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新的住所

  叶巡学了十年的古董,不说水平多高,对于某些特定年代的东西,还是有几分眼力的。

  比如宋瓷,正是他主攻的方向。

  华夏上下五千年,古董的门类自然是五八门种类繁多,单说瓷器这一块都早已被纵向细分为了老窑瓷、明清瓷,横向分成了南方瓷北方瓷,各地的大小窑口数不胜数,不计其数。

  因此隔行如隔山的情况,在古玩商贩藏家身上都是存在的,研究明清瓷器的看不懂唐宋出产的瓷器属于基本操作。

  全才不是没有,极少罢了。

  电视上一通百通的专家学者,瞟上一眼什么都看得清楚明白那纯属扯淡,现在不会真的还有人信他们吧?

  起码叶巡就不是全才,他到现在也只敢说自己懂得一些宋瓷南方窑口的皮毛而已。

  现在可惜了,叶巡妄想直接穿越到宋朝拿货的愿望破灭,下一步该何去何从,他又有点迷茫了。

  不过当他想到小豆子的笑脸时,似乎又变得通透了不少。

  不管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反复横跳两个时代这么牛逼的事都被他碰上了,活人还能给尿憋死?

  先找个便利店买点东西,今天咱也给小豆子老刘头整顿好的。

  小心翼翼的闪过了家门口,叶巡找了间24小时的便利店一头扎了进去,收银的阿姨见他穿着一身古装都见怪不怪了,甚至还笑着调侃了几句。

  “你这身衣服买的不行啊,颜色太素了,看着就是穷苦人穿的。”

  叶巡嘴角一抽,干笑几声:“什么都瞒不过大姐,还真是穷人的衣服。”

  考虑到短时间肯定没地儿烧水,他便没有选择泡面这种最经济的速食品,转而选择了稍贵上一筹的自热米饭,几瓶五升装的矿泉水,外加上了豆干、面包、方便鸡腿和卤蛋。

  “再拿包利群,噢,打火机也来几个。”最后结账时,叶巡想了想,又补上了几只素净的瓷碗和木筷。

  塑料盒的包装就不拿出来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再次回到破旧的木屋里,刘老头爷孙俩还没回来。想来也是,大早上出门讨饭那能那么顺利,宋人也不是个个吃得饱的,估计也只能等着早点摊贩快要收工的时候,才能分到点残羹剩饭。

  叶巡也不磨蹭,立马开工整起了自热米饭,拆调料加净水好一阵忙活,最后再把米饭倒进了瓷碗里才算结束,包装袋之类的一股脑全扔进了小空间里。

  到了大约七点左右,刘木和小豆子才垂头丧气的返回了木屋,一进门小豆子就满脸歉意的说道:“叶大哥我们、我们早上.”

  叶巡笑了笑,挥手让他靠近些:“来赶紧趁热吃,再过会儿就该凉透了。刘爷您也吃点儿,刚才那个店家不错,两个铁钱给我换了三碗。”

  说完又把碗筷递给了刘木。

  刘老头面露惊色,却没说什么,接过大碗后也不客气,呼哧呼哧的吃上了。

  “啊呀!”小豆子刚扒拉了第一口就合不上嘴了,又大又灵动的眼睛里满满的全是问号:“这是哪家酒楼的饭菜,好吃,太好吃了!”

  “就前面那家,那家同福酒楼,掌柜的人挺好的,听说我们生活不易,特地多送了些肉沫。”叶巡睁着眼睛说瞎话,反正刘老头和小豆子也不会去酒楼吃饭的,没办法判断真假。

  刘老头显然也很吃惊,但他可不像小豆子那么渣渣呜呜的,天天饿肚子的感觉太难受了,如今美食当前哪有心思去琢磨别的。

  偏偏说话的语气还特别淡然:“手艺确实不错。”

  要不说姜是老的辣,气质这块上老乞丐起码比小乞丐领先了几个大档次。

  叶巡也吃的挺香,其他的东西暂时还不能拿出来,等小豆子舔完了碗里的最后一粒米之后,他才笑着说:“都吃饱了吧?我还得给掌柜的把碗筷送回去。”

