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和诸子百家是天下钱粮最多的地方,甚至普通九成九的百姓不过占一成钱粮,而百分之一的世家和诸子百家的高层要占据天下九成的钱粮。
但是动他们可比动普通百姓的钱粮难多了,因为世家和诸子百家是真的能够撼动大夏朝廷的统治地位。
平章宫内无一人敢接石昌盛这句话,天后凤眼环视宫内,忽然冷笑道,“诸位大人一向学富五车,为今之计,可有办法教本宫如何筹措粮食?”
众多大臣还是不说话,只是用眼睛瞟向石昌盛,意思很简单,谁提出问题谁来解决问题,既然你石昌盛提出了光有钱没有粮不行,那么你石昌盛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石昌盛咬牙拱手道,“如今大夏粮食紧缺,朝廷不如下达旨意到地方门阀世家手中,让他们捐补一二,明年粮食短缺解决,朝廷再补回去?”
还没有等天后回答,现在已经升任为中央银行副司长的梅清臣出言打断道,“石大人此言,莫不是忘了前朝甲子粮荒之事?”
梅清臣说的甲子粮荒就发生在四百多年前的齐国,当时齐国一样出现大旱,齐国国主也想要通过向地方门阀世家借粮来缓解灾情。
但是当他这条政策颁布下去,反倒是引起了整个齐国的抢粮潮,不仅受灾的地方没有米,连原本没有受灾的地方都被地方门阀世家垄断了粮食,最终引起了‘九庭之灾’,‘甲子变更’等诸多灾祸,以至于齐国积贫积弱,在五国之中实力处在最下方,即使是诸葛丹横空出世,也难以挽回齐国的颓败。
石昌盛摇了摇头,“梅大人这话我不同意,当年是五国世家互相通婚,以至于齐国世家虽在国内,但是心向国外,但如今天下尽归夏土,若是向世家们陈述利害,他们还是能够做出决断的。”
梅清臣冷笑道,“石大人这是将天下世家想得太好了,不如石大人先在朝廷之中征收粮食实验一番,我愿意与石大人共同献粮,只留下一家口粮,看看朝廷忠心的臣工有多少?”
石昌盛听到梅清臣这么一说,顿时急了眼。
以前梅清臣就以清廉名于世,所居不过一院,手下也不过两个家丁护卫,之前还要担心不成器的儿子梅俊苍,现在梅俊苍跟着周铁衣,梅清臣更是可以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以梅清臣的倔脾气,他甚至可以自己每天只吃一顿饭,妻子吃两顿来支持朝廷,但坐拥良田千亩的户部尚书石昌盛能够跟梅清臣一样吗?
这刀子总归是砍在自己身上才疼,石昌盛自然是急了,但反过来也说明,朝廷将希望寄托在世家门阀的仁慈之上是多么不靠谱。
天后见石昌盛和梅清臣两人就要争吵起来,一道雪白的月光笼罩两人,让他们不至于在这平章宫内浪费时间,现在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百姓需要救灾,天后不愿意将时间浪费在朝廷的党争之中。
整个朝廷没有了周铁衣和大夏圣上,其他势力又被周铁衣和大夏圣上打压了两遍,全完就是她的一言堂,再弄党争没有任何意义,至少暂时没有意义。
忽然位置靠后的一人出声道,“臣倒是有一计可以解危局。”
众人侧目,说话的乃是平章宫行走张松岳,这人几个月前和高文灿被视为天后提拔的青年才俊,高文灿倒是初露端倪,特别是在解封人屠道统这件事上,虽然没有完全做好,但是至少完成了主体部分,还顺利晋升为名家三品,上三品已经是能够影响天下的大人物了。
“说。”
