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宋王朝其实早就在走下坡路了。

  幸好还有范仲淹、王安石等一些正直热血的大臣,他们选择站出来号召革除弊政实行新政,并提出了一些能解决部分问题的改革措施。

  而赵顼、赵煦都不腐朽,想实现赵宋王朝的中兴。

  所以赵宋王朝断断续续的开始了改革。

  可改革,就是动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

  很多国家蛀虫(新旧两党中都有),不能解决问题,却擅长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发展到了现如今,新党已经不等同于改革派;旧党也不等同于保守派。这两党中都有想要帮国家改革的正直热血的大臣,区别只在于,有些认同王安石搞的新政,有些不认同王安石搞的新政;这两党也都有不顾国家利益只想维护他们自身利益的蛀虫。而现在新旧两党之争,其实就是在进行党争,与改不改革、变不变法没关系。

  那些自私的蛀虫用阴谋手段攻击改革派,并制造舆论,借结党的罪名攻击新政。

  在君主专制时代,结党被视作牛鬼蛇神、毒蛇猛兽,无论任何人,一旦被视作朋比结党,就等同于犯下了弥天大罪,就对皇权有了威胁。

  他们再收买改革派官员,指使手下伪造书信,穿凿附会改革派想要废帝夺权。

  而在深宫中长大承父祖之庇登基的皇帝,最警惕大臣擅权结党,肯定会动摇,最后改革失败。

  纵观历史,宋朝的几次改革,差不多都是这么失败的。

  所以说,要想改革,肯定得有一位意志力坚定的皇帝。

  比如雍正。

  清雍正时期,雍正自上而下推动了一场影响极为深远的土地制度改革,它首次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土地的垄断,按照农民的实际耕作能力进行了重新分配,同时取消了人头税,按照个人持有土地的数量进行缴税,史称“摊丁入亩”。

  这场波及全国的变革,对广大旗人及地主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要知道,作为封建王朝的第一大利益群体,这些既得利益集团可是有着难以想象的破坏力和影响力。

  尽管如此,摊丁入亩最终还是得以推行,并为乾隆攒下了六十年都没有败光的家底。

  赵俣哪怕不加以改进,只走雍正的路线,也绝对能完成对赵宋王朝的改革,为自己攒下足以横扫天下的家底。

  所以,对赵俣来说,解决赵宋王朝的问题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还是怎么当上皇帝。

  为了达到当上皇帝的目的,赵俣开启了疯狂送礼模式。

  当然,赵俣没有送金银珠宝这些容易引起别人非议的东西,而是利用香皂的火热,给后宫中的妃嫔女官宦官送自家产的香皂。

  可以说,除了刘清菁那里,后宫中排得上号的人,赵俣全都给他们送了香皂。

  在赵俣大送香皂之前,因为交易费劲、层层加价,在后宫中,香皂已经炒到了十几贯一块,就这,还因为货源不充足而有价无市。

  仅靠送香皂,赵俣就刷足了好感度,向太后、赵煦身边的人,大多都念赵俣的好,说起赵俣时,尽是美言。

  不久前,太原发生了大地震,赵煦将国库中仅剩的一点点钱拿去赈灾了。

  到了九月下旬,由于朝廷拿不出来京畿禁军的军饷,驻扎在近京地区的好几支京畿禁军都在闹响,甚至有些京畿禁军都存在着哗变的可能性。

  就在赵煦君臣为此事都快愁死了之际,赵俣来求见赵煦,主动说出:“臣弟近来卖香皂小有盈余,愿拿出一百万贯,以解朝廷燃眉之急。”

  这已经是赵俣卖香皂赚到的所有的钱了(还有不少他收到的预付款),可以说,这次赵俣真是下了血本。

  赵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感动。他没想到赵俣这么会赚钱,更没想到赵俣会如此慷慨解囊。

  要知道,亲王是不允许参政、不允许从军、不允许干预国家大事,但是,对于亲王经商,朝廷向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连官员都在干这种事,没道理不让宗室这么赚钱。

  因此,赵俣通过正常的商业手段赚到的钱,完全可以不借给赵煦。

  君不见,那么多宗室,其中不乏家产数十万贯,甚至数百万贯的,却没有一个从自己家里拿钱,帮赵煦一把吗?

