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瀛州奔往定州,距离并不算太远。
河北之地乃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甚至连崎岖的山路都没有,然高羽大军的行进速度却比想象的慢。
自打完侯渊刚出发行军没几日,便开始下起了雨。
下雨天没法行军。
道路泥泞,人马行动都十分的不方便,马在泥泞的道路上行进容易打滑,士卒们淋着雨也容易感冒生病,粮草的配送也难度飙升。
《孙子兵法》里便有云: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精简一点。
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永远在第一位。
大风起兮云飞扬,也许突然刮起的一场大风就能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
即便是高羽能够利用个人威望让士卒们冒着雨继续行军,但军械也没有办法。
弓的制作多选用动物的筋,需阴干、还需要用鱼鳔胶来黏合,弓是不能沾水的,一旦沾水,弓就彻底的废了。
天宝十年,安禄山带军奔袭千里想要北上打契丹,本来都已经奔袭成功,结果一场大雨浇灭了安禄山的奔袭梦,唐军的弓被雨淋了之后没法使用,战斗力大打折扣,甚至差点就跟另外一个安史之乱的主角史思明一起提前就死在契丹人的手里面。
耗费数日,高羽才来到博陵郡治所安平。
其实就是顺着滹沱河一路向西即可,安平就在滹沱河的北岸,这一路借助水运亦能大大缓解高羽的后勤压力。
“拜见将军!”
“诶,崔公何必这般多礼,我当唤你一声叔父才是。”
高羽上一次来博陵郡,还是从洛阳出发前往山东上任,当时除了带走崔暹和崔季舒外,崔孝芬还让将他的儿女都托付给了高羽。
儿子是崔猷、女儿则是崔芷蘩。
此番前来接待高羽的人是崔孝芬之弟,崔孝演。
“宣猷与芷蘩,在青州可还好?”
“宣猷乃是当世人杰,至于芷蘩,去年年底查出来怀有身孕,算一算时日……可能这个月月底便会分娩,可惜我领兵在外,无法陪伴她左右。”
“将军背负匡扶江山社稷的重担,岂能为儿女私情所累?”
崔孝演摇摇头。
寒暄结束,高羽当即开口询问,“不知前方军情到底如何?”
博陵离殷州很近,高欢此前已经撤退到了殷州境内,消息肯定能够传过来。
“不容乐观啊。”
崔孝演叹了口气,“我从过往行商那打探到消息,大军此前已经撤退到钜鹿……”
高羽点点头。
跟段韶传来的消息大差不差。
此前战线一直‘被迫’往北撤退,是高欢有意为之。
眼下来看的话。
高欢似乎已经不打算继续撤退,又或者说他被逼无奈,高羽大概能够理解高欢眼下所面临的困境。
一味撤退,只会致使军心浮动,士气低迷。
“希望天公作美,能停雨数日,让我能带军行进。”
“有你率军前去援助,想来定能稳住局面,短短数月便击溃侯渊数十万大军,此等赫赫战功,世间罕见啊!”