天后对于自己的亲信,语气更加随意。
张松岳这次倒没有直接说,而是再拱手道,“臣此计乃是毒计,还请天后屏退左右,只留下核心大臣们,大臣们也需要在天后面前立誓,不得传出此事,不然天下必将大乱。”
屏退左右商议密谋,这在宫里面一向都是禁忌,但如今天后是真正堪比大夏圣上,也也知道张松岳的性格,不会无的放矢,所以屏退了其他人,只留下了户部尚书等寥寥几人。
而后那冰冷的寒月光辉笼罩此时的时空,不用他们立誓,只要他们敢泄露今日之事,天后必然心生感应。
见天后已经准备妥当,张松岳再无顾忌,“如今天下粮食,只能够出于世家和诸子百家,臣私以为世家不能妄动,所以只能够动诸子百家,而诸子百家之中,儒释道三家为大,但儒家治理天下,道家清静无为,唯有佛家,和西方佛教不清不楚,又占据天下最多良田,百姓捐赠最多,当以佛家起始,改僧还俗,均分田产。”
儒释道三家都享有大夏特殊的待遇,三家都有税赋减免制度,儒家表现为朝廷众多的官员和天下书院。
朝廷官员需要治理天下,和世家最为紧密,所以不动世家就不能够动儒家。
道家主张清静无为,本身的修行之法,无论以前的道尊天象一脉还是如今周铁衣五仙一脉,都有利于生产,所以道家不仅能够自产自销,还能够供给粮食出来。
现在能够拿出粮食的就是大爷,既然道家能够形成良性循环,那么站在朝廷的角度上就不要轻易打破这种良性循环,不然逼得道家不仅不交粮食,有可能还会进一步缩减粮食产量。
所以上三家就只剩下一个佛家,佛家修行普度之法,既是我渡人,也是人渡我,所以佛寺之中的香火一向比道家旺盛,收取的钱粮也更多,宰了佛家,自然就能够让天下粮食安定一段时间,就像周铁衣去年断供西部九省道的粮食一样。
但是有一个直接的问题,那就是天后修佛!
在场的都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所以即使听到了张松岳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论,他们倒也没有急着反驳,而是看向天后。
这番策论影响最大的是天后,他们用不着急。
天后眼睛微眯,从这个计策的运行之上,确实很有可行性,如今佛家因为佛教的分裂,本身的力量就直接削弱一半,再加上那难陀寺封寺,青莲寺全力应对血海之灾,整体的实力就再去一半。
剩下天后修佛,虽然改僧还俗对她影响最大,但是这些影响不光是坏的影响,也有好的一面,就比如天后可以借机统合佛家内部的力量,让不服她的流派改僧还俗,让服从她的流派继续修佛。
“如何改僧还俗?”
天后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张松岳答道,“改僧还俗需要两人相助即可。”
“哪两人?”
“大明宫主无名道人,僧部尚书周铁衣。”
天后和张松岳一问一答,群臣的脸色不断变化。
当张松岳说出这两个人的名字之时,大家都露出一副果不其然的样子。
确实如张松岳所说,有这两个人的相助,配合天后在朝廷施政,是能够完成这番壮举。
大明宫主就不用多说了,天下人都知道他不喜欢佛家,若是有机会能够改僧还俗,他一定全力以赴,现在大明宫主又监管着对西部佛教的战事,这个时候更加可以名正言顺的改僧还俗了。
但是剩下的僧部尚书周铁衣可就是一个难事了。
虽然周铁衣名义上是僧部尚书,他也和佛家有众多冲突,但是现在周铁衣进入血海之后音讯全无,如何能够取得周铁衣在这件事上的支持呢?
