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书雅聊了一个多小时。
他了解到了书雅在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采矿技术上的进度,同时还考一下书雅的相关知识掌握水平。
发现没有什么大问题之后,江淼决定年底便让书雅申请生物采矿技术的相关专利;而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相关专利,可以一点点申请,毕竟这其中涉及很多技术,如果要水论文,至少可以水上百篇顶刊。
下午,江淼和蒋海波、姐夫等人见了一面。
主要谈了财务和各个部门的一些调整。
十月份海陆丰公司的营收再次提升,达到了近42亿元;支出大头依旧是购入物业和开设工厂、购入各种设备,一共支出26亿元。
毛利接近16亿元。
看完财务报告,江淼看向吕伟斌:“老吕,之前安排你们调研合作农户的事情,你们搞得如何?”
一旁的蒋海波先提了一句:“老板,我认为有必要单独成立一个新部门来负责这件事。”
“哦?说说看。”江淼低头笔记着。
蒋海波说出自己的理由:“农业种植事业部毕竟是专门搞种植和生产的,如果再增加一个如此复杂的业务,不仅仅会导致农业种植事业部变得臃肿起来,还可能会影响本职工作。”
“嗯,那就成立一个农业合作事业部专门负责这件事,这个部门需要一个安分守己的人负责…”江淼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公司的高管,随即想到一个人:
“调赣南分公司经理孔克己上来负责农业合作事业部,赣南分公司经理由原赣南分公司副经理刘畅卿接任,调种植事业部副经理杜立恒去赣南分公司担任副经理。”
“好的。”蒋海波迅速笔记下这些人事调动。
看着老板完成人事调动,吕伟斌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开始说起调研农业合作的一些事情:
“老板,目前我们在赣南、本地两地同步推动这件事,其中赣南分公司那边,签了一家中型的鸡蛋生产企业,和50户赣南脐橙种植户。”
“本部这边,同样签了一家中型鸡蛋生产企业,外加50户莲藕种植户、50户油甘子种植户、50户番薯种植户、50户蔬菜种植户。”
江淼停下笔来:“具体管控措施呢?”
吕伟斌让助理播放一下PPT,他站起来说道:
“目前我们采用三层管控方式,第一层是合同束缚,制定了严格的违约金和严格的达标标准;第二层是不定期对农田、果园、养殖场进行抽样调查,同时提供一部分技术指导;第三层是收货必测,对于每一批次的农产品,都要抽适量的样品送我们自己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同时建立样品批次保存冷库。”
“签约农户有什么反馈?”
“目前没有发现大问题,我们在抽查蔬菜种植的农田时,虽然发现有一部分种植户使用农药超量了,但由于都是短期可降解农药,因此农残超标问题,暂时没有发现。”
江淼提了一点补充意见:“要坚持抽查和定测,咱们公司有实验室,大批检测成本更低,同时要建立一套定期交叉检查的制度,有时候一些抽查员和种植户养殖户混熟了,很容易出现睁一只闭一只眼的情况,这要提前预防。”
“好的。”吕伟斌点了点头,而他助理已经笔记下这件事。
“定价方面如何?”