高家兄弟跟尔朱荣开打的时候。
似崔家这等河北之地的世家望族们便很清楚。
双方都在赛跑。
毕竟从舆图上来看,战场就是被分割成了两个部分。
高欢带大军在相州一线跟尔朱荣对抗,高羽挥师北上在瀛州跟侯渊大军对决,哪边能率先分出胜负,分兵前去援助另外一个战场,谁就有巨大的优势。
眼下、
高欢和尔朱荣还在对峙。
然高羽已经带大军前来,证明瀛州胜负已分,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搞定了数十万大军,这能力……
“人的名,树的影,难怪世人皆言贤侄乃是古之霸王复生啊。”
崔孝演也是马屁拍了起来。
别看清河崔氏因为崔光的缘故似乎跟高羽牵连最深。
可眼下博陵崔氏才是高羽麾下最大的一个派系。
外有崔暹、崔季舒、崔猷,内有崔芷蘩。
真要论起来,也就是羊家能压他们一头,毕竟羊苌楚乃是正妻,并且已经诞下嫡长子高泽。
杨家其实也还行。
甚至不单单是有内外搭配,还有文武搭配,杨忠可是高羽麾下少数几个开府大将军。
但谁让杨家几乎被尔朱荣灭族呢。
再怎么有权势,没有人也白瞎。
就跟之前的高羽一样。
势力、地盘再大有什么用,根基不牢,没有足够的族亲、血亲去填充大量的地盘。
不过对高羽而言。
这种根基不牢的情况马上就会得到缓解。
随着自身实力的提升,似高宾这种族亲主动来投。
还有高澄、高洋、段韶这些小辈们也都渐渐的长大成人,稍作培养一番就可以安心的对他们委以重任。
类似恭维的话语,高羽已经听过太多遍了,内心早已毫无波澜。
崔孝演则继续开口道。
“此前收到消息,我已经再着手准备,粮草,丁壮皆已为贤侄准备好,这些丁壮都是出自我崔家以及周遭望族,日常受过训练,非寻常流民军所能比,想来定能助贤侄一臂之力,早日击溃逆贼尔朱荣,匡扶我大魏江山社稷。”
“这怎么好意思呢。”
“诶!我等无法亲自上阵助贤侄杀敌,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贡献一点绵薄之力,我崔家世受皇恩,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自当出力。”
博陵崔氏这么说好像没有什么问题。
清河崔氏说自己世受皇恩,那就有点地狱笑话了。
当年崔浩给大魏修史,拓跋焘让他一定要‘如实记录’,崔浩真就耿直的如实记录,把拓跋家祖上干的那些破事,比如兄弟相残,儿子抢爹的老婆……全都给写了下来。
这些内容不提前送过去让拓跋焘审核一番也就罢了。
底下的人直接把内容刻在石碑,闹得人尽皆知……
最后就是崔浩喜提一个‘灭族’大礼包。
显赫一时的清河崔氏,差点就一蹶不振,也就是后面崔光等人足够给力,在洛阳中枢身居高位,让崔氏清河这一支不至于落魄。
这也证明没有不在意身后名的皇帝。
朱棣还强行给朱元璋延寿四年,让朱元璋在皇陵里多当了四年的皇帝。
河北之地乃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甚至连崎岖的山路都没有,然高羽大军的行进速度却比想象的慢。
自打完侯渊刚出发行军没几日,便开始下起了雨。
下雨天没法行军。
道路泥泞,人马行动都十分的不方便,马在泥泞的道路上行进容易打滑,士卒们淋着雨也容易感冒生病,粮草的配送也难度飙升。
《孙子兵法》里便有云: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精简一点。
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永远在第一位。
大风起兮云飞扬,也许突然刮起的一场大风就能左右一场战争的胜负。
即便是高羽能够利用个人威望让士卒们冒着雨继续行军,但军械也没有办法。
弓的制作多选用动物的筋,需阴干、还需要用鱼鳔胶来黏合,弓是不能沾水的,一旦沾水,弓就彻底的废了。
天宝十年,安禄山带军奔袭千里想要北上打契丹,本来都已经奔袭成功,结果一场大雨浇灭了安禄山的奔袭梦,唐军的弓被雨淋了之后没法使用,战斗力大打折扣,甚至差点就跟另外一个安史之乱的主角史思明一起提前就死在契丹人的手里面。
耗费数日,高羽才来到博陵郡治所安平。
其实就是顺着滹沱河一路向西即可,安平就在滹沱河的北岸,这一路借助水运亦能大大缓解高羽的后勤压力。
“拜见将军!”
“诶,崔公何必这般多礼,我当唤你一声叔父才是。”
高羽上一次来博陵郡,还是从洛阳出发前往山东上任,当时除了带走崔暹和崔季舒外,崔孝芬还让将他的儿女都托付给了高羽。
儿子是崔猷、女儿则是崔芷蘩。
此番前来接待高羽的人是崔孝芬之弟,崔孝演。
“宣猷与芷蘩,在青州可还好?”
“宣猷乃是当世人杰,至于芷蘩,去年年底查出来怀有身孕,算一算时日……可能这个月月底便会分娩,可惜我领兵在外,无法陪伴她左右。”
“将军背负匡扶江山社稷的重担,岂能为儿女私情所累?”
崔孝演摇摇头。
寒暄结束,高羽当即开口询问,“不知前方军情到底如何?”