张松岳也知道群臣的想法,所以他继续说道,“大明宫主那边,天后您只需要下一封密函授权,大明宫主一定会大力配合朝廷。”
“至于周尚书,他东游血海,不知去向,但师有其事,弟子服其劳,父有其事,子服其劳。”
张松岳转头看向刚刚还用话术挤兑石昌盛的梅清臣,意思已经不言而喻了,这件事最终要落在梅俊苍的头上,梅清臣可以代表朝廷传递这个信息回去。
之前周铁衣一直反感佛家,也和佛家发生了几次不大不小的冲突,对于周铁衣的阵营,他们对于佛家实际上是持负面态度的。
以前周铁衣随时都可以联系到,周铁衣的阵营自然以周铁衣马首是瞻,但现在周铁衣无法联系,所以要让周铁衣阵营之中一位核心人员做出判断,来调集周铁衣阵营之中的资源。
梅俊苍是周铁衣的大徒弟,这个身份在周铁衣无法联络的时候,就能够影响周铁衣的阵营力量。
徒弟是道统的延续,比儿子更加重要,这是天下普遍的共识。
梅清臣刚想要开口,只见张松岳笑着说道,“臣记得梅编修的【大夏天宪】编录还没有做好,天后不如召梅编修回京。”
这就是张松岳给出的无法拒绝的条件!
天下之恩,莫大于成道之恩。
之前因为扫除周党的原因,梅俊苍还没有顺利完成【大夏天宪】的编译,进入三品,就不得不离京避难。
他的道途也止步在四品的位置之上,而天下能够让梅俊苍再次碰【大夏天宪】的只有两人,大夏圣上和天后。
若是天后答应,愿意用【大夏天宪】来交换,那么对于梅俊苍个人而言,这就是最适合他的利益了。
因此梅清臣即使想要帮儿子斡旋,但是在道途这件大事面前,他也只能够交给儿子自己决定。
天后露出笑容,看向梅清臣,“这件事就交给梅爱卿传达了。”
······
洛水边的一座小院之中,封闭的院内,梅俊苍面前漂浮着一把戒尺,这尺子整体材质为青玉,上面铭刻着一条条法家律法,其上的文字不断变化,从【五帝正法】到【大炎律令】,每一条律法的演变都揭露了天下人道的变化,若是能够利用好,这是能够直接改变人道的重器。
周铁衣在从迦楼罗元乾手中夺取了四件二品秘宝,这些二品秘宝他留着也无用,所以三位弟子一人赐下了一件。
其中梅俊苍这件法家的【戒人尺】乃是一件赫赫有名的重宝,只不过在河洛战场中遗落了三百年,今日才得以重见光明。
借助着收摄法家的二品秘宝,梅俊苍的气息不断提升,加上之前的积累,很快就完成了五品到四品的蜕变。
他忽然心有感应,从入定之中睁开眼睛,腰间的青玉大放光明,这是梅清臣常年把玩的那一块,已经聚集了他浑厚的浩然正气,如今梅清臣已经是三品,自然能够通过这块青玉通知儿子一些事情。
梅俊苍拿起青玉,浩然正气组成梅清臣模糊的模样,梅俊苍拿起戒尺,强化了这间屋子内梅清臣的浩然正气,让梅清臣的影像更为凝实,同时将自己的影像传递回去。
父子两人都略微沉默了一阵,虽然父子两人最终没有反目成仇,但是很多事情发生了,就会形成一道坎,需要时间来消磨。
最终梅清臣先欣慰地一笑,“看来你修行又有进展了。”
梅俊苍低头,“全是老师的谋划。”
梅清臣抬头,看向天空,“当日之事,我唯一做对的就是将你交给他管教,倒是我心心念念的匡扶圣道,如今看来都是一场空,正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不过有的事情他能够为你谋划,但是有的事情需要你自己决定。”
梅俊苍皱眉问道,“父亲想要说什么?”
梅清臣重新低头,正视儿子,“天后让我传话,若你愿意帮助朝廷改僧还俗,那么朝廷愿意重新将【大夏天宪】交给你编修,助你突破三品,这是最好也有可能是最后的机会,当然我只是将消息传递给你,无论你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我都会帮你取得最好的结果,天后已经等不及了,她希望在一天之内得到答案。”
说罢,梅清臣也没有继续影响儿子的判断,他的影像缓慢消散在空气之中,浩然正气也重新回到了那块玉石潜伏起来。
梅俊苍得到了这么震撼的消息,他先是坐在床边消化了几息,而后拿出一枚云箓,云箓之上上书一咒【自在天王咒】。
但是动他们可比动普通百姓的钱粮难多了,因为世家和诸子百家是真的能够撼动大夏朝廷的统治地位。
平章宫内无一人敢接石昌盛这句话,天后凤眼环视宫内,忽然冷笑道,“诸位大人一向学富五车,为今之计,可有办法教本宫如何筹措粮食?”