“按照咱们公司的标准,收购价是零售价的60%。”
投影幕布上的PPT,显示出目前各个签约农产品的收购价、零售价,以及预估生产成本。
例如赣南那家绿壳鸡蛋生产企业,其每公斤鸡蛋的生产成本为5元,收购价为7.2元,零售价为12元。
这个零售价在市面上的各个品牌的鸡蛋之中,相对偏高一点。
比如豫省地区,近期鸡蛋零售价最便宜的品牌,拉到了每公斤7.6元:而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普通鸡蛋价格普遍在每公斤10∽12块钱左右。
其实普通养殖场的盈利还可以,鸡蛋出厂价通常就是在成本的基础上,每公斤加2块钱左右,如果遇到大客户,还可以再降低几毛钱出厂价。
至于鸡蛋质量如何,那就需要看起来。
为什么海陆丰公司的鸡蛋零售价偏高,就是因为签约的养鸡场生产成本偏高。
目前普通的养鸡场,最低可以做到每公斤生产成本4块钱左右,而那家签署合作协议的鸡蛋生产企业,生产成本来到了每公斤5块钱,足足高了1块钱。
没有办法,为了保证质量、营养成分,同时尽可能减少使用抗生素,各项成本必然会提升。
这家养鸡场之前是使用恩诺沙星和土霉素之类作为抗生素药,其实这些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只要合理安排好周期,一般不会出现问题。
国内抽检的鸡蛋,合格率高于99.9%,一般市面上的鸡蛋问题不大。
只要不随便购买小饲料厂生产的饲料,大厂的饲料是不会暗中添加抗生素之类的,怕就怕那些不守规矩的小厂。
而与海陆丰公司签约之后,这家养鸡场仍然会使用恩诺沙星、土霉素之类的抗生素,但仅限于产蛋之前的30天使用。
其实根据《兽药典2000版》规定,恩诺沙星在鸡体内的休药期为8天,但产蛋鸡禁用恩诺沙星。
为了确保鸡蛋中不出现药物残留,一般建议在蛋鸡产蛋前至少28天停止使用恩诺沙星,海陆丰公司将这个时间再次延长为30天。
如果蛋鸡在临近产蛋期间患病,一般采用先隔离,再使用大蒜素、黄连素这一类的天然抗生素,服药治疗期间如果产蛋,只能销毁鸡蛋;如果治疗效果不佳,那就直接销毁患病蛋鸡。
加上海陆丰公司要求的保证鸡蛋质量,因此成本提升了很多。
但是这种要求下,加上严格的监控,鸡蛋的质量绝对没得说。
其他蔬菜水果也是一样的思路进行管理。
目前鸡蛋已经上架了海陆丰专营店的实体店和APP,其他蔬菜水果还处于种植阶段,暂时没有上架。
其实江淼对于鸡蛋的质量担心并不大,真正让他担心东西,其实是蔬菜水果。
比如韭菜之类,这东西是蔬菜中农残超标的重灾区,因为要杀虫,很多农民喜欢用一些杀虫效果非常高效的高毒农药,然而杀虫效果越好的农药,往往也是毒性比较高的那一类。
那明明有低毒农药为什么不用?
答案无非两个字:利益。
低毒农药价格高,效果不好,半衰期短。
高毒农药价格低,效果好,半衰期长。
农民为了利益,自然会选择明令禁止的淘汰高毒农药。
就如不少种植柑橘类水果的种植户,为什么有人会和经销商狼狈为奸,偷偷使用降酸剂?原因就是为了提前上市,通过抢先上市,种植户一斤可以卖多几毛钱,经销商一斤可以多赚几块钱。
自古利益最动人心。
而这种害群之马虽然是少数,但是往往起到了一个非常坏的带头作用,会引发劣币逐良币的恶性竞争。
为了不砸了海陆丰专营店的招牌,江淼绝对不允许放松对签约种植户、养殖户的管控,有一部分农民有一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你不管他,他就喜欢敷衍了事。
在蔬菜水果方面,海陆丰公司让利非常高,零售价60%的收购价,基本就是国内相对比较高的收购价格了。
如果这个收购价下,还不能管理好自己种植的蔬菜水果,那只能说一声活该了。
吕伟斌继续说道:“目前试点的这些种植户,都是我们本地可以看到的种植户,因此管理起来比较简单,他们也不敢敷衍我们,但是对于外地的种植户和养殖户,我建议农业合作事业部要谨慎。”
对此蒋海波也微微点头:“确实有道理,我们最好圈定一些地区,一方面方便集中管理,一方面也不至于让抽检人员跑太远。”
江淼拍板定案:“暂定三个区域吧!粤东、赣北、冀东三地,其他地区等人员足够了,再继续扩大。”
这也是无奈之举。
如果不在这种公司有基础的地区开展合作,还有可能会出现监控不到位的情况。
要知道很多水果蔬菜非常考验时效性,哪怕是有冷链物流系统,如果送检不及时,可能会出现检测还没有出来,蔬菜水果已经卖掉的情况。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先从附近有实验室的地区开始做。
没有办法,海陆丰公司不可能自己生产全部的农产品,这不现实,也不经济。
要靠种植户养殖户供应农产品,那就行必须有所取舍。
这可不是海陆丰公司自己在漠南承包土地,可以通过大规模机械化、集约化、科技化生产。
一个个种植户养殖户,千奇百怪的人,天南地北的地点,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出现不合格产品。
这也是胖东来这种超市很难扩张的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供应链管理难度会随着产品品类、产品供货量的增加而增加。
一个不小心,供应商或者种植户、养殖户就给你来一个爆雷,辛辛苦苦建立的牌子,一下子就被重创。
