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侯给了他们土地和自由,让他们以后可以自己种田过活下去。

  而这一点,是满清朝廷给不了他们的。

  自从分完田地之后,这些满清百姓,心里几乎已经没有大清,只有冠军侯贾琮了。

  百姓是很实在的,只要你对他有一分好,他就能记你十分好。

  此时,若是满清大军攻打过来,这些百姓,说不得心里还盼着贾琮能防守的住了。

  他们不想再做回满清百姓。

  因为在满清,只有上三旗的旗人,才是上等人。

  那些旗主,更是可以肆无忌惮的圈地,哪里管他们这些升斗小民的死活?

  以前,他们过的实在是太苦了。

  让这些百姓归心之后,接下来,贾琮才继续挥军继续攻打下去。

  贾琮并没准备攻打多快,而是决定缓缓推进。

  因为吴三桂那边,推进的速度着实有些慢了。

  此时,他们才刚刚只攻打到江边,至今还不曾渡江。

  并且看其情形,也不像是马上就要渡江的样子。

  对此,贾琮心里,是颇有些失望的。

  在原本历史轨迹中,吴三桂就是止步江边,给满清缓冲的机会。

  最终调集大军,灭掉了吴三桂。

  若当时吴三桂能果断一些,快速渡江的话,未必没有机会推翻满清的。

  只是已经垂垂老矣的吴三桂,退缩了。

  他不会如今再次退缩吧?

  若如此的话,那就真成笑话了。

  不过这一世,因为天赐帝得位不正,再加上吴三桂的名声也不像是历史轨迹中的第一汉奸那般不堪。

  因此吴三桂的大军,此时势头已起。

  便是吴三桂不想渡江,只怕其麾下将士,也会逼迫他渡江的。

  即便他不想进步,他麾下将士,也是渴望着能够更进一步的。

  不过,他何时能够渡江,却是难以料定。

  贾琮推断,只怕要等到年后了。

  这也就罢了,这边,贾琮也主动放缓了推进的速度。

  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

  贾琮生怕一不小心就将满清击垮,到时候,他就没有滞留的借口了。

  而贾琮麾下几员大将,则是憋足了劲。

  不论谁被分配到攻城任务,攻打的那叫一个坚决,几乎都是闪电般的速度。

  这真是手快有,手慢无。

  一旦被人给比下去,说不定下一次就捞不到机会了。

  且说满清这边,直接被幽州军打的找不到北了。

  幽州军步步为营,进攻犀利。

  他们想要反击都找不到任何机会。

  他们满清大军,在幽州军面前,没有丝毫反抗之力。

  此时,满清上下,无不恐慌起来。

  他们心里都十分不安,如果心里十分清楚,他们抵挡不住幽州军进攻的步伐。

  再如此下去的话,他们怕是就要亡国了。

  在这种情况下,满清不得不派出使者,前来求和。

  满清方面,要求和幽州军停战,幽州军撤出他们所占领地区。

  满清愿意支付一定的赔偿。

  而对满清提出的条件,贾琮自然嗤之以鼻。

  贾琮表示,停战可以,但是幽州军占领的地区,归幽州军所有。

  并且满清还要赔偿给幽州军十万石粮食,黄金万两,白银十万两,上等战马一万匹。

  贾琮提出的条件,满清方面,完全无法接受。

  这绝对是丧权辱国的条约,若是答应了,势必会将满清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而贾琮也不墨迹,直接集结大军,准备对满清发起全面进攻。

  见此情形,满清方面,直接被吓尿了。

  幽州军提出的条件,固然十分耻辱。

  但是能让他们满清,免于亡国。

  但是一旦幽州军真的打过来的话,那么他们可能就真的要亡国了。

  孰重孰轻,他们还是能够分的清的。

  因此,经过一番短暂的商议之后,他们不得不答应下幽州军的条件来。

  至此,双方签订了停战协约。

  此后一月功夫,满清方面,将赔偿全部送了过来。

  有了这些粮食,他们就不缺少粮草了,也不用再从幽州向这边运输粮草。

  有了金银,他们就能犒赏三军,让幽州军士气更加旺盛。

  有了上等战马,幽州军又能多出一万骑兵来。

  有了这些赔偿,幽州军的战斗力,更进一步。

  其实,即便不签订条约,贾琮也是决定暂时停止进攻的。

  毕竟,他还要等三藩那边的动静。

  而如今,签订条约还能得到这么多好处,那就更好了。

  至于说签订条约,后面还如何攻打满清的事情。

  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满清当初在和大夏签订停战协约,然后又撕毁条约的事情,做的还少吗?

  协约签订的目的,就是为了撕毁用的!

