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此时,永隆帝却是愁起要如何赏赐贾琮了。

  没有办法,实在是他立功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而这次赏赐之后,等他再继续收复燕云十六州其他州呢?

  沉思半晌之后,永隆帝决定,这一次,只给贾琮赏赐一些绫罗绸缎便是。

  等他收复所有燕云十六州之后,便给他那个赏赐好了,想必那个赏赐,足以酬贾琮之功了。

  大夏月报上,刊载了这一次大胜的消息。

  半月功夫,这消息,便是传遍了整个大夏。

  这也让整个大夏的百姓,都欢欣鼓舞起来。

  冠军侯威武,冠军侯无敌!

  这才几年功夫,便收回了燕云十六州中的三洲,距离收复剩下的十三州,为时还远吗?

  ……

  且说顺州那边,福察初升带领麾下两万士兵,大夏方面,也派出两万士兵,合并攻向了檀州。

  大夏的两万士兵之中,其中有七千火器营士兵,并且他们携带着三十万发子弹。

  这些子弹,已经是目前所有的库存了。

  至于贾环占据的幽州,贾琮给他的命令是暂时固守幽州城。

  至于幽州境内的各县城,则不急着收复。

  目前最要紧的,是先拿下檀州全境。

  等拿下檀州之后,幽州便处在蓟州和顺州夹击之中。

  想要拿下幽州全境,并不难。

  且说福察初升来到檀州和顺州交界的第一座县城。

  福察初升出面,开始在城前劝降。

  “冬日兄,识时务者为俊杰,冠军侯实乃当世人杰也!”

  “冠军侯威不可当,大势已成,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冬日兄何不早降?你我兄弟合力,共同助冠军侯收复燕云十六州,乃至覆灭掉整个大清,建立不世之功勋,岂不快哉?”

  这一次,贾琮却是跟随大军一起前往。

  听到福察初升的劝降话,就连贾琮,也是啧啧称奇不已。

  不得不说,这家伙倒的确是个人才。

  却说城墙之上,被福察初升称作冬日兄的满清守将,鼻子都快被气歪了。

  他大骂道:“好你个初升,真是我大清之耻辱,败类!我大清,怎么出了你这么个东西?”

  “你这么做,对得起你列祖列宗吗?你死后,九泉之下,有何面目去见你的祖宗?”

  “你这等畜牲!不得好死!”

  被骂了一通之后,福察初升勃然大怒,忍不住冷哼道:“哼!真是好言难劝该死的鬼,既然你执意找死,也许怨不得别人了!”

  “请将军轰破城门,然后末将必然迅速拿下此城!”

  贾琮点头说道:“好!”

  接下来,三尊大炮对准县城南门,便是一阵狂轰乱炸。

  好吧,这座城,本身就是一座县城,根本不经炸,不过一刻钟功夫,城门便彻底被轰开。

  接下来,福察初升率领两万大军,直接杀出城中。

  而城中,也不过几千守军而已,并且还多是杂牌军。

  别看福察初升麾下的士兵,在面对大夏士兵的时候,被吓得跟避猫鼠一般瑟瑟发抖。

  但是在绝对优势之下,面对他们的同胞,这些满清士兵,着实勇武的很。

  他们作战凶悍,所向披靡,短短大半个时辰功夫,便将数千满清士兵,屠杀殆尽。

  事后,还向贾琮汇报道:“侯爷,这是第一座城,必须要杀鸡儆猴。”

  “惟有将他们杀怕了,杀到胆寒,后面的人,才不敢反抗。”

  贾琮欣然点头说道:“福察将军所言极是。”

  接下来,福察初升让他麾下士兵生火做饭,吃过饭之后,休息了半个时辰。

  福察初升便带兵,继续杀向第二座城池。

  这一次,福察初升在城门之下,连恫吓带利诱,声明第一座城池的守军,因为拒不投降,被杀个了一干二净。

  而只要投降,不但不会死,甚至还能建功立业。

  于是,第二座城池的守将,也认怂,果断投降了。

  接下来,贾琮一边命人将这些投降的清军押送回顺州去。

  一边派人掌控这座城池。

  与此同时,贾琮也在心里感慨。

  原来,满清的这些将领,也一样欺软怕硬,一样有墙头草,一样有会大量的软骨头和叛徒。

  可怜可叹,原本历史轨迹中的明朝,竟是被这帮人给灭国了。

  堂堂中原,竟是被这帮人给占据。

  拿下第二座城池之后,福察初升更是马不停蹄,直奔第三座城池而去。

  然后一日之中,竟是连下四城。

  剩余的三城,悉数被福察初升劝降。

  就连贾琮也不得不感慨,福察初升这个二五仔,的确出出了大力的。

  他在之前攻打满清城池的时候,还从来都没遇到过投降的时候。

  当然了,也或许是他们上来就用大炮轰炸,直接杀将进去,根本没给他们投降机会的缘故。

  但是,若是有这样一个积极忠心的二五仔,不但进行劝降,不但能够大大提升速度,并且还能完全避免死伤。

  并且还能俘虏满清士兵,让他们为己所用,提升自己的实力。

  还是劝降,更有性价比啊。

  尤其是这个满清二五仔,真的是忠心的不能再忠心了。

  而因为他反叛了满清的缘故,对付起满清来,倒是比自己更狠心。

  这样的人才,绝对值得重用啊!