而且一下子铺得太大,还要小心友商给你下绊子,比如偷偷收买,让人故意在农产品喷洒农药,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然后找人去故意打假,再曝光和雇佣网络水军。
一个品牌的建立非常困难,往往需要经年累月的苦心经营。
而一个品牌的毁灭却可能只需要几天。
当前的互联网大环境就如此可怕和极端。
那些网红一个个爆红,又一个个塌房,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互联网世界中,一个人的优点可以被无限放大,同样缺点也可以被无限放大,或许这也印证了那一句话: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江淼有助农的想法,但他不是无脑帮助农民,反而要严格约束签约的农民,让农民获得合理的利润,让海陆丰公司获得高质量的产品,让消费者获得性价比比较高的产品。
就以鸡蛋为例,其实国内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有机鸡蛋。
他敢说一句:国内99%的有机食品,都不是真正的有机食品,都是割韭菜的智商税产品。
比如某个星球的有机农产品,底裤都被打假博主扒得一干二净。
其实分析一下就知道了。
有机食品的要求非常苛刻。
生产基地要远离城区、工矿区等有污染的区域,而且土壤、灌溉用水和大气环境等要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
在农作物种植上,要求使用有机肥料,像经过堆肥处理的农家肥,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并且严格限制化学合成的农药,鼓励采用物理、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比如用防虫网、诱虫灯或引入害虫天敌。
对于畜禽养殖,要求使用有机饲料,不能使用抗生素和激素来促进生长。
用脑子想一下,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来生产,一亩地产量估计真要一夜回到解放前,成本高了好十几倍以上。
连江淼都不敢苛求农户不使用农药化肥,因为他知道,不使用农药化肥,产量只有几分之一、甚至只有十几分之一。
只要合理按照规定使用,农药化肥都不会有什么问题,特别是现在有很多低毒半衰期短的农药,消费者购买了蔬菜水果后,用清水清洗一两遍,就很安全了。
其实当前很多农产品的农残问题,是因为有小厂还在偷偷生产淘汰的农药,同时是一部分农民不按照指南使用。
至于很多人说什么蔬菜水果没有小时候的味道,这有很多原因。
比如老品种因为产量不行,又不耐运输,被新品种淘汰了。
又比如化肥和生长激素加快生长的大背景,导致蔬菜水果的风味物质积累不够。
又比如成年人的味觉细胞退化了一大半,比起小孩子,成年人没有办法感受到很多风味物质。
这些原因综合起来,才导致很多人觉得小时候的蔬菜水果好吃。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很多育种领域的专家学者已经注意到了,在解决产量问题之后,很多专家学者对于下一代农产品的育种方向,就是着重考虑风味的提升。
对于赛里斯这种人口超级大国而言,产量永远是第一个要考虑的要素,其次是耐储存和耐运输,紧接着是耐寒耐旱耐贫瘠之类的指标,风味往往是排到最后一位。
只有解决吃饱问题,才能考虑吃好的问题。
如果不解决吃饱问题,就光想着吃好,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少部分人吃好吃饱,绝大部分人饿肚子。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很多鼓吹有机食品、有机农业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小有身家的群体,或者收钱胡说八道的家伙,他们可以用十几二十万种几亩地,就为了生产几百斤农产品,来体现自己的高贵灵魂和与众不同。
如果真按这些人的思路来搞农业,那国内至少要饿死一半人。
这不过是ABCD和阿美丽卡推动的绿色陷阱罢了。
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如果改为有机种植模式,那估计ABCD的老板半夜都要笑醒过来。
看看锡兰的情况就知道了。
被西方环保组织忽悠走火入魔,然后一夜宣布全国搞有机农业,结果农产品价格飙升,幸好他们是热带国家,随便种一下,加上国际援助,勉强就可以混个半饱。
要是国内这样搞,那就不是半饱的问题了,而是要大规模饿死人的节奏。
因此在国内互联网上鼓吹有机农业的群体,基本可以分为三个群体:
为了卖货的有机商人。
收了外资的公知大V。
人云亦云的小资中产。
前两个是单纯的坏,第三个却是蠢,或者又蠢又坏。
国内所谓的中产,其实很多都是吃了大环境福利和时代红利的群体,这一部分人以为自己今天享受的一切,都是自己奋斗的结果,却不愿意去思考他们所拥有的一切,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当然,在其中不乏有人故意装不懂,其实他们自己心里面一清二楚。
如果所谓的有机农业真被推动。
月入几万的中产?