  ……

  且说大夏京城之中,贾宝玉用了两月功夫,写出一本窃玉偷香来。

  写完之后,他又自己翻阅修改了一番,自己看的十分满意。

  然后,他悄悄将书稿拿到书坊去售卖。

  掌柜的看了此书,也是大为赞赏,决定买下这本书的书稿。

  最终开出五十两银子的价格来。

  这个价格,其实已经不低了,尤其是贾宝玉还是新人的情况之下。

  而听到这个数字,贾宝玉也是大喜过望,哪里还有不答应的道理。

  接下来,书坊掌柜,又询问贾宝玉,用什么名字刊印。

  历朝历代的淫书,都不用用自己的原名来刊印的。

  就说金萍梅作者,不也起了个兰陵笑笑生的笔名吗?

  贾宝玉想了想,便也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做绛花洞主。

  绛花洞主,本就是贾宝玉年幼时候用过的一个别号。

  此时用这个笔名,配合这本书,倒也算是相得益彰。

  却说书坊掌柜,得了书稿之后,很快便让人拿去刊印。

  半月功夫,这本书,便先期刊印出一千册来。

  这个印刷数量,已经着实不低了。

  毕竟,这个时代的识字率就十分堪忧。

  而即便识字,也未必就会买这本书的。

  书坊掌柜,也是十分看好这本书,因此这才一口气就印刷了一千本出来。

  而等书投入到市场之后,竟然很快就火爆起来。

  原来,贾宝玉毕竟还是有些歪才的。

  而他写的窃玉偷香,虽然不及诸如会真记、牡丹亭等书的文采。

  但是贾宝玉描写的,胜在真实细腻,里面的许多细节,一看就不是那些穷酸书生凭空捏造出来的。

  必定是这绛花洞主自己也经历过这番富贵无疑。

  而偏偏,这市面上,还真的少见这类文笔的艳书。

  因此,这一千本书,竟然很快就卖断了稿。

  这让书坊掌柜,喜不自胜,忙不迭的命人再加印一万册来。

  再多,就有些不敢印了。

  因为只要这本书大火起来,就必然会出现盗版,到时候就不好卖了。

  此时,书坊掌柜,只恨他没有第一时间就多印些出来。

  若是当初就印两万册出来的话,未必就不能全部卖出去的。

  而忙完这些事情之后,书坊掌柜,又派人寻找绛花洞主。

  不多时,便找到贾宝玉。

  找到贾宝玉之后,书房掌柜,当即向他约稿。

  让贾宝玉赶紧再写一本,只要内容不比上本书差,掌柜的保底会给到一百两银子。

  若质量上佳的话,未尝不能再提价的。

  贾宝玉听了不由大喜过望。

  其实不用掌柜的来找他,他也已经在构思了。

  他还要养家糊口呢,如今媳妇儿又有了身孕,第二个子嗣马上就要出生。

  只五十两银子,哪里能够?

  况且窃玉偷香那本书,是贾宝玉写的第一本书。

  因为经验不足,里面难免有疏漏之处。

  而有了第一本书的经验,也让他越发有了底气起来。

  而如今得了掌柜的保证之后,他更是信心十足起来。

  因此,他索性断掉了给人写书信、抄书、作画等工作,只一心写起书来。

  且说贾政得知这件事情之后,不由大怒不已。

  这畜牲如今竟然不务正业了?

  如此下去,以后分了家,还如何养活一家老小?

  想到此处,贾政不由将贾宝玉叫到身边来,大发雷霆之怒。

  并且要叫小厮拿下宝玉——好吧,此时他们家,哪里还有小厮?

  贾政少不得要亲自动手。

  不过,贾宝玉却是及时说起自己写书同样是为了赚钱,并且已经写完一本,赚到手五十两银子的话来。

  贾政听了,兀自不敢相信。

  便命贾宝玉将他写的书拿来给自己看。

  贾宝玉十分忸怩。

  他写的本身就是小黄书,哪里好意思给自己老子看?