  小豆子带着崇拜的目光目送叶巡离去。

  转进了拐角,叶巡左右观望四下无人之后,手中的碗筷瞬间消失,他倒没有立刻回去,而是继续溜达了一阵后才返回了木屋,跟着刘老头一起去了城墙脚下排队。

  此时的人还不多,大概也和江南道本就富庶有关,穷苦人家多少也有安定之所,真正无依无靠的怕也只有他们这些外来户了。

  大部分人年纪都不小了,刘老头看上去都不是岁数最大的。

  这些人佝偻着身子,面上皱纹满布一看就吃过不少苦,但此刻他们原本无神的眼中,却又分明充斥着一种叫做希望的东西。

  越过这些人看向城墙,则又是另一幅光景了。

  身形健硕的卫兵们站成两排,头戴笠子身穿长甲,外面还套了件像是麻布材质的长袖,装备看起来着实简陋,也不知道战斗力怎么样。

  根据叶巡浅薄的历史知识来估测,这个阶段应该是不怎么样了。

  需要注意的是,做古玩买卖和精通历史并不是必要关联项,当然了两边都精通自然是最好的。

  大约巳时过了一刻的光景,一位铁甲红巾的将士拍马赶到,守城的卫兵终于将城门缓缓打开,发出沉闷的呜声。

  在场大约一两百人的队伍顿时来了精神,很多人抬起了始终垂着的脑袋,投去了憧憬的目光。

  “一个一个过,合格者即刻出城!”红巾将领登上城门高呼一声,下面的卫兵旋即大手一挥,乱糟糟的人群连忙排成了弯曲的长龙,慢悠悠的朝前涌去。

  叶巡三人排在队伍的中段,算是不错的位置,可以有足够的参考标准。

  “姓名?”

  “回军爷,小人吴三。”

  “从何而来,年方几何?”

  “小的为江南道赣州人士,如今刚过半百。”

  那卫兵抬起眼皮挑了一眼:“你这模样一甲子尚且不止,半百是想诓骗我等不成?!”

  吴三一听大惊,赶紧下跪磕头哭的涕泪横飞:“小的万万不敢哄骗军老爷啊,真的是刚刚年过……”

  “赶走!下一个!”

  人群登时不安分了。

  在场的一两百人当中,类似吴三的可不在少数,甚至比他显老的也大有人在,怎么这群当兵的会以年岁来做依准?

  “呜呼哀哉,咱们这是出不去了啊!”

  “如今还有哪个地儿能接收我等,活不下去了,活不下去了呀!”

  “这可如何是好?”

  “恳请官老爷们开恩,小人定当为各位当牛做马,只求一条活路!”

  叶巡作为旁观者,心中略感古怪。

  怎么大家都想着要留在城外的新村,还一副留不下来就是死路一条的模样?

  一旁的刘木脸色也不好看,他何止是早过了甲之年,就这苍老的面相和晃悠的身形,想来是无论如何也过不了关了。

  但他还是压低了声音说道:“就要过冬了,若是寻不到一处容身之所,漂泊在外必然难活。”

  叶巡似乎明白了点,随即又想到个问题:“那若是这些人先出城,之后再去投靠合格的人不可以吗?”

  刘老头面色凝重:“出了城也不过勉强温饱度日罢了,又如何能接收他人?何况每个入得新村之人都有记载在官家手上,倘若忽的来查……”

  原来如此。

  看来城外的日子也不如想象中的舒坦,难怪一早来排队的人寥寥无几。

  要是换做2021年城外免费发房子啦——那场面怕不是要来半座城的人,成为华夏历史上载入史册的一幕。

  “叶小爷,老朽有个不情之请,还求你能带着小豆子……”刘木话说到一半就被打断,只见叶巡摇了摇头:“老人家大可放心,只要我能通过审核,您到时候直接来村里找我就行,有我一口吃的,必然养活你们祖孙。”

  什么堪堪温饱,那是对其他人而言,对叶巡来说这是问题吗?

  至于不定时的审查那更是后一步的事了,只要他能找到途径互通两个时空的利益,天下之大何处去不得?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在北宋进货的日子,我在北宋进货的日子最新章节,我在北宋进货的日子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