一斤几十块钱的大米和面粉,上百块钱一斤的普通蔬菜水果,上千块钱一斤的肉类,看看几万块钱可以买什么吧!
现在国内这些所谓的中产,就是建立在国内廉价的蔬菜水果粮食,以及廉价水电和工业品上的群体。
如果现在国内各种农产品价格飙升十几倍,那他们会一夜返贫。
这就是脆弱的中产,宛如海滩上的沙雕,经不起稍微大一点的风浪。
江淼以后肯定要写文章,让所有人都认识一下,所谓的有机农业的庐山真面目,这也可以让那些玩噱头的有机食品生产商原形毕露。
不打这些假借有机食品赚钱的家伙,海陆丰公司的优质产品如何取而代之?
这是话语权和生态位、利益的竞争,双方注定很难握手言和。
现在很多假有机食品公司,用普通农产品假冒有机产品割韭菜,破坏了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
真正搞技术、搞种植的人赚不到钱,那些靠营销的人却赚盆满钵满,就是在劣币逐良币。
(本章完)
他了解到了书雅在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采矿技术上的进度,同时还考一下书雅的相关知识掌握水平。
发现没有什么大问题之后,江淼决定年底便让书雅申请生物采矿技术的相关专利;而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的相关专利,可以一点点申请,毕竟这其中涉及很多技术,如果要水论文,至少可以水上百篇顶刊。
下午,江淼和蒋海波、姐夫等人见了一面。
主要谈了财务和各个部门的一些调整。
十月份海陆丰公司的营收再次提升,达到了近42亿元;支出大头依旧是购入物业和开设工厂、购入各种设备,一共支出26亿元。
毛利接近16亿元。
看完财务报告,江淼看向吕伟斌:“老吕,之前安排你们调研合作农户的事情,你们搞得如何?”
一旁的蒋海波先提了一句:“老板,我认为有必要单独成立一个新部门来负责这件事。”
“哦?说说看。”江淼低头笔记着。
蒋海波说出自己的理由:“农业种植事业部毕竟是专门搞种植和生产的,如果再增加一个如此复杂的业务,不仅仅会导致农业种植事业部变得臃肿起来,还可能会影响本职工作。”
“嗯,那就成立一个农业合作事业部专门负责这件事,这个部门需要一个安分守己的人负责…”江淼在脑海中过了一遍公司的高管,随即想到一个人:
“调赣南分公司经理孔克己上来负责农业合作事业部,赣南分公司经理由原赣南分公司副经理刘畅卿接任,调种植事业部副经理杜立恒去赣南分公司担任副经理。”
“好的。”蒋海波迅速笔记下这些人事调动。
看着老板完成人事调动,吕伟斌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开始说起调研农业合作的一些事情:
“老板,目前我们在赣南、本地两地同步推动这件事,其中赣南分公司那边,签了一家中型的鸡蛋生产企业,和50户赣南脐橙种植户。”
“本部这边,同样签了一家中型鸡蛋生产企业,外加50户莲藕种植户、50户油甘子种植户、50户番薯种植户、50户蔬菜种植户。”
江淼停下笔来:“具体管控措施呢?”