博陵离殷州很近,高欢此前已经撤退到了殷州境内,消息肯定能够传过来。
“不容乐观啊。”
崔孝演叹了口气,“我从过往行商那打探到消息,大军此前已经撤退到钜鹿……”
高羽点点头。
跟段韶传来的消息大差不差。
此前战线一直‘被迫’往北撤退,是高欢有意为之。
眼下来看的话。
高欢似乎已经不打算继续撤退,又或者说他被逼无奈,高羽大概能够理解高欢眼下所面临的困境。
一味撤退,只会致使军心浮动,士气低迷。
“希望天公作美,能停雨数日,让我能带军行进。”
“有你率军前去援助,想来定能稳住局面,短短数月便击溃侯渊数十万大军,此等赫赫战功,世间罕见啊!”
高家兄弟跟尔朱荣开打的时候。
似崔家这等河北之地的世家望族们便很清楚。
双方都在赛跑。
毕竟从舆图上来看,战场就是被分割成了两个部分。
高欢带大军在相州一线跟尔朱荣对抗,高羽挥师北上在瀛州跟侯渊大军对决,哪边能率先分出胜负,分兵前去援助另外一个战场,谁就有巨大的优势。
眼下、
高欢和尔朱荣还在对峙。
然高羽已经带大军前来,证明瀛州胜负已分,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搞定了数十万大军,这能力……
“人的名,树的影,难怪世人皆言贤侄乃是古之霸王复生啊。”
崔孝演也是马屁拍了起来。
别看清河崔氏因为崔光的缘故似乎跟高羽牵连最深。
可眼下博陵崔氏才是高羽麾下最大的一个派系。
外有崔暹、崔季舒、崔猷,内有崔芷蘩。
真要论起来,也就是羊家能压他们一头,毕竟羊苌楚乃是正妻,并且已经诞下嫡长子高泽。
杨家其实也还行。
甚至不单单是有内外搭配,还有文武搭配,杨忠可是高羽麾下少数几个开府大将军。
但谁让杨家几乎被尔朱荣灭族呢。
再怎么有权势,没有人也白瞎。
就跟之前的高羽一样。
势力、地盘再大有什么用,根基不牢,没有足够的族亲、血亲去填充大量的地盘。
不过对高羽而言。
这种根基不牢的情况马上就会得到缓解。
随着自身实力的提升,似高宾这种族亲主动来投。
还有高澄、高洋、段韶这些小辈们也都渐渐的长大成人,稍作培养一番就可以安心的对他们委以重任。
类似恭维的话语,高羽已经听过太多遍了,内心早已毫无波澜。
崔孝演则继续开口道。
“此前收到消息,我已经再着手准备,粮草,丁壮皆已为贤侄准备好,这些丁壮都是出自我崔家以及周遭望族,日常受过训练,非寻常流民军所能比,想来定能助贤侄一臂之力,早日击溃逆贼尔朱荣,匡扶我大魏江山社稷。”
“这怎么好意思呢。”
“诶!我等无法亲自上阵助贤侄杀敌,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贡献一点绵薄之力,我崔家世受皇恩,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自当出力。”
博陵崔氏这么说好像没有什么问题。
清河崔氏说自己世受皇恩,那就有点地狱笑话了。
当年崔浩给大魏修史,拓跋焘让他一定要‘如实记录’,崔浩真就耿直的如实记录,把拓跋家祖上干的那些破事,比如兄弟相残,儿子抢爹的老婆……全都给写了下来。
这些内容不提前送过去让拓跋焘审核一番也就罢了。
底下的人直接把内容刻在石碑,闹得人尽皆知……
最后就是崔浩喜提一个‘灭族’大礼包。
显赫一时的清河崔氏,差点就一蹶不振,也就是后面崔光等人足够给力,在洛阳中枢身居高位,让崔氏清河这一支不至于落魄。
这也证明没有不在意身后名的皇帝。
朱棣还强行给朱元璋延寿四年,让朱元璋在皇陵里多当了四年的皇帝。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哥哥是高欢,我的哥哥是高欢最新章节,我的哥哥是高欢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哥哥是高欢,我的哥哥是高欢最新章节,我的哥哥是高欢 平板电子书!