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五十七章 生物安全

小说: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更新时间:2025-02-11 20:40:19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观察动物网。

  对于这一次院士增选进行了全程直播,同时还邀请了几个学者做评点。

  董肝帝和另一个主持人,加上三个学者,看着大会堂的直播画面。

  看到江淼正在上台发表演讲,肝帝笑着问道:“江淼先生获得工程院院士应该是实至名归,不过为什么还有科学院院士呢?这一点我有些不解。”

  一旁的学者之一赵教授提了提眼镜:“江淼先生的论文我拜读过,他获得工程院院士确实是实至名归,因为仙豆大豆这种大规模应用成果,肯定比较符合工程院那边的评选标准,不过科学院那边的评选标准是偏向于理论领域的,这一点我确实没有在网上看到相关论文,但是可能相关论文有保密要求吧!”

  没有戴墨镜的何教授也跟着说道:“确实可能涉及保密论文,不过我对于生物领域不太熟悉,小耿应该可能知道一些情况。”

  耿博士笑着说道:“从江淼先生目前已经发表的相关论文来看,他的理论比较特立独行,或者说创新度比较高,有时候我浏览这些论文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明显的割裂感。”

  “哦?耿博士可以给我们解惑一下吗?”董肝帝随即引导起话题。

  “这方面要详细解释,很难需要很长时间,我就简单说几点。”耿博士停顿了一会,然后继续说道:

  “江淼先生的相关论文可以分为三个领域,即农业育种、基因靶点、生物材料。”

  “实际上,这看似是三个领域,其实也可以看作为一个领域,那就是从基因靶点和基因编辑技术,衍生出农业育种和生物材料。”

  听到耿博士的这个描述。

  无论是董肝帝,还是何教授、赵教授都若有所思,不少正在看视频直播的观众朋友也有些明白。

  特别是那些在国内保密机构从事生物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他们目前正在使用的女娲系统,就是来自于海陆丰公司,更准确一点来讲,是来自于江淼。

  因此这些人都非常清楚,江淼不仅仅在应用领域非常厉害,其在理论领域的贡献甚至更有价值,只是这些理论是不能公开的机密。

  这也是为什么看江淼夫妻俩的很多论文,明明是同一个作者,但是很多论文看起来却有些割裂感,还横跨多个领域。

  因为这其中缺少了最关键的生物理论。

  耿博士说出了自己的猜测:“但是我们从公开的论文资料之中,并没有看到相关的生物理论,很显然这一部分的核心理论,目前应该处于不能公开的状态,我估计这一部分理论内容,就是江淼先生获得科学院院士的基础。”

  “很有可能,不过这种信息应该非常敏感吧?”董肝帝也有些担忧,毕竟这是视频直播。

  “主持人别担心。”耿博士半开玩笑起来:“其实连我这个小小的益生菌博士都猜到一部分情况,全世界生物领域的学者都有这么方面的猜测。”

  “原来如此,国外学者也是这样猜想的?”董肝帝提了提眼镜问道。

  “我和导师今年参加了几个全球性的生物技术论坛,期间就有不少外国学者询问这方面的事情,他们询问江淼先生是不是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生物理论。”

  何教授虽然是理论物理方面的学者,但他对于生物理论还是挺感兴趣的,便开口问道:“小耿,你认为为什么国外学者会这样猜想?”

  “呵呵,非常简单的一点,那就是成果数量。”耿博士也没有藏着掖着。

  赵教授也反应过来了:“嗯,小耿说得有道理。”

  耿博士如数家珍地解说道:“从2024年开始,江淼先生累计完成了鳗鱼人工繁殖技术、香兰草莓、仙豆大豆、麦克香蕉、榴莲的转基因砧木技术等大大小小,合计26个成果,如果加上林院士的成果,以及不公开的保密技术,哪怕是有其他科研人员辅助,这个成果数量也是非常庞大的规模。”

  董肝帝眼神之中也带着明显的惊讶:“你不说,我还没有感觉,你一说,我都被震惊了。”

  另一个主持人也跟着点了点头:“是呀!这些技术成果还非常成功,而且很多的成果战略价值极高,在如此短时间内密集出现,怪不得国外学者会怀疑江淼先生有特殊的生物理论。”

  何教授则好奇地问道:“小耿,你是研究生物领域的,你认为江淼先生的生物理论应该是什么?能不能猜一下?”