吕伟斌让助理播放一下PPT,他站起来说道:
“目前我们采用三层管控方式,第一层是合同束缚,制定了严格的违约金和严格的达标标准;第二层是不定期对农田、果园、养殖场进行抽样调查,同时提供一部分技术指导;第三层是收货必测,对于每一批次的农产品,都要抽适量的样品送我们自己的实验室进行检测,同时建立样品批次保存冷库。”
“签约农户有什么反馈?”
“目前没有发现大问题,我们在抽查蔬菜种植的农田时,虽然发现有一部分种植户使用农药超量了,但由于都是短期可降解农药,因此农残超标问题,暂时没有发现。”
江淼提了一点补充意见:“要坚持抽查和定测,咱们公司有实验室,大批检测成本更低,同时要建立一套定期交叉检查的制度,有时候一些抽查员和种植户养殖户混熟了,很容易出现睁一只闭一只眼的情况,这要提前预防。”
“好的。”吕伟斌点了点头,而他助理已经笔记下这件事。
“定价方面如何?”
“按照咱们公司的标准,收购价是零售价的60%。”
投影幕布上的PPT,显示出目前各个签约农产品的收购价、零售价,以及预估生产成本。
例如赣南那家绿壳鸡蛋生产企业,其每公斤鸡蛋的生产成本为5元,收购价为7.2元,零售价为12元。
这个零售价在市面上的各个品牌的鸡蛋之中,相对偏高一点。
比如豫省地区,近期鸡蛋零售价最便宜的品牌,拉到了每公斤7.6元:而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普通鸡蛋价格普遍在每公斤10∽12块钱左右。
其实普通养殖场的盈利还可以,鸡蛋出厂价通常就是在成本的基础上,每公斤加2块钱左右,如果遇到大客户,还可以再降低几毛钱出厂价。
至于鸡蛋质量如何,那就需要看起来。
为什么海陆丰公司的鸡蛋零售价偏高,就是因为签约的养鸡场生产成本偏高。
目前普通的养鸡场,最低可以做到每公斤生产成本4块钱左右,而那家签署合作协议的鸡蛋生产企业,生产成本来到了每公斤5块钱,足足高了1块钱。
没有办法,为了保证质量、营养成分,同时尽可能减少使用抗生素,各项成本必然会提升。
这家养鸡场之前是使用恩诺沙星和土霉素之类作为抗生素药,其实这些抗生素使用过程中,只要合理安排好周期,一般不会出现问题。
国内抽检的鸡蛋,合格率高于99.9%,一般市面上的鸡蛋问题不大。
只要不随便购买小饲料厂生产的饲料,大厂的饲料是不会暗中添加抗生素之类的,怕就怕那些不守规矩的小厂。
而与海陆丰公司签约之后,这家养鸡场仍然会使用恩诺沙星、土霉素之类的抗生素,但仅限于产蛋之前的30天使用。
其实根据《兽药典2000版》规定,恩诺沙星在鸡体内的休药期为8天,但产蛋鸡禁用恩诺沙星。
为了确保鸡蛋中不出现药物残留,一般建议在蛋鸡产蛋前至少28天停止使用恩诺沙星,海陆丰公司将这个时间再次延长为30天。
如果蛋鸡在临近产蛋期间患病,一般采用先隔离,再使用大蒜素、黄连素这一类的天然抗生素,服药治疗期间如果产蛋,只能销毁鸡蛋;如果治疗效果不佳,那就直接销毁患病蛋鸡。
加上海陆丰公司要求的保证鸡蛋质量,因此成本提升了很多。
但是这种要求下,加上严格的监控,鸡蛋的质量绝对没得说。
其他蔬菜水果也是一样的思路进行管理。
目前鸡蛋已经上架了海陆丰专营店的实体店和APP,其他蔬菜水果还处于种植阶段,暂时没有上架。
其实江淼对于鸡蛋的质量担心并不大,真正让他担心东西,其实是蔬菜水果。
比如韭菜之类,这东西是蔬菜中农残超标的重灾区,因为要杀虫,很多农民喜欢用一些杀虫效果非常高效的高毒农药,然而杀虫效果越好的农药,往往也是毒性比较高的那一类。
那明明有低毒农药为什么不用?