  不要说是在这个时代,便是放到后世。

  那些写小黄书的网文作者,也不好意思将自己写的书的书名,让亲朋好友知道的。

  不过终究是过不了这一关的,最终,贾宝玉也不得不将他写的第一本窃玉偷香的书,拿来给贾政看。

  贾政看了书名,又翻看了几页,便狠狠训斥了贾宝玉一番。

  说他有伤风化,败坏了贾家门风,说完,便将贾宝玉打发了出去。

  等贾宝玉走后,贾政则是翻开书来,细细看了起来。

  原来,这书其实颇对贾政口味的。

  只是刚才贾宝玉在,他不好意思翻看罢了。

  等贾宝玉走后,贾政便细细翻看起来,很快便沉浸在了剧情之中。

  只一下午,贾政便看完了整本书。

  毕竟字数十分有限,也不过几万字而已。

  看完之后,贾政还忍不住升起怅然若失之感。

  此后几日,贾政都还沉浸在书的情节之中。

  最终,贾政又忍不住让贾宝玉将他刚写之书的草稿送来。

  新书贾宝玉写的比较慢,这才刚刚写了三章而已。

  不过因为贾政要,贾宝玉也不得不将书稿亲自送了过来。

  贾政拿起书稿,打开看时,发现书名叫做风月宝鉴。

  一看到书名,便是对了胃口,贾政忍不住啧啧称赞不已。

  翻看去,不多时便入了神。

  这本书的文笔越发细腻,比之上一本,好了太多。

  不过只有三章,不多时贾政就全部看完。

  看完之后,贾政自是心痒难骚不已。

  忍耐不住之下,又从头翻开起来。

  看着看着,贾政忍不住提起笔,批了起来。

  若都写得出来,何以见此书中之妙?

  写完这句之后,还心有不足,便想连自己的名字也记录下来。

  不过很快贾政便悚然而惊。

  这可是宝玉写的艳书,若自己把自己的真名写了上去,可真成大笑话了。

  只是不留个字号,也着实心里不甘。

  想了想,贾政便在后面写下脂砚斋这三个字。

  写完之后,贾政又翻看了两遍,才着人将书稿送了回去。

  且说贾宝玉拿到书稿之后,翻看起来,发现老爷竟然标注有批语,心里着实不爽。

  但毕竟贾政是老子,他也无可奈何,也只好忍耐下来。

  接下来,却是贾宝玉写,贾政看。

  后面贾政越发喜欢写起评语来。

  并且也越来越喜欢上贾宝玉写的书来。

  这父子两个,隐隐间,反倒是成了一对知己。

  (这里致敬一下曹雪芹老先生和脂砚斋这对知己,写贾政为脂砚斋,纯属娱乐。脂砚斋身份成谜,连他是男是女,是老是幼都无从知晓)

  ……

  却说贾琮已经回了幽州,至于大军,还仍然留在原地的。

  只等明年三藩叛军攻打过来,看他们进度再做进攻。

  此时,贾琮却是忍不住开始考虑起将来的打算起来。

  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一鹿在原,群雄逐鹿,贾琮也是准备要争一争的。

  而坐拥幽州军,贾琮不说胜券在握,起码也有九成的把握。

  此时,贾琮已经在考虑,一旦登基之后,要在全国掀起改革的事情来了。

  许多事情,开国之时是最好展开的。

  一旦过了这段时间,阶级固化,利益集团不断壮大,到时候想要再进行变革,就将变得十分困难了。

  然而,改革却也要慎之又慎。

  就像那王莽,篡权之后,迫不及待的便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他的每一项政策,都是利国利民的大好政策。

  然则因为脱离实际,理念先进到远远超出了当时的时代。

  因此最终被刘秀这个天选之子所推翻。

  贾琮自然是要吸取这种教训的。

  所有变革,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他自然要慎之又慎才好。

  而将来,贾琮自然是要在大夏大力推广科技,势必会掀起一阵工业革命来的。

  到时候,就能够解放出大量的劳动力来。

  然而,这些劳动力,必须要让他们有工作做才是。

  若是不然,怕是又要引起一番动乱来了。

  与此同时,贾琮也准备,将来解放妇女。

  女子也可以出来工作,出来为官。

  至于一夫一妻制,暂时之间,贾琮倒是并不准备推广。

  倒不是因为他自己的缘故。

  因为让女子为官,已经是一步极大的跨越了,再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制,未免跨度太大。

  等妇女解放之后,做官的越来越多,将来男女平等的思想,必然会发生萌芽。

  而一夫一妻制,怕不用自己提出来,也会有人主动提出来的。

  而要想解放女性,就必须要让女子上学,掌握知识才行。

  因此,目前来说,贾琮已经准备先在幽州之地,创办女子学校了。

  并且他还准备试着在幽州之地,主动推动解放妇女这件事情来。

  先期未必就让女子做官,但是让她们出来当掌柜的,当监工什么的,总是可以的。

  幽州之地,因为饱受满清摧残。

  这里封建礼教,反而很轻,儒家思想,也并没有太过禁锢到这里。

  在这里推广,倒是并不困难的一件事情。

  而这件事情的先决条件,便是要开办女子学校,让女子读书,掌握知识,明白道理。

  就在贾琮默默想着事情的时候,林黛玉端着一盅参汤,悄悄走了进来。

  贾琮看到林黛玉,不由对她微微一笑。

  林黛玉将参汤放在贾琮面前,问道:“琮三哥,你想什么呢?”