  “是呀!我也非常好奇,估计观众朋友们也一样。”董肝帝跟着说道。

  而此时直播间的弹幕,则冒出一大堆:

  【好奇】、【好奇宝宝】、【开门查水表】、【一样】之类的弹幕。

  耿博士倒是没有觉得这种事情不能说,毕竟现在国内外的生物领域学术界,早已经有各种各样的猜测,甚至暗中试探出了一些情况。

  毕竟随着女娲系统的使用人群越来越多,哪怕是一部分人只接触到一小部分内容,信息的泄露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只是核心的机密,外界并不知道,也没有办法检测到被隐藏在塔敏查干农场内部的那个科研基地。

  他半开玩笑着说道:“应该是一种可以快速筛选基因靶点的理论模型,因为这也是目前很多生物领域学者在努力的方向,这种理论模型可以提升生物育种的效率,从而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育种成果。”

  董肝帝有些不解的问道:“耿博士,我听说现在的基因编辑技术,不是已经可以做到需要什么性状,就编辑出什么性状吗?”

  “现在基因编辑技术确实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必须知道这个基因代表的功能,这才是基因编辑技术的难点。”

  董肝帝根据自己的理解说道:“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基因编辑技术就类似于一把枪,而如何让这把枪射击出来的子弹准确命中靶心,就成为了关键。”

  “差不多,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另一个主持人则开了一个新话题:“耿博士,对于现在越来越发达的基因技术,你认为基因编辑婴儿技术未来有没有可能大规模应用?”

  对于这个话题,很多人都非常感兴趣。

  对于这方面,耿博士则显得有些慎重,甚至是忧心忡忡:“目前技术上已经具备做基因编辑婴儿的前置条件,但是这涉及到生物领域的科学伦理,我认为未来就算是要在人类身上使用基因编辑技术,也必须采用非常严格的管制,不然很容易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何教授开玩笑道:“说不定在我们有生之年内,就可以看到新人类大战自然人。”

  更加明白社会运行机制的赵教授,摇了摇头叹息道:“技术在发展,我们不使用,别人也会使用,这个局面很难控制呀!”

  “这一点确实非常难以处理。”耿博士深有同感。

  “这有点类似于《三体》的黑暗森林理论。”董肝帝一脸深思地缓缓说道:“现在全世界各个国家中,至少有十几个国家都有相关的生物技术,而生物技术又涉及各方的医疗、粮食、生态、国防等领域,肯定不会轻易接受监督,这就形成了一个个盲区。”

  “在这种盲区之中,大家都会怀疑其他人是不是在暗中进行人类相关的基因编辑实验,面对这种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同样研究,除非那天世界实现大一统了,不然这个猜疑链是不会轻易解除的。”

  观察动物网的言论,虽然有些刺耳。

  但确实引发了很多人对于生物技术的担忧,毕竟国内之前就出现过一起非法的人类胎儿基因编辑案件,那个研究者服刑出来之后,又在继续从事人类基因编辑相关的研究,甚至在筹备新的基因实验。

  当然,别看网上声音那么大。

  其实现实中的讨论并不激烈,主要是很多人并不关心这种事情。

  互联网有时候会放大这种讨论,实际上全国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属于沉默的大多数。

  很多人看了一眼,就忘到脑后。

  也有很多不怀好意的势力,在暗中推波助澜。

  比如另一个有名科普博主的视频之中,就极大渲染了转基因、基因编辑、生物技术武器化之类的可能。

  然而他的这种恐吓式宣传,却带来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那就是支持转基因、基因编辑的人群,反而在快速增加。

  因为很多人真的被吓到了。

  加上西方势力向来在不做人这方面,那是遥遥领先的。

  这让很多人不由自主地担忧,如果西方势力掌握了这些技术,会不会用来制造武器,或者针对赛里斯。

  显然答案是必然的。

  因为前两年国内AI技术爆发式发展的时候,西方很多互联网企业悄悄将“不将AI技术应用在武器开发”的条款删除了。

  也就是说,现在西方势力可能口头说不能将生物技术武器化,但说不定过几年,他们又是另一幅嘴脸了。

  这种危机感,触发了很多人的担忧。

  敌人掌握相关生物武器的担忧,压倒了对于生物技术带来的其他负面影响。

  显然这是很多幕后势力意料之外的结果,但是话已经说出去了,想收回去,却基本没有可能了。

  人们总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惯性。

  有时候要改变一个观念,最有效的方法,不是不停的宣传,而是等那些固执己见的老人死去。

  就如同年年科普辟谣的食品安全,那些十几年前的谣言,很多老人却深信不疑,逢年过节都要给年轻人灌输一遍。

  比如海陆丰公司的新技术榴莲。

  一部分老人就是认为这些榴莲充满了科技与狠活,坚决不吃,又不允许家里的人吃。

  其实海陆丰公司的榴莲,比暹罗榴莲更加安全,也更加新鲜,毕竟安全食品理念就是海陆丰公司的企业品牌。

  可惜架不住很多人疑神疑鬼。

  不过那些营销号倒是不敢造谣海陆丰公司的榴莲和其他产品,除非他们有真凭实据,不然分分钟被海陆丰公司的法务送进去。

  但是现实中,街头巷尾的市井流言,肯定是没有办法消除的。

  很多大妈大爷最喜欢听这种话,而那些水果店、菜摊经营者则是最喜欢造谣的群体。

  这简直是一对卧龙凤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是菜摊和水果店比较吃熟客,这就有了造谣的繁殖土壤。