  而福察初升,也没辜负了贾琮的信任。

  接下来三天,接连攻城掠地。

  三日之后,便是兵临檀州城下,兵围檀州城。

  接下来,福察初升再次在城下劝降。

  不过却是被檀州城的主将破口大骂了一顿。

  这让福察初升恼羞成怒,勃然大怒,当即便请求贾琮轰开城门,让他带兵重进城中厮杀。

  而贾琮没有应允,而是让他们先歇息几日。

  贾琮用了七日功夫,命麾下士兵填充护城河,填出十条道路来。

  七日之后,福察初升麾下两万余士兵,歇息够了,个个士气高昂。

  然后,贾琮便推动三尊大炮,开始轰击檀州城的城门。

  这一次用的时间更久了些,檀州的城门不但坚固,并且里面被完全用石头堵死。

  不过,也经不起大炮的轰击,半个时辰之后,檀州城的城门,便被完全轰开。

  福察初升指挥麾下两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杀入檀州城中。

  然后双方士兵,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檀州城中,同样有两万清军。

  此时他们已经成为了孤军,反倒是激发起了他们的血性。

  而福察初升麾下的两万清军,也同样杀气腾腾,悍不畏死。

  双方之间的战斗,异常惨烈,战场化为了绞肉场。

  看到这一幕,贾琮也不由感慨起来。

  这一招,其实是原本历史轨迹中满清喜欢用的招数啊。

  他们麾下,有蒙古军,有收编的汉八旗。

  他们驱动这些军队为先锋军,来不断消耗大明的力量。

  而他们本身的八旗军,死伤极少的。

  若只凭他们区区二三十万的八旗军,他们怎么可能夺的下大明的江山?

  眼前的情形,何其象也?

