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转头往江南而去。此番他调转了枪头, 把他的洪荒之力对准了漕运。
他现在就是康熙爷手里的一把钢刀,指哪打哪不带犹豫的,而且还得哪块是硬骨头他就啃哪块。
借款数目最高的皇亲国戚和朝廷大员们向国库借了银子,除了买田宅之外,大多都放在漕运放高利贷。
所以五百多万两的国库存银将近有一半流入了漕运。
现在欠款追不回来, 他们能等, 可以和这些老赖慢慢熬, 有的是法子叫他们吐出来,可那些灾民等不了。
如今积怨已深,处置不妥当恐会酿成大灾,前朝崇祯帝面对这种灾祸采取的措施是大举提高人民的赋税来赈灾,结果大明亡了。
所以当务之急便是募集一大笔赈灾银子,而不是继续揪着这些欠钱不还的老赖一起消耗时间。
因此京里的这一大摊子事就留给了太子收尾。
可把太子爷给高兴坏了。
这是让他来扮白脸收买人心啊。
真亲儿子。
得罪人的活全让老四干了, 现在他出面收尾, 既做了好人,又彰显了他作为太子的大度风范。完美!
这日的朝堂之上, 康熙爷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义正言辞的训斥了四爷。
首先,批评了他处事操切, 然后分析了胤禛处置失措的地方。该查的没查, 该追的没追。有些可以缓一缓, 却没能量情度势,弄的不该死的死了, 该办的, 没有去办。
并且痛心的暗示, 图伦琛、邓元芳之流,利用国库借款放高利贷,利用漕运的船做买卖等等违法的事,胤禛都没有调查清楚,让那些贪官污吏逍遥法外。
其实怪谁,怨天怪地的只能怪这个社会,难不成还能怪到康熙爷身上吗?简直是寿星公上吊,嫌命太长了。
毕竟当初是康熙爷同意官员借款的。也是他儿子把钱全给借出去的,现在不好自打嘴巴。
魏东婷在漕运总督任上是贪了一些,但那时大家都拿,他不拿融不入那个圈子,业绩就没法展开了呀,不过人家还是要脸的,毕竟还遵守一些原则,潜规则之内的拿了一部分。其他的分文未动,也没狼心狗肺的做出什么惨绝人寰的事来。结果被四爷揪着当典型打了。
怪谁?
没人可怪,到最后只能怪四爷不讲情面,不知人情世故。
八爷胤禩利用自己掌管国库的职务之便,任由朝廷官员、皇子贝勒向国库借款,从而获得了一个“八贤王”的美名。可是人那官职是康熙爷任命的,康熙爷能说自己错了么?
绝对不能啊。
所以这个闷亏康熙爷指定得忍下去,就是要收拾老八,也得等这事了了。
而自诩贤王的八爷这时还美滋滋的做着他的春秋大梦呢,觉得自己超有本事,能玩弄人于鼓掌之中,运筹帷幄。却不知道,他老子已经暗搓搓的在小本本上记了他一笔。
这次他阴险的借着这个机会给老四下绊子,隔着给太子找不痛快。老十都被他拿来当枪使了,逼着他去攀扯老三和太子,搅合了四爷清缴户部欠款的差事,让追缴任务进行不下去,这不是啪啪啪往下命令的康熙爷脸上打么。
不得不说是一招昏棋,可是他还沾沾自喜的没认识到,还颇有成就感,却不知顺带也惹得老九老十离了心。
没人是傻子,尤其是这些龙子凤孙们。真看着傻乎乎的也只会是扮猪吃老虎,真傻的人在皇家是活不下去的。
以前有老九这个心高气傲,受不得气的和老十这个炮仗脾气在,根本无需他做什么,这俩人就跳出来把头给出了,现在老九被老四拿了根胡萝卜吊着,没注意到这边情况,而没了老九在一边起哄,老十那个懒货边得过且过。
他只得亲自请了老十出马。
目的是达到了,可是回过神来的老十却也暗暗恼了他。连带老三和太子他们对这个上蹿下跳的弟弟生了怨念。
虽然看起来颇似落荒而逃,但四爷却也不是没有功劳的,虽然闹了一通,但是他也追回了近三成的欠款,暂时安抚住了灾民,只是过程中闯下的篓子也不小,逼得不少官员卖房卖田,上吊自尽的。
这个时候康熙爷就得出来唱白脸了,先是免除了一部分官员的债务,然后缩紧财政用度,大举免除了黄河一带受灾百姓的赋税,并带头做出表率,用自己的体己银子捐出赈灾,并号召后宫和各位皇子们也捐款,满朝文武大臣也捐出自己的俸禄。
康熙爷是有钱的,别的不说,就是戴铎上进的那些方子,全是热门的独家生意就给他赚的盆满钵满,但是再有钱也免不得大手大脚惯了,花销更大。尤其是彰显仁慈大气的他对后宫妃子,前朝大臣皇子们赏赐连连。进账没多少时日就少了一半,剩下的也全进了康熙爷的私库,再想拿出来就有些难了。
这也是国库空虚爆发出来时他没第一时间拿出来抵用的原因,毕竟国库里有钱,虽然钱现在分散到了别人的口袋里面了,但是有钱的事实毋庸置疑。这些钱是属于朝廷的,他虽然可以用但名目不好寻,毕竟大兴土木,奢靡无度的名声可不好听。