  这些个体经营者通过造谣,抹黑其他经营者的产品,营造出我家产品最好,我家产品都是自己种的,或者都是好东西,别人家的产品都下了农药、保鲜剂、激素。

  而那些大爷大妈则最喜欢听这种言论,然后去购买经营者的高价产品。

  这和目前互联网上,很大一部分带货主播的套路如出一辙。

  统一的话术:就是别人家的东西不好,我家的东西好。

  其实现在的农药已经变得越来越低毒化,而且很多都是可以快速降解的产品。

  比如海陆丰公司近期成立的农药化肥事业部。

  就推出了十几种低毒,甚至是无毒农药,这些农药的作用机制,就是通过基因靶点,调配出让昆虫讨厌和恐惧的信息素,从而让昆虫主动离开种植区域。

  而且这种信息素驱逐药水,除了低毒无毒之外,还有另外两个好处。

  一个是不会产生耐药性。

  一个是不会消灭有益昆虫。

  这和传统化学农药有巨大的区别。

  当然,这种信息素驱逐型农药,也不是没有缺点,其缺点包括:

  配方复杂,基本就是一虫一药;

  环境降解速度极快,一般只能维持四五天;

  生产原材料高度依赖天然植物。

  海陆丰公司的信息素驱逐药,核心原材料有33种,包括比较常见的艾草、菊花、油茶籽饼、大豆豆粕、海芋、高毒木薯、油桐树、橡胶树、银杏树、杜仲树、仙人掌等。

  从这些植物来看,很多都是比较常见的植物,甚至是经济作物。

  其实并不是这些植物的提取物有专门的驱逐昆虫效果,而是配方专门采用了这些植物的提取物,目的就是为了减少成本。

  在其他植物中,也存在相同或者相类似的成分,但是为什么不采用?

  原因就在于成本控制的需要。

  比如有一种从沉香木叶片提取的芳香烃物质,配合其他天然提取物,加上一些辅料,可以高效驱逐红蜘蛛,在没有大雨的情况下,维持时间可以达到18天左右。

  可是这个芳香烃物质在沉香叶的含量非常低,每吨沉香叶只能提取0.8毫克,生产成本太高了,不具备经济推广性。

  除非可以通过化学合成,不然这个配方只能束之高阁。

  目前海陆丰公司的信息素驱逐农业,都是采用一种非常高效的使用策略,那就是先从农场中心区域使用,然后以一个圆形向四面八方延伸,将特定的昆虫从农场驱逐出去。

  然后这农场外围建立一条隔离带,采用自动喷雾塔,定期维持隔离带的信息素浓度,让害虫不敢进入农场内部。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很多农药的使用量。

  农场面积越大越集中,信息素隔离带的性价比越高。

  至于一小部分漏网之鱼,其实它们在农场内部的生态位已经很难维持了,毕竟农场内部还有其他吃昆虫的动物存在,这些吃昆虫的动物会让这一小部分漏网之鱼,面临大量的掠食者,族群规模很难获得扩大。

  而且海陆丰公司在使用信息驱逐药剂的时候,并不是对所有的害虫都一股脑驱赶,而是分门别类地制定不同的方案。

  如果是国内本身就存在的昆虫,就不能一股脑驱逐,而必须保留一定的种群密度,以维持生态平衡。

  如果是国外入侵的害虫,则采用全面驱逐的方式,将其彻底逼出农场范围。

  当然,海陆丰公司也不是那种以邻为壑的企业,这种信息素驱逐药物本身不能消灭昆虫,因此这些昆虫会在短时间内,富集在农场的周边山林、农田之中,很容易导致这些区域被害虫祸害。

  这就是信息素隔离带的另一个用途了。

  在信息素隔离带之外,还有另一条临时的信息素隔离带,可以将这些害虫锁定在该区域内,然后采用高毒又容易降解的药物,一次性将这些害虫灭杀,避免这些害虫跑出去祸害周围的农田和山林。

  因此海陆丰公司,以及合作的相关种植户、企业,都在逐步采用这种高效低成本的方式消灭害虫。

  农场的核心区域,一般可以大半年不需要喷洒灭虫药物,反倒是细菌真菌需要防治。

  这一点没有办法,细菌和真菌是没有办法彻底消灭的。

  哪怕是室内农场,也只能通过定期消毒,加上更换营养土,加上培育有益微生物,压缩有害微生物的生存空间。

  因此,现阶段国内的农产品中,海陆丰系的农产品,安全状况就是最好的,不仅仅种植过程中非常好,这个产业链条的管理也是十分严格。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看到了一切,我看到了一切最新章节,我看到了一切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