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慢穿生涯 268 李彝的红线4

小说:我的慢穿生涯 作者:令鼓羽呼 更新时间:2024-08-06 10:05:17 源网站:顶点小说
  既然对自己没有威胁,李彝也就放松下来,掏出手机,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中午的便当吃完了,虽然万分不愿沾西餐,但晚餐还是得吃。

  李彝收拾着东西离开。

  等到几天后,再来这个秘密基地时,绿化带后面的位置已经被人占领了……

  坐在树荫底下,翻着书的李彝就听着背后一句接一句的英文练习,练了大半个小时的英文后,又开始法文,接着继续尝试德文……

  不近不远的两道高手气息就缀在附近……

  哎……

  深深叹了口气的李彝忍住不哀叹:“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通过几天的摸查后,李彝总结到规律:

  逢周三、周日,早上午9点左右,一姐就会来这个地方朗读外文,而周一、周四下午,吃完饭大概6点左右,绿化带后面虽然没声音,该有的两道高手气息几乎还是会雷打不动地守在附近,一直到7点半左右,气息就会慢慢远去。

  看着一姐的做派,再听着她越来越流利的口语,到后来甚至还背诵华夏的经典名篇,然后自行翻译校对。

  李彝都忍不住要给她点个赞。

  家世这么好,人还这么认真努力!

  别说斗鸡走狗的二代,换一般不坑爹不坑妈的孩子来比,一姐都是绰绰有余的厉害人物!

  因为这个认知,李彝心里莫名地对绿化带后面的人有了些微的上心。

  刚开始看书的时候,耳边有人在练习口语,任她声音怎么动听,都聒噪得李彝想抓狂!

  后来慢慢习惯了,李彝发现,一边看着英文原著,一边听着英文朗诵,渐渐听着德文、法文,好像看起书来也挺好的。

  莫名其妙的,好像自己也学会了不少德文、法文……

  就是有时候能感觉到,在翻译华夏传统名篇的过程中,身后的声音大概有点搁绊。

  毕竟把传统名篇译定为现代汉语就已经不容易,还要用适宜的外语表达出来,其中的艰难,外行都可以想见!

  就李彝所知,外交部几大同传台柱,就算业务已经厉害到成为业内传奇的地步,每个星期还要进行小组讨论学习。专门邀请古诗文名家来上课,深入研究探讨相关古诗词、典故,以及华夏特色政治术语的翻译工作,翻译部刘阿姨(常副刘文娟)有次和老爹交流,说同传小组自己编订出来的古诗文词组,就有上万个!

  每个月还在不断地往里添加!

  每添加一个,所有同传人员就要啃下来一个!做到耳到心到口到!

  华夏的官员都是在华夏文化中滋养出来的,不少高级干部的古文功底相当好,很多人还能写得一手好字。

  在对外的新闻发言过程中,取自传统文化的四字成语、短语、歇后语,既有历史的厚重感,也能更精简干练地表达意思。

  可这些语句,懂的人自然懂,比如生活在这般语境里的华夏人。

  不懂的人,华夏古文精简干练,一两个字拆开来,少则需要四五十字,多则可成一篇论文,解释起来还要扯出别的典故和人物,加上华夏特色的,被西方妖魔化的政治术语,面对来自全球各国的官员、商人、记者,与发言人同坐一台的同声传译简直不要太艰难!

  想做好同声传译,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华夏文化、外国文化功底,还需要有极为灵敏的临场应变能力!

  这个特殊的时刻,每一句从你嘴里翻译出来的话,代表的,都是一个中央部委、乃至国家的表态和力量!

  此间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一姐选择这个专业,做的职业规划,实在是让李彝心生佩服!

  有几次听着两个用词不准的古文翻译,李彝斜靠在草坪上翻着书忍不住在嘴里默默嘟囔了两声,差点就说出口,好在很快就反应过来,闭嘴不言,继续看自己的书。

  毕竟人家正好好地学习,认真地朗读,突然被一个声音打断,又是挑人错处的,很大概率会吓到人,然后被人厌恶……

  李彝可懒得去自找麻烦!