众多大臣还是不说话,只是用眼睛瞟向石昌盛,意思很简单,谁提出问题谁来解决问题,既然你石昌盛提出了光有钱没有粮不行,那么你石昌盛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石昌盛咬牙拱手道,“如今大夏粮食紧缺,朝廷不如下达旨意到地方门阀世家手中,让他们捐补一二,明年粮食短缺解决,朝廷再补回去?”
还没有等天后回答,现在已经升任为中央银行副司长的梅清臣出言打断道,“石大人此言,莫不是忘了前朝甲子粮荒之事?”
梅清臣说的甲子粮荒就发生在四百多年前的齐国,当时齐国一样出现大旱,齐国国主也想要通过向地方门阀世家借粮来缓解灾情。
但是当他这条政策颁布下去,反倒是引起了整个齐国的抢粮潮,不仅受灾的地方没有米,连原本没有受灾的地方都被地方门阀世家垄断了粮食,最终引起了‘九庭之灾’,‘甲子变更’等诸多灾祸,以至于齐国积贫积弱,在五国之中实力处在最下方,即使是诸葛丹横空出世,也难以挽回齐国的颓败。
石昌盛摇了摇头,“梅大人这话我不同意,当年是五国世家互相通婚,以至于齐国世家虽在国内,但是心向国外,但如今天下尽归夏土,若是向世家们陈述利害,他们还是能够做出决断的。”
梅清臣冷笑道,“石大人这是将天下世家想得太好了,不如石大人先在朝廷之中征收粮食实验一番,我愿意与石大人共同献粮,只留下一家口粮,看看朝廷忠心的臣工有多少?”
石昌盛听到梅清臣这么一说,顿时急了眼。
以前梅清臣就以清廉名于世,所居不过一院,手下也不过两个家丁护卫,之前还要担心不成器的儿子梅俊苍,现在梅俊苍跟着周铁衣,梅清臣更是可以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以梅清臣的倔脾气,他甚至可以自己每天只吃一顿饭,妻子吃两顿来支持朝廷,但坐拥良田千亩的户部尚书石昌盛能够跟梅清臣一样吗?
这刀子总归是砍在自己身上才疼,石昌盛自然是急了,但反过来也说明,朝廷将希望寄托在世家门阀的仁慈之上是多么不靠谱。
天后见石昌盛和梅清臣两人就要争吵起来,一道雪白的月光笼罩两人,让他们不至于在这平章宫内浪费时间,现在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百姓需要救灾,天后不愿意将时间浪费在朝廷的党争之中。
整个朝廷没有了周铁衣和大夏圣上,其他势力又被周铁衣和大夏圣上打压了两遍,全完就是她的一言堂,再弄党争没有任何意义,至少暂时没有意义。
忽然位置靠后的一人出声道,“臣倒是有一计可以解危局。”
众人侧目,说话的乃是平章宫行走张松岳,这人几个月前和高文灿被视为天后提拔的青年才俊,高文灿倒是初露端倪,特别是在解封人屠道统这件事上,虽然没有完全做好,但是至少完成了主体部分,还顺利晋升为名家三品,上三品已经是能够影响天下的大人物了。
“说。”
天后对于自己的亲信,语气更加随意。
张松岳这次倒没有直接说,而是再拱手道,“臣此计乃是毒计,还请天后屏退左右,只留下核心大臣们,大臣们也需要在天后面前立誓,不得传出此事,不然天下必将大乱。”
屏退左右商议密谋,这在宫里面一向都是禁忌,但如今天后是真正堪比大夏圣上,也也知道张松岳的性格,不会无的放矢,所以屏退了其他人,只留下了户部尚书等寥寥几人。
而后那冰冷的寒月光辉笼罩此时的时空,不用他们立誓,只要他们敢泄露今日之事,天后必然心生感应。
见天后已经准备妥当,张松岳再无顾忌,“如今天下粮食,只能够出于世家和诸子百家,臣私以为世家不能妄动,所以只能够动诸子百家,而诸子百家之中,儒释道三家为大,但儒家治理天下,道家清静无为,唯有佛家,和西方佛教不清不楚,又占据天下最多良田,百姓捐赠最多,当以佛家起始,改僧还俗,均分田产。”
