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人员储备

小说:我看到了一切 作者:岭南仨人 更新时间:2025-01-26 20:29:36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我这边的成果就这样,下个月我要回归食用菌研究了。”

  江淼没有强迫她一定要研究海绵电池和微生物燃料电池,他点了点头:“可以,你自己安排吧!”

  书雅笑着打开实验室大门:“其实海绵电池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潜力还可以挖掘,不过我打算交给其他研究员进行,毕竟后续工作的难度不大。”

  “我知道。”

  通过消毒通道,两人一起来到科研区的食堂。

  拿了餐盒之后,江淼问道:“你接下来打算研究哪一个食用菌?”

  “鸡枞菌吧!顺便把去年积压的黑松露也一起解决了。”书雅舀了一勺无酸奶:“你那边呢?”

  “橡胶草已经完成了实验,目前正在做杂交改良,估计明年可以推出杂交的橡胶草品种。”江淼吃了一口香煎红鲑,继续说道:

  “仙豆大豆的变种,仙丝大豆已经完成第一代杂交改良,看看九月份的收获情况,如果各项特性都达标,同样会在明年开启种植。”

  “仙丝大豆?哦…”书雅夹起一块红焖羊肉:“就是那个使用转基因技术,插入蚕丝蛋白基因、蛛丝蛋白基因的大豆品种?”

  “嗯,就是这个项目,这些仙丝大豆都在陆丰实验种植基地那边,要不要找人做一批丝绸?”

  书雅一听,也来了兴趣:“可以呀!刚好我表妹八月份要结婚了,我不方便过去,就送她一批人造丝绸吧!”

  “陆丰实验种植基地有3000亩仙丝大豆,除了留种,应该可以拿出两百吨大豆,这么多大豆,可以生产上百万平方米的人造丝绸了。”

  “不过时间来得及吗?”

  “来得及,前段时间我们公司并购了城区的万盛针织厂,近期引进了大批丝绸生产设备,还建设了一个人造蚕丝实验车间。”

  “下午刚好没有事情,我们过去看看吧!”书雅提议道。

  “好呀!”

  两人近期确实没有休息,这几天没有什么事情,可以一边考察一下城区的产业,同时趁机休息几天。

  吃了午餐,江淼交代好一些事情便和书雅秘密前往城区腾飞路的万盛针织厂。

  虽然被并购了,但江淼并没有改这个工厂的名字,还是保留了原来的名字。

  两人的到来,让厂长黄广业和技术总监孟丰手忙脚乱起来。

  江淼直接摇摇头:“好了,紧张什么,我就看一下进度,你们让工人继续原来的工作。”

  “老板,老板娘,你们想看什么?我马上带路。”黄广业额头上满是细汗,显然近期公司内部的杀鸡骇猴,让他们都感到胆战心惊。

  “先看一下蚕丝蛋白的提炼吧!”

  “好,老板、老板娘,这边请。”

  在黄广业和孟丰的带领下,来到了上个月刚刚改造完成的实验车间。

  穿好防护服之后,众人进入了车间。

  车间内部的设施非常简单。

  第一个环节是碾碎仙丝大豆,不过这个碾碎程度非常讲究,不能粉碎,只能碾压破壁到一定程度,不然会破坏大豆内部的丝蛋白结构。

  紧接着进行物理压榨,将大豆油压榨出来,再继续化学提炼,将豆粕之中残留的油脂提炼干净。

  下一步工艺则是通过淀粉酶等酶进行反应,将豆粕之中的淀粉和纤维素、半纤维素水解分离。

  剩下的豆渣,就是纯度98%左右的丝蛋白。

  不过这还没完,因为这个时候的丝蛋白还需要通过过氧化钙溶液,进行改性处理。

  最后经过水洗、烘干,才成为抽丝的原材料。

  进入抽丝车间。

  这个环节和传统蚕丝的抽丝剥茧工业非常像。

  孟丰滔滔不绝向江淼夫妻介绍着这些工艺:“老板,这些豆丝我们经过各种实验,目前已经摸索出一个相对完善的处理工艺。”

  江淼微微点头。

  他非常清楚,实验室和工业化是两回事。

  比如碾压大豆的力度、压榨强度、化学提炼大豆油的化学试剂种类、酶解反应的酶种类、过氧化钙溶液的浓度,以及各种溶液的温度等,这些细节都需要实验车间进行实验。

  毕竟豆丝的生产工艺是全新的,不能照搬蚕丝、大豆蛋白人造丝的工艺,只能进行参考。

  看着纺纱车间的一个个试生产纱锭,孟丰介绍道:“这些纱锭很多都是失败品,就这十几个可以用。”

  “你们测试过这些成功的纱线性能吗?”“测试了,每一次实验生产出来的纱线,我们都是会详细进行各种检测,这3锭纱线的性能和天然蚕丝的相似度,几乎可以达到99%。”

  “过敏情况呢?”