  所以,赵俣此举,无疑是雪中送炭。

  可作为一个皇帝,疑心病是他们的通病。

  赵煦也不例外。

  在感动之余,赵煦心底也悄然泛起一丝疑虑:“莘王倾囊相助,背后当真毫无所求?”

  在赵煦看来,虽说赵俣是他弟弟,可在这权力的漩涡中心,亲情时常被利益裹挟,所有人他都不能尽信。

  赵煦缓缓问道:“莘王所求何事?”

  赵俣闻言,微微一笑,笑容中全是诚挚:“皇兄多虑了,臣弟不过是见国家有难,不愿坐视不理罢了。若说所求,臣弟只愿我大宋国泰民安,皇兄龙体康健。”

  赵煦听后,疑虑更盛。他深知,这世间少有无缘无故的善举,尤其是涉及皇权与利益之时。

  然而,赵俣的态度诚恳,言辞恳切,又让赵煦一时之间难以找出破绽。

  就在这时,赵俣又说:“对了,臣弟还真有一事相求。”

  赵煦心道:“来了,主动拿出这么大一笔钱,怎么可能无所求?”

  赵煦不动声色地说:“莘王但说无妨。”

  让赵煦万万没想到的是,赵俣所求的竟然是:“臣弟只求,陛下不要告诉任何人,此钱乃臣弟所出。”

  赵煦一怔,他很不解地问道:“为何?”

  赵俣笑着说:“臣弟怕他们借钱。”

  赵煦知道赵俣在开玩笑,但他不知道,赵俣这是不是在堵他今后跟赵俣借钱的路?

  赵煦沉吟片刻后,终是开口赞道,“此事朕会铭记于心,待日后朝廷度过难关,必当厚报。”

  赵俣慨然道:“大宋乃我赵氏江山社稷,我宗室与之休戚与共,若大厦倾倒,臣弟岂能独活?”

  虽然赵俣都已经这么说了,可赵煦依旧怀疑赵俣的用心,不过他还是勉励道:“莘王大义之举,实乃国之幸事,朕心甚慰!”

  接着,赵煦就向赵俣询问起《土地改革疏》,逼赵俣说出最真实的想法。

  迫于赵煦给的压力,赵俣不得不将亲王不得干政一事暂时扔在一边,如实跟赵煦说了赵煦想知道的一切,包括这些年的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赵俣甚至跟赵煦说清楚了,用了《土地改革疏》,就是跟全天下的达官贵胄、士绅望族、豪门大户阶层为敌。

  最后,赵俣很明确地给赵煦总结,要想实施《土地改革疏》,有两个必须达成的前提条件:一是皇帝要有坚定不移的态度;二是优化好稳健且庞大的中央集权。

  赵俣反复强调:“即便二者俱全,如此改革,亦是凶险万分。”

  赵俣还给了赵煦一个很诚恳的建议:“在未想好用臣弟之策进行改革之前,皇兄切记不可声张,不然绝无成功之可能。”

  想到章惇、韩忠彦、曾布对《土地改革疏》的态度,赵煦明白,赵俣的提醒很有道理。

  经过这番推心置腹的交谈,赵煦终于知道了赵俣到底有着怎样的才华和见识,他看着赵俣心想:“莘王可做宰相。”

  接着,赵煦又有点心理不平衡了,同样是一个爹生的,他比赵俣还大了将近十岁,两人之间的见识和能力怎么会差得这么多?

  最后赵煦将责任全都归咎到高滔滔身上:“皆怪那擅国老奸,若不是她操控了朕八年,教朕空耗八年光阴,岂会如此?”

  旋即,赵煦看着赵俣,不无遗憾地想:“可惜你是亲王,不然由你来帮朕搞变法,我大宋或可中兴也……”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最新章节,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