而私库就是他自己的小金库了,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没人敢指指点点的。自然看的要紧,现在不得已要拿出一部分来,却也是为了做饵料钓外面那些人掏钱。
不止他做了好人,还要带上他最疼爱的太子。老四被他直接指挥出京了,而京里的烂摊子就交由太子处理。
看着康熙爷的态度,长眼睛的人都知道,这可是个大好的差事,名利双收。
偌大的北京城被老四得罪的差不多了,现在太子再出来做好人。到时大家都认他的好。
他都如此宽容大度了,那些皇亲和大臣们难道就不表示表示?不仅能捞一笔,还能拉拢各方势力。
不止如此,当初被老四追着要钱时,他抹不开面子也是准备了一些的,为了筹备资金,卖官鬻爵,私收贿赂就筹集了不少,现在不用还钱了,这些可不都是他的了么。
人财两得。
好一笔赚钱的买卖。
表面上,太子一出手便解决了皇阿玛的心头之事,还把老四那个手段狠厉的家伙给比了下去,既表了对皇阿玛的孝心,又彰显了自己的仁义,最后还落了那些皇亲大臣们的好。
一时间风头无二,越发的显得雍王的落寞了。
不过这些四爷都不在意,这些事情都是他那晚和皇阿玛讲的,他也愿意把好人的帽子给二哥带上去,自己立誓成为孤臣。
看似吃了亏,可是他却把自己放在了一个进退皆宜的位置。
而此番康熙爷在四爷的请求下,直接向江南盐商摊派,把财富从富人手中转移给了穷人。算是另类的劫富济贫了吧,毕竟盐商的奢华富足是天下皆知的。
虽然做了好事,但是却得不了好名声。
可四爷却一点都不觉得苦,反倒有自己的打算。
四爷奉命向江南盐商摊派,紧急筹措赈灾银两,还要敢于出头以贪污和治理黄河不利的名义查抄贪腐官吏。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苦差事,硬骨头。
其他人都退缩了,这时四爷主动出来承担责任,康熙爷眼里,这就是一次很好的印象加分。
国库是朝廷的钱袋子,四爷管理好了国库,也就熟悉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追缴户部欠款,是替皇上分忧,不管追不追得回,态度上就已经得到认可。而他现在愿意做孤臣,把白脸让给康熙爷和太子,有其他人的对比着,越发显得他的听话懂事,知情识趣了。这些可都是加分项啊。
不过此行却也危机重重,全江南额人都知道这次雍王爷是去杀鸡刮油的,来着不善。所以自出京之日起,一路就麻烦不断,那些人为了阻止四爷到达江南,甚至不惜派出了杀手阻拦。
毕竟到了江南,以雍王爷的作风,定是要血流成河,赤地千里。
也幸而此番四爷带着安泰这只猛虎,还有随行的五百禁卫军。可谓是一路惊心动魄,九死一生才到达了金陵。
而这才是九九八十一难得开始。
盐商之富裕贪婪,贪官之狡诈狠辣,众所周知。
如何让那些盐商心肝情愿的掏钱,如何找到那些贪官的把柄,这些都是四爷要继续头疼的事。
不过四爷意志之坚定,心思之缜密,心性狠厉,一个忍字,一个敢字,就注定了这次的差事成功了一半。
到达金陵短短两日,四爷就从盐商手中筹得了三十万两白银,快马加鞭送往黄河口赈灾去了。而他许出去的,却只是些虚名和无足轻重的头衔罢了。
但是这些都只是开胃菜,大头还在后面的,毕竟历史上的抄家皇帝的名声他不是白叫的。
此行他虽然得罪人最广,最多,可是得到的却也最多,这是毋庸置疑的。进可攻退可守,他把自己放在了一个黄金位置。
但通过这次的事件,戴铎也得加快他的计划了。
※※※※※※※※※※※※※※※※※※※※
我想拿全勤…………………………
喜欢淘宝APP在清朝请大家收藏:()淘宝APP在清朝更新速度最快。
他现在就是康熙爷手里的一把钢刀,指哪打哪不带犹豫的,而且还得哪块是硬骨头他就啃哪块。
借款数目最高的皇亲国戚和朝廷大员们向国库借了银子,除了买田宅之外,大多都放在漕运放高利贷。
所以五百多万两的国库存银将近有一半流入了漕运。
现在欠款追不回来, 他们能等, 可以和这些老赖慢慢熬, 有的是法子叫他们吐出来,可那些灾民等不了。
如今积怨已深,处置不妥当恐会酿成大灾,前朝崇祯帝面对这种灾祸采取的措施是大举提高人民的赋税来赈灾,结果大明亡了。
所以当务之急便是募集一大笔赈灾银子,而不是继续揪着这些欠钱不还的老赖一起消耗时间。
因此京里的这一大摊子事就留给了太子收尾。
可把太子爷给高兴坏了。
这是让他来扮白脸收买人心啊。
真亲儿子。
得罪人的活全让老四干了, 现在他出面收尾, 既做了好人,又彰显了他作为太子的大度风范。完美!