答案无非两个字:利益。
低毒农药价格高,效果不好,半衰期短。
高毒农药价格低,效果好,半衰期长。
农民为了利益,自然会选择明令禁止的淘汰高毒农药。
就如不少种植柑橘类水果的种植户,为什么有人会和经销商狼狈为奸,偷偷使用降酸剂?原因就是为了提前上市,通过抢先上市,种植户一斤可以卖多几毛钱,经销商一斤可以多赚几块钱。
自古利益最动人心。
而这种害群之马虽然是少数,但是往往起到了一个非常坏的带头作用,会引发劣币逐良币的恶性竞争。
为了不砸了海陆丰专营店的招牌,江淼绝对不允许放松对签约种植户、养殖户的管控,有一部分农民有一个不好的地方,那就是你不管他,他就喜欢敷衍了事。
在蔬菜水果方面,海陆丰公司让利非常高,零售价60%的收购价,基本就是国内相对比较高的收购价格了。
如果这个收购价下,还不能管理好自己种植的蔬菜水果,那只能说一声活该了。
吕伟斌继续说道:“目前试点的这些种植户,都是我们本地可以看到的种植户,因此管理起来比较简单,他们也不敢敷衍我们,但是对于外地的种植户和养殖户,我建议农业合作事业部要谨慎。”
对此蒋海波也微微点头:“确实有道理,我们最好圈定一些地区,一方面方便集中管理,一方面也不至于让抽检人员跑太远。”
江淼拍板定案:“暂定三个区域吧!粤东、赣北、冀东三地,其他地区等人员足够了,再继续扩大。”
这也是无奈之举。
如果不在这种公司有基础的地区开展合作,还有可能会出现监控不到位的情况。
要知道很多水果蔬菜非常考验时效性,哪怕是有冷链物流系统,如果送检不及时,可能会出现检测还没有出来,蔬菜水果已经卖掉的情况。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先从附近有实验室的地区开始做。
没有办法,海陆丰公司不可能自己生产全部的农产品,这不现实,也不经济。
要靠种植户养殖户供应农产品,那就行必须有所取舍。
这可不是海陆丰公司自己在漠南承包土地,可以通过大规模机械化、集约化、科技化生产。
一个个种植户养殖户,千奇百怪的人,天南地北的地点,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出现不合格产品。
这也是胖东来这种超市很难扩张的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供应链管理难度会随着产品品类、产品供货量的增加而增加。
一个不小心,供应商或者种植户、养殖户就给你来一个爆雷,辛辛苦苦建立的牌子,一下子就被重创。
而且一下子铺得太大,还要小心友商给你下绊子,比如偷偷收买,让人故意在农产品喷洒农药,造成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然后找人去故意打假,再曝光和雇佣网络水军。
一个品牌的建立非常困难,往往需要经年累月的苦心经营。
而一个品牌的毁灭却可能只需要几天。
当前的互联网大环境就如此可怕和极端。
那些网红一个个爆红,又一个个塌房,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互联网世界中,一个人的优点可以被无限放大,同样缺点也可以被无限放大,或许这也印证了那一句话: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江淼有助农的想法,但他不是无脑帮助农民,反而要严格约束签约的农民,让农民获得合理的利润,让海陆丰公司获得高质量的产品,让消费者获得性价比比较高的产品。
就以鸡蛋为例,其实国内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有机鸡蛋。
他敢说一句:国内99%的有机食品,都不是真正的有机食品,都是割韭菜的智商税产品。
比如某个星球的有机农产品,底裤都被打假博主扒得一干二净。
其实分析一下就知道了。
有机食品的要求非常苛刻。
生产基地要远离城区、工矿区等有污染的区域,而且土壤、灌溉用水和大气环境等要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
在农作物种植上,要求使用有机肥料,像经过堆肥处理的农家肥,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化肥;并且严格限制化学合成的农药,鼓励采用物理、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比如用防虫网、诱虫灯或引入害虫天敌。
对于畜禽养殖,要求使用有机饲料,不能使用抗生素和激素来促进生长。