儒释道三家都享有大夏特殊的待遇,三家都有税赋减免制度,儒家表现为朝廷众多的官员和天下书院。
朝廷官员需要治理天下,和世家最为紧密,所以不动世家就不能够动儒家。
道家主张清静无为,本身的修行之法,无论以前的道尊天象一脉还是如今周铁衣五仙一脉,都有利于生产,所以道家不仅能够自产自销,还能够供给粮食出来。
现在能够拿出粮食的就是大爷,既然道家能够形成良性循环,那么站在朝廷的角度上就不要轻易打破这种良性循环,不然逼得道家不仅不交粮食,有可能还会进一步缩减粮食产量。
所以上三家就只剩下一个佛家,佛家修行普度之法,既是我渡人,也是人渡我,所以佛寺之中的香火一向比道家旺盛,收取的钱粮也更多,宰了佛家,自然就能够让天下粮食安定一段时间,就像周铁衣去年断供西部九省道的粮食一样。
但是有一个直接的问题,那就是天后修佛!
在场的都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所以即使听到了张松岳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言论,他们倒也没有急着反驳,而是看向天后。
这番策论影响最大的是天后,他们用不着急。
天后眼睛微眯,从这个计策的运行之上,确实很有可行性,如今佛家因为佛教的分裂,本身的力量就直接削弱一半,再加上那难陀寺封寺,青莲寺全力应对血海之灾,整体的实力就再去一半。
剩下天后修佛,虽然改僧还俗对她影响最大,但是这些影响不光是坏的影响,也有好的一面,就比如天后可以借机统合佛家内部的力量,让不服她的流派改僧还俗,让服从她的流派继续修佛。
“如何改僧还俗?”
天后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张松岳答道,“改僧还俗需要两人相助即可。”
“哪两人?”
“大明宫主无名道人,僧部尚书周铁衣。”
天后和张松岳一问一答,群臣的脸色不断变化。
当张松岳说出这两个人的名字之时,大家都露出一副果不其然的样子。
确实如张松岳所说,有这两个人的相助,配合天后在朝廷施政,是能够完成这番壮举。
大明宫主就不用多说了,天下人都知道他不喜欢佛家,若是有机会能够改僧还俗,他一定全力以赴,现在大明宫主又监管着对西部佛教的战事,这个时候更加可以名正言顺的改僧还俗了。
但是剩下的僧部尚书周铁衣可就是一个难事了。
虽然周铁衣名义上是僧部尚书,他也和佛家有众多冲突,但是现在周铁衣进入血海之后音讯全无,如何能够取得周铁衣在这件事上的支持呢?
张松岳也知道群臣的想法,所以他继续说道,“大明宫主那边,天后您只需要下一封密函授权,大明宫主一定会大力配合朝廷。”
“至于周尚书,他东游血海,不知去向,但师有其事,弟子服其劳,父有其事,子服其劳。”
张松岳转头看向刚刚还用话术挤兑石昌盛的梅清臣,意思已经不言而喻了,这件事最终要落在梅俊苍的头上,梅清臣可以代表朝廷传递这个信息回去。
之前周铁衣一直反感佛家,也和佛家发生了几次不大不小的冲突,对于周铁衣的阵营,他们对于佛家实际上是持负面态度的。
以前周铁衣随时都可以联系到,周铁衣的阵营自然以周铁衣马首是瞻,但现在周铁衣无法联系,所以要让周铁衣阵营之中一位核心人员做出判断,来调集周铁衣阵营之中的资源。
梅俊苍是周铁衣的大徒弟,这个身份在周铁衣无法联络的时候,就能够影响周铁衣的阵营力量。
徒弟是道统的延续,比儿子更加重要,这是天下普遍的共识。
梅清臣刚想要开口,只见张松岳笑着说道,“臣记得梅编修的【大夏天宪】编录还没有做好,天后不如召梅编修回京。”
这就是张松岳给出的无法拒绝的条件!