这日的朝堂之上, 康熙爷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义正言辞的训斥了四爷。
首先,批评了他处事操切, 然后分析了胤禛处置失措的地方。该查的没查, 该追的没追。有些可以缓一缓, 却没能量情度势,弄的不该死的死了, 该办的, 没有去办。
并且痛心的暗示, 图伦琛、邓元芳之流,利用国库借款放高利贷,利用漕运的船做买卖等等违法的事,胤禛都没有调查清楚,让那些贪官污吏逍遥法外。
其实怪谁,怨天怪地的只能怪这个社会,难不成还能怪到康熙爷身上吗?简直是寿星公上吊,嫌命太长了。
毕竟当初是康熙爷同意官员借款的。也是他儿子把钱全给借出去的,现在不好自打嘴巴。
魏东婷在漕运总督任上是贪了一些,但那时大家都拿,他不拿融不入那个圈子,业绩就没法展开了呀,不过人家还是要脸的,毕竟还遵守一些原则,潜规则之内的拿了一部分。其他的分文未动,也没狼心狗肺的做出什么惨绝人寰的事来。结果被四爷揪着当典型打了。
怪谁?
没人可怪,到最后只能怪四爷不讲情面,不知人情世故。
八爷胤禩利用自己掌管国库的职务之便,任由朝廷官员、皇子贝勒向国库借款,从而获得了一个“八贤王”的美名。可是人那官职是康熙爷任命的,康熙爷能说自己错了么?
绝对不能啊。
所以这个闷亏康熙爷指定得忍下去,就是要收拾老八,也得等这事了了。
而自诩贤王的八爷这时还美滋滋的做着他的春秋大梦呢,觉得自己超有本事,能玩弄人于鼓掌之中,运筹帷幄。却不知道,他老子已经暗搓搓的在小本本上记了他一笔。
这次他阴险的借着这个机会给老四下绊子,隔着给太子找不痛快。老十都被他拿来当枪使了,逼着他去攀扯老三和太子,搅合了四爷清缴户部欠款的差事,让追缴任务进行不下去,这不是啪啪啪往下命令的康熙爷脸上打么。
不得不说是一招昏棋,可是他还沾沾自喜的没认识到,还颇有成就感,却不知顺带也惹得老九老十离了心。
没人是傻子,尤其是这些龙子凤孙们。真看着傻乎乎的也只会是扮猪吃老虎,真傻的人在皇家是活不下去的。
以前有老九这个心高气傲,受不得气的和老十这个炮仗脾气在,根本无需他做什么,这俩人就跳出来把头给出了,现在老九被老四拿了根胡萝卜吊着,没注意到这边情况,而没了老九在一边起哄,老十那个懒货边得过且过。
他只得亲自请了老十出马。
目的是达到了,可是回过神来的老十却也暗暗恼了他。连带老三和太子他们对这个上蹿下跳的弟弟生了怨念。
虽然看起来颇似落荒而逃,但四爷却也不是没有功劳的,虽然闹了一通,但是他也追回了近三成的欠款,暂时安抚住了灾民,只是过程中闯下的篓子也不小,逼得不少官员卖房卖田,上吊自尽的。
这个时候康熙爷就得出来唱白脸了,先是免除了一部分官员的债务,然后缩紧财政用度,大举免除了黄河一带受灾百姓的赋税,并带头做出表率,用自己的体己银子捐出赈灾,并号召后宫和各位皇子们也捐款,满朝文武大臣也捐出自己的俸禄。
康熙爷是有钱的,别的不说,就是戴铎上进的那些方子,全是热门的独家生意就给他赚的盆满钵满,但是再有钱也免不得大手大脚惯了,花销更大。尤其是彰显仁慈大气的他对后宫妃子,前朝大臣皇子们赏赐连连。进账没多少时日就少了一半,剩下的也全进了康熙爷的私库,再想拿出来就有些难了。
这也是国库空虚爆发出来时他没第一时间拿出来抵用的原因,毕竟国库里有钱,虽然钱现在分散到了别人的口袋里面了,但是有钱的事实毋庸置疑。这些钱是属于朝廷的,他虽然可以用但名目不好寻,毕竟大兴土木,奢靡无度的名声可不好听。
而私库就是他自己的小金库了,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没人敢指指点点的。自然看的要紧,现在不得已要拿出一部分来,却也是为了做饵料钓外面那些人掏钱。
