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当!哐当!哐当!

  钢铁巨兽碾压着冰冷的铁轨,发出单调而沉重的节奏。

  列车已经行驶了整整二十九个小时,窗外的景色从华北平原的萧瑟,逐渐过渡到蒙古高原的苍茫与辽阔。

  车厢内混杂着汗味、烟味、皮革味和方便面调料包的味道。

  这个年头还没有广播播叫,只能是每个车厢列车员喊叫着。

  “乌兰巴托到了,乌兰巴托到了”

  “要下车的旅客做好准备,马上要下车了。”

  “各位乘客请注意,列车即将在乌兰巴托停靠一小时,要购买食物,出去休息的人早做好准备。”

  “最后一遍了,乌兰巴托到了.”

  三号车厢,硬卧包厢。

  张伟军听着这个喊叫声,抬起手腕,看了眼手表,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两点半了。

  乌兰巴托,就是他此行的目的地。

  作为秦远钦点的五位一级经销商之一,负责蒙古这块区域,他张伟军也算是大倒爷级别的人物了。

  但说实话,他心里一直有点打鼓。

  蒙古,这块肉太小了!

  人口只有几百万且不说,老百姓也穷。

  虽然现在还没被后来的“韩流”侵袭,没有遍地韩国建筑和韩国汽车。

  但此时的蒙古,完完全全就是苏联的附庸。

  经济、军事、科技、援助……一切都仰仗苏联鼻息。

  过去二三十年,蒙古作为苏联的小弟,还能跟着大哥吃香的喝辣的。

  可最近几年,苏联自己都自顾不暇,哪还有余力照顾这些小弟?

  所以,蒙古穷啊,大片的矿产闲置,没人开发。

  以至于工人工资都少了。

  但蒙古再穷,特权阶级的享受却一点没落下。

  总有一小撮人,手里攥着钱,或者能弄到钱。

  张伟军出发前,还是做过功课的。

  所以,他这第一趟乌兰巴托之行并没有多拿货。

  只是从远东贸易那里批发了两千件牛仔裤,四百件皮夹克。

  赵山河给他试试水的五十万,这里就花去了四十八万。

  剩下的两万,又是买车票,又是换汇,也是花掉个七七八八。

  好在他自己也算有些家底,身边还跟着五个信得过的兄弟,倒也不算寒酸。

  “兄弟们,醒醒!准备下车了!”张伟军拍了拍身边还在打盹的几人。

  几个小伙子揉着惺忪的睡眼,打着哈欠坐起来。

  “军哥,到了?”一个身材敦实的小伙问道。

  “嗯,乌兰巴托。”张伟军沉声道,“等下下车,都给我打起精神,各自拿好自己的包裹,盯紧了,出门在外小偷小摸的多,别让人把东西顺走了!”

  “军哥,放心吧,在燕京咱们爷们怕过谁?这蒙古人,一百年前不过是外喀尔喀人,占据着漠北,现在倒是自称蒙古正统继承人了,也是可笑,咱可是正宗的黄金家族后裔。”

  说话的一人,明显蒙古长相,名叫宝日。

  他是蒙古族人,但是却是在燕京长大,一口京片子,早就汉化了。

  不光是他,在燕京其实是有相当一部分蒙古族人,张伟军从小在大院长大,跟着前辈大哥,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接触过,这个宝日就是一起玩到大的发小。

  这次来蒙古,特地带上他,就是看中他的语言优势。

  正说着,火车一声鸣笛,然后是刹车声,哐当哐当的慢悠悠的停在了站台。

  张伟军回过头看着宝日等五人,让他们做好准备。

  但是让他们意外的是,平静的下车并没有发生。

  而是刚一到站,站台上乌泱泱的人群就往前挤。

  这些人将靠近站台的车厢门堵得水泄不通!

  “有货吗?有货吗?”

  “牛仔裤!大衣!羽绒服!皮夹克!”

  “罐头!糖果!巧克力!”

  “高价收购!统统高价收购!”

  各种语言混杂在一起。

  蒙语、普通话、甚至还有带着浓重口音的俄语!

  无数双手伸向车窗,无数双眼睛贪婪地扫视着车厢内的行李架和包裹!

  张伟军和他身后的五个兄弟全都愣住了!

  这……这是什么情况?!

  上次他们坐K3去莫斯科,虽然没在乌兰巴托下车,但也透过车窗看过站台。

  那时候冷冷清清,哪有这么多人?哪有这么疯狂?

  他们不知道的是,前阵子加代那伙人在K3上犯下的惊天大案,不仅在中国被大肆报道,蒙古、苏联等K3沿线城市的报纸也都转载了!

  这些报道,除了渲染加代一伙的穷凶极恶,更着重描绘了K3这条“黄金之路”的火爆!

  无数从燕京来的倒爷,带着琳琅满目的货物,在沿途站点下车,一转手就是几倍、几十倍的暴利!