  “我知道你事情多,但也不要过于操劳,先把这参汤喝了,补补身子。”

  贾琮拉着林黛玉的手,让她坐在自己怀里。

  林黛玉脸颊酡红,横了贾琮一眼,倒也没有拒绝。

  贾琮叹息道:“是啊,如今事情真是太多了,可惜身边却是缺少得力的助手。”

  “若是师傅和岳父大人能来帮我就好了。”

  林黛玉不由说道:“那我给父亲写一封信,劝他来这里就是了。”

  贾琮闻言不由点了点头。

  其实不止是林如海,便是寇相,贾琮也准备过段时间,都接过来的。

  京城将乱,让他们继续待在京城,十分危险。

  这两人,可都是栋梁之材,贾琮哪里舍得让他们冒险?

  贾琮又说道:“林妹妹,我这里倒是有件事情,想让林妹妹帮我解忧,不知林妹妹能不能帮我呢?”

  林黛玉迟疑了一下才是说道:“若是果真能为琮三哥分忧解难,我自然是愿意的。”

  贾琮听了,不由拍手说道:“那真是极好的事情,我准备在燕云之地,开办女子学堂,不如你就来当这女子学堂的校长吧。”

  林黛玉听了,忍不住哑然问道:“琮三哥,你准备让燕云之地的女孩子,从小就能进学堂读书?”

  “只是,儒家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你便是让她们读了书,将来她们也出不得门。”

  “嫁人之后,便要留在家里相夫教子,她们便是duel书,又有什么用呢?”

  贾琮不由笑道:“我要开办女子学堂,让她们读书,自然是要让她们将来可以出来做事的。”

  “女子又不差了什么,为什么不能出来做事呢?”

  “我还准备从你而起,让你们都来帮我做事呢。”

  林黛玉迟疑了一番说道:“琮三哥,你的想法,固然是好的,只是怕会遭到所有人的反对呢。”

  “毕竟,男尊女卑,女子要三从四德的理念,已经根深蒂固,牢不可破。”

  “想要打破这个束缚,谈何容易?”

  贾琮笑道:“事在人为,还没有去做,怎么就只能不成呢?”

  其实,对此贾琮倒是有极大的信心的。

  比方说后世清朝灭亡,民国之后,直到新中国建立。

  男女平等,不是说实行就实行起来了吗?

  这里面自然是有难度的,但并非就做不到。

  而林黛玉,心里自然是欣喜的。

  林黛玉本身就极具反抗精神,她心里也是渴望女子能够出来做事的。

  如今有自家夫君支持,她自然是愿意的。

  接下来,林黛玉又询问了贾琮一番创办女子学堂的事宜。

  这才知道,原来贾琮并不只是要在幽州一州之地开办女子学堂。

  而是要在整个燕云十六州开办女子学堂。

  而林黛玉要总管所有女子学堂的事宜,工作还是比较重的。

  当然了,贾琮也并不是要林黛玉自己一个人总览所有工作。

  他决定让自己的妻妾,都去帮忙林黛玉做好这件事情。

  让女子抛头露面做事,不如就从自己身边人开始好了。

  而女子学堂里的教学,也以新学为主,四书五经为辅。

  甚至大大减弱四书五经的内容,只需要通读就足够了。

  林黛玉听了,不由点了点头。

  然后开始琢磨起,后面将如何开展工作了。

  而接下来,林黛玉召集姊妹们在一处商谈此事。

  不料就在内部,林黛玉便先招致了薛宝钗的强烈反对。

  原来薛宝钗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理念,觉得女子最多识几个字,不做那睁眼的瞎子也就罢了。

  没得专门创办学堂,让她们进学堂读书做什么?

  至于让她们将来出来抛头露面做事,越发的离经叛道,荒诞不经了。

  这种事情,断然是做不得的。

  倒是薛宝琴等女,都觉得应该创办女子学堂。

  虽然林黛玉为大妇,薛宝钗也不敢过于顶撞。

  但是她执意不肯让步。

  并且最终还主动找到贾琮,苦心劝诫,希望贾琮能打消这个念头。

  这让贾琮也是没有料到,这改革实验第一步,还没走出家门呢,倒是从家里人就开始反对了。

  不过,贾琮倒也并没有怪罪薛宝钗。

  因为三从四德,是被阉割篡改之后的儒家,对女子思想的一种禁锢。

  想要打破这种禁锢,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难道有谁天生就愿意下贱不成?

  接下来,贾琮开始耐心说服薛宝钗。

  从阶级制度开始说起。

  贾琮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炸的洗礼,有着足够丰富的理论知识。

  而薛宝钗,在经过贾琮的洗礼之后,虽然苦苦思索起来,但最终,仍然持反对态度。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红楼肝属性,我在红楼肝属性最新章节,我在红楼肝属性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