不止他做了好人,还要带上他最疼爱的太子。老四被他直接指挥出京了,而京里的烂摊子就交由太子处理。
看着康熙爷的态度,长眼睛的人都知道,这可是个大好的差事,名利双收。
偌大的北京城被老四得罪的差不多了,现在太子再出来做好人。到时大家都认他的好。
他都如此宽容大度了,那些皇亲和大臣们难道就不表示表示?不仅能捞一笔,还能拉拢各方势力。
不止如此,当初被老四追着要钱时,他抹不开面子也是准备了一些的,为了筹备资金,卖官鬻爵,私收贿赂就筹集了不少,现在不用还钱了,这些可不都是他的了么。
人财两得。
好一笔赚钱的买卖。
表面上,太子一出手便解决了皇阿玛的心头之事,还把老四那个手段狠厉的家伙给比了下去,既表了对皇阿玛的孝心,又彰显了自己的仁义,最后还落了那些皇亲大臣们的好。
一时间风头无二,越发的显得雍王的落寞了。
不过这些四爷都不在意,这些事情都是他那晚和皇阿玛讲的,他也愿意把好人的帽子给二哥带上去,自己立誓成为孤臣。
看似吃了亏,可是他却把自己放在了一个进退皆宜的位置。
而此番康熙爷在四爷的请求下,直接向江南盐商摊派,把财富从富人手中转移给了穷人。算是另类的劫富济贫了吧,毕竟盐商的奢华富足是天下皆知的。
虽然做了好事,但是却得不了好名声。
可四爷却一点都不觉得苦,反倒有自己的打算。
四爷奉命向江南盐商摊派,紧急筹措赈灾银两,还要敢于出头以贪污和治理黄河不利的名义查抄贪腐官吏。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苦差事,硬骨头。
其他人都退缩了,这时四爷主动出来承担责任,康熙爷眼里,这就是一次很好的印象加分。
国库是朝廷的钱袋子,四爷管理好了国库,也就熟悉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追缴户部欠款,是替皇上分忧,不管追不追得回,态度上就已经得到认可。而他现在愿意做孤臣,把白脸让给康熙爷和太子,有其他人的对比着,越发显得他的听话懂事,知情识趣了。这些可都是加分项啊。
不过此行却也危机重重,全江南额人都知道这次雍王爷是去杀鸡刮油的,来着不善。所以自出京之日起,一路就麻烦不断,那些人为了阻止四爷到达江南,甚至不惜派出了杀手阻拦。
毕竟到了江南,以雍王爷的作风,定是要血流成河,赤地千里。
也幸而此番四爷带着安泰这只猛虎,还有随行的五百禁卫军。可谓是一路惊心动魄,九死一生才到达了金陵。
而这才是九九八十一难得开始。
盐商之富裕贪婪,贪官之狡诈狠辣,众所周知。
如何让那些盐商心肝情愿的掏钱,如何找到那些贪官的把柄,这些都是四爷要继续头疼的事。
不过四爷意志之坚定,心思之缜密,心性狠厉,一个忍字,一个敢字,就注定了这次的差事成功了一半。
到达金陵短短两日,四爷就从盐商手中筹得了三十万两白银,快马加鞭送往黄河口赈灾去了。而他许出去的,却只是些虚名和无足轻重的头衔罢了。
但是这些都只是开胃菜,大头还在后面的,毕竟历史上的抄家皇帝的名声他不是白叫的。
此行他虽然得罪人最广,最多,可是得到的却也最多,这是毋庸置疑的。进可攻退可守,他把自己放在了一个黄金位置。
但通过这次的事件,戴铎也得加快他的计划了。
※※※※※※※※※※※※※※※※※※※※
我想拿全勤…………………………
喜欢淘宝APP在清朝请大家收藏:()淘宝APP在清朝更新速度最快。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老婆有异能,我老婆有异能最新章节,我老婆有异能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老婆有异能,我老婆有异能最新章节,我老婆有异能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