天下之恩,莫大于成道之恩。
之前因为扫除周党的原因,梅俊苍还没有顺利完成【大夏天宪】的编译,进入三品,就不得不离京避难。
他的道途也止步在四品的位置之上,而天下能够让梅俊苍再次碰【大夏天宪】的只有两人,大夏圣上和天后。
若是天后答应,愿意用【大夏天宪】来交换,那么对于梅俊苍个人而言,这就是最适合他的利益了。
因此梅清臣即使想要帮儿子斡旋,但是在道途这件大事面前,他也只能够交给儿子自己决定。
天后露出笑容,看向梅清臣,“这件事就交给梅爱卿传达了。”
······
洛水边的一座小院之中,封闭的院内,梅俊苍面前漂浮着一把戒尺,这尺子整体材质为青玉,上面铭刻着一条条法家律法,其上的文字不断变化,从【五帝正法】到【大炎律令】,每一条律法的演变都揭露了天下人道的变化,若是能够利用好,这是能够直接改变人道的重器。
周铁衣在从迦楼罗元乾手中夺取了四件二品秘宝,这些二品秘宝他留着也无用,所以三位弟子一人赐下了一件。
其中梅俊苍这件法家的【戒人尺】乃是一件赫赫有名的重宝,只不过在河洛战场中遗落了三百年,今日才得以重见光明。
借助着收摄法家的二品秘宝,梅俊苍的气息不断提升,加上之前的积累,很快就完成了五品到四品的蜕变。
他忽然心有感应,从入定之中睁开眼睛,腰间的青玉大放光明,这是梅清臣常年把玩的那一块,已经聚集了他浑厚的浩然正气,如今梅清臣已经是三品,自然能够通过这块青玉通知儿子一些事情。
梅俊苍拿起青玉,浩然正气组成梅清臣模糊的模样,梅俊苍拿起戒尺,强化了这间屋子内梅清臣的浩然正气,让梅清臣的影像更为凝实,同时将自己的影像传递回去。
父子两人都略微沉默了一阵,虽然父子两人最终没有反目成仇,但是很多事情发生了,就会形成一道坎,需要时间来消磨。
最终梅清臣先欣慰地一笑,“看来你修行又有进展了。”
梅俊苍低头,“全是老师的谋划。”
梅清臣抬头,看向天空,“当日之事,我唯一做对的就是将你交给他管教,倒是我心心念念的匡扶圣道,如今看来都是一场空,正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不过有的事情他能够为你谋划,但是有的事情需要你自己决定。”
梅俊苍皱眉问道,“父亲想要说什么?”
梅清臣重新低头,正视儿子,“天后让我传话,若你愿意帮助朝廷改僧还俗,那么朝廷愿意重新将【大夏天宪】交给你编修,助你突破三品,这是最好也有可能是最后的机会,当然我只是将消息传递给你,无论你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我都会帮你取得最好的结果,天后已经等不及了,她希望在一天之内得到答案。”
说罢,梅清臣也没有继续影响儿子的判断,他的影像缓慢消散在空气之中,浩然正气也重新回到了那块玉石潜伏起来。
梅俊苍得到了这么震撼的消息,他先是坐在床边消化了几息,而后拿出一枚云箓,云箓之上上书一咒【自在天王咒】。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大夏窃神权,我在大夏窃神权最新章节,我在大夏窃神权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大夏窃神权,我在大夏窃神权最新章节,我在大夏窃神权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