉,说得也对。”
“到头来,我们银行职员的人生,也许最初是镀了一层金,然而却渐渐层层脱落,现出原形,露出底子,最后只有不断生锈。”渡真利不依不饶的继续说道。
虽说他在东京总行的融资部门工作,但毫无背景的他在那儿受到的压力和欺侮恐怕更甚。
心中有那么大的怨气也正常。
“别说这种凄凉的话。”近藤笑道,“我还不想生锈呢。凡事不都要看怎么理解吗,我是这样想的。”
“那叫做妥协。”
近藤把刘田的这句揶揄当作耳边风,继续说道:“银行并不代表全部,职业也不是只有银行职员这一种。
银行坏就坏在,给大家灌输了一种在这世界上银行才是老大,不当银行职员的话就活不下去的恐怖感。
所以我倒把梦想寄托在外派上。
虽然我不再是银行职员了,但是如果我可以为一个公司默默地做点儿贡献,那样也挺好的。
我倒不觉是被剥掉了镀金。我对外派挺满意的。”
半泽欲言又止,看着近藤。
“说实话,只要还待在银行里,我就不奢望还有比这更好的工作。
虽然病情好转了,但是曾经得过病的历史是无法抹去的。
一旦被贴上了标签,就别想再揭下来了。
所以能够给我一片新天地,有一个从零开始的环境,我真的很高兴。
即使去的是中小企业,也挺好。我的梦想就托付给你们了。”
近藤的言语中似乎并无懊悔。
“银行这一组织,一切都奉行差错主义。
提升业绩的功劳会随着下一次的工作调动而烟消云散,但差错却永远不会销声匿迹。
银行里没有败者复活制度,采用的是一旦倒下就再也无法翻身的淘汰赛方式。
所以,倒下的人只有消失。
这就是所谓的银行规则。
尽管如此——
无论世人怎样评价银行这一组织,也要在银行就职,作为银行的一员赌上自己的人生。
这个金字塔形构造的必然结果自然是既有胜者也有败者。
但如果失败的原因是在于无能上司错误施令以及组织的装聋作哑和不负责任的话,这难道不是对一个人一生的冒犯和亵渎吗?
我们并不想为了这样的组织工作,我们也不希望自己的组织是这样的。”
岩谷小波读着这一段深入人心的话,忽然觉得所有的工作好像都是这样。
自己这样的普通打工人,其实并不畏惧失败,也不害怕承担责任。
自己的心中有很多理想,愿意付出所有努力去实现它们。
可自己决不能接受如近藤这般的悲惨命运!
失败的原因在于无能的上司时,身为下属,就必须要给他买单么?
“写的真好啊难怪就算是大家不看好的大众文学,也依旧能登顶Oricon公信榜的销售榜首!”
岩谷小波看完最新一期的《半泽直树》连载剧情后,发自内心的赞美起了北川秀。
《半泽直树》的大火带动了《大众》这本极为小众的文学杂志。
连这种新创刊的杂志都能起飞,更何况《MOE》这种长期霸占同类型市场的头部杂志。
岩谷小波这下对《小王子》更有信心了!
《半泽直树》这部另辟蹊径,和以往同类型截然不同的作品在7月份的日本掀起了一阵恐怖的购书狂潮。
短平快的写法,直白且爽的剧情,外加北川老师的金字招牌,让这本在开书时并不被业内人士看好的大众文学彻底爆了!
对于常年只看纯文学,偶尔看看东野圭吾等人的推理文学的日本读者们而言,《半泽直树》像是给他们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不用非常晦涩难懂的文字也可以传递思想感情,并非把写成像那种名著式的作品才配称得上文学。
只要大家爱看,老少皆宜,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享受到乐趣,学到点东西,那就是优质的文学作品!
7月号的《大众》也因此爆发了一波,首刷日取得了69.9万册的惊人成绩。
对于一本才创刊不久的杂志而言,这样的销售数据,意味着它可以永远存活下去了。
当然,时至今日,近期刚升为副主编的石田泰淳知道,现在《大众》编辑部的同事们,早已把目标从“不被撤刊”变成了“争取赶超《北川》甚至《文艺》”!