  而贾琮,倒也没有想着果真将福察初升麾下的两万士兵全部拼光。

  果真这么做的话,未免会让他们寒心,以后必然怀有异心,以后必不会如此尽心尽力的帮他南征北战了。

  想到此处,贾琮指挥麾下七千步枪兵,在两翼展开攻击。

  步枪的攻击力,实在是太可怕了。

  只是短短一刻钟不到的功夫,便让檀州城中的满清守军,伤亡惨重。

  让他们在极短的功夫里,便宣告崩溃。

  而这,也让福察初升麾下士兵,对夏军越发敬畏起来。

  果然,投降才有前途,和夏军作对,惟有死路一条而已。

  君不见,和他们杀的难解难分的檀州城的守军,在夏军手里,完全无还击之力。

  而接下来,便直接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

  很快,整个檀州城,便被拿下。

  贾琮,直接驻扎在了檀州。

  而福察初升麾下士兵,死伤三千余人,可谓伤亡惨重。

  而檀州城的守军,则是被歼灭将近一万五千人,俘虏五千余士兵。

  贾琮直接将这五千士兵,统统都交给了福察初升。

  至此,福察初升麾下士兵数量,不减反增,直接变成了两万两千多人。

  而贾琮对他的信任,同样让福察初升,感激涕零。

  接下来,福察初升,主动请战,只需要借大炮一用。

  他将会在剩下半月功夫里,夺取檀州城剩下的所有城池。

  先前他们是直线进攻到檀州城下的,并没有拿下檀州所有的城池。

  如今檀州全境之中,倒是还剩下七八个城池不曾拿下的。

  而贾琮,也充分展现出了对福察初升的信任,果断答允了他的请求。

  当然,贾琮也派出一万大军跟随其后。

  主要职责是等福察初升拿下城池后,负责城内的维稳工作。

  而接下来半月功夫,福察初升,也固然没有辜负贾琮的信任。

  顺利的拿下檀州城全境。

  而他麾下的兵马,也是越打越多,已经被他收编到了三万之多。

  如今,已经到了年节。

  今年过年,贾琮却是无法回去过了。

  除夕日临近,贾琮给全军放假了三日。

  新春之后,福察初升再次主动请缨,请求攻占幽州全境。

  贾琮欣然应允,不过这一次,可就不止是福察初升这一路大军了。

  而是兵分三路,一路就是福察初升这一路,另外一路贾琮分出两万兵马来,从蓟州方向进发。

  而第三路,则是贾环的八千兵马,直接从幽州,向其西南方向,收复西南的几座城池。

  半月之后,元宵节已过。

  整个大夏,从京城到全国各地,都刚刚从火树银花中度过。

  而幽州全境,已经被悉数拿下。

  至此,幽州、顺州、檀州三境之地,已全部被收复。

  至此,战争便暂时告一段落。

  接下来,贾琮便开始写战争的总汇总,开始为麾下将士请功。

  这一次,功劳最大的,当属福察初升,贾琮决定为其请一个伯爵的爵位。

  当然,这并非是他真实军功能够请到的功绩,而主要是因为其身份。

  所谓千金买马骨,不外如是。

  因为这福察初升,还是第一个投降大夏,并且如此尽职尽责,忠心耿耿的武将,并且他的身份,即便是在满清,也是极为尊崇的。

  有这样良好的开头,后面满清其他将领投降大夏,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后面的将领,各有其功,像是柳湘莲、贾环等人,自然各有赏赐。

  全部写好,确认没有遗漏之后,贾琮便将奏报,用信鸽传递出去。

  如今贾琮越来越喜欢信鸽了,因为信鸽的传递速度,真的是快,比八百里加急还要快。

  毕竟,信鸽可以直接飞直线,不但飞的快,飞行距离,也要比八百里加急少了许多。

  而很快,永隆帝,也接到了贾琮的奏报。

  年底的时候,贾琮还只是占领了幽州城和顺州城,另外还有七八座县城而已。

  不料这才月余功夫,他不但再次拿下檀州城,并且连这三州之地全境的所有地方,全部拿下。

  果然不愧是朕的冠军侯啊,果然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如今,倒是终于可以不用再和满清的使者团虚与委蛇了。

  原来从去年年底,满清就派出使者团,出使大夏,各种质问和指责大夏。

  强烈谴责大夏袭击友邦的行径,强烈要求大夏退出占领地区,并且给满清道歉。

  如今他们两国,可是兄弟之邦,他们满清的皇帝,才刚刚迎娶了大夏的公主,大夏怎能如此不讲信誉?

  而大夏方面,自己险些先乱起来。

  不过好在秦相和林如海果断站了出来。

  秦相要求满清交出占据的大夏的燕云十六州之地。

  既然两国乃是兄弟友邦,满清为何不主动退出燕云十六州,将这些地方还给大夏呢?