  李彝未曾发觉的是,自己来这个“秘密基地”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了,甚至很多时候,只要自己时间合适,都是配合着当初摸出来的一姐时间规律过来的。

  但一切,都如刚冒出泡泡尚未泛起涟漪的水面,不留一丝痕迹……

  李彝这个连恋爱都没谈过的“纯情小处男”,更加不清楚自己的那一点点“在意”到底意味着什么……

  至于两个高手为什么能容忍李彝如此近距离地在保护目标附近晃悠?

  一嘛,万事都有个先来后到,这个地方,最早来的可是李彝!

  总不能为了保护自己的目标,就把目标周边全部清空吧!

  这未免也太霸道了!

  况且奚家的姑娘,日常虽然脾气好,人也上进,但在很多事情上心里很有成算!

  两人曾经这么搞过一次,当天晚上,就接到了上司的电话,好一顿训斥后,两人再不敢自作主张,有什么事都会先报告一姐。

  二嘛,真当中央警备局的信息平台是吃素的?!

  从第一次遇到李彝后,不到两小时,李彝详细的个人信息就传回了两人手里,本就是华夏人,还是李部长家的公子,为人谦和稳重,从小学霸到大,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虽然能感觉到这位爷身上也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高手气息(李彝已至化境,而两位保卫人员还停留在外家功法阶段,虽也是不可多得的高手,但离内化还差很远!)但在安全上,不对自家的保护目标造成威胁。

  报告小公主后,听着一姐“不用管”的吩咐,两人自然对李彝要随意很多。

  就这么安然无事地过了大半年。

  ~~~~

  李彝自小爱好广泛,又跟着一个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的老爹,凡是他表现出兴趣的东西,彭懿都信手拈来。

  家里有彭懿这个大外挂,李彝从练习开始,使用的东西不是孤品就是珍品,到现在,除了诗词歌赋这一道比较弱(主要是彭懿在这一块也是个渣渣)外,其余不论吹拉弹唱、舞文弄墨、刀枪剑戟,李彝虽然比不上浸润了上千年的老爹,但比起一般人,实在算得上全才!

  这次出国,很多东西都没带过来,只有一把古琴和一支萧,前段时间出去乱逛的时候,大概买了把剑。

  剑的铸造工艺在当世来说已属不错,但从小被老爹用好东西喂大的李彝,转悠了大半个唐人街,看了试了无数把剑,不论是手感和剑意,都太次了!

  最后只能矮个子里挑将军,随意拿了一把,权当练手了。

  虽然在米国不禁枪,也不存在严格的管制刀具规定,但李彝一般不将刀剑带出家,带进学校的,也就是琴箫等乐器。

  这段时间天天看书,都快把自己看吐了,在草坪上眯了一小觉之后,李彝兴致突发,莫名想来点高雅艺术,于是摸出了紫竹箫……

  好一曲《竹林深处》!

  萧声清越,高冽悠远……

  太久没有碰古典音乐,这一年多来听的又几乎都是节奏感很强的打击乐和后现代音乐,有时候,耳朵也会思乡……李彝难免沉浸其中。

  因为对两位高手的气息已经十分熟悉,李彝已经从心里解除了两人的靠近预警,所以在吹奏时知道有人过来,李彝也没管。

  本就在华夏传统文化下长大的木子,抱着书本来到往常阅读的地方,听着悠扬的华夏古典音乐,想着两位警卫员汇报的信息,终究还是忍不住,想见见这位十几年前就认识的李家小哥哥,围着绿化绕了一个圈,最后站定在李彝面前……

  萧声渐落,只听两个声音“你好,我是奚木子。”

  萧声渐停……

  “你好,我是李彝。”

  “哈哈,搞这么正式!十几年前我们就见过!”

  “对啊,我记得!”

  “为庆祝我们在异国再次见面,能否请李上仙再来一曲?”

  “乐意之至!”

  ……

  从那以后,李彝不仅要修剪自家的草坪,还要帮着修剪“不知为何”辞职的家政人员留下的,木子家的大草坪……

  女人啊……女人……

  此恨绵绵无绝期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慢穿生涯,我的慢穿生涯最新章节,我的慢穿生涯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