在《大众》编辑部工作了两三个月后,石田泰淳也迅速从一个考博落选生成长成了一名合格的编辑。
和北川老师沟通《半泽直树》的过程中,他获益匪浅,此前因在象牙塔内,他对大众文学也有一些偏颇的看法。
但现在,石田泰淳完全不认为大众文学就比纯文学差。
正如北川老师说的那样,不管是大众文学还是纯文学,只要能让读者竖起大拇指,愿意从腰包里掏出钱来购买,就是好书!
唯一让他有点担忧的是,随着《半泽直树》剧情的推进,那股“以牙还牙,加倍奉还”的味道越来越浓了。
里还提到了不少金融机构和国家经济情况,这些放在以往,那都是提都不能提的话题。
得亏北川老师名气够大,《半泽直树》又抓住了“科幻未来”这个漏洞,才不至于被人一直揪着小辫子不放。
而身为这本的责任编辑,石田泰淳其实已经把第一部的所有剧情都看完了——
前几天北川老师突然把写完的稿子递给他时,他一脸懵逼,愣是过去好久才缓过神来。
拖稿断更的作家他见得多了,类似的作者在《大众》不少,同事们天天抱怨来抱怨去。
但像北川老师这种每次都按时按量完成稿件,甚至偶尔还会提前超量完成的作家,石田泰淳生平仅见!
看完《半泽直树》第一部的所有剧情后,石田泰淳的脑海里只剩下“佩服”这一个词汇。
现在互联网上,所有人都在讨论半泽加入银行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剧情发展至今,再愚钝的读者也意识到了不对劲。
当初那场面试,半泽对面试官那一通话显然是在说谎。
他在银行中的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等行为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
只是网友们还是怎么都想不到半泽直树说谎的理由,也不知道后续剧情会怎么发展。
越读越爽,越爽越想读!
北川老师巧妙地把这些悬念全部隐藏在了一个又一个小故事中,让读者们欲罢不能。
单从这点上说,北川老师写大众文学的笔力,在石田泰淳看来,早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唉,希望第一部的完结章出来后,不要引起太夸张的轰动。”
石田泰淳感觉自己现在就是在陪北川老师走钢丝,稍有不慎,就可能坠落谷底,万劫不复。
另一边。
《半泽直树》的最新连载章节放出后,半泽四人的聚会,以及对银行业的议论又给了虚弱的产业中央银行当头一击!
因上司的过错而被外派的近藤、在总行却郁郁不得志的渡真利、已经被银行驯服得服服帖帖的刘田,以及他们口中“无欲无求,最适合当银行职员”的半泽。
对比最开始四人刚进入银行时的雄心壮志,此时他们各自的结局属实让人唏嘘不已。
原来银行职员并不像外界看起来的那么光鲜艳丽。
原来职场从头到尾都是血淋淋的利益交换和人情世故。
北川秀用一个又一个剧情打破了外界对银行的幻想,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揭露了日本社会的真实情况。
之前还花大价钱买下《半泽直树》的版权,现在产业中央银行彻底明白了,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总行长和副行长两人不停地向民众和董事会鞠躬道歉,为自己“愚蠢的行径”表达歉意。
即便如此,产业中央银行的股价依旧从原来的最高点骤降,一路触底,来到了前所未有的最低谷!
其他银行也不好过。
《半泽直树》对银行业的冲击是毁灭性的。
在这本里,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日本的主银行制度就是中的隐藏大BOSS。
主人公半泽就是在和这个大BOSS不断做着抗争。
而深受半泽影响的民众们,自然对银行生不起什么好感。
7月中旬,大藏省对外发布了最新一期的银行新招募员工统计表。
超过二十家银行的新员工数量为0,骇人听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日本当文豪,我在日本当文豪最新章节,我在日本当文豪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日本当文豪,我在日本当文豪最新章节,我在日本当文豪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