  这些报道,像一颗颗火星,瞬间点燃了乌兰巴托本地人、华侨,甚至路过苏联人的发财梦!

  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这趟列车就是流动的金矿!

  只要能抢到货,转手就能赚大钱!

  张伟军看着眼前这疯狂抢购的场面,听着耳边此起彼伏的报价声。

  他懵了。

  无数在K3上的倒爷们,看着站台上这些热情的蒙古人、华人、以及俄国人。

  懵了。

  全都懵了。

  所有人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货!真他妈带少了!

  这里的市场,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更大。

  此刻在一号车厢的武卫国和斌子,也被站台上的喧嚣惊动了。

  他们挤到车窗边,看着外面人山人海、争先恐后的抢购场面,两人面面相觑,眼中都充满了惊讶。

  “斌子,这……这阵仗,比咱们上次来可大多了!”武卫国咂舌道。

  斌子眉头微皱,眼神锐利地扫视着站台上的人群:“是啊,加代那案子,影响太大了,现在怕是都传出去了,如今沿线的人或许都知道,这条K3线是带着金子在疾驰的!”

  武卫国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凝重:“这往后……怕是要越来越热闹,也越来越不太平了。”

  斌子没说话,但眼神中透露出同样的担忧。

  他们作为最早跑K3的倒爷,太清楚这条线上的风险和机遇了。

  然而,更让他们震撼的还在后面。

  乌兰巴托只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的旅程,K3列车仿佛变成了一列流动的超级市场!

  纳乌什基,这是苏蒙边境站。

  列车刚停稳,早已等候的苏联边境小贩和当地居民就蜂拥而上!

  用卢布、伏特加甚至皮货交换着中国产的牛仔裤、皮夹克和糖果!

  语言不通?没关系!手势和计算器就是最好的交流工具!

  伊尔库茨克,这座贝加尔湖边上的城市。

  作为西伯利亚重镇,人口也算稠密,此刻站台上挤满了穿着厚厚棉袄的当地居民和嗅觉灵敏的二道贩子。

  他们目标明确,直接寻找携带大量货物的倒爷,整包整包地收购!

  价格比乌兰巴托又高了一截!

  哪怕是像泰舍特这样的小站,热情也是丝毫不减。

  几个明显是当地“地头蛇”的人物,带着小弟,直接找到张伟军这样的一级经销商,试图谈下大宗批发!

  更不用说西伯利亚最大城市新西伯利亚,这里的站台规模更大,人群也更加汹涌。

  除了普通市民和二道贩子,甚至出现了穿着制服、疑似官方采购人员的身影!

  他们拿着清单,直接与倒爷们洽谈,需求量大得惊人!

  而在这座乌拉尔区的中心城市叶卡捷琳堡,则直接将站台上的景象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

  人群几乎将列车包围,叫卖声、讨价还价声震耳欲聋!

  货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减少!

  许多小倒爷甚至不用下车,就在站台上将随身携带的货物倾销一空,攥着厚厚的卢布,脸上笑开了花!

  K3一路行驶,从基洛夫开始,进入欧洲部分,购买力则变得更强。

  站台上出现了更多西装革履、看起来像“老板”的人物,他们出手阔绰,对皮夹克、高档服装尤其感兴趣。

  每一站都是人潮汹涌!每一站都是交易火爆!

  倒爷们如同被打了鸡血!

  有人图快,在站台上就把货甩了,攥着现金心满意足。

  有人图利,像张伟军这样的一级经销商,或者有野心的二级分销商,则扛着大包小包下了车,在当地寻找市场、建立临时摊位,试图卖出更高的价格。

  更有人,看着这火爆的场面,眼红心热,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赚钱!赚更多的钱!回去一定要再多批点货!

  武卫国和斌子一路沉默地看着这一切。

  他们看着那些兴奋得满脸通红、数着钞票的倒爷;

  看着那些扛着大包货物、消失在异国车站人流中的分销商;

  看着站台上那些贪婪、急切、充满渴望的面孔……

  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在他们心中升腾。

  八十吨货,放在燕京市场,可能需要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才能消化掉。

  但在这条贯穿欧亚大陆的K3线上,在这三十多个饥渴的站点面前,仅仅六天六夜!

  这趟列车,仿佛一条贪婪的巨龙,正以惊人的速度吞噬着来自中国的商品洪流!

  而它所过之处,留下的是滚滚的财富和更加膨胀的欲望!

  “哐当……哐当……”

  列车再次减速。

  斌子抬起头,看向窗外掠过的站牌——弗拉基米尔。

  他深吸一口气,对身边的武卫国说:

  “卫国,准备一下。”

  “下一站,就是莫斯科了。”

  (两百月票加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真实模拟游戏,我的真实模拟游戏最新章节,我的真实模拟游戏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