  双方争执不下。

  大夏自然乐得和他们扯皮,满清使者团却是急了。

  他们隔三差五的便求见永隆帝。

  惹得永隆帝都不得不躲着他们。

  如今好了,他的冠军侯,如今拿下三洲之地。

  又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吸收。

  等彻底消化吸收完成之后,才会进行下一轮的攻击。

  不过,想必下一轮的攻击,将会比现在更加顺畅。

  下一次,就要拿下涿州、莫州、瀛洲三州之地了。

  只要拿下这三洲,那么就将彻底切断剩下的九州和满清的联系。

  剩下九州,将彻底被切断满清的支援之路。

  当然了,满清也可以借道蒙古前来支援。

  不过这样一来,战线就会被拉的极远,粮草运输将会更加困难。

  总之对大夏来说,自然是好事儿。

  因此,接下来,大夏方面,痛快地答应了满清使者团提出的停战请求。

  当然撤出占领区的诉求就不要去想了,大夏好容易不费吹灰之力地又收复了三州,怎么可能白白让出来。

  而对满清使者团来说,他们也并没有设想只靠抗议、指责,就能让对方白白送回沦陷的两州——此时他们还不知道,檀州也丢了。

  能够达成停战协议,他们心里,已经万分欣喜了。

  解决完满清使者团的事情之后,接下来就是对有功之臣的封赏了。

  第一个讨论的便是福察初升,最终,永隆帝决定封其为逍遥伯。

  别看一下被封为伯爵,看上去封赏太过。

  而实际上,这个爵位,只是为了千金买马骨而已。

  并且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他这个爵位,大约也就到顶了。

  除非他当真能够帮助夏军,当真灭掉满清,或许还能更进一步。

  并且逍遥伯这个封号,也是有羞辱的意味在里面的,正经封号,肯定是不会用这两个字的。

  一般的伯爵,都是忠勇伯、勇武伯等等封号。

  而逍遥伯,单是逍遥两个字,就可见一斑。

  柳湘莲,由骑都尉晋升为轻车都尉,轻车都尉再升一级的话,就到男爵了。

  别以为公侯伯子男五爵,男爵是最低的爵位,其实男爵在爵位上已经算是高品了。

  而贾环,则是从恩骑尉,晋升为骑都尉,一跃成为柳湘莲原本的爵位。

  其他人,也各有封赏。

  就连梅世鸣,虽然没有出战,但是因为有贾琮为其请功。

  认为他在火器营起到了重大贡献,爵位也晋升到八等云骑尉。

  至于其他官员,各有封赏。

  很快,朝廷封赏的旨意,便下达到幽州去。

  如今贾琮暂时入驻在幽州,蓟州地理位置固然重要。

  但是幽州才更容易协调其余三州事宜,自然坐镇幽州更为合适。

  朝廷的封赏旨意下达,柳湘莲和贾环乃至其他官员,无不欢喜不已。

  他们爵位和官职,一步步提升,距离他们光宗耀祖越来越近。

  好吧,其实对他们来说,到达如今的地步,已经是光宗耀祖了。

  而这里面,最为激动之人,还要数福察初升。

  因为他竟然被封逍遥伯了,这可是伯爵啊!

  要知道,他哪怕在满清,都没有被封如此高的爵位。

  如果说,先前他如此积极主动的招降和进攻,为的是保全性命。

  另外大约还有背叛者反而更仇恨自己原来的主子的缘故。

  但是如今,贾琮对他的知遇之恩,真的让他产生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冲动。

  侯爷,真的是我的贵人!侯爷最知我、懂我、信我、赏识我!

  福察初升,忍不住嚎啕大哭,还忍不住跑到贾琮那里,边哭边磕头道谢。

  发誓以后必定全心全意为主子尽忠,以后这条命,就都献给主子了。

  贾琮好一番安慰,才将他送走。

  这一次封赏,从上到下,都十分满意。

  但是如果细看的话才会发现,作为主将的贾琮,倒是没多少封赏。

  不过给宁国府赏赐了一些绫罗绸缎等物罢了。

  当然了,官职上还是有晋升的。

  原本他是蓟州节度使,如今他已经被晋升为燕云节度使了。

  这个潜在意思还是十分明显的,燕云十六州嘛。

  只要贾琮接下来能够收复燕云十六州,那么他就是燕云十六州的总节度使。

  而如今,他还只是泗州节度使而已。

  而对此,不但是永隆帝,就连主战派和主和派,都十分默契地选择了认可。

  也实在是贾琮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

  如今若是再继续给他升爵位,那后面还有十二州呢。

  他要是隔三差五的就收复一两个州,每一次都有所封赏,怕是用不几次,就封到双亲王了。

  接下来还怎么封?

  若是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就要出事了。

  不是皇上被逼除掉贾琮,就是贾琮被逼无奈,只好造反。

  而如今,贾琮和朝廷,其实还处于蜜月期。

  因此,朝堂上下,都默契地没有给贾琮多大的军功。

  倒是晋升贾琮为燕云节度使,并没有人反对。

  而对贾琮来说,这却是意外之喜。

  既然他担任燕云节度使,接下来,他就能安稳的发展目前的这四州了。

  首先就是要扩军。

  这一次收复这三州之地之后,他的兵马,不减反增,一下就增加了四万兵马。

  而这四万兵马,都是被俘虏来的满清士兵,目前归福察初升调度。

  这四万兵马,应该说暂时还没有完全归心。

  随时都有反叛的可能。

  不过暂时之间,贾琮也没准备直接打散他们。

  这些人,还是有用的。

  让他们多打几次顺风仗,手上多染一些同胞的鲜血,他们也就没有回头路了。

  这样一来,他也有了十三万多的兵马。

  贾琮准备,再招收七万兵马,让自己的总兵力达到二十万。

  等新兵完全训练出来,等这三州之地完全消化完之后,贾琮就可以再次收复剩下的十二州了。

  而如今,恰好快到农耕时节。

  接下来最要紧的事情,便是在三州之地,分发土地,鼓励农耕。

  要想发展这四州,必须要做到让四州之地,能够做到自给自足。

  如今,贾琮已经让人去收集地瓜、玉米和花生的种粮去了。

  这三种农作物,在原本历史轨迹中,是明末清初从美洲传入进来的。

  不过一直到了清朝,才大规模的推广开来,让清朝的亩产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才能养活四万万百姓。

  此时大夏境内,这几种农作物,已经有小规模种植。

  不过并没有完全推广开来。

  贾琮准备在这四州之地,全面推广这四种农作物。

  这样一来,用不几年功夫,四州之地的粮食产能,不但能够实现自给自足,甚至还能有所富裕。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红楼肝属性,我在红楼肝属性最新章节,我在红楼肝属性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