用脑子想一下,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来生产,一亩地产量估计真要一夜回到解放前,成本高了好十几倍以上。
连江淼都不敢苛求农户不使用农药化肥,因为他知道,不使用农药化肥,产量只有几分之一、甚至只有十几分之一。
只要合理按照规定使用,农药化肥都不会有什么问题,特别是现在有很多低毒半衰期短的农药,消费者购买了蔬菜水果后,用清水清洗一两遍,就很安全了。
其实当前很多农产品的农残问题,是因为有小厂还在偷偷生产淘汰的农药,同时是一部分农民不按照指南使用。
至于很多人说什么蔬菜水果没有小时候的味道,这有很多原因。
比如老品种因为产量不行,又不耐运输,被新品种淘汰了。
又比如化肥和生长激素加快生长的大背景,导致蔬菜水果的风味物质积累不够。
又比如成年人的味觉细胞退化了一大半,比起小孩子,成年人没有办法感受到很多风味物质。
这些原因综合起来,才导致很多人觉得小时候的蔬菜水果好吃。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很多育种领域的专家学者已经注意到了,在解决产量问题之后,很多专家学者对于下一代农产品的育种方向,就是着重考虑风味的提升。
对于赛里斯这种人口超级大国而言,产量永远是第一个要考虑的要素,其次是耐储存和耐运输,紧接着是耐寒耐旱耐贫瘠之类的指标,风味往往是排到最后一位。
只有解决吃饱问题,才能考虑吃好的问题。
如果不解决吃饱问题,就光想着吃好,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少部分人吃好吃饱,绝大部分人饿肚子。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很多鼓吹有机食品、有机农业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小有身家的群体,或者收钱胡说八道的家伙,他们可以用十几二十万种几亩地,就为了生产几百斤农产品,来体现自己的高贵灵魂和与众不同。
如果真按这些人的思路来搞农业,那国内至少要饿死一半人。
这不过是ABCD和阿美丽卡推动的绿色陷阱罢了。
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如果改为有机种植模式,那估计ABCD的老板半夜都要笑醒过来。
看看锡兰的情况就知道了。
被西方环保组织忽悠走火入魔,然后一夜宣布全国搞有机农业,结果农产品价格飙升,幸好他们是热带国家,随便种一下,加上国际援助,勉强就可以混个半饱。
要是国内这样搞,那就不是半饱的问题了,而是要大规模饿死人的节奏。
因此在国内互联网上鼓吹有机农业的群体,基本可以分为三个群体:
为了卖货的有机商人。
收了外资的公知大V。
人云亦云的小资中产。
前两个是单纯的坏,第三个却是蠢,或者又蠢又坏。
国内所谓的中产,其实很多都是吃了大环境福利和时代红利的群体,这一部分人以为自己今天享受的一切,都是自己奋斗的结果,却不愿意去思考他们所拥有的一切,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当然,在其中不乏有人故意装不懂,其实他们自己心里面一清二楚。
如果所谓的有机农业真被推动。
月入几万的中产?
一斤几十块钱的大米和面粉,上百块钱一斤的普通蔬菜水果,上千块钱一斤的肉类,看看几万块钱可以买什么吧!
现在国内这些所谓的中产,就是建立在国内廉价的蔬菜水果粮食,以及廉价水电和工业品上的群体。
如果现在国内各种农产品价格飙升十几倍,那他们会一夜返贫。
这就是脆弱的中产,宛如海滩上的沙雕,经不起稍微大一点的风浪。
江淼以后肯定要写文章,让所有人都认识一下,所谓的有机农业的庐山真面目,这也可以让那些玩噱头的有机食品生产商原形毕露。
不打这些假借有机食品赚钱的家伙,海陆丰公司的优质产品如何取而代之?
这是话语权和生态位、利益的竞争,双方注定很难握手言和。
现在很多假有机食品公司,用普通农产品假冒有机产品割韭菜,破坏了整个市场的良性发展。
真正搞技术、搞种植的人赚不到钱,那些靠营销的人却赚盆满钵满,就是在劣币逐良币。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看到了一切,我看到了一切最新章节,我看到了一切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看到了一切,我看到了一切最新章节,我看到了一切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