  “我们高价聘请了五个对蚕丝、人造丝、化学纤维有不同程度过敏反应的人,让他们接触我们的豆丝,发现只要对蚕丝过敏的人,同样会对于豆丝过敏,但是对人造丝和化学纤维过敏的人,却不会对于豆丝过敏。”

  孟丰继续补充道:“另外我们少量提炼的仿蜘蛛丝豆丝,五个过敏测试人员都没有反应,但我们将测试范围扩大到全厂的136名员工之后,有一个员工对仿蜘蛛丝有轻微过敏反应。”

  对于这一点,江淼非常清楚。

  每一个人的过敏反应都是不一样的。

  不过总体来讲,对豆丝过敏的人群,应该和对蚕丝、蜘蛛丝差不多,整体比其他人造丝和化学纤维好很多。

  书雅询问起丝绸的事情:“孟总监,有织好的布吗?”

  “有,老板、老板娘,丝绸在下一个车间。”

  来到织布车间。

  这里已经生产了几十匹丝绸。

  书雅拿起其中一匹布:“这些布都可以做衣服吗?”

  孟丰摇摇头:“有一大半是失败的试验品,只有这一部分是勉强可以用,不过还没有正式定下工艺,我们还在继续改进和调整工艺。”

  江淼询问道:“如果要生产出类似于市面上的天然丝绸,大概需要多久?”

  孟丰思考了一会:“可能需要再过一个月左右,丝处理工艺已经勉强可以用了,现在就是效率不太高,后续的纺纱织布印染工艺,完全可以借鉴蚕丝丝绸的工艺。”

  江淼点了点头:“可以,效率低一点没有关系,反正今年是实验性生产,不过七月份你们需要生产一批布,我打算做一批衣服和床上用品。”

  “老板,大概需要多少布料?”

  “够几千人做衣服和床上用品的布料就可以,我打算发一批给全体员工做中秋节礼物。”江淼并没有说要给书雅表妹做衣服之类。

  毕竟专门开生产线做几套衣服,那实在是太奢侈了,还不如小批量生产,给全体员工做节日礼物,然后将给书雅表妹的衣服和床上用品之类,夹带在这一批生产任务之中。

  刚好可以恢复一下这个针织厂的生产。

  毕竟这个工厂已经停工了近十年,很多老工人都另谋高就了,如果未来要扩大丝绸服装和床上用品的生产规模,就必须用足够的熟练工。

  虽然现在有很多针织厂已经采用了自动化生产,但自动化生产只能做通货,没有办法做个人定制。

  海陆丰公司未来肯定要做高端的服装品牌,高端定制服装需要大量手艺高超的裁缝师。

  黄广业赶紧给自己的老家推销起来:“老板,公司如果要布局高端服装厂,我建议去浙省那边并购针织厂,这几年那边的针织厂倒闭了非常多,当地积累了大量针织厂的熟练工。”

  江淼倒是没有反感黄广业的行为:“嗯,江浙沪作为丝绸之乡,确实有大批熟练工人,而且还有很多非遗工艺,这可以考虑吸收到我们的奢侈品牌之中。”

  虽然不反感黄广业为自己的家乡拉业务,但是江淼却不会将这件事交给他,毕竟这种事情,不适合一个本地人去做。

  海陆丰公司近期正在搞异地任职,同时也在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比如回避制度。

  这个回避制度规定,公司高管不能负责自己家乡的业务,除了江淼这个创始人之外,其他高管都不能负责自己家乡的业务。

  “我回头和海波聊一下,让他派人去浙东考察一下。”

  书雅则提起另一件事:“黄厂长,麻烦你给我一些可以测试过敏的布料,我需要测试一下。”

  “没问题,老板娘。”黄广业赶紧叫助理去准备测试过敏的布料样品。

  “麻烦你们了。”书雅微笑着点了点头。

  有些受宠若惊的黄广业赶紧摆摆手:“不用客气,都是我们的分内之事。”

  “你们继续完善工艺,估计明年你们就要忙起来了。”江淼提醒道。

  闻言,黄广业立刻反应过来:“明年?仙丝大豆明年要大面积种植吗?”

  “嗯,不仅仅是工艺要完善,人员也要提前做储备,特别是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你尽快写一份报告给人事部,让他们在年底之前,将针织厂的人员规模扩大到500人。”

  黄广业宛如小鸡啄米:“是,我一定尽快落实。”

  “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扩大生产的各项准备。”

  “好的,老板。”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看到了一切,我看到了一切最新章